武承嗣想做太子
2024-10-08 18:56:27
作者: 九皋寒叟
天授二年(691),武則天年滿67 歲。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這位老人活不了太久,她不可能一輩子霸占著權位,終有一日會將權力交給後人。然而,朝臣們卻鬧不清楚,武則天究竟會將帝位傳給誰?
按照古制,皇位繼承人叫作皇儲,官方的稱呼是皇太子。不過,武則天登基之後,唐睿宗李旦被降格為皇嗣,這可是史無前例的稱呼,就連學富五車的朝臣也不明白這樣的稱呼究竟是什麼意思。按照字面的理解,皇嗣就是皇帝的後代,和沒說一樣,往左是皇子,往右可能是皇位繼承人。
武則天太精明了,一個皇嗣的稱呼,就給了李家、武家和朝臣無限的遐想空間。
換言之,武則天以太子之位為誘餌,讓朝臣不得不選擇親近和依附她,任何一方膽敢違逆她的聖意,換來的恐怕不只是挨板子,而是喪失爭太子的機會。
武周王朝自誕生之日起,似乎就充滿了未知的變數。
在這場奪嫡盛宴中,武承嗣和武三思堪稱十足的狂歡者。
在武則天的面前,武承嗣至少有五個身份:武則天仇敵武元慶的兒子。
武氏家族的法定繼承者。
武則天登基稱帝的輿論製造者,政治同盟。
打壓李氏家族的劊子手和急先鋒。
武周王朝皇太子的潛在人選。
相比之下,武三思的身份就弱了不少,只要武承嗣還在,武三思只能充當他的小跟班,在他後面混口飯吃。不過,武承嗣很清楚,老爹和武則天是同父異母的兄妹,他連親侄子都算不上。更何況,武則天欣賞他溜須拍馬的功夫,卻一直瞧不起他治國理政的魄力。
擺在武承嗣面前的現實:想要成為武周王朝的繼承人,討好武則天的同時,還需要在朝中尋找有力的同盟者,自己的利益代言人。
在爭奪皇太子之位的過程中,武承嗣的思維簡單而又粗暴:模仿武則天登基稱帝的套路,指使自己的親信給武則天遞交請願表,再拉攏朝臣為他站台,那些執意反對他的人,都交給酷吏來俊臣去對付。
事實上,自從武則天殺了索元禮、周興等人之後,來俊臣就知道前途堪憂,即便武則天不對付他,李家的人一旦登基稱帝,來俊臣的下場將會非常悲慘,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投靠未來的太子,對他來說,武承嗣是唯一的選擇。
天授二年(691)九月,洛陽宮的大門口聚集了數百名百姓,為首的叫王慶之,他們當眾集會,聲稱武周取代李唐是天意,既然如此,武則天應該讓魏王武承嗣做太子。
武則天統治時期,老百姓席地請願,入宮面聖已經成為家常便飯,這並不是說洛陽的百姓政治覺悟有多高,而是太過愚昧,容易受人指使和利誘。
背後主使之人正是武承嗣的親信,鳳閣舍人張嘉福。
武則天得知此事,立即召集大臣商討對策,當時在場的有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岑長倩,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格輔元等人。
岑長倩,湖北江陵人,貞觀朝宰相岑文本的侄子,唐高宗末年的時候,岑長倩就已經是朝廷的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可謂元老級的人物。據史料記載,武則天臨朝稱制的時候,岑長倩發表了不少阿諛諂媚的言論,武周帝國建立之後,正是他提出將皇帝李旦改為武姓,立為皇嗣的。
作為回報,武則天將他提拔為尚書右僕射,與武承嗣平起平坐,還特意將岑改為武姓,以示恩寵。然而,岑長倩雖然投靠了武則天,底線卻是不能讓太子之位旁落到武家,這也正是他提議將李旦改為武姓的初衷。
面對武則天的提問,岑長倩回答道:「皇嗣仍在東宮,朝廷不應該再提議立旁人為皇太子,希望陛下可以將上書的人遣散回家。」
武則天:「格輔元,你的意思呢?」
格輔元:「陛下,必須遣散回家,不給路費!」
說起來,武則天還是有點兒小鬱悶的。以她的聰明,未必不知道王慶之等人的請願是有人背後指使,可岑長倩和格輔元當面反對,還是讓武則天有點下不來台,太子可以不讓武承嗣做,可武家的面子你們還是要給的啊。
武承嗣摸准了武則天的心思,將岑長倩任命為武威道行軍大總管,讓他前去征伐吐蕃。事實上,岑長倩還沒達到前線,就被來俊臣的手下拘捕,隨後被帶回洛陽秘密關押,經過一番嚴刑逼供,岑長倩被扣上了通敵叛國的帽子。
為了牽連更多的人,來俊臣秘密批捕了岑長倩的兒子岑靈源,並逼迫他誣告格輔元、司禮卿歐陽通等十多名朝臣。這些人不堪忍受麗景門的殘酷刑罰,相繼拜倒在來俊臣的刑具之下,唯有歐陽通拒不認罪。
天授二年(691)十月十二日,岑長倩、格輔元、歐陽通三位當朝宰相被處死。
為了謀奪太子之位,武承嗣也算是下了血本,收買小老百姓也就罷了,惡意誣陷當朝宰相,這就有點過分了。要知道,武則天已經完成了皇太后到皇帝的蛻變,她的身份不再是李唐王朝的看家人,而是武周王朝的創始人,武承嗣得罪滿朝大臣的行徑,真的符合武則天的政治利益嗎?
武承嗣的奮鬥目標就是太子之位,殺岑長倩只是個序曲。很快,王慶之再一次被推到了台前。這一次,武則天親自召見了王慶之。
上陽宮內,武則天端坐在龍椅之上,王慶之匍匐在丹陛之下,瑟瑟發抖,很明顯,此人只是別人的一顆棋子而已。武則天正色道:「王慶之,皇嗣是朕的親生兒子,你為何要讓朕廢了他?」
王慶之熟練地回答道:「陛下,神靈不享受別族人的祭品,百姓不祭祀別族的鬼神啊!現在是武氏擁有天下,難道要將皇位留給李姓的人嗎?」
湊巧的是,武承嗣給王慶之安排的台詞就這麼幾句,當武則天繼續發問的時候,王慶之徹底蒙了,只好將這幾句話翻來覆去地說給武則天聽。
武則天意興闌珊:「王慶之,你先退下吧!」
就在此時,王慶之跪在了地上,放聲痛哭,如喪考妣。
武則天開始不耐煩了,你一個小老百姓,誰當太子關你什麼事兒,你是不是表現得太過了?武則天很想把王慶之轟出去,可轉念一想,這樣做恐怕會令旁人覺得,她並不想立武承嗣為太子,那將不利於她的統治。
武則天強忍著怒火,好言寬慰道:「王慶之,朕給你特批一個條子,以後你拿著它可以隨時進宮找朕說話!」
王慶之膨脹了,他誤以為武則天不處罰他就是認可他,因此依仗武則天給他的條子屢次前往洛陽宮請願,而且每次奏對就是這幾句老掉牙的廢話。
直到有一天,武則天徹底沒法忍受了,她點名鳳閣侍郎李昭德,吩咐道:「李愛卿,此人就交給你處置吧!」
李昭德,京兆長安人,父親李乾祐是貞觀朝的宰相、刑部尚書,也是當年彈劾武則天政敵褚遂良的急先鋒,李昭德繼承了父親果敢幹練的作風,成為武則天面前的紅人之一。李昭德看了看武則天的臉色,心中當即有數,他帶著王慶之來到光政門外,那裡站著許多等待消息的朝臣,以及王慶之的同黨。
李昭德:「各位,王慶之只是普通百姓,居然想著陰謀廢黜當今皇嗣,擁立魏王武承嗣為太子,這是有違國法的,陛下已經下旨交給我來處理了!」
李昭德說罷,將王慶之推倒在地,跟隨在旁的執刑衛士二話不說,掄起棍子就將王慶之送上了西天。活生生的一個人,就這樣被亂棍打死,場面想必一定很恐怖。從此以後,再也沒人敢厚著臉皮找武則天請願。
李昭德入宮了,良心告訴他,必須上奏:「陛下,先帝是您的丈夫,皇嗣是您的親生兒子。陛下富有四海,怎麼能讓侄子作為繼承人呢!自古以來,就沒聽說侄子做了天子之後,為姑母立宗廟的。更何況,陛下受先帝臨終重託,如果貿然將天下交給武承嗣,該將先帝置於何地?」
李昭德很聰明,知道武則天講政治利益,那就拋出侄子不會為姑母立宗廟的觀點,希望能改變武則天的心意。事實上,武則天也在想這個事兒,武承嗣本來就不是親侄子,她當年還逼死了武元爽,武承嗣會如何待她?
李昭德的話讓武則天清醒地意識到,她可以讓武承嗣享盡榮華富貴,但是皇帝的寶座,確實不適合留給武承嗣。
武承嗣徹底凌亂了,王慶之被殺,說明武則天並不支持武承嗣;立李旦為皇嗣,時刻打壓,說明李旦也不是最終人選。一邊是希望、一邊是絕望,這才是武承嗣繼續賣力的終極動力。對武承嗣來說,太子之位志在必得,一旦李氏家族復辟,他的命運將會極其悲慘。
經歷了王慶之的打擊,武承嗣總結了幾點心得:利用小老百姓為自己搖旗吶喊實在很愚蠢,很難改變武則天的心意;支持李氏家族的朝臣不在少數,只要有他們的存在,謀奪太子的道路將會十分坎坷;他的得勢完全依靠武則天,要想改變眼前不利的局面,必須為武則天做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