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憶往昔回了心,王、蕭二人沒了命
2024-10-08 18:54:50
作者: 九皋寒叟
政治鬥爭是殘酷的,也是文明的。
請記住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褚遂良的行為不文明,所以被發配到了潭州。至於其他人,似乎都懂得保護自己,李治和武則天暫時還找不到理由來對付他們。
對武則天來說,當務之急是登上後位。
永徽六年(655)十月十三日,李治下詔:王皇后和蕭淑妃陰謀毒害皇上,將她們貶斥為庶人,廢除王氏、蕭氏族人所有的官職和爵位,悉數發配到嶺南。
毒害皇帝一說,純屬是背鍋。不過事情到了這個地步,誰都不會為了落魄的王皇后擊鼓鳴冤了,罪名是真是假,大家都不在乎。
許敬宗為了拍武則天的馬屁,特意來了一個補刀,他上奏說:先前,王皇后的父親王仁佑被朝廷加贈司空,如今他的官符還在,等於是讓逆亂的子孫還可享受祖先餘蔭,這是不合理的,請皇帝把王仁佑的官符廢除。
永徽六年(655)十月十九日,百官默契上奏,請求李治立一位新皇后。
李治下詔:「武氏家門顯要,功勳赫赫,先前因為才德美貌被選進後宮,譽滿宮闈,德被後庭。當時,朕還是太子,但是蒙受先皇的恩澤,長期待在深宮之中侍奉先皇,早晚不離左右。武氏在後宮之內,舉手投足常深自反省,周旋在嬪嬙之間,從沒有發生反目成仇的事,先皇清楚了解武氏的為人,常常讚賞不已,就把武氏賜給朕,就像漢宣帝為太子封王政君為太子妃一樣,可立武氏為後。」
永徽六年(655)十月二十一日,李治宣布大赦天下,本意是為武則天積攢點人氣。有趣的是,武則天卻上了這樣一道表書:陛下,您封我為宸妃的時候,來濟、韓瑗兩位大臣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力爭不可,他們明知道這件事情很難阻止,卻還是硬著頭皮頂上去,這是為國盡忠的表現啊,請陛下對他們施以恩德!
高手過招,點到為止。
所謂的政治智慧,可能就是讓吃瓜群眾覺得你是優秀的存在,甚至是受委屈的存在,讓政治對手感覺到你的殺氣,知難而退吧。
武則天給人的感覺就是,來濟和韓瑗不屈不撓的諫言,頗有貞觀遺風,實際上是暗諷他們不自量力,螳臂當車的愚蠢行為。
兩位大臣都經歷過政治風浪,他們還能站著呼吸,無非是因為沒有走極端的路線,也沒有和皇帝撕破臉皮。武則天很善良,眼下用一道詔書表達了她的不滿,希望他們見機行事,知難而退。可想而知,如果繼續霸占宰相的位置,等待他們的恐怕就會是狂風暴雨般的摧殘了。
來濟和韓瑗二話不說,直接向李治遞交辭呈,懇請回家養老。
不過,李治暫時壓下了他們辭職信。鬥爭歸鬥爭,因為這點事就遷怒到國家重臣的身上,豈不是暴君所為?同意了他們的請求,群臣會怎麼看他?
你們二位少安毋躁,辭職的時機暫時還沒到呢!
永徽六年(655)十一月初一,李治正式冊封武則天為大唐皇后。
彼時,武則天已經31 歲,入宮整整十八年。
沒有皇帝的寵愛,沒有家族的庇護,沒有親情的守候,沒有朋友的安慰。在陰謀遍布的後院宮廷,武則天只能孤獨地面對一切,沒人教她如何保護自己,沒人教她生存的藝術。武則天性格確實堅韌,確實有政治智慧,可她畢竟是一個女人,這些年受過的委屈,面對過的生死,又能和誰去言講?
數十年後,武則天寵幸張易之、張昌宗兄弟,為世人詬病,甚至得到了極不堪的評價。試問,武則天的成長環境單純,武士彠給予了足夠的父愛,楊氏出身豪門貴族,舉止優雅,知書達理,這樣的家庭會教育出不堪的女兒?
說白了,自從入宮之後,武則天面對的唯有孤獨,心中藏了太多的秘密,以及無盡的寂寞,李世民不是傾訴對象,李治也不是傾訴對象,她太需要懂她的人了。
還有一種事後諸葛、結果導向的歷史認知。他們覺得武則天就是個徹頭徹尾的陰謀家,所有的事情都在她的精心策劃之下。他們覺得武則天本性就是心狠手辣的政治家,所以政治鬥爭、剷除政敵的手段令人髮指。
只能說,戴著有色眼鏡看歷史,真的很要命。
武則天14 歲入宮,31 歲做皇后,67 歲做皇帝,每一個人生階段都經歷了十多年,乃至數十年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環境會變化,人的性格也會因此變化,所謂的政治智慧、鬥爭手段,也需要在很長的人生經歷里去逐漸積累,更不能因為晚年的性格就去判定年輕時候的性格。
更何況,皇權的遊戲圈內,任何個人的力量和智慧都是浮雲,更多的是跟著權力的鬥爭隨波逐流。比如,武則天跟著李世民虛耗光陰,她只能忍著;去感業寺修行,她也只能被動接受著;能逃出牢籠,完全是因為李治的後宮鬥爭。
有句話說的比較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如果是換作我們,置身於雲波詭譎的政治旋渦中,第一反應是什麼?當然是奮力求生,先讓自己活下來,再努力活得比別人更精彩。
此時此刻,武則天真的做到了。
武則天成為一國之母,後宮主宰,萬人敬仰的存在,她不再需要仰人鼻息,她要做的就是三件事:剷除後宮嬪妃的威脅,控制後宮;壯大武氏家族,拉攏朝中政治勢力;伺候好丈夫李治,保全勝利果實。
先看看王皇后和蕭淑妃的結局吧。
李治做太子的時候,王皇后和蕭淑妃一直跟隨在他身邊,那個時候沒有權力鬥爭,沒有血雨腥風,唯有少女懷春的情意和花前月下的浪漫。可想而知,李治和她們還是有美好回憶和感情基礎的。
王皇后和蕭淑妃被貶之後,被關押在一處隱蔽而且蕭索的別院之中。這一次政治風波,她們的家族勢力幾乎被連根拔起,朝中也沒有政治同盟。說白了,想要翻盤,機會已經很渺茫,這可能也是武則天沒有對她們趕盡殺絕的原因。
機會渺茫,不代表沒有機會,李治不就是最後的機會嗎?
政治鬥爭告一段落,後宮趨於平靜,李治的情緒也開始平復了。他時常想起過去的點點滴滴,有一天,李治再一次沉浸在回憶的潮水中,一發不可收,於是漫步到關押王皇后和蕭淑妃的別院。
這是李治第一次來到別院,然而映入眼前的景象,令他悲從中來:關押王皇后和蕭淑妃房間的門戶緊鎖著,窗口也被木板封了起來,只有一個很小的洞口用來遞送食物和飲水,這也是她們和外界溝通的唯一渠道。
李治問道:「王皇后和蕭淑妃在哪裡?」
兩位嬪妃實在沒想到,李治還記得她們。
王氏哭泣著回答說:「陛下,妾等是有罪之人,既然被貶為宮婢,怎麼可以再有皇后、淑妃的尊稱?」
李治無言以對,因為不知道說什麼。
王氏繼續說道:「陛下,您如果還顧念以往的情分,準備讓妾等重見天日的話,就請陛下把這別院命名為回心院吧!」
李治:「好,朕馬上就去處理!」
別院發生的事,很快就被武則天得知。
據史料記載,武則天非常生氣,她確實沒想到,王皇后和蕭淑妃到了這步田地,還想著李治赦免她們,如此狡猾的敵人,怎麼能容忍她們繼續活著?
回心院?李治回了心,武則天豈不是沒了命?
緊接著,武則天派人前去別院,先將王皇后和蕭淑妃杖責一百,隨後剁下她們的手和腳,泡在了酒瓮里,數日之後,王皇后和蕭淑妃血流枯竭而死,武則天下令將她們的屍體剁碎,扔到了荒郊野外。
據史料記載,面對武則天的判決,王皇后和蕭淑妃的態度截然不同。
王皇后:「祝皇帝萬壽無疆,祝武昭儀永承恩寵。我死是應該的!」
蕭淑妃臨死前,怨氣衝天地詛咒道:「阿武狐媚惑上已經到了如此地步,願來生我變成貓,阿武變成鼠,生生世世咬著你的喉嚨,讓你永世不得翻身!」
客觀地說,兩人的反應非常合理。王皇后是後宮鬥爭的始作俑者,利用武則天在先,打擊蕭淑妃在後,自己不占理。可蕭淑妃呢,先是被王皇后針對,後來又被武則天打壓,如今卻要承受這樣的折磨,心中有怨氣也是理所應當的。
蕭淑妃可能忘記了,女人吵架,大多是你罵初一,我罵十五,被人辱罵卻不回應,那是不可能的。武則天的反擊很犀利:將王氏改為蟒氏,蕭氏改為梟氏。
蟒和梟都是上古傳說中的巨蟒,惡毒無比。武則天除了諷刺她們心腸惡毒,還希望她們來世也無法做人。王皇后坑了蕭淑妃一輩子,蕭淑妃卻讓王皇后的後人來還債,真可謂冤冤相報,何時得了啊!
據《資治通鑑》記載,蕭淑妃臨死前的詛咒讓武則天非常忌憚,因此她下令後宮中禁止養貓,許多人也相信了這樣的說法。然而,《資治通鑑》同樣還記載過,武則天曾經在宮內訓貓,讓它和鸚鵡同處,還向朝中的百官展示過,不過傳看未畢,飢餓的貓就將鸚鵡吃了。
很顯然,這是作者前後矛盾的記載,實在是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