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肆 武則天的成長史 武氏家族的起源
2024-10-08 18:54:17
作者: 九皋寒叟
武則天(624—705),這是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
標籤一:中國唯一的女皇帝。
標籤二:登基稱帝時的年齡最大,虛歲六十七。
標籤三:功過難以評說,身後只立一塊無字碑。
標籤四:任用宰相最多的皇帝,據說多達七十三個。
標籤五:壽命排行前三名,僅次於乾隆皇帝(89 歲)、梁武帝蕭衍(86 歲)。
標籤六:在位十六年,使用十三個年號,而且使用了「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等四個字的年號,也算是特立獨行了。
古今第一人,究竟有什麼樣的人生經歷,恐怕所有人都想知道。
還是從武氏家族開始說起吧。
武則天的父親叫武士彠,祖籍并州文水(今山西省呂梁市文水縣)。
按照武則天的說法,文水武氏是周朝王族姬氏的偏遠後裔,爺爺武華曾經擔任隋朝的東都縣丞,太爺爺武儉是北周永昌王府的參軍,俗稱幕僚。說白了,武則天雖然做了皇帝,可並沒有抬高武家的淵源地位。
在門閥橫行的時代,武家只能算是不起眼的小門小族,而且是以經商為生的家族,雖說不用為生計發愁,可也算不上體面。
武士彠是武華的第四子,上面還有三個不中用的哥哥。
武華是那種能說會道的精明商人,家中的事兒基本不用幾個兒子操心,武士彠小的時候,幾乎把所有時間都拿來讀書,尤其是兵法韜略,過目不忘。
讀完書,做官吧?
武士彠是商人的孩子,雖然社會地位不低,可在那個年代,想要步入仕途,實在是難比登天。十多歲的時候,武士彠不得不面對現實,要麼娶妻生子,安穩地過完下半生,要麼繼承父業,做個生意人。
武士彠並不是坐吃山空的啃老族,他的性格非常獨立,年輕的時候,他經常獨自一人挑著豆腐擔子,沿著村子一家一戶地叫賣,長年累月下來,算是把做生意的頭腦練發達了。後來,隋煬帝在全國各地搞起了土木工程,武士彠看到了其中的機會,於是借著并州木材資源豐富的機會,做起了官府的買賣。
隋煬帝的土木工程就沒有停過,武士彠的生意也是越做越紅火,後來直接跑到洛陽,干起了朝廷的買賣。在洛陽,武士彠散盡家財,最終敲開了不少達官貴人的大門,其中最重要的一扇門:隋朝宗室楊達。
楊達是負責東都建築工程的二號人物,由他出面,武士彠自然可以獲得不少訂單。武士彠是個精明而且慷慨的商人,有了錢財大家一起賺,所以不少達官顯貴都願意和武士彠交往,比如觀王楊雄、權貴牛宏等人。
遺憾的是,武士彠在洛陽找到了很多權力保護傘,唯獨沒有搞定東都建築工程的總負責人楊素。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原因:楊素不僅是當朝宰相,不好結交,而且是隋朝的超級商人。楊素名下究竟有多少產業,始終是個謎,武士彠到洛陽搶人家的生意,可想而知,會獲得什麼樣的待遇。
據史料記載,楊素給武士彠羅織了一批罪名,想要置他於死地,多虧了觀王楊雄、權貴牛宏的力保,武士彠這才撿回一條小命。
武則天很清楚老爹的這段遭遇,她始終沒有忘記這件事,掌權之後,她曾經下了一道敕書:以楊素為臣不忠,對隋朝滅亡負有責任為由,嚴禁楊素的後人擔任京官、侍衛,徹底將楊家排除在權力高層之外。
很少有人知道,這是武則天在為老爹出氣。
經歷了人生的大難,武士彠灰頭土臉地回到并州老家,他思來想去,經商不是長久之計,還是得重新找一條出路。當時,隋煬帝為了鎮壓逐漸失控的暴亂局勢,採取廣徵驍勇,掃地為兵的國策,武士彠便想到了參軍。
在此之前,武士彠沒有任何從軍經歷,可他還是靠錢財開道,硬生生走上了軍隊的管理層:第一份工作就是朝廷的鷹揚府隊正。
這個官職是府兵制度下最低級別的軍官,相當於現在的排長,手下帶著五十號兄弟。要帶著這些兄弟平定叛亂,似乎有點兒異想天開,當時武氏家族的人都勸說武士彠前去投奔瓦崗軍的首領李密,一起推翻隋煬帝的統治。
事實上,李密雖然有點真才實學,但是眼光看得不夠遠。武士彠的原則是寧缺毋濫,雖然有抱負,但是不著急,一邊經營著自己的小隊伍,一邊幹著木材生意,混得還算是風生水起。
武士彠在等李淵嗎?
錯,此時沒有任何人知道,李淵會來河東做官。
隋大業十一年(615),隋煬帝封李淵為河東撫慰大使,讓他鎮壓毋端兒、歷山飛等農民起義軍,在這一段時間,李淵住到了武士彠的家裡。
二人究竟有過什麼樣的對話和交往,誰也不知道。
隋大業十二年(616),李淵擔任太原留守,成為手握軍政大權的封疆大吏,和武士彠的來往開始變得頻繁。武士彠是并州的地頭蛇,不管是并州官場,還是當地的豪強和地主,武士彠都能玩得轉。還有武士彠的木材生意,家中的錢財,實在是吸引李淵。從武士彠家中離開之後,李淵給他留了一個職位:行軍司鎧參軍,主要的職責就是幫李淵採購和管理武器裝備,位不高,權很重。
請注意,這並不是李淵的私人崗位,而是太原留守的官府編制,因此李淵和武士彠的溝通還是以官方口吻為主,至於起兵的事兒,李淵絕口不提。
不過,武士彠還是如獲至寶,他唯恐李淵會改變主意,以最快的速度交代完家事,然後趕到太原留守府走馬上任去了。
武士彠是商人出身,雖然有錢,但是社會地位不高。李淵出身隴西李氏,世襲唐國公,又是隋煬帝的小表弟,兩人之間存在難以逾越的鴻溝。武士彠做了李淵的行軍司鎧之後,並沒有得到李淵的絕對信任。
在很長一段時間,武士彠都找不到接近李淵的辦法,因此只好退而求其次,和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搞關係。隋大業十三年(617)左右,王威、高君雅還是隋煬帝的專職欽差,面子上還是可以和李淵分庭抗禮的,包括晉陽大地主劉世龍、武士彠等人在內,都沒有明確站隊,而是兩邊維護,見機行事。
不過,武士彠對李淵還是很用心的,屢次邀請他前往府中做客,殷勤巴結,李淵也想借重武士彠的資源,兩人的關係進展神速。
沒過多久,太原地主階層的態度就發生了變化。
隋大業十三年(617)二月,馬邑守將劉武周殺死太守王仁恭,隨後依附突厥,被封為定楊可汗。李淵乘機擴大軍隊編制,搞起了李家軍,這引起了王威、高君雅的強烈忌憚。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王威和高君雅暗中聯絡中立派勢力,說法無非是為國家效忠,為皇帝分憂之類的,武士彠等人完全不感興趣。
在他們看來,李淵在軍事實力、個人魅力、團隊凝聚力方面完敗王威和高君雅,飛黃騰達只在眼前。
通過這次招兵買馬已經成了氣候,事實證明,武士彠等人也在模糊的局勢中看清了個人的發展前途。
遺憾的是,武士彠始終沒有走進李淵的核心圈子,李淵想不想起兵,什麼時候起兵,具體的細節,都有哪些黨羽,武士彠什麼都不知道。
別人的功勞簿上,記載著滿滿的經歷,武士彠的卻屈指可數。
第一件功勞:王威和高君雅打算向長孫順德、劉弘基下手,因此找武士彠商議對策,武士彠說了一句,這兩位老兄是李淵的座上賓,如果你們想逮捕他們,就是和李淵對著幹,搞不好要吃不了兜著走。
王威和高君雅放棄了這個打算,武士彠算是立了點功。
第二件功勞:司兵參軍田德平打算向王威舉報李淵私自募兵的情況,武士彠警告說,這兩位老兄無權無勢,就算知道李淵募兵,他們也只能幹看著。
說白了,這兩件功勞並沒有實質性的內容。
第三件功勞就有點扯了。
據史料記載,武士彠想要勸李淵起兵,於是編了個故事,說他夢見李淵騎著白馬上天,手裡托著太陽和月亮,還揚言神仙曾經放出話來,說有個唐公會做天子。武士彠甚至掏出了一本神奇的兵書,打算教李淵兵法。
領導嘛,有時候不是看你做了多少事兒,而是看你的立場是不是和他一致。武士彠願意溜須拍馬,就說明他是真心投靠李淵,這就足夠了。武士彠可能沒想到,自己這一步妙棋,徹底改變了家族的命運。
李淵奪取長安之後,武士彠就自我吹噓過,說他在太原就預言李淵一定會做天子。不過,李淵的回答也很有趣:「武士彠,你其實就是王威的人。不過你在長孫順德和劉弘基一事上幫了大忙,所以朕願意感謝你。你如今說這樣的醜話,難道是想靠諂媚來邀功請賞嗎?」
調侃歸調侃,李淵的賞賜可是貨真價實的。
武德元年(618),李淵登基稱帝,專門欽點了十七位「太原元謀勛效功臣」,其中李世民、劉文靜、裴寂是一等功臣,享有兩次免死的機會,武士彠等人為二等功臣,享有一次免死的機會。不僅如此,武士彠還是尚書省兵部庫部司郎中,管理國家的兵器、儀仗等軍備物資,也算是專業對口的就業了。
一介不入流的商人,最終蛻變成朝廷的官員,這也算是很勵志的創業故事了。武士彠的成功,得益於他的隱忍退讓、敏銳的洞察力、用孩子套狼的豪氣,最主要的就是對夢想和成功的執著。
武則天從小就跟隨在老爹武士彠的身邊,自然能感受到父親的優秀品質,後來的宮廷生活,武則天的很多性格其實都延續了父親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