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大唐忠良的克星
2024-10-08 18:54:14
作者: 九皋寒叟
貞觀二十三年(649),唐高宗李治登基稱帝。
剛消停沒多久的高陽公主又成為太極宮的常客,每次見到李治,她就跟怨婦一樣,喋喋不休,揚言大伯哥房遺直待他們夫婦不公,希望李治可以出面干預,將梁國公的爵位封賞給房遺愛。
房府的那點兒事,已經鬧得滿城皆知。李治和老爹一樣,不可能為了高陽公主的私慾去破壞老祖宗的制度,因此只是冷淡對待,充耳不聞。
李世民死了之後,高陽公主的地位一落千丈,就連曾經示弱的房遺直也開始硬氣起來。
房遺直:你是公主又怎麼樣,想要繼承權,沒門!
高陽公主:房遺愛,你親自去和皇帝說。
永徽三年(652)十一月,房遺愛和房遺直因為繼承權的事兒,再次鬧到了李治的跟前。這一次,李治看高陽公主不在場,立馬就發飆了:「你們家這點事鬧了多少年了,身為功勳之後,朝廷的臉面都讓你們給丟盡了!你們給朕滾遠點!」
「陛下,滾到哪兒去呢?」
李治:「房遺愛,你去做房州刺史(今湖北省十堰市房縣),房遺直,你去做隰州刺史(今山西臨汾市隰縣),朕眼不見心不煩。」
消息一出,高陽公主蒙了,她實在是沒想到,慈眉善目的李治也有這麼狠的時候,這下可怎麼辦,偷雞不成蝕把米啊!如果房遺愛被貶到外地,她一個人在長安還能翻起什麼大浪來?
請記住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高陽公主坐不住了,她馬上跑到太極宮,在李治的面前撒嬌賣萌,在李治不買帳的情況下,高陽公主最終放出了大招:房遺直這小子想非禮她!
好囂張的傢伙啊!連皇家的公主都敢侵犯?只能說,侵犯的是高陽公主的身體,卻是李世民和李治的尊嚴,這絕對不能忍。
當時,房遺愛和房遺直還沒有離開長安,李治迅速派人扣押了房遺直,想要證實高陽公主的話。面對皇帝的詰問,房遺直徹底寒心了,家門不幸啊,既然你不仁,也別怪我無義了。
房遺直:「陛下,據臣所知,房遺愛和高陽公主想要謀反啊。」
有時候,一個家族的命運,會因為一句口無遮攔的怨言而改變。
房遺直永遠也不會想到,他自保求生的本能反應,竟將房玄齡的家族徹底打入到無底的深淵,家族核心成員遭到清洗,後世好幾代人都翻不起身。如果再給房遺直一次組織語言的機會,他應該是選擇被殺,而不是說這句話。
事情鬧到這個地步,已經變了性質。
當著李治的面,房遺直說得有板有眼,還把牽涉官員的名單也交了出來,幾乎坐實了此事。謀反是不赦的重罪,李治是零容忍的態度。
李治:「舅舅,就由你去審訊房遺愛謀反一案吧。」
李治的聖旨就像是一針強力的雞血,讓舅舅長孫無忌興奮極了。說心裡話,長孫無忌早就看不慣這幫功勳子弟了,正愁找不到機會收拾他們呢,沒想到天上還有掉餡餅的美事兒。
接下來,長孫無忌推掉了其他的事兒,專心調查房遺直的案子,在不懈的努力之下,一樁牽涉到數個皇親貴族、功勳之後的驚天大案浮出了水面。
故事主角一:薛萬徹。
薛萬徹是隋朝大將薛世雄的兒子,赫赫有名的戰將,一生都在刀鋒上舔血過活,軍事素質過硬。唐朝立國之後,薛萬徹加入太子李建成的陣營,一直到兵敗前夕才投奔到李世民的麾下。
李世民很欣賞薛萬徹,他曾經把李世、李道宗和薛萬徹評為貞觀時期的三大名將,還說李世和李道宗打仗很穩,勝利多於失敗,而薛萬徹要麼是大敗,要麼是大勝。說白了,李世民已經看透了,薛萬徹的性格非常激進,喜歡冒險,這樣的人其實性格裡面有缺陷,脾氣容易暴躁。
東征高句麗的時候,薛萬徹是大軍主帥,仗打得都很漂亮,可就是脾氣暴躁,說起話來口無遮攔。在薛萬徹的眼裡,其他將領和下屬都是傻瓜,大軍能夠取勝,都是薛萬徹的功勞,至於其他人嘛,就是一堆垃圾。
打了勝仗,大家都等著領賞呢,可薛萬徹的一番話,直接把他們的績效打成了C,這誰還能忍?回朝之後,同事們紛紛給李世民上奏摺,彈劾薛萬徹獨攬軍功,李世民也知道此事,他打算採取和稀泥的策略,放薛萬徹一馬。
遺憾的是,薛萬徹的人際關係實在是太差了。同事們看到李世民和稀泥,於是再一次聯名上奏,就連大將裴行方、李世也參了薛萬徹一本,李世民為了平息眾怒,下詔免除了薛萬徹的軍職,並將他發配到廣西象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象州縣)。
昨天還是皇帝口中的名將,今天就成了孑然一身的戴罪之人,這種人生的落差,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啊。在象州的日子,薛萬徹就像變了一個人,滿腹牢騷,憤憤不平,覺得所有人都對不起他。
李治做了皇帝之後,大赦天下,薛萬徹被起用為寧州刺史。
人生的轉機就此來臨,可薛萬徹就是高興不起來。事實證明,一個人如果負能量爆棚,不管好的還是壞的事兒,在他眼裡都是壞事兒。
就拿薛萬徹來說,他覺得自己是功臣,又是貴族子弟,因為脾氣暴躁,就遭到皇室的貶斥,實在是不公平。李治做了皇帝,薛萬徹其實是抱有期望的,可最終的結果卻讓他再一次感受到了落差。
有一次,薛萬徹回長安述職,完事後找到了好友房遺愛。
當時,房遺愛在高陽公主的攛掇下,和大哥房遺直爭奪家族的繼承權,以至於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可謂負能量爆棚。兄弟倆每次喝醉酒之後,都喜歡說胡話,薛萬徹屢次強調,自己雖然很落魄,可打仗的時候結識了很多朋友,一旦朝廷有變故,他們可以一起擁立荊王李元景為帝,共享富貴!
故事主角二:李元景。
李元景是唐高祖李淵的第六子,他的女兒嫁給了房遺愛的三弟房遺則,兩家經常走動,關係頗為緊密。李治做皇帝的時候,李元景是朝廷的司徒,和太尉長孫無忌、司空吳王李恪位列朝廷的三公。說白了,李元景是給李治撐場面的皇叔,地位很尊貴,可並沒有實權,究竟想不想造反,完全是個謎啊。
據史料記載,有一次,李元景和房遺愛聊天胡侃,說他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到自己一隻手握著太陽,一隻手握著月亮。在老祖宗的思維里,太陽、月亮分別代表乾、坤,李元景把乾坤都握在自己手裡了,這就有點過分了。
李元景肯定是沒有謀反行為的,可房遺愛被抓之後,對長孫無忌講了這個故事,荊王李元景便成功的化身為造反分子。
故事主角三:駙馬都尉柴令武。
這位老兄是凌煙閣功臣柴紹的兒子,娶了李世民的巴陵公主為妻,身為功臣之後,又是皇帝的女婿,完全可以在長安城享清福,混吃等死。遺憾的是,李世民是個古道熱腸的人,他覺得柴令武可以有更好的發展前途,於是給他安排了衛州(今河南省新鄉市)刺史之職。
可柴令武竟極有性格,皇帝讓我去做官,我就是不想去。理由也很充分:皇帝,我不是不想去,可你的巴陵公主生病了,我得留在長安照顧她啊!
李世民無語至極,對柴令武更是看透。
說白了,這幫人有著共同特點:不受皇帝的待見,對生活現狀不滿,對領導也很不滿,手中或多或少有點兒權力,理論上有謀反成功的可能。
就這樣,荊王李元景、駙馬房遺愛、駙馬柴令武、巴陵公主、駙馬薛萬徹、高陽公主等人因為同樣的價值觀,組成了一個負能量爆棚的小團體。
不過,他們還沒有發動,長孫無忌就團滅了他們。
你們有造反的動機,有造反的團隊,有造反的能力,還有造反的密謀活動,是不是有造反的行動已經不重要了。長孫無忌手拿尚方寶劍,又視他們為眼中釘,這件謀反案很快就被「坐實」了。
不客氣地說,房遺愛已經沒有了翻身的機會,長孫無忌最關心的,其實是如何利用這幫人的人脈關係,把潛在的政敵一個個剷除。審訊的過程中,長孫無忌一直在暗示房遺愛等人,是不是還有其他的皇室宗親參與了謀反,希望他們能夠把問題全部交代清楚,坦白從寬,抗拒從嚴,死活就是不結案!
不錯,長孫無忌就是在「釣魚」。
房遺愛的智商雖然堪憂,可面對如此明顯的暗示,還是看懂了長孫無忌的心思。
他只是個凡人,不想放過最後的逃生機會,他開足腦力,把長安城中的權貴數了一遍。安州都督、吳王李恪,對,就是他!
李世民曾經說過,在眾多的兒子當中,唯有吳王李恪和他的性格很相似,李治被立為太子之後,李世民質疑過他的能力,因此向長孫無忌徵求意見,是不是可以立吳王李恪為太子。長孫無忌的態度非常堅決:不行。
吳王李恪和長孫無忌的矛盾,已經成為天下人皆知的秘密。
房遺愛:「吳王李恪也參與了謀反。」
房遺愛實在是小人一個,而且是愚不可及的小人。他的如意算盤是效仿當年的紇干承基,舉報太子李承乾謀反,以此來換得自己的生機。然而,他打錯了算盤,這次主掌生殺大權的是長孫無忌,在他的眼裡只有政治利益,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拿來做犧牲品,吳王李恪如此,房遺愛也是如此。
吳王李恪被長孫無忌陷害一事,幾乎成為定論。
想想看,如果吳王李恪真的要謀反,在小團伙中究竟是什麼定位?如果造反成功,房遺愛和薛萬徹等人支持的是荊王李元景,李恪能有什麼好果子吃?可如果失敗了,李恪的下場就只有死路一條。
事實證明,李恪並沒有參與小團伙,是被房遺愛牽連出來的。
遺憾的是,在政治鬥爭的面前,事實並不是很重要。這一次,沒有任何朝臣為房遺愛等人求情,因為求了沒好處,不求沒壞處。
長孫無忌的卷宗很快就送到了李治的面前。
永徽四年(653)正月,李治召開議政會議,他拿著長孫無忌的卷宗問道:「謀反之人都是朕的至親,能不能免他們一死?」
長孫無忌鐵青著臉,一言不發,氣氛極其凝重。
兵部尚書崔敦禮說道:「陛下仁德寬厚,然而謀反乃是不可饒恕的重罪,如果輕易赦免,將會遺患無窮,為了國家的法度,陛下也應該下定決心!」
永徽四年(653)二月,李治下詔:將房遺愛、薛萬徹、柴令武三人處斬,勒令荊王李元景、吳王李恪、巴陵公主、高陽公主自盡。
臨刑之前,薛萬徹大聲呼喊道:「我薛萬徹好歹也算個英雄豪傑,留著為國家效力,豈不是更好嗎?就因為房遺愛的牽連,陛下就要殺我嗎?」
吳王李恪非常鄙視薛萬徹,你小子說得冠冕堂皇有用嗎?皇帝照樣要殺你,且看我的:「長孫無忌,你擅弄威權,殘害忠良,假如宗廟有靈的話,會讓你滿門不得好死!」
可嘆的是,不久之後,李恪的話就變成了事實。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可是對長孫無忌來說,人之將死,說的都是毫無威脅的場面話,他怎會被死人的話嚇到?送吳王李恪上西天之後,長孫無忌便開始馬不停蹄地剷除政敵。
侍中兼太子詹事宇文節,因為給房遺愛說好話,被流放到嶺南。
江夏王李道宗,左驍衛大將軍、駙馬都尉執失思力平日裡和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關係不睦,被誣陷和房遺愛等人有往來,被流放到嶺南。
左驍衛大將軍執失思力,因為和房遺愛關係親密,被流放到嶺南。
李恪的親弟弟蜀王李愔,被貶為平民,流放巴州(今四川省巴中市)。
薛萬徹的弟弟薛萬備,流放交州(越南)。
銀青光祿大夫房遺直,貶為銅陵縣尉。
一場非暴力的政治風波,一批貴族的人頭落地,一批名臣家族的落敗,長孫無忌的權力觸角蔓延到了朝堂的各個角落,成為貞觀後期最大的贏家。
人都有一時的風光,可是風光過後,很容易一地雞毛。
長孫無忌可能並不知道,自己一生中最大的克星已經在他前行的路上等著,隨時準備將他吞噬,讓他萬劫不能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