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李治為太子:李世民的用心良苦
2024-10-08 18:53:43
作者: 九皋寒叟
貞觀朝的立太子風波,終於因為一件兄弟間的小事出現了轉折。
李治是赤子之心,李世民對他的話深信不疑。
客觀地說,李世民對李泰感到很失望,一直以來,李泰給他的形象都是完美可靠的,可令李世民沒想到的是,李泰竟然是一個在背後挑撥離間、搬弄是非的人。也許,李世民對李泰的期望太高,哪怕是一點點的誤會,也會讓李世民無法容忍,更何況這件事的背後還有複雜的政治糾葛。
直到此時,李世民才下定決心,立晉王李治為太子。
貞觀十七年(643)四月,日常的早朝之後,李世民遣散了所有朝臣,將長孫無忌、房玄齡、李世、褚遂良和晉王李治等人叫到跟前。
李世民首先開腔:「各位臣僚,近來發生了許多事情,朕的三個兒子和一個弟弟的作為,朕的心裡實在是鬱悶之極啊!」
李世民話音剛落,就將腦袋向床頭撞去,長孫無忌眼疾手快,立馬將李世民緊緊抱住。李世民緊接著又抽出隨身攜帶的佩刀,打算自殺明志,褚遂良趕緊奪下佩刀,交給晉王李治保管。
後宮之內,君臣亂作一團。長孫無忌等人徹底蒙了,這還是那位殺伐果斷、雄韜偉略的皇帝嗎,怎麼會有如此兒女姿態啊?
長孫無忌:「陛下,您有什麼懊惱的事情,可以說出來,臣等願意為您分憂解難,何必行此極端呢?」
李世民:「朕想要立晉王為太子。」
長孫無忌一聽樂壞了,趕緊匍匐在地上說道:「臣等謹奉詔令,如有異議者,臣等請求將其斬首示眾!」
李世民:「雉奴,你舅父許諾你為太子,還不趕快拜謝他!」
晉王李治長跪不起。
李世民:「你們和朕的意見相同,不知道外朝議論如何?」
長孫無忌:「陛下,晉王殿下仁義寬厚,又孝敬陛下,天下的百姓心儀已久啊。
希望陛下可以召見文武百官前來問問,如果有不同意見的,那就是臣等有負陛下,罪該萬死!」
不可否認,這就是一場李世民精心準備的政治博弈。
李世民決定立李治為太子,就要讓長孫無忌帶頭承諾,讓所有人都願意為他保駕護航。如果再發生其他的擁立爭端,李世民恐怕也會承受不起。
歷史證明,最高級別的政治妥協,永遠是在少數派當中。
君臣達成一致後,李世民便親臨太極殿,召見六品以上的文武大臣:「各位愛卿,李承乾大逆不道,魏王李泰居心險惡,他們都沒有資格做太子。朕想從眾位皇子當中選一位繼承人,誰可以為太子?你們需當面明講。」
眾人不假思索,像是事先都已經溝通好的一樣,非常默契地高聲說道:「晉王殿下仁義孝敬,應當做太子!」
貞觀十七年(643)四月初七,李世民下詔:封晉王李治為皇太子。
李泰聽聞消息,猶如五雷轟頂,他明白,李世民既然宣布了,自然沒有轉圜的餘地,但是他又不甘心,因此率領一百多名騎兵前往太極宮西南角的永安門,不為政變,只為刷一點存在感。李世民已經做出了決定,自然不會再反反覆覆,他下令將李泰的護騎全部遣散,隨後將李泰幽禁在北苑。
據史料記載,李世民事後曾經向群臣坦白了心思:他如果立李泰為太子,那就表明太子的位置可以通過苦心經營而得到,李承乾和李治兩人都難以保全;如果立李治為太子,李承乾與李泰至少性命無虞。
不僅如此,李世民還定了一個規矩:從今往後,凡是太子失德,而藩王企圖謀取太子之位的,兩人都要棄置不用,李唐的子孫後代要永遠效法此例。
貞觀十七年(643)四月初十,李世民下達詔書:封長孫無忌為太子太師,房玄齡為太子太傅,蕭瑀為太子太保,李世為太子詹事。同時,封前太子詹事于志寧、中書侍郎馬周為太子左庶子,吏部侍郎蘇勖、中書舍人高季輔為太子右庶子,刑部侍郎張行成為太子府少詹事,諫議大夫褚遂良為太子賓客。
這批人,就是李世民為李治準備的輔政班底。
貞觀十七年(643)四月十四日,李世民下詔:解除魏王李泰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侯大將軍等職務,降爵位為東萊郡王,魏王府中的幕僚全部發配到嶺南。
短短几天的時間,長安城就變天了。
在權力的面前,父子、兄弟再一次成了犧牲品的代名詞。
李世民的處理本來沒有錯誤,按照他的計劃和設想,李治以後不會拿兄弟開刀,一切都會歸於平靜。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
貞觀十七年(643)五月,李治突然給李世民上了一道情真意切的奏摺:「陛下!
廢太子李承乾和東萊郡王只有幾件隨身的衣服,吃的食物也不太符合標準,請求陛下敕令有關部門,給他們多一些關照!」
看著李治的奏摺,李世民的心裡波瀾起伏,久久不能平息。
李世民沒有質疑李治的情意,他立李治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李承乾和李泰有個好的下場。然而,李世民畢竟是個皇帝,他在擔心另外一件事,如果李治做了皇帝,李承乾和李泰死灰復燃,再加上朝中勢力的幫助,會不會引發另外一場不可預知的政治風波呢?
李世民拿不定主意,猶豫了好幾個月。
貞觀十七年(643)九月初六,李世民下詔:將李承乾發配到黔州(今重慶市彭水縣)。貞觀十七年(643)九月十八日,李世民下詔:將李泰發配到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
李世民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感到非常無奈,可是為了江山社稷考慮,只好犧牲一位兒子,成全另外一個兒子,這就是政治的殘酷吧。
此後,李世民便將自己的心血全都傾注到李治的身上。
在李世民的眼裡,李治還是個不知人事的孩子,為了給他灌輸治國理政的經驗,李世民可謂是苦口婆心,抓住一切機會點撥李治。
比如,看到李治吃飯,李世民就會說:「你要明白稼穡的艱辛,才會常有飯吃。」
看到李治騎馬,李世民就會說:「你要知道馬匹的辛苦,不能過分奴役,才能常有馬騎。」看到李治坐船,李世民就會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君主是船,老百姓就是水。」看到李治在樹下休息,李世民就會說:「木頭要以墨繩為準才能正直,君主要接受勸諫才能聖明。」
每逢李世民教導,李治都會肅然起敬,悉心聆聽,然後說一些「多謝父皇教誨」「兒臣銘記在心」之類毫無營養的話。時間長了,李治感到身心疲憊,李世民也失去了耐心。哎,這個娃,真的能繼承朕的江山嗎?
貞觀十七年(643)十一月,李世民下詔:挑選名門望族的女子充實太子宮。
有趣的是,太子左庶子于志寧卻給李世民上了一道奏摺,聲稱是太子委託他,希望李世民能夠收回成命。李世民不太相信,如果是李治的意思,為何不自己上書請辭,反而讓于志寧越俎代庖?
李世民哭笑不得,他原本的意思是挑選一批家世不錯的女子,以保證李唐皇室的血統,卻被于志寧誤讀為李世民在考驗太子是不是經得起美色的誘惑,因此不禁啞然失笑。
笑完之後,李世民開始反思,于志寧是不是在替李治做主啊?李治的性格是不是太過柔弱,又缺乏主斷,容易受臣子的控制啊?
李世民私下找到了長孫無忌,問道:「無忌,你一再勸朕立雉奴為太子,朕總是擔心他性格太過柔弱,不能夠守護好社稷江山。吳王李恪英武果斷,在性格上和朕有幾分神似,朕想要立他為太子,你覺得怎麼樣?」
在眾多的皇子當中,魏王李泰和吳王李恪確實是人中龍鳳,李恪的性格果斷有謀,而且文采飛揚,和李世民頗為相似。美中不足的是,李恪是李世民的庶出兒子,而且母親是隋煬帝的女兒楊氏,有前朝皇室的血統。
李世民是否在意李恪的前朝血統,我們不知道,可是他提出立李恪為太子的話頭,足以說明他對李治的信心嚴重不足。長孫無忌也擔心李世民來真的,於是據理力爭,執意不肯答應立李恪為太子。
李世民:「無忌,你是不是因為吳王不是你的親外甥,這才不答應啊?」
長孫無忌:「陛下,太子仁義厚道,是真正的守成君主。再者說,太子之位事關重大,怎麼能夠換來換去呢?」
長孫無忌的一番話冠冕堂皇,李世民看不出任何私人情緒,這才按下了此事。按照史書的記載,吳王李恪並沒有爭奪太子的心思,完全是李世民的這番話,這才讓長孫無忌將他視為絆腳石。問題是,李世民搬出李恪,又不能擁立李恪,難道不知道這是埋葬李恪前途的行為嗎?李世民究竟想幹嗎?
接下來,又發生了另外一件事。
貞觀十七年(643)十二月初六日,李世民和李恪對話了。
李世民:「咱們之間雖然有父子情分,但是國法高於一切,就算是朕也不能袒護你。西漢時期,漢昭帝劉弗陵登基為帝,他的兄弟燕王劉丹不服氣,權臣霍光僅憑一封密信就可以殺了他。為人臣子,不能不深以為戒啊!」
事實上,李世民的這番話給大唐權力的高層定了性質:李世民是漢武帝,李治是柔弱無能的劉弗陵,李恪是劉丹,長孫無忌則是權臣霍光。李世民恐怕沒想到,數百年前發生在西漢王朝的歷史悲劇,竟然會在李治登基之後立即上演,只不過唐朝的權臣換成了長孫無忌,受死的皇子變成了吳王李恪。
這些都是後話。
有一個問題很有趣:李世民真的對長孫無忌很信任嗎?中國歷史上外戚專權的例子數不勝數,作為熟讀史書的人,李世民難道不知道,長孫無忌的危險要比其他朝臣要大很多嗎?為何會對長孫無忌言聽計從?
當時,李世民問長孫無忌等人,外朝的意見是不是立晉王李治為太子,長孫無忌信誓旦旦,聲稱如果朝臣出現異議,就是他們的失職,自己情願領罪。問題是,長孫無忌憑什麼相信朝臣都是和他站在一起的?
敢在皇帝的面前斬釘截鐵,不是氣焰囂張,就是胸有成竹。事實的真相恐怕是:長孫無忌早已經聯合了絕大部分朝臣,打算擁立晉王李治為太子。
李世民選擇李治為太子,確實考慮到這樣的安排可以減少兄弟們同室操戈的風險。但是對長孫無忌,李世民恐怕也不會毫無顧忌地信任,聯想到李治登基之後,長孫無忌的下場,也可以有個大膽的猜測:恐怕李世民父子在權力完全交接之前,就已經在處理長孫無忌一事上達成了某種默契吧。
歷史的真相,又有誰能說得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