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拿得起放不下的大唐史(全集)> 我是忠臣,也是關中第一梟雄

我是忠臣,也是關中第一梟雄

2024-10-08 18:47:57 作者: 九皋寒叟

  楊復恭和朝廷決裂,李克用、朱溫等軍閥大佬擴充地盤,大唐王朝已經走向了窮途末路。各路豪傑的態度,已經從隔岸觀火變成了躍躍欲試,其中最活躍的當屬鳳翔節度使李茂貞。想當初,唐僖宗李儇從鳳翔返回長安,途中被軍閥李昌符攔截,正是李茂貞出兵將李昌符擊殺,救了李儇一命。隨後,李茂貞晉升為鳳翔、隴右節度使、隴西郡王。在朝廷的眼裡,李茂貞就是個大忠臣。

  現實就是,做忠臣是有前提的,比如朝廷有能力教訓他們。很顯然,李曄沒這個能力,所以李茂貞就敢鬧事。景福元年(892)正月,李茂貞聯合靜難節度使王行瑜、鎮國節度使韓建、同州節度使王行約、秦州節度使李茂莊一起上書李曄,請求收拾楊守亮,並希望朝廷加封李茂貞為山南西道招討使。

  請記住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李茂貞霸占山南西道的想法很美好,可是被李曄看破了。隨後,李曄下詔:既然你們願意為朝廷分憂,那就一起找楊守亮和解吧。

  接到詔書之後,五大節度使紛紛閉嘴,畢竟這是個沒油水的活。李茂貞沒有獲得朝廷的許可,不代表他放棄了山南西道。景福元年(892)二月,李茂貞擅自發兵,直接和楊守亮幹了起來。同時,李茂貞給朝廷上書,希望李曄將山南西道招討使的職位給他,還諷刺宰相杜讓能、神策中尉西門重遂等人無能。

  李曄的自尊心很強,受到挑釁後怒火中燒,他立即在延英殿召開大會,商議處理辦法。然而,朝中重臣和李茂貞互相勾結,誰還為李曄考慮?

  彼時,給事中牛徽委婉地說道:「李茂貞就是個災星,軍隊所到之處,百姓都要遭難。如果不把職位給他,恐怕山南西道的百姓就會被斬盡殺絕了。」

  景福元年(892)二月,李曄下詔:加封李茂貞為山南西道招討使。

  說到底,在與地方藩鎮的博弈中,李曄還是選擇了妥協。

  這道詔令對李曄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對李茂貞來說,就是無敵的令箭。如果沒有得到皇帝的授權,攻打山南西道就是叛逆,可如果得到了皇帝的許可,李茂貞不僅能得到山南西道,還可以成為朝廷功臣。最主要的是,李曄既然答應了第一次的請求,還會拒絕第二次、第三次嗎?

  景福元年(892)八月三十日,李茂貞攻克興元府,楊復恭、楊守亮、楊守信、楊守貞、楊守忠等人逃奔閬州(今四川省南充市閬中市)。李茂貞上表朝廷,請求任命他的兒子李繼密暫時主持興元府的事宜。

  景福二年(893)正月,李茂貞再次上書,請封自己為山南西道節度使、武定節度使,同時將果州、閬州劃給武定軍鎮。朝廷的意思是讓徐彥若擔任鳳翔節度使,李茂貞管理山南西道,卻遭到了李茂貞的拒絕。

  曾經,李曄認為李茂貞是忠心為國的節度使,可李茂貞還給李曄的,卻是無窮無盡的野心和欲望。據史料記載,李茂貞得勢後,開始瘋狂地抨擊李曄:

  「陛下身為大唐皇帝,卻不能庇護國舅王瑰的性命。陛下雖受萬人敬仰,卻不能斬殺楊復恭這個傢伙。

  「如今,朝廷只看節度使是否強弱,而不在乎是非曲直。

  「朝廷碰到勢力弱者,便對他們大加約束,面對勢力強盛的,則對他們施加恩賞。處事視其輕重而斤斤計較,看人權衡利害而仰人鼻息。

  「軍中情形千變萬化,戰爭勝負難以控制,臣擔心京畿一帶的百姓因此遭受禍害,不知道皇帝流離遷徙,今後還能到哪裡去。」

  客觀地說,這不是為臣之道。可回過頭看,李茂貞說過的話,李克用曾經也說過,大致的意思就是朝廷處事毫無原則,碰到軟柿子就拼命地捏,碰到態度強硬的則一味退縮,毫無公平公正可言。歷史過去了千年,我們無從追蹤當時的情況,如果只有一個節度使上奏,可能主觀判斷較強,可幾個節度使異口同聲,不顧君臣禮儀地指責皇帝,那朝廷一定是出了問題。

  李茂貞每隔數日便上一道奏摺,把李曄氣得很有節奏感,以至於李曄放出豪言:不惜一切代價,出兵滅了李茂貞。令宰相杜讓能主持平叛事宜。

  話音剛落,杜讓能便汗流浹背,跪在地上說道:「陛下剛剛登基,國家前途未卜,而李茂貞離長安又近,如果雙方結仇,陛下悔之晚矣。」

  李曄說道:「朕不甘心做一個軟弱可欺的君主,你只管調動軍隊糧食,朕親自委派宗室王爺統領軍隊,不論成功與失敗,都不會追究你的責任。」

  身為國君,已經淪落到給大臣說好話,堪稱千古奇事。

  誰料想,杜讓能不想領情,他回答道:「陛下如果要興兵討伐李茂貞,朝中大臣都應該為皇帝分憂,陛下不應該只委託臣一個人啊。」

  李曄:「你身為宰輔,應該為朕分憂,不該遇事就躲避啊。」

  杜讓能已經被逼到了死角,他涕淚交加地哽咽道:「臣怎敢遇事躲避呢。陛下要做的事情,是當年憲宗皇帝的志願。只不過如今天時地利人和,朝廷一樣也不占。恐怕將來有一天,臣會像漢景帝時的晁錯一樣白白遭受殺身大禍,卻又不能平息吳楚等七國叛亂的戰禍。臣怎敢不奉行詔令,以死相報。」

  就這樣,杜讓能接了個自己毫無信心的活兒。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李茂貞的耳朵。隨後,長安輿論四起,基本都是朝廷不應該討伐李茂貞的基調。不僅如此,李茂貞還派人在宰相崔昭緯、鄭延昌,以及神策軍府的門口靜坐,以示抗議。一時間,朝廷的顏面丟失殆盡。

  不過,李茂貞的反擊更加堅定了李曄討伐他的決心。

  景福二年(893)八月,李曄下詔:封覃王李嗣周為京西招討使,神策大將軍李穢為副使,率領三萬禁軍護送宰相徐彥若就任鳳翔節度使,同時討伐李茂貞。

  李曄雖然調派了三萬軍隊,可都是剛剛招募的新軍,他們沒有拿過兵器,沒有見過殺戮。而李茂貞手下的六萬精兵經歷過上百次的戰役,活下來的都是精兵強將,兩軍對陣,根本就不是一個戰鬥級別。

  景福二年(893)九月十七日,雙方還沒交戰,官軍便四散逃潰。消息傳到長安,朝廷震驚,李曄惶恐。有些長安百姓預感大事不妙,於是提前收拾行李逃到深山之中,還有一些百姓則跪在宮門前,請求李曄誅殺倡議發兵的大臣。

  問題是,李曄才是想殺李茂貞的人,他能誅殺自己嗎?當時,宰相崔昭緯給李茂貞送了一封信,將責任推到了宰相杜讓能的頭上。

  景福二年(893)九月十九日,李茂貞陳兵在長安城西的臨皋驛,歷數杜讓能的罪行,請求李曄將他誅殺。彼時,杜讓能痛哭流涕地說道:「昔日臣有言在先,征伐一事斷不可行。如今,陛下就拿臣開刀,平息李茂貞的怒氣吧。」

  杜讓能沒有生在好的時代,卻服侍了一個心有理想、為人正直的皇帝。李曄沒有效仿漢景帝誅殺晁錯的先例,而是將他貶為梧州刺史,並下詔承認自己沒能聽取大臣的深謀遠慮,以至於引發戰爭的錯誤。

  景福二年(893)九月二十日,李曄處死了西門重遂、李周潼、段詡三個宦官,將杜讓能貶為雷州司戶。同時聲稱,蠱惑他出兵的正是宦官集團,與杜讓能沒有關係。

  很遺憾,李曄的退讓沒有換來李茂貞的退兵。接下來的幾個月,李茂貞一直在長安附近耀武揚威,宰相崔昭緯也在給李曄施加壓力。景福二年(893)十月,李曄下詔:勒令杜讓能和他的弟弟戶部侍郎杜弘徽自殺。

  在朝臣的性命和自己的性命中,李曄只能無奈地選擇後者。

  此事過後,李茂貞成為鳳翔節度使、山南西道節度使、武定節度使,兼任中書令,控制著鳳翔、興元、洋州、隴秦等十五個州的地盤,成為關中地區最有權勢的藩鎮節度使。乾寧元年(894)七月,在李茂貞的威逼之下,楊復恭、楊守亮、楊守信等人放棄抵抗,逃往河東,在路上被華州刺史韓建擒獲,隨後被李曄處死。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