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宦官引發的血案

2024-10-08 18:47:54 作者: 九皋寒叟

  客觀地說,李曄能夠登上皇位,楊復恭出了大力。不過,李曄不是一個甘願受人擺布的人。對楊復恭,他的態度就是敬而遠之。說白了,就是把楊復恭高高地捧起,讓他坐享榮華富貴,但是和他保持距離,再找機會剷除他。

  本書首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那麼問題來了,面對皇帝的冷處理,楊復恭是什麼態度?

  有一次,李曄和楊復恭閒談。

  李曄:「朕沒有什麼大德,能夠做皇帝,都是你的功勞。朕聽說,昔日的帝王每天都要換一套新衣服,太常寺還得在旁邊奏樂,以後都取消吧。」

  楊復恭連忙跪在地上,稱讚李曄的賢明。

  李曄:「朕聽說,前朝皇帝每次出遊,花費都很多,是否屬實?」

  楊復恭:「懿宗皇帝以來,每次外出必定會帶金帛五車,十部樂工五百,護衛將士三千。曲江、溫湯的行獵叫大行從,宮中、苑中的行獵叫小行從。每次算下來,朝廷的花費多達十萬貫錢。」

  李曄:「以後這些都禁止吧!」

  別有居心的宦官,一般都鼓勵皇帝搞娛樂,自己把持操朝政大權,可楊復恭卻恰恰相反。這也說明,楊復恭不是弄權之輩。楊復恭雖然沒有歪心思,可誰要是敢挑釁他的權威,那絕對是要付出代價的。

  有一次,國舅王瑰想求一個節度使的官職,李曄便問楊復恭的態度。

  楊復恭回答道:「陛下,漢朝的呂后任用呂產、呂祿兄弟,武則天任用外戚武三思,以至於國家幾乎傾覆,由此可見,外戚不能隨便封拜。如果陛下真想用他,可以拿其他的職位封賞,以免日後難以控制。」

  李曄:「你說得很對,此事另外再議吧。」

  誰料想,王瑰的心理不平衡了,他氣沖沖地跑進宮,當著楊復恭的面就是一頓臭罵,並威脅楊復恭,以後肯定要讓他難堪。沒過幾天,楊復恭主動提出讓王瑰擔任黔南節度使,隨後讓山南西道節度使楊守亮在路上淹死了王瑰。

  事實證明,面對皇權,楊復恭只想安分守己,可誰要是欺負到他的頭上,楊復恭就會狠狠地報復。畢竟,宦官首領的威嚴不是每個人都能挑釁的。由於這件事性質惡劣,引起了李曄的強烈反感。再加上宰相韋昭度、張浚、杜讓能等人經常和李曄說宦官集團作威作福的往事,李曄剷除楊復恭的心思越發強烈。

  為了對付楊復恭,李曄給他找了個競爭對手:楊守立。

  楊守立,楊復恭的養子,官居天威軍節度使,勇武過人,頗有豪氣,在楊復恭的乾兒子中,楊守立算是成就較大的一位。有一天,李曄問道:「朕記得你有個養子叫楊守立,朕想重用他,你將他調回長安吧。」

  楊復恭根本沒想到,李曄會用自己的養子來對付自己,他立即命楊守立回長安面聖,李曄隨後將他賜名為李順節,讓他統領禁軍。

  據史料記載,楊復恭有上百個養子,其中不少人都是藩鎮節度使,比如山南西道節度使楊守亮、龍劍節度使楊守貞、武定節度使楊守忠。遺憾的是,大家都是互相利用的關係,很難說有多少感情基礎。言外之意,只要利益足夠大,養子也是能背叛老子的。就拿李順節來說,突然被皇帝重用,還收穫了國姓,感覺人生進入新的階段,因此開始對李曄感激涕零,掏心掏肺。

  為了報答李曄的恩德,李順節經常向李曄打小報告,說楊復恭的壞話。李曄聽了之後龍顏大悅,鼓勵他有朝一日肯定能超越義父。有了皇帝的期許,李順節開始培植自己的勢力,楊復恭自然成了他的絆腳石。

  有一天,李曄和宰相在大明宮延英殿商議政事,楊復恭有事求見,因此和往常一樣坐著轎子直接來到大殿門口。宰相孔緯突然咆哮道:「陛下,您身邊就有反叛的人,何必捨近求遠,去鎮壓地方上的節度使呢?」

  李曄聽聞此話,配合地問道:「不知愛卿說的是誰?」

  孔緯:「就是楊復恭。」

  楊復恭大驚失色,跪在地上辯解道:「臣豈是叛臣?望陛下明察。」

  孔緯:「陛下,楊復恭不過是皇家的一個奴才,竟然敢直接坐轎子上殿。而且他還廣收義子,讓他們執掌兵權,這不是要造反嗎?」

  楊復恭:「陛下,臣收養義子,是為了輔助陛下您啊。」

  李曄:「既然你是替國家著想,那為何這些人姓楊而不姓李呢?」

  此言一出,楊復恭理屈詞窮,無言以對。說白了,這是打壓楊復恭權威,測試他反抗態度的試驗。不管是李曄,還是朝臣,都不會因為義子姓氏的問題處罰楊復恭。此事過後不久,宰相孔緯因為朝廷對李克用戰爭的失利被貶,在前往任所的路上,遭遇了一夥歹徒。背後的主使,正是楊復恭。

  對楊復恭來說,他需要刷點存在感,讓李曄認識到他的能量。接下來,楊復恭開始安排龍劍節度使楊守貞、洋州節度使楊守忠暫停對朝廷的進貢,並且上書朝廷,為楊復恭被欺辱一事鳴不平。悲劇的是,只有少數幾個義子願意出頭,折騰了一段時間後,楊復恭的勢力開始偃旗息鼓。

  這樣的局面,竟然出乎了李曄的預料。

  大順二年(891)八月,李曄當機立斷,以楊復恭挑撥藩鎮節度使詆毀朝廷為由,將他貶為鳳翔監軍,命他即日赴任。

  楊復恭表示,自己為朝廷打工一輩子,到頭來一無所有,憑什麼?更何況,李曄對他懷恨在心,如果貿然離開長安,很可能被暗中殺害。面對皇帝的聖旨,楊復恭死活不肯離去。後來,楊復恭乾脆稱病,向李曄告老還鄉。楊復恭覺得,李曄肯定會礙於輿論影響,拒絕他的請求。悲劇的是,李曄立馬批准了辭呈,隨後給他封了個上將軍的虛銜,算是對他職業生涯的最後交代。

  任何人遭到不公平的待遇,都會憤憤不平,更何況權傾一時的楊復恭。據史料記載,傳旨宦官離開後,楊復恭頓覺天塌地陷。沒有了權力,楊復恭就是一個廢物,巨大的失落感充斥著他的心頭,他隨後派遣親信張綰將傳旨官宦誅殺。

  退休之後,楊復恭回到了自己的府邸,此處靠近玉山營,而玉山營軍使正是他的養子楊守信。當時,楊守信日夜探望,父子說了什麼話,我們無從知曉。除此之外,楊復恭還給侄子興元節度使楊守亮寫信,聲稱李曄不懂知恩圖報,反而以怨報德,暗示他在興元府厲兵秣馬,拒絕向朝廷進貢。

  很快,楊復恭父子就被舉報了,罪名是陰謀叛亂。

  大順二年(891)十月初八,李曄命天威都將李順節、神策軍使李守節攻打楊復恭的府邸,遭到了楊府衛士和玉山營將士的頑強抵抗。第二天,大批禁衛軍趕來支援,楊復恭帶著親信家眷逃往興元府。在這裡,楊復恭召集養子楊守亮、楊守忠、楊守貞,以及綿州刺史楊守厚等人,以討伐李順節為名,宣布和朝廷決裂。

  彼時,李順節已經晉升為鎮海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他覺得自己驅逐了楊復恭,立下不世的功勞,因此行事越來越跋扈,出行甚至帶著數百名鐵甲衛士。李曄最不能容忍權宦,楊復恭完蛋了,李順節也就失去了利用價值。

  大順二年(891)十二月十二日,李曄請李順節入宮議事,和往常一樣,李順節帶著三百名精兵一直到銀台門。然而,等待他的只有明晃晃的鋼刀。

  那麼問題來了,李曄勝利了嗎,他得到了什麼呢?在宦官和藩鎮之間,誰給皇權的傷害最大,誰的隱患最多?答案很簡單,是藩鎮。

  畢竟,晚唐的權宦有很多,可大家都不敢主動挑釁皇帝的權威,更沒有誰去主動欺凌皇帝。宦官這樣的群體,必須依靠皇帝而存在,沒有了帝王,他們專權亂政便會被天下諸侯群起而攻之。相反,像朱溫這類手握軍權,可以創立新王朝的藩鎮節度使,明面上忠於朝廷,實則包藏禍心,危害無法估量。

  縱觀歷史,被史書貶為十惡不赦的宦官,最後的結局都是被皇帝輕輕鬆鬆地收拾,而那些所謂的忠臣卻得到了天下。說到底,歷代史家只能通過貶低宦官,來為皇帝內心的懦弱和無能遮掩,實在是可悲可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