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拿得起放不下的大唐史(全集)> 唐宣宗:做皇帝,就要講原則

唐宣宗:做皇帝,就要講原則

2024-10-08 18:46:24 作者: 九皋寒叟

  自古以來,皇室宗族、權臣國戚屬於地位超然的群體。他們是特權階層,在法律範圍之內,他們可以橫著走路,毫無顧忌,至於在法律範圍外如何行走,全看皇帝對特權階層的態度,這也可以看出皇帝的真性情。

  先看一個小故事。

  萬壽公主,李忱的皇長女,他最寵愛的掌上明珠。身為父皇,最操心的自然是女兒的婚姻大事。第一,公主身份高貴,不能嫁給一般的士族。第二,李忱不用搞政治聯姻,如果有可能,儘量選一位顏值、才華、背景俱佳的青年才俊。

  李忱表示,自己沒時間挑駙馬,於是把難題甩給了宰相白敏中。經過一番走心的選拔,白敏中最後將起居郎鄭顥推薦給了李忱。

  鄭顥,出身滎陽鄭氏,漢朝至隋唐著名的士族,與博陵崔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並稱為「五姓七家」。其祖父鄭絪做過唐憲宗的宰相,其父親官至兵部尚書,家族顯赫。更難得的是,鄭顥風流倜儻,才華橫溢,還是狀元出身,走在朱雀大街,絕對是無數少女的夢中情人。

  白敏中向李忱匯報了鄭顥的基本情況,李忱立即首肯,並讓白敏中儘快將他的想法告訴鄭家,準備接下來的婚事。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

  後世的電視劇經常出現這種橋段:某位翩翩公子考中狀元,騎著高頭大馬遊街,然後迎娶皇帝的女兒,從此走向人生巔峰。畢竟,金榜題名,洞房花燭,絕對是任何男人都夢寐以求的終極理想。

  很遺憾,真實的歷史並非如此。

  皇室公主確實高貴,可她們從小生活在毫無約束的成長環境,缺乏良善主義教育。尤其是在唐朝,迎娶一位公主,就像娶了顆定時炸彈。善良一點的,可能頤指氣使,不把夫家放在眼裡。跋扈一點的,可能會在某天給駙馬爺戴一頂綠帽子。在男權至上的年代,這絕對是令人無法容忍的。

  對狀元家族來說,培養一位人才不容易,誰也不想被皇室公主禍害。對狀元來說,和公主結婚,算是提前走進了人生的墳墓。如果有可能,為什麼不靠狀元的光環,迎娶更好的白富美,選擇一種自由理想的生活呢?

  歷史數據告訴我們,中國歷史上共有數百名文武狀元,可同時擁有駙馬身份的,數來數去就鄭顥一人。而且,鄭顥還是被強制逼婚的角色。

  就在李忱和白敏中商議婚事的時候,鄭顥已經向朝廷遞交了請假條,他準備前往楚州(今江蘇省淮安市)迎娶未婚妻盧氏。

  得知消息後,白敏中猶如五雷轟頂,如果鄭顥真和別人結了婚,自己做不成月老不要緊,李忱絕對不會放過他。情急之下,白敏中以宰相的名義給鄭顥下達「堂帖」,讓他先把婚事放一放,趕緊回來和萬壽公主成婚。

  此時,鄭顥已經走到鄭州,收到白敏中的「堂帖」,鄭顥也是五雷轟頂,驚呆在原地。難道,歷史的悲劇就要發生在自己身上嗎?

  鄭顥的第一反應是拒絕,第二反應還是拒絕。然而,拒絕誰呢?是朝廷的當紅宰相,還是說一不二的皇帝?那一刻,鄭顥終於體會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無助感。為了不給家族帶來麻煩,鄭顥不愉快地接受了皇帝的賜婚,並以最快的速度完婚。對未婚妻盧氏,鄭顥只能扼腕嘆息,一生遺憾。不過,因為婚事被攪黃,鄭顥將所有怒火全部撒到了白敏中的頭上,這些都是後話。

  在唐朝,皇族和門閥士族通婚有過先例,可每次結婚過程似乎都不太愉快,尤其是皇族,總能感覺到來自門閥士族的嫌棄。因此,萬壽公主出嫁前夕,李忱叮囑她,讓她到了夫家之後,一定要堅守婦人禮節,不能驕橫跋扈,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李忱甚至在詔書中寫道:「如果違背朕給你的告誡,必然會有當年太平公主、安樂公主那樣的禍患。」

  婚後,李忱非常關心女兒在鄭家的表現。有一次,鄭顥的弟弟生病,李忱派遣使者前去慰問,使者回來之後,李忱問道:「公主在幹什麼?」

  使者:「在慈恩寺觀戲場。」

  李忱聽聞後勃然大怒,於是咆哮道:「朕一直奇怪,豪門望族不想與皇室結婚,現在看來是有原因的。去,趕緊讓公主進宮。」

  入宮之後,萬壽公主一直在宮殿台階等待,始終不見父皇召見。過了半天,萬壽公主才知道情況有些嚴重,於是哭哭啼啼,向李忱求情。畢竟是自己的掌上明珠,李忱見火候差不多了,就讓萬壽公主進殿,說道:「你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了嗎?」萬壽公主搖搖頭。

  李忱:「出嫁之前,朕要你堅守婦禮,你怎麼就不聽?」

  萬壽公主:「父皇,女兒什麼也沒幹啊。」

  李忱聞言一滯,差點被氣笑了:「哪有小叔子病危,嫂子不去探望,反而有興致去看戲的道理?趕緊回去看你的小叔子,別給我們皇家丟臉。」

  這件事很快就傳遍了長安的大街小巷,尤其是皇室和宗族,感受到了李忱的原則和怒氣,行事變得更加小心謹慎。一直到李忱去世,大家都恪守禮儀,遵守規矩。僅此一點,李忱就值得世人欽佩。

  李忱有個舅舅叫鄭光,是母親鄭氏的弟弟,歷任平盧節度使、河中節度使,李忱念其是至親之人,對他關愛有加,時常叫他入宮,商議政事。不過,時間久了,李忱發現舅舅粗鄙猥瑣,淺薄無知,難堪大任。這種情況,李忱本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他還是革去舅舅的官職,命他做了羽林軍統軍。後來,鄭太后屢次說鄭光貧窮,李忱表示,賜錢財可以,但絕不允許他繼續做官。

  說白了,李忱確實很講原則,顧大局,這也是世人推崇他的原因。然而有一件事,還是引起了許多人對李忱的質疑和指責。

  在李忱的人生中,唐憲宗李純是最重要的一個人。每逢獨處時,李忱總是回憶父愛如山的那段日子,內心充滿了崇敬和感恩。然而,每次想起父皇,李忱就會想起他突然暴斃一事。這件事,主流的說法是憲宗皇帝服用丹藥暴斃,可宮中的人似乎都知道,丹藥是致病的原因,卻不是暴斃的原因。

  唐穆宗李恆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處死術士柳泌,隨後又處理了一批太監和宮女,這一切說明了一件事:憲宗暴斃肯定有不為人知的秘密。這麼多年過去,李忱明察暗訪,聽宮中老人對他的講述,越來越覺得當年的事情蹊蹺詭異,而詭異的來源,就是憲宗皇帝的貴妃郭氏,也就是郭子儀的孫女。如今,郭氏住在興慶宮,有太皇太后的頭銜,可李忱卻並不喜歡她。

  不滿之處有許多。

  不滿之一:憲宗皇帝駕崩後,郭氏的態度詭異。

  當年,憲宗皇帝駕崩,宮中就有傳聞,說憲宗皇帝是被人害死的。郭氏是憲宗皇帝的正妻,後宮之主,可她卻對此事不聞不問,有不可推卸的失察之罪。甚至有傳聞說,郭氏便是憲宗皇帝暴斃的主謀之一。

  不滿之二:李忱的母親鄭氏是郭氏的婢女,懷孕之前的待遇還算不錯,可得寵後,郭氏對她橫挑鼻子豎挑眼,沒少給她穿小鞋。

  李忱登基後,對郭氏非常冷淡,而且經常派人調查宮闈秘聞,總而言之,就是懷疑憲宗皇帝的暴斃和郭氏脫不了干係。想想看,郭氏是名門之後,又是四朝太后,這種冤屈感,她如何能夠承受?

  你不就是想讓我以死謝罪嗎?

  那好,我就成全你,讓你背上逼死國母的惡名。

  大中二年(848)五月二十一日,在婢女的攙扶下,郭氏登上了興慶宮勤政樓。此時風和日麗,清風徐來,西北方向是巍峨壯闊、雄壯威嚴的大明宮,南邊是綿延不絕、蜿蜒千里的群山。婢女們以為郭氏心中煩悶,特地來欣賞風景。

  當時,郭氏斜倚欄杆,心生無限悲涼,煩憂不可斷絕。就在大家不注意的時候,郭氏大叫一聲,爬上欄杆,準備以身投地。

  婢女趕緊上前,扯住了郭氏的衣服。

  郭太后吼道:「放開,我就是要以死明志,遂了皇帝心愿。」

  婢女們哇哇大叫,奮力將郭氏拉了回來,隨後送回寢宮休息。

  勤政樓發生的這一幕,深深刺痛了李忱的心。他原本就看不慣郭氏,如果人有羞恥心,閉門思過也就罷了,如今還來了一場政治表演,這是做給誰看?如果郭氏真的跳樓而亡,天下人一定會說是李忱逼死了郭氏。想到此處,李忱充滿了憤怒、怨念,臉上不禁掠過一絲殺機。

  就在當晚,興慶宮傳出消息,郭氏駕崩。

  郭氏回宮後發生了什麼,李忱又幹了些什麼,郭氏因何暴斃,全部成了歷史之謎。對於坊間的八卦傳聞,李忱根本不想理會,他命人準備下葬事宜。別的指示沒有,李忱就一個要求:鄭太后還在,郭氏不能與憲宗皇帝合葬。

  李忱定了基調,有關部門一致認為,郭氏可以下葬景陵外園。

  誰料想,負責禮儀的太常寺官員王暤憤憤不平,悍然上奏道:「郭后應該和憲宗皇帝合葬,在太廟的神位也應配祔憲宗皇帝。」

  李忱看完奏摺,差點氣死過去。滿朝文武,誰不知道李忱的心思,誰不懂其中的貓膩,一個小小的太常寺官員強做出頭鳥,是情商低下,還是沽名釣譽?李忱看著白敏中,一言不發,但眼神中透露著強烈的不滿,也可以說是殺機。

  散朝之後,白敏中叫來王暤,不顧體面地咆哮道:「老王,你今天上奏是什麼意思?你最好能解釋清楚。」

  王暤:「太皇太后是汾陽王郭子儀的孫女,憲宗皇帝的原配妻子。憲宗皇帝駕崩當天,有些事情確實不明不白,但郭太后身為天下之母,歷經憲、穆、敬、文、武五朝,豈可因為隱晦不清的事情,就廢除以正宮安葬的禮儀?」

  面對油鹽不進的愣頭青,白敏中無語了。俗話說得好,眾人皆醉你獨醒,難道不知道清醒的人一般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嗎?起初,白敏中顧著自己的身份,好言相勸,可此人越說越帶勁,甚至把聖人之言也給搬了出來,似乎除了他是朝廷的道德衛道士之外,其他人都是品質低劣不堪之徒。最後,白敏中放棄勸說,直接下達了逐客令。第二天,王暤被貶為句容縣令,遠赴異地他鄉。

  關鍵時刻,必須和皇帝統一戰線。

  李忱的兒子,唐懿宗李漼登基後,被重新起用為禮部官員的王暤舊事重提,終於說動李漼將郭氏的牌位迎回太廟,卻始終沒能和憲宗合葬。可以看得出,皇室對郭氏在憲宗皇帝暴斃一事上,確實有他們的判斷。

  很遺憾,郭氏的死並不是「憲宗暴斃一案」的句號,而是李忱處理陳年舊案的一曲序幕。隨後的幾年,李忱將與此案有關的郭氏外戚、宦官、宮女全部揪了出來,輕則處罰流放,重則殺頭。一直到大中八年(854)正月,李忱才發下聖旨:長慶之初,亂臣賊子,頃搜餘黨,流竄已盡,其餘族從疏遠者,一切不問。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