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拾捌 梟雄創業的時代 王仙芝:請叫我私鹽販子
2024-10-08 18:26:15
作者: 九皋寒叟
唐僖宗統治時期,大唐帝國已經爛到了根上。
乾符元年(874),山東傳來消息,王仙芝率領幾千名百姓起義。
王仙芝,籍貫濮州,職業是私鹽販子。
在唐朝,販賣私鹽屬於重罪,私鹽販子是朝廷嚴厲打擊的對象。為了躲避官府的追擊,王仙芝拜武林高手為師,練就了一身武藝。毫不誇張地說,在山東境內,只要提起王仙芝,大家都會評價一句:這是位高手。
晚唐時期,各地爆發了嚴重的自然災害,土地荒蕪,顆粒無收,老百姓還要承擔朝廷的賦稅、徭役,只能賣兒賣女,或者拆房子換錢。可即便是這樣,他們也無法繳納朝廷的賦稅,悲慘的生活望不到盡頭。很顯然,百姓不會坐等死亡的降臨,為了活下去,他們只能用暴力反抗官府。
問題是,誰來帶頭呢?
濮州百姓覺得,王仙芝的戰鬥力不錯,跟著他混,好歹有點保障。就這樣,不少流民開始團結在王仙芝的周圍,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當時,大唐帝國已經有了兩波農民起義,老百姓親眼所見,官軍就是紙糊的老虎,戰鬥力可以忽略不計。更何況,職業軍隊都在藩鎮節度使手中,朝廷已經無兵可調。
乾符元年(874)十二月,王仙芝覺得時機成熟,於是揭竿而起。
正常情況下,如果地方爆發農民起義,官府應該在第一時間派兵鎮壓。詭異的是,王仙芝起義後,不管是朝廷,還是山東、河南的地方官府,他們全部視而不見,放任王仙芝遊走在各地,劫掠百姓的財富。
有人犯罪,執法者不管不顧,自然會有更多的犯罪者跟風。
乾符二年(875)四月,浙西境內,王郢等六十九人在一次作戰中立功,浙西節度使趙隱只給他們賞賜了功名,卻扣下了食物、衣服和錢財等實物賞賜。王郢等人不甘心,上訴未得結果,於是搶劫府庫兵器進行叛亂,瞬間聚集上萬人,隨後攻陷蘇州、常州,乘船往來於江海之中,轉而剽掠浙東、浙西、福建。
乾符二年(875)六月,黃巢在山東起義,響應王仙芝。
黃巢(820—884),籍貫曹州(今山東省菏澤市)。
據史料記載,黃巢的老爹是私鹽商人,而且有黑社會背景,家中財富堆積如山。身為富二代,黃巢生活無憂,花錢如流水。準確地說,哪裡需要付款,黃巢就會出現在哪裡。有錢財撐腰,黃巢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大哥」。不過,老爹不希望黃巢繼承祖業,他希望黃巢努力讀書,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很遺憾,黃巢志不在此,雖然讀了些書,卻始終是個半吊子。
黃巢去過長安,參加過幾次科舉考試,但讀書高手猶如過江之鯽,憑黃巢的水平,根本鬥不過別人。人到中年,黃巢完成了人生最後一次考試,結果還是名落孫山。多年的努力付諸流水,黃巢終於心灰意冷,離開長安之前,黃巢靈感附體,寫了一首名叫《不第後賦菊》的詩作: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詩詞鑑賞家認為,這是一首詠菊花之作,認為黃巢給菊花賦予了英雄風貌、高潔品格,把菊花喻為被壓迫的老百姓,把百花喻為腐朽的封建統治集團,認為詩作是為了展示農民起義軍領袖霸氣、果決的精神風貌。
問題是,那時的黃巢只是一位名落孫山的讀書人,和農民起義沒有半毛錢的關係,黃巢更不可能知道,他以後會成為領導起義的領袖。用上帝視角來美化黃巢,確實有點牽強附會。不過可以肯定,黃巢離開長安的時候,對朝廷充滿了怨恨,因為朝廷沒有錄取他。黃巢也很討厭讀書人,因為努力半生,想要擠進高端讀書人的圈子,最終卻鎩羽而歸。這也為後來屠戮讀書人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科舉這條路走不通,黃巢只能回家繼承祖業,接下來的日子,黃巢網羅了流民、土匪、強盜等各路人馬,日子過得非常滋潤。
乾符二年(875)六月,王仙芝的起義鬧得如火如荼,黃巢覺得很有前途,於是帶著侄子黃存、黃揆、黃鄴,以及外甥林言起義。起義初期,黃巢坐擁八千部隊,可因為黃家有錢有糧,吸引了不少好漢,其中就包括龐勛的舊部。短短几個月,隊伍就發展到數萬人,堪稱山東地區最大的起義勢力。
至於王仙芝、黃巢起義的根本原因,我們後面再說。
接下來的半年,山東、浙江、江蘇等地百姓相繼揭竿,人數多則上千人,少則數百人,可謂遍地都是。然而,最大的還是王仙芝、黃巢。起義之後,他們拿下鄆州,隨後順利會師,終於引起了朝廷的重視。
李儇下詔:命淮南、忠武、宣武、義成、天平五軍節度使、監軍組織力量征討,如果有可能,可以對他們執行招安政策。
乾符二年(875)十二月,李儇任命平盧節度使宋威為諸道行營招討草賊使,特賜三千禁軍,五百鐵甲騎兵。同時,河南各藩鎮派遣的軍隊,全部由宋威指揮。
客觀地說,李儇為了平叛,還是拿出了十足的誠意。至少在當時,禁衛軍的戰鬥力是最強的。遺憾的是,起義軍玩的是人海戰、游擊戰,禁衛軍就算再強,也無法在短時間滅掉王仙芝、黃巢,這是李儇最頭疼的事情。
乾符三年(876)七月,官軍和起義軍第一次交鋒。
戰鬥地點在沂州城下,官軍輕鬆大勝。王仙芝看不到任何獲勝的機會,於是帶著小弟逃竄到河南境內。宋威看出來了,起義軍就想打游擊戰,如果朝廷想平叛,必須跟在他們屁股後面追擊,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於是,宋威給李儇上了一道奏摺:王仙芝已經上了西天,請皇帝安心。
一時間,朝廷大肆慶祝,君臣興奮不已。
李儇哪裡知道,王仙芝在河南混得風生水起,接下來的一個月,王仙芝順利掃蕩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郟城(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按照地圖顯示,王仙芝距離洛陽不到一百公里,只要他願意,一天時間就可以開赴洛陽城下。
李儇蒙了,這傢伙不是已經死了嗎?
不過,李儇沒有時間問責,他急忙下詔:
命忠武節度使崔安潛剿滅王仙芝。
命昭義節度使曹翔率領五千大軍守衛洛陽。
命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率領兩千大軍,扼守汝州、鄧州。
命鳳翔節度使令狐絢、邡寧節度使李侃率領一千五百大軍,進駐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陝縣),扼守潼關。
戰略安排沒錯,可李儇高看了藩鎮節度使的忠誠度。說白了,各地藩鎮都是各自為政,與朝廷沒有利益關係。如果打贏了戰爭,他們能撈幾個虛名,如果戰敗了,就會接受朝廷的懲罰。這樣虧本的買賣,誰願意干?
乾符三年(876)九月,王仙芝攻陷汝州,殺死官軍將領董漢勛、刑部侍郎劉承雍,活捉汝州刺史王鐐。汝州就在洛陽附近,按照王仙芝的節奏,很快就會圍攻洛陽。於是乎,洛陽官員、百姓遵照傳統,開始攜帶金銀珠寶,棄城逃跑。
東都官員的窩囊做派讓李儇無可奈何。隨後,他下達詔書:赦免王仙芝的所有罪責,許諾給他高官厚祿,只求他不再鬧事。
條件確實不錯,可王仙芝沒有搭理李儇。
畢竟,李儇開的是空頭支票,很難兌現。再者說,想和朝廷談條件,手中要有足夠的籌碼,很顯然,王仙芝覺得自己的籌碼還不夠。當時,洛陽是座空城,可王仙芝並沒有著急進攻,而是率兵攻占了陽武(今河南省新鄉市原陽縣)。
王仙芝的判斷是正確的。第一,朝廷雖然有敗亡的跡象,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果真惹急了李儇,可能會引來官軍圍剿。第二,無數先例證明,洛陽就是一座雞肋之城,如果拿下洛陽,就要派兵駐守,可能會耗死大軍。
接下來,王仙芝做出了分兵的決定。
乾符三年(876)十月,王仙芝掃蕩唐州、鄧州。
乾符三年(876)十一月,王仙芝掃蕩郢州(今湖北省京山)、復州。
乾符三年(876)十二月,王仙芝掃蕩隨州。
同時,申州、光州、舒州、廬州相繼失陷。想想看,官軍數量有限,面對起義軍的分兵戰略,他們打不過,防不住,只能瞪眼乾看。王仙芝的一把火,將河南、湖北戰場全部燒了起來,一時間,百姓紛紛從軍,起義軍數量達到三十萬。
那麼問題來了,官軍難道如此不堪,連一次像樣的反擊也沒有?
歷史證明,確實沒有。不是官軍沒有戰鬥力,而是官軍將領都心懷骯髒的目的。比如宋威,他覺得就算打贏了戰爭,自己也得不到好處,於是帶著手下如孤魂野鬼一樣遊蕩,最終駐屯在亳州,坐觀其變。平叛副使曾元裕駐屯在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同樣擁兵觀望,毫無作為。
乾符三年(876)十二月,王仙芝、黃巢開赴蘄州。
彼時,蘄州刺史名叫裴渥,他的恩師是被王仙芝活捉的汝州刺史王鐸。在王鐸的說服下,裴渥開城投降,奉送了無數的金銀財寶、南方美女。起義以來,王仙芝一直浪跡各地,過著刀頭舔血的日子,他也反思過,自己起義究竟是為了什麼——推翻朝廷的統治?建立新的政權?還是讓自己過上好日子?
在蘄州,王仙芝想清楚了,他只想改善自己的生活,如今的生活狀態就是他想要的。於是,戰爭暫時結束,王仙芝沉醉於享樂之中,不可自拔。裴渥看出了王仙芝的心思,於是問了一句:要不,我向朝廷上奏,替您要個官職?
王仙芝點頭如搗蒜。乾符四年(877)正月,李儇下詔,封王仙芝為神策左軍押牙,兼任監察御史,並在第一時間將委任書送到了蘄州。
所謂押牙,指的是押旗幟者,神策軍儀仗隊的官員。監察御史,官居八品,職責是監察百官、巡按郡縣、糾視刑獄、肅整朝儀。說白了,監察御史聽起來很唬人,看起來管的事情多,其實幹的都是得罪人的事情。李漼給這樣的封賞,確實沒有太把王仙芝當回事。
可笑的是,起義軍將領看到委任書後,竟然歡呼雀躍,喜不自禁。站在他們的角度,能從土匪洗白成朝廷官員,已經是畢生難以想像的事情。
王仙芝很開心,可黃巢心裡不爽了。畢竟,朝廷給王仙芝封賞,卻沒有隻言片語來安慰他,這算怎麼回事?要知道,黃巢一直想當官,光宗耀祖啊!黃巢氣急敗壞,當場咆哮道:「王仙芝,我和你曾經立下誓言,男兒自當縱橫天地之間,今日你接受了朝廷的封賞,去長安做什麼神策軍將領,那我和我的部下怎麼辦?」話音剛落,黃巢便上前揪住王仙芝,胖揍了他一頓。
黃巢的咆哮叫醒了許多將領。畢竟,朝廷只會封賞王仙芝,不會管其他人的前途,大家打了這麼長時間的仗,難道都在為他人做嫁衣?於是乎,軍營亂成一團,王仙芝不敢惹眾怒,明智地拒絕了朝廷的招降,並下令屠城,劫掠百姓,極力扮演成一位專業殘暴的土匪,以安眾心。
蘄州招降雖然是一場鬧劇,卻暴露了王仙芝和黃巢的本性:他們沒想過推翻朝廷的統治,只想為自己撈個美好的前程。無數的歷史證明,如果起義軍領袖的動機不純,就會讓起義的過程充滿曲折和困境。
蘄州事件後,王仙芝帶著三千人在湖北攻城略地,黃巢帶著兩千人北上,繼續他的游擊戰。很顯然,這次分兵是為了化解兩人之間的尷尬氣氛。
乾符四年(877)二月,王仙芝攻克鄂州。乾符四年(877)三月,黃巢攻克鄆州,殺死天平軍節度使薛崇。李儇終於坐不住了,他向天下發布《討草賊詔》,威脅王仙芝如果不投降朝廷,龐勛就是他的下場。同時,李儇呼籲藩鎮節度使,以及地方豪強的私人軍隊共同討賊。
事實證明,李儇的詔書確實起到了震懾作用。
乾符四年(877)七月二十一日,王仙芝和黃巢重新走到一起,聯合包圍了宋州。宋州緊靠著汴水,是汴水入淮的戰略要地,他們打算占據漕運要道,截斷朝廷的糧食供給。此時,宋州的主將就是宋威,他顯得一籌莫展。
遺憾的是,起義軍雖然圍了宋州,卻沒有立即進攻。畢竟,他們擅長打游擊戰,而不是攻城戰。隨後,忠武軍節度使崔安潛的七千大軍趕赴戰場,斬殺兩千名起義軍兄弟,成功解了宋州之圍。此時,王仙芝和黃巢再次分兵。
乾符四年(877)八月,王仙芝率軍攻下安州、隨州,活捉隨州刺史崔休徵,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派兒子前去救援,半路遭到王仙芝的伏擊,兵敗身亡。乾符四年(877)十月,鎮守蘄州的崔元裕提前布局,以逸待勞,斬殺四千餘名起義軍,以一場大勝瓦解了王仙芝的攻勢。
想當年,安祿山起兵造反,數月時間便從河北打到長安,如今王仙芝起兵兩年有餘,仍然一事無成,心中的鬱悶可想而知。在王仙芝看來,能夠投降朝廷是最好的選擇,前番在蘄州因為黃巢的攪和,他沒能如願以償。如今,黃巢不在身邊搗亂,王仙芝再次動了投降的心思。
乾符四年(877)十一月,招討副使、宦官楊復光派人勸降王仙芝,王仙芝順水推舟,派遣心腹大將尚君長、蔡溫球等人前往長安投降。王仙芝可能沒想到,朝廷官軍竟因為軍隊調度問題產生了嚴重分歧,以至於讓他的美夢化為泡影。
鬧事的是宰相鄭畋(tián)、盧攜。鄭畋的靠山叫西門思恭,昔日做過神策軍中尉,現任右威衛上將軍,一個過氣卻有餘威的太監。盧攜的靠山是田令孜,在朝中一言九鼎。至於爭論的焦點,其實是崔安潛的七千生力軍。
盧攜表示,這支軍隊應該交給宋威調度。
鄭畋認為,王仙芝起兵以來,縱橫河南、山東、湖北等地,唯獨不敢侵犯崔安潛的地盤。不僅如此,在平叛大軍中,崔安潛的態度最積極,而且他剛解了宋州之圍,使得江、淮的漕運不落入敵手。至於宋威,性格貪婪,毫無建樹。
盧攜:你想怎麼辦?
鄭畋:四千人交給宋威,三千人留給崔安潛。
說白了,軍隊調度不重要,面子才是爭論的本質。盧攜的靠山是田令孜,如果連過氣的宦官都鬥不過,以後還怎麼混?
盧攜:不行,必須全部交給宋威。
既然撕破了臉皮,鄭畋也不用再顧忌:宋威出道之後,被王仙芝打得毫無還手之力。更何況,王仙芝屢次通過宋威向朝廷請降,都被宋威攔下,以至於朝廷為了平叛,花費了無數的財力和人力,這種人應該按軍法處置。
宋威是田令孜集團的人,李儇自然不會輕易動他。
不過,朝廷的爭論讓宋威感到了巨大的壓力。畢竟,他平叛的態度很消極,而且沒有立過戰功,這是硬傷。想到此處,宋威決定干點什麼。當時,王仙芝的大將尚君長、蔡溫球奉命前往長安,剛好走到宋威的地盤,宋威心生毒計,派兵將他們生擒,隨後用囚車送往長安。一招移花接木,這兩位老兄從光榮的投降者變成了恥辱的戰敗者,而宋威自然是擒殺敵軍大將的功臣!
雕蟲小技自然瞞不住監軍宦官楊復光,他立即上奏,指控宋威破壞朝廷的招降大計,希望李儇處罰宋威。然而,對李儇來說,尚君長、蔡溫球究竟是主動投降,還是被抓根本不重要,他們是王仙芝的主力大將,只要弄死他們,王仙芝就斷了左膀右臂。就這樣,李儇將他們誅殺於長安東市的狗脊嶺。
王仙芝確實沒想到,李儇這麼不講究,胸中的怒氣無處安放,王仙芝決定將軍隊開赴荊南地區(今湖北省荊州市江陵一帶)。荊南節度使楊知溫是個讀書人,對用兵之道一竅不通。
乾符五年(878)正月,正值隆冬時節,大雪紛飛,楊知溫正在接受部將的新年祝賀,哨兵營告訴他,王仙芝率軍將江陵圍了起來。聽聞此言,楊知溫嚇得魂飛魄散,以至於躲在府中不敢外出。多虧守將的布置,江陵城才沒有丟失。隨後,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派遣駐屯在襄陽的沙陀騎兵趕來支援,王仙芝這才撤離江陵。
據史料記載,撤離江陵的時候,王仙芝實施了慘無人道的屠殺和劫掠,江陵城中有三十餘萬戶老百姓,王仙芝來了一趟,人口竟然銳減四成。
所有人都知道,王仙芝屠殺江陵百姓,是為了報復朝廷,這筆帳自然記到了李儇的頭上。李儇找的替罪羊,自然是始作俑者宋威。隨後,李儇免除宋威的招討使之職,任命曾元裕為招討使,張自勉為招討副使。同時,南詔的軍情解除,李儇派大將高駢前往荊南擔任節度使,兼任鹽鐵轉運使,重新加強了長江沿線的防務,並準備集中優勢兵力,圍剿在長江沿線游弋的王仙芝大軍。
乾符五年(878)二月,蘄州黃梅縣(今湖北省黃梅縣),招討副使曾元裕和王仙芝的五萬大軍決戰。詭異的是,官軍發揮了難以置信的破壞力,一場惡戰,起義軍節節敗退,王仙芝在突圍的時候不幸陣亡,餘部投靠了黃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