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宗立太子:一心只為李唐江山社稷
2024-10-08 18:25:02
作者: 九皋寒叟
李昂膽小,這是肉眼可見的事實。不可否認,李昂又是個有理想,而且終生勤政愛民的皇帝。當年,哥哥李湛醉心於玩樂,最終被宦官殺害,李昂可謂耿耿於懷。他一向以太宗皇帝的後代自居,骨子裡滿是李唐的江山社稷。
關於這一點,從李昂立太子的決定就可以看得出來。
李昂有兩個兒子,長子李永,次子李宗檢。寶曆二年(826),李昂登基稱帝,按照正常規律,李昂肯定把太子的寶座留給自己的兒子,可他並沒有這樣做,而是將目光轉向皇室其他成員,打算挑一位有擔當、有前途的太子。
據史料記載,太子人選是晉王李普,唐敬宗李湛的兒子。當時,李昂看重李普的人品,將他養在宮中悉心培養。不幸的是,兩年之後,李普因病去世。接下來的幾年,李昂一直沒立太子,他始終覺得,李永不是最合適的人選。然而,他膝下只有兩個兒子,不立李永,他還能把家業留給誰呢?
太和六年(832)十月,李昂下詔,冊封李永為皇太子。
很遺憾,李永的表現確實不堪。比如,他繼承了大伯李湛的娛樂基因,還把李湛遺留下來的娛樂項目發揚光大。身邊的近臣屢次勸諫,希望李永可以收心,沒事經常去父皇面前晃悠,做個忠臣孝子,可李永就是不干。
本書首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李昂是皇帝,也是一位父親。按照民間的說法,父親知道自己的德行,明白自己這輩子算是完了,所以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而李永就是李昂的寄託。然而,李永就是一攤扶不上牆的爛泥,李昂能怎麼辦?
李昂咆哮道:「王德妃,都是你無能,所以才教出這樣的兒子!」
王德妃是李永的母親,也是兒子不成器的背鍋俠。
李昂的動搖讓楊賢妃看到了希望,她日夜在李昂跟前誹謗王德妃,以至於王德妃被殺。弄死了李永母親,楊賢妃又開始誣陷太子李永。
有趣的是,楊賢妃並沒有皇子,她參加宮斗,就因為安王李溶(唐穆宗李恆的第八子)給她說了好話,想奪太子之位。
開成三年(838)九月初七,李昂召集中書、門下、尚書、御史台的重臣開會,宣布李永遊樂無度,荒廢學業,親小人遠賢臣的「罪名」,正式提出廢黜李永。
群臣蒙了,李永是現階段皇位的唯一繼承人,就因為貪玩而被廢,是不是太草率?李昂廢了他,打算把帝位傳給誰?給事中韋溫甚至公開責備:「皇帝就這麼一個兒子,平時不教誨,才導致這樣的局面,這不是李永一個人的錯。」
開成三年(838)九月初八,十六名神策軍將領,六名翰林學士聯名上奏,希望李昂放棄廢太子的瘋狂想法。君臣兩輪較量,以唐文宗的妥協而結束。
大家都認為,這件事已經平息了。可開成三年(838)十月,皇太子李永在少陽院(位於大明宮旁,太子稱為少陽,居住地被稱為少陽院)突然暴斃。
那麼問題來了,李永暴斃的原因是什麼呢?
這是個歷史之謎,黑暗的宮廷鬥爭中,總有人是犧牲者,他們存在的價值,只是接下來故事的前奏旋律,僅此而已。李永暴斃一案,李昂沒有過問,也沒人調查。朝臣們似乎嗅到了危險,於是勸李昂儘快確立新任太子,早定國本。
李昂的二皇子叫李宗儉,生卒年不詳,有可能在李永暴斃前就已經去世。事實證明,李昂很大公無私:太子不一定是自己的兒子啊。
活躍的楊賢妃提出了一個人選:唐穆宗李恆的第八子,安王李溶。原因很簡單,李溶的母親楊氏和楊賢妃是同一宗族。然而,李昂不置可否。
每逢夜深人靜,李昂總會反思,他覺得李永暴斃一事很蹊蹺,可他自己也說不清楚。思來想去,李昂決定找宰相李珏商議一下。
李珏表示,李溶是個人選,可血緣關係畢竟太遠,按照規矩,應該立前朝皇帝的兒子,也就是李昂的侄子為太子。比如李湛的六皇子李成美。
開成四年(839)十月十九日,李昂在會寧殿觀賞雜技表演,有個小孩子表演爬杆,李昂看得興致盎然,卻瞥見長杆旁的一名中年男子轉來轉去,顯得心神不寧。
李昂:「此人是誰?」
宦官:「陛下,此人是小孩子的父親,可能是擔心他的安全吧。」
宦官的一席話,讓李昂突然想起了暴斃的李永,李昂仰天長嘆道:「朕貴為天子,卻不能保全自己的一個兒子。」隨後,李昂命人拘捕了張十十、劉楚材等十多名宦官,秘密將他們處死。原因很簡單,李昂後悔了,心中有氣,想找幾個替死鬼,而他們就是附和楊賢妃,說太子李永不賢不孝的人。
李昂的一生是悲劇的,宦官欺君、朋黨惡鬥、藩鎮割據,幾乎讓李昂喘不過氣來,如今又沉淪在痛失愛子的傷痛中,他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
開成五年(840)正月初二,李昂知道大限將至,緊急傳召宰相楊嗣復、李珏,準備命他們輔佐太子李成美,同時讓李成美監國。李成美是法定的太子,只要走正規流程就可以登基稱帝,君臨天下。然而,總有鬧事者半路殺出來!
鬧事的是仇士良、魚弘志。
原因很簡單,廢立太子的風波中,他們沒有任何貢獻,如果李成美做皇帝,楊嗣復、李珏是最大的功臣,他們什麼也得不到。在他們眼裡,不管誰做皇帝,都應該感念他們的恩德,否則利劍出鞘,血濺五步!
就在李昂召見楊嗣復和李珏的時候,兩位權宦趕到李昂的榻前,聲淚俱下,憂國憂民地說道:「李成美從小就沒讀過什麼書,而且年紀還小,恐怕難以扛起重任,請陛下廢除他,再重新選立一位太子。」
群臣徹底驚呆了,公然否決皇帝,這也太囂張了吧?大家看著李昂,希望他能散王霸,振虎軀。然而,李昂選擇了沉默不語。
宰相李珏問道:「皇太子的地位已定,怎麼能輕易改變?」
仇士良和魚弘志裝作沒聽見,悄無聲息離開大殿,前往了禁衛軍營。他們表示,兵權在手,完全可以無視朝臣的意見。就在當天,兩位權宦率兵前往十六宅宮,將唐穆宗李恆的第五子,穎王李瀍(chán)迎到大明宮,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開成五年(840)正月初四,唐文宗李昂在大明宮太和殿駕崩,享年32歲。
李瀍上位的時候,已經是二十多歲的成年王爺,根據史書記載,李瀍性情剛毅,辦事雷厲風行,喜怒不形於色。也就是說,李瀍是個狠角色。
那麼問題來了,仇士良為何要找個難以控制的皇帝呢?
野史講過一個故事:當時,宦官集團不想擁立李成美,在李唐皇室,和李昂關係最親近的就是安王李溶、穎王李瀍。太和殿內,仇士良和宰相談不攏,於是急匆匆地派禁衛軍前往十六王宅,打算迎接一位王爺入宮為帝。然而,禁衛軍離開之後,仇士良才想起來,他並沒有說迎接哪一位王爺。
就這樣,仇士良又派了一位小弟前去傳話,誰料想,這位老兄到達十六王宅後,發現了一件很恐怖的事:他似乎忘記了仇士良的交代。當時,禁衛軍將十六王宅圍得水泄不通,各王爺府都在看熱鬧,打探消息,可就因為宦官的指令不清楚,大家只能幹耗著。關鍵時刻,宦官想起了一個字:大。
宦官嚷嚷道:「找大的,找大的。」
關鍵時刻,李瀍的小妾王氏機智地喊道:「你們要找的就是穎王,當今天子都稱呼他大王,穎王又和仇中尉關係很好,你們可別找錯人,回去挨板子。」
王氏是不是滿嘴跑火車,我們無法查證。可以肯定,禁衛軍很著急,仇士良更著急,如果耽誤了仇士良的事,這名宦官的下場會很悲慘。
就這樣,穎王李瀍被帶到了大明宮。
選擇李瀍,仇士良可能有他的無可奈何,可也說明了一點:仇士良沒有想控制朝政的意圖,也沒有那個智慧,否則他不會選擇深不可測、難以鉗制的李瀍做皇帝。仇士良只想為宦官集團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僅此而已。
李瀍知道,一入宮門深似海,從此自由是路人。以後的路怎麼走,李瀍沒法預測,眼下只能靜靜地看宦官表演,再找機會鹹魚翻身。
開成五年(840)正月初六,仇士良強迫李瀍下令,將楊賢妃、安王李溶、陳王李成美全部賜死。隨後,仇士良又清理了一批宦官、宮女。在仇士良的眼裡,這幫人和自己一樣,心理陰暗,手段變態,必須防備有人趁機捅刀子。
畢竟,降低風險最好的方式,就是端掉風險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