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作戰:要麼蟄伏待機,要麼一戰定乾坤
2024-10-08 18:10:18
作者: 九皋寒叟
還是說回劉武周吧。
前面已經說過,劉武周其實有兩個戰略選擇,渡河找李淵決戰,爭奪關中地區的控制權,或者堅守太原和馬邑,和李淵爭奪河東地區的控制權。
事實證明,劉武周選擇了後者。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糧草保障。
劉武周的大本營在馬邑郡,軍隊長途作戰,糧草本來就是心腹之患。要命的是,劉武周又選擇了一條保守的道路:和唐軍打消耗戰,城池攻守戰。
試問,唐軍背後就是永豐倉和廣通倉,劉武周能依仗的有什麼?在河東撒出無數個糧草販子,收購農民手中僅存的口糧嗎?據史料記載,劉武周與李世民對峙的過程中,糧草逐漸成了他的軟肋。
李世民是打糧食消耗戰的高手,他一直在等待最好的時機到來。武德三年(620)四月十四日,兩軍在河東對峙了四個月之後,宋金剛因為軍中的糧草即將耗盡,率先撤軍而去。李世民自然不肯放過這個天機,他率領大軍在後面追了數百里地,大大小小打了二十多仗,幾乎消滅了除宋金剛之外所有的敵軍勢力。
這就是李世民的作戰風格!要麼蟄伏待機,死活不出戰,要麼一戰定乾坤,打到你後悔來到這個世上。
當時,唐軍已經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行軍總管劉弘基強行拉住李世民戰馬的馬韁,苦苦哀求:「秦王殿下!劉武周已經完蛋了,咱們獲得的功勞已經夠多了,您應該愛惜自己的身體啊!再者說,將士們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是不是應該在此處駐紮,先休息一下再追擊啊?」
李世民大手一揮:「不行!敵軍已經軍心渙散,咱們應該趁此機會徹底消滅他們,怎麼能畏首畏尾,給敵人喘息之機!本王盡心竭力效忠國家,怎麼能只顧惜自己的身體!繼續追擊!」
李世民話音剛落,便一騎絕塵,追了出去。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
據史料記載,唐軍晝夜行軍,終於在鼠雀谷追上了宋金剛,兩軍一日之內八次交鋒,天地為之變色。宋金剛畢竟是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手下人心渙散,最終在雀鼠谷留下了上萬具屍體,倉皇逃回了介休城。直到此時,李世民才下令全軍在雀鼠谷暫時休整,勉強吃了些東西。
武德三年(620)四月二十三日,李世民將大軍開赴介休城,向宋金剛下達了戰書。
宋金剛,這仗打還是不打?
莫搞笑,仗肯定是要打的,就看怎麼個打法。
宋金剛表示,雖然落魄無助,可擁有一身正氣,還有與生俱來的領袖魅力啊,就因為這,將士們還是願意為他賣命!瞧瞧,介休城內,還有兩萬餘人為他上陣助威,戰鬥力絕對不能小覷啊!
不過有個大問題,自己的糧倉見底了。如果固守介休城,一沒有援軍,二沒有糧草,必死無疑啊,還是得主動進攻,尋找到新的機會。於是乎,宋金剛大手一揮:兄弟們,到西門外集合!背靠城牆,一字排開!
瞧這陣勢,打算和唐軍決一死戰啊。
李世民:行軍總管李世勣,你去干他!
貞觀一朝,李世勣戰功赫赫,牛哄哄的,一副超然脫俗的形象,可是在宋金剛的面前,他就是個小學生,不容置疑。
兩軍完成第一次交鋒,李世勣不負眾望地敗下陣來。
真是一群廢物,開門掛彩啊!
宋金剛顯得非常興奮,一副「宜將盛勇追窮寇的」模樣。
古時候打仗,擁有碾壓級的實力才是王道,策略什麼的都是浮雲。不過辯證地看,這也得看主帥的作戰心態。比如勢均力敵的場面,甚至是略有優勢的場面,只要你的心態先垮,讓出戰場的主動權,也很容易變成被動挨打的一方。
此時的宋金剛,唯一的目標就是衝出重圍,逃出生天。他看到李世勣干不過他,立馬就指揮大軍掩殺了過去,宋金剛的求生欲望越強,漏出的破綻就越多。這不,原本背靠城牆,正面迎敵的策略優勢,就這樣被他拱手相送。
一失足成千古恨,可憐的宋金剛最終讓自己變成了失足青年。
接下來,輪到李世民嗷嗷亂叫了。
李世民:兄弟們,宋金剛的後方非常空虛,趕緊衝鋒陷陣吧!
一時間,宋金剛腹背受敵,在留下三千具屍體後,倉皇北去。
身為職業經理人,宋金剛的忠誠度是毫無問題的,就算是逃跑的時候,他還不忘記組織一波反殺。有趣的是,經歷過屢戰屢敗的血腥場面之後,兄弟們開始有心理陰影了,人生在世,誰又願意心甘情願奔赴黃泉?「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橋段,只適合那些超凡脫俗的人。
宋金剛:兄弟們,你們到底還打不打?
兄弟們:老闆,不打了!
宋金剛:好的,江湖再見!你們一百人跟上,我們去東突厥溜一圈兒!
宋金剛可能不知道,突厥人好客的前提是,你還有利用價值,比如有江湖號召力,可以把中原鬧得腥風血雨,比如你手裡有富可敵國的財富……
遺憾的是,宋金剛和劉武周啥也沒有。在突厥生活的日子,兄弟倆倍感煎熬,就連上廁所都有客居之感。沒過多久,他們便策劃著名回上谷郡的老家,不料被東突厥擒殺。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宋金剛戰敗之後,尉遲敬德依然率領著殘部鎮守在介休城,姿勢雄壯威武。
說是鎮守,其實是被李世民圍了起來,無處可逃。
尉遲敬德,能否告訴我們,你是什麼樣的心態?
死守到底?為宋金剛盡忠?
歷史證明,尉遲敬德就像是情竇初開的小妹妹,心花怒放,翹首以盼,希望李世民能夠早點派人將他領回家。李世民呢,也很給面子,他讓任城王李道宗、宇文士及進城,稍微表達了一下善意,尉遲敬德二話不說,拿出了介休、永安二縣作為見面禮,徹底歸順了大唐。
直到此時,唐軍才算有了班師凱旋的資本。
有人可能會問,劉武周呢,怎麼打了半天也沒見他的身影呢?
這就是劉武周的英明之處!
劉武周雖然是隋末大名鼎鼎的反王,可是論行軍打仗,論上陣單挑,他的戰鬥力低得令人擔憂,令人髮指。幸運的是,劉武周很有自知之明,從創業開始,他就給自己定了一條創業原則:人才,是第一生產力!
比如說,劉武周起兵之後,覺得馬邑郡的屬下都是一群土包子,在亂世中扛不起大旗,撐不起台面,因此一邊龜縮在馬邑,一邊招攬人才(主動找宋金剛就是明證)。為了拉攏宋金剛,劉武周不惜讓他坐了第二把交椅,還分了一半家產,送了個妹妹。得到尉遲敬德之後,劉武周並沒有將他留在自己身邊聽用,而是讓他跟了宋金剛,一切以大局為重。
劉武周南下的時候,幾乎把所有的兵力都交給了宋金剛。在劉武周看來,如果宋金剛都搞不定唐軍,自己親自上陣也是個笑話(從兩軍交戰的記錄來看,劉武周幾乎沒有干預過宋金剛的作戰部署)。
介休城下的決戰,李世民幾乎消滅了劉武周的所有主力。據史料記載,劉武周得知前線潰敗的消息後,立即下令棄守太原城,率領五百多名親兵連夜北逃,打算投奔東突厥始畢可汗。
宋金剛不給力嗎?活捉唐軍諸多將領的權貴人物,幾乎找不到敵手,非常給力!宋金剛不忠誠嗎?一心為劉武周打天下,一直打成光杆司令,非常忠誠!在筆者看來,宋金剛作為劉武周霸業的操盤手,從過程來看是非常合格的,可是從結果來看,卻是很悲情的。還是那句話,起兵造反不需要動腦子,爭奪天下卻是個技術活。
從戰將配置來看,劉武周擁有宋金剛和尉遲敬德,算不上太差,也算不上太強,問題是,這兩位兄弟畢竟是孤掌難鳴,雙拳難敵四手啊。
從謀士配置來看,劉武周有個內史令苑君璋,不過此人的戰略思想是勸劉武周守著馬邑郡,別主動去找李淵的晦氣。這樣的人,真是有不如無啊!
從民心利用來看,劉武周一直都很本分,沒有傷害老百姓,也沒收買過人心。說白了,收買人心就像是男人追求女人,你要麼干出一件讓她銘記一輩子的浪漫事兒,讓她對你死心塌地,要麼徹底背叛和傷害她,讓她徹底記住你。
瞧瞧劉武周,雖然占領了太原,霸占了河東地區,可與當地的百姓幾乎沒有任何互動,在民間毫無存在感可言,老百姓和你沒有建立起溝通和信任的關係,憑什麼支持你。唐軍也缺糧食啊,可老百姓聽說李世民來買糧食,就是願意賣,在這一點上,劉武周和宋金剛確實失策了!
李世民此次出戰,不僅滅掉了劉武周和宋金剛兩個大敵,重新奪回了河東地區,還將雁門、馬邑等郡紛紛納入李唐的版圖。拯救李唐江山於危難,力挽李唐基業於狂瀾,這樣的評價並不為過。
不過,李世民最得意的,莫過於在戰場上立下的赫赫威名。
自從太原起兵以來,李世民就一直跟隨在大哥李建成的屁股後面,雖然立下不少功勞,可畢竟要和大哥一起分享。河東一戰,李世民完敗劉武周,幫助李氏家族開疆拓土,這才算是正式奠定了他在大唐的軍事地位。
殷開山、李世勣、屈突通這些驍勇善戰的將領,在戰場上親眼見證了李世民的胸懷和手段,對這個年僅22歲的青年王爺佩服得五體投地。李世民更是平添了尉遲敬德、尋相、張萬歲等猛將。
歷史的量變,正在一點一滴地積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