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拿得起放不下的大唐史·貳> 最大的敵人,其實是門閥士族

最大的敵人,其實是門閥士族

2024-10-08 18:05:54 作者: 九皋寒叟

  改革有痛苦,改革有風險,為了中央集權,楊堅還是選擇向他們開戰。

  隋朝的改革,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卻經歷了一番痛徹骨髓的磨合。當時,楊堅最大的敵人其實不是官員,而是他們的大後台:門閥士族。這幫人和關隴軍事貴族一樣,絕對是史上最恐怖的政治勢力之一。

  如果一個家族稱自己為門閥士族,至少要有幾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家族成員必須精通儒家經典,掌握一門學問的最終解釋權。

  說得直白點兒,家裡要有本書,而且這本書一定是稀缺的鎮家之寶。

  為什麼書很重要呢?

  大家都知道,春秋戰國時期,年輕人都喜歡讀書,沒事兒的時候,他們就喜歡坐在一起侃大山,聊聊對時政的看法,對哲學的探討,聊得不亦樂乎。搞來搞去,這才有了百家爭鳴,大師輩出的時代。

  遺憾的是,秦始皇看不下去啊,他覺得這幫讀書人,尤其是儒家的學子們思想迂腐,不堪大用,而且不利於朝廷的統治,於是找了一支火把,將全國的儒學經典付諸一炬,以後想看儒家的書籍?沒門兒!

  古代不像現在,印刷技術這麼強悍,還有數位技術存檔,要用隨時可以列印。書的原稿沒了,意味著原始正宗、被大家認可的文化傳承也沒了。要寫書呢,得先去砍竹子做竹簡,再找原稿謄寫,十分麻煩。幸運的是,秦始皇並沒有把儒家的經典書籍徹底燒完,還有一批人將副本留了下來,思想解禁之後,這批書便重新面世。

  漢文帝時,秦朝的博士伏生受朝廷的徵召出山,口授《尚書》的內容,搞了一本《今文尚書》。後來,西漢的魯恭王劉余在孔子的故居發現了一段殘卷,稱為《古文尚書》。然而,受書籍印刷能力的限制,能夠看到《尚書》的讀書人少之又少,十個人看過書,一個人精通尚書,那他就是大師。

  

  比如弘農楊氏,家族四世三公,是舉世公認的門閥士族。

  可要說楊家發達的源起,還是靠楊震的父親楊寶,他窮盡一生專研《尚書》,後來將學問傳授給兒子楊震,楊震又拜《尚書》的集大成者桓郁為師,這才學有所成,奠定了弘農楊氏在儒學文化的門閥底蘊。

  說白了,楊震在《尚書》的研究領域,既控制了書籍的傳播,又擁有文化知識的最終解釋權,純屬文化壟斷的概念。到了東漢末年,紙張開始傳播,儒家的經典書籍才開始慢慢流傳開來,因此魏晉的門閥士族要遠比東漢之前多。

  第二個特點,門閥士族的核心成員,世代都要在中央朝廷做大官,如果是在老家做官,對不起,你還是屬於土鱉世家,無法躋身到最上層的社會。

  這個很好解釋,弘農楊氏四世三公,在朝野的威望無與倫比,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只要楊老頭說句話,中央政府也得慎重考慮。除了弘農楊氏,汝南袁氏,包括東晉王朝的陳郡謝氏、琅琊王氏,都能影響中央政策的制定,恐怖至極。

  第三個特點,家族世居在某地,有自己的莊園、田產,家族要足夠龐大。

  不管是政治還是經濟,都有滾雪球的效應,只有在某地紮根很久,雪球才會滾得更大。門閥士族只靠單打獨鬥也不行,還要籠絡有發展潛力的官員,除了給他們洗腦,還要有經濟實力,別人家裡有困難,得掏錢扶持,收買官員也得靠錢,豢養門客也得靠錢。總而言之,用錢開道,門閥士族才能混得長久。

  除此之外,世家是宗族的概念,老爺子有十個兒子,嫡子或長子繼承他的爵位,其他的九個兒子也要衷心擁護家族的利益,家族內部有矛盾不要緊,關鍵時刻要一致對外。

  第四個特點,必須清高,必須傲嬌。這一點太重要了,因為缺了不可一世的氣質,還是個土鱉世家。

  具體的表現呢,就是絕不能和庶族通婚,否則會被別的世家看不起。要學會清談的本事,比如讀書人坐在一起,必須聊聊時政,聊聊政治,整天胡侃八卦,張家長李家短的,說明你的品位還是很低,不配做世家弟子。

  還有,你的朋友圈必須是豪門望族的子弟,和街邊的地痞流氓做朋友,你家老爺子一定會找機會打死你。這也就罷了,當你坐在某地,有幾個庶民走過來就座,你必須憤然離席,飄然而去,否則就是自降身份,等著回家挨板子吧。

  門閥士族的發展,其實是一個漸變的過程。

  西漢的時候,中央集權還是很明顯的,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西漢末年,王莽篡漢,為了占據輿論的制高點,王莽強行追認帝舜為先祖,說王氏家族是上古帝王的後裔,是天下第一望族,直接搞出了門閥的概念。

  這也就罷了,王莽本是豪強貴族,盟友應該是大地主才對,可他有自己的理想,想要推行新政,分田地,打土豪。地主們不幹了,直接揭竿起義,東漢光武帝劉秀仗著南陽的地主撐腰,趁勢崛起,撿了個大便宜。

  既然是地方豪強擁立的,就得保證我們的利益吧。啥也別說了,土地兼併,大搞莊園經濟,做大地主,做豪強門閥。後來,劉秀也覺得這樣不好,於是推行了職田制。意思就是,朝廷把國有土地分給高級官員,官員們僱傭農民勞作,除了農民的勞動所得,剩餘的就是官員們的合法財產。

  這樣一來,錢和權直接綁到了一起,再加上東漢的人才選拔全靠推薦,豪門大族為了繼續捆綁利益,造就了一批能控制經濟和政治的門閥士族。

  東漢末年,曹操橫空出世。

  事實上,曹操的家世很一般,父親認宦官為爹,已經算是辱沒門庭。曹操雖然是在潁川士族的支持下上位,可主流社會就是瞧不起他的出身,土鱉就是土鱉,執掌政權也是個高級土鱉,就是瞧不起你又如何?

  想想看,被人用異樣的眼光看待,曹操該有多麼鬱悶。

  曹操表示,他改變不了自己的出身,既然你們都瞧不上我,那隻好與你們為敵了。於是乎,曹操執政的時候,先後弄死了孔融、崔琰、楊修、邊讓等一批名士,鎮壓了門閥士族的囂張氣焰。遺憾的是,門閥士族就是個龐然大物,曹操與他們糾纏了一生,最終還是選擇了與他們合作。

  曹丕繼任之後,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改朝換代,因此奉行討好門閥士族的國策。建安二十五年(220),在曹丕的支持下,出身豪門貴族的吏部尚書陳群隆重推出了九品中正制,將門閥士族推向了另一波高潮。

  究竟什麼才是九品中正制呢?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門閥士族保障他們既得利益的政治制度。九品中正制的核心是中正官,這幫人負責魏晉時期官員的選拔和晉升。

  中正官也分為好幾個等級。一般來說,州裡面設大中正官,負責本州,以及下轄郡的人才選拔。郡裡面設小中正官,負責縣級人才的品評。

  至於品評的標準,主要有家世背景、能力、品德三個指標。

  家世呢,由中正官翻看你的簡歷,如果候選人的祖宗三代都是做官的,說明你們家根正苗紅,給你打個高分,如果只有兩代人做官,給你打個中等分。

  能力呢,完全靠中正官的眼力,感覺你還不錯,就給你打個高分,覺得一般嘛,就給你打個低分。

  品德呢,完全看老師和學生的氣場。中正官在評價的時候,基本上會給出天才英博、亮拔不群這樣主觀的評語,至於分數,大家都懂的。

  完事之後,中正官會給你定個「品」級,中央政府規定了所有的評語都要量化為「品」級,也就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基本上對應著朝廷一品到九品的官職。

  當然,後生不可能拿到一品官職,就算是二品和三品也夠嗆。想想看,中正官才三品、四品,如果給學生定三品,他們還怎麼混江湖?因此,九品中正制就是門閥士族為了提攜門生,或者安排世家子弟走上仕途的一種工具而已。

  按照制度,選舉活動每三年舉辦一次,但是中正官有個特權,凡是他打過分的學生,可以隨時升品,或者隨時降品。意思就是,老師如果看你不爽,可以隨時降低你的品級,讓你的仕途受挫(意味著後進者必須選擇依附州郡的門閥世家)。

  這也就罷了,朝廷為了提高中正官的權威,禁止學生提起上訴。

  前途和命運完全掌握在別人的手裡,這是何等的悲劇啊。

  這樣的制度,讓我想起了後世的玉石交易,一塊石頭,先看看是從哪個礦里扒拉出來的,再看玉石的成色,再看做工,再由專業的鑑定機構給出評級,然後流向市場進行交易。魏晉時期的人才選拔,不就是這個原理嗎?

  魏朝的時候,大中正官由各郡的長官推舉產生,這幫人打分還比較看重你的能力和品行,可到了晉朝,一切都變了:大中正官,由朝廷的司徒(三公之一)任命,至於小中正官,雖然由大中正官推舉,可還是需要司徒任命。也就是說,僅剩的公開選舉權也被中央政府給收走了。

  晉朝的中正官,就看中一項關鍵指標:你的祖上是不是做過官,你做官的基因怎麼樣,如果不行,對不起,麻煩您退到一邊,等下一輪。在這樣的制度下,官員晉升全都由豪門貴族控制,官場就是一潭死水。

  更為恐怖的是,東晉皇族完全受門閥貴族的控制,熟悉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東晉皇族的歷史存在感幾乎為零。可想而知,在東晉王朝統治時期,如果有皇帝敢對門閥士族宣戰,估計分分鐘就能被趕下台來。

  中國人講究「日中則昃(zè),月中則虧」,時間到了,自然要走下坡路。

  沒有了皇權的限制,門閥士族便可以為所欲為,腐敗至極。

  東晉末年,軍閥混戰不斷,門閥士族的武力戰鬥值跟不上節奏,促使一批出身寒門的將領走上了歷史舞台,比如宋、齊、梁、陳的開國皇帝都是寒門出身,這樣的年代,門閥士族雖然還保持著江湖地位,可對政治的影響力已經越來越小。

  北朝的統治者是軍事貴族集團,崇尚暴力和叢林法則,他們雖然很欣賞擅長儒家文化的門閥士族,可是對不起,還是要打擊他們。

  在整個北朝,九品中正制幾乎是形同虛設。然而,制度上的取締,並沒有改變門閥士族的江湖地位。

  歷史,走到了大隋王朝。

  楊堅是個資深政客,深知門閥士族的政治影響力。他思來想去,決定一邊利用,一邊打壓,讓門閥士族慢慢退出政治舞台。

  隋開皇三年(583),楊堅公開喊話,九品中正制不是個好玩意兒,尤其是中正官,你們辦事兒不客觀,堅決予以取締,以後由中央政府的吏部負責考核和提拔官員。

  吏部尚書的背後,自然就是楊堅本人。

  取消九品中正制,意味著寒門難入仕的時代正式解凍。

  隋開皇十八年(598),楊堅宣布開科取士,讓州刺史每年向朝廷推舉三個讀書人,一起參加朝廷的考試,如果考試過關,由吏部授予官職。不過,楊堅為了照顧門閥士族的敵對情緒,只開了「志行修謹」(有德)和「清平幹濟」(有才)兩科,充其量只是科舉制度的雛形。

  許多人都說,楊堅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創了科舉制度,功莫大焉。

  客觀地說,從北朝開始,統治者就已經向九品中正制開刀,因為他們是暴力統治者,不需要熟讀儒家經典的門閥,楊堅做的,只不過是在合適的時間,宣布了合適的決定,並沒有什麼偉大之處。

  相比北朝,南朝的門閥世族更加樹大根深,枝繁葉茂,因此陳朝滅國之後,這幫人不服大隋王朝的管教,以至於楊堅和楊廣父子深受其害。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