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禁止,孩子越想要做

2024-10-08 18:01:17 作者: 劉小軍

  家長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經歷:給孩子規定好睡覺時間,孩子卻越接近睡覺的時間越興奮,鬧著不想躺下;在打電話的時候,命令孩子不要發出聲音,可孩子吵鬧得卻越發厲害;做飯的時候不讓孩子進廚房,讓他不要動切好了的菜,結果孩子在廚房玩得更加起勁兒,把東西弄得一團糟……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這跟家長的教育方法息息相關。家長越是在孩子的世界裡費力去做一個控制者,禁止孩子做這做那,孩子就越想要朝著反方向行動。要怎樣才能有效禁止孩子的這種行為呢?

  

  靈靈很愛吃果凍,媽媽怕靈靈吃過多的零食會影響正常飲食,所以每天控制靈靈吃果凍的數量,禁止她擅自拿果凍吃。

  靈靈每隔一會兒就可憐巴巴地跑過來問:「媽媽,我想吃一顆果凍。」媽媽嚴厲拒絕。然而,沒過多久,媽媽發現靈靈總是偷偷拿果凍吃。一袋果凍沒過多久就被靈靈吃完了。

  媽媽心想,總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便和靈靈商量說:「媽媽知道你喜歡吃果凍,但是果凍吃多了不好。這樣吧,以後果凍交給你自己保管,你想一天吃幾顆?」

  靈靈想了想說:「兩顆。」媽媽很開心,拿來一包果凍,說:「那我們數一數。」數完後靈靈說:「一共有30顆,可以吃15天。」媽媽很開心,親了親靈靈說:「真聰明,吃完了媽媽再給你買一包。」

  過了幾天,媽媽發現靈靈真的沒有多吃果凍。

  媽媽不再扮演監督者和控制者的角色,而是選擇信任靈靈。靈靈有了自我管理的權利,內心深處的自控力隨之被喚醒,便會開始自覺地對自己的行為加以控制,撒謊和耍賴的行為也漸漸減少。

  當家長在內心焦慮的作用下對孩子發出禁止時,反而會促使事件向反方向發展。很多家長總認為發出禁止一定能起到作用,即使一次次無效,他們也只會質疑「這孩子是怎麼回事呀」,卻沒有意識到問題正出在這種粗暴的教育方式上。

  孩子生性單純率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當家長一再用限制性話語來控制孩子的時候,很可能會更加激起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們不顧後果,就是想嘗試違背家長的感覺,覺得越是被禁止的事情越是有趣,因此產生了錯誤的觀念及錯誤的行為目的。

  爸爸新買了一個價格昂貴的手機,拿回家後就嚴肅地告訴家裡兩歲多的小寶寶不要碰新手機。誰知,小寶寶聽完後,放下手裡的玩具,目不轉睛地看著爸爸玩新手機。趁著爸爸不注意,小寶寶捧著手機,胡亂地摸著屏幕,隨後又放到嘴裡啃起來。等爸爸回來見到這一幕,皺著眉頭喊道:「給我放下,不許扔!」話音剛落,小寶寶卻突然鬆手,手機掉在地面,屏幕被摔出了裂痕。爸爸很是心疼,小寶寶卻笑得很開心。

  孩子和家長「唱反調」的行為背後,是心中自我認知意識正在萌芽。調皮搗蛋是為了引起家長的關注,這讓孩子產生歸屬感和價值感;不聽從管教是為了獲得和家長一樣發號施令的權利;受到否認便大喊大叫,並伺機「報復」家長,想讓他們也感受到同樣的傷害;或者失落、沮喪,選擇放棄反抗,打心眼裡認為自己不夠格。

  如果家長一味禁止,卻不去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也不去向孩子訴說自己的心意,只會得到孩子叛逆的表現。家長要做的不是禁止,而是科學地引導,具體方法可參考以下意見:

  1.和孩子一起提前制定「規則」。

  孩子沉迷電視、電腦、手機或其他電子產品,長久以來都是困擾家長們的難題。家長想要讓孩子少看電視,不玩手機,不妨提前幫孩子甄選節目,定好時間。兩歲多的寶寶每次最多只能看10分鐘的動畫片。等孩子漸漸長大,可陪孩子一起觀看趣味紀錄片、動畫電影,適當延長觀看時間。孩子有了選擇權,就會考慮什麼時間看,看哪個節目,看多久的問題。

  2.反其道而行之,鼓勵孩子嘗試。

  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孩子想做什麼就放手讓他去做,當他親身體驗了「苦果」,自然會將家長的話聽進心裡。如果孩子做的是碰觸電門等不安全行為,當然要第一時間制止,事後搜集相關文字、影視化資料和孩子一起觀看,讓孩子深刻地了解後果。

  3.用禁止把希望孩子進行的活動變成福利。

  爸爸為樂樂訂購了一套兒童英語的教育課程。他的本意是為了激發樂樂學英語的興趣。奇怪的是,爸爸規定樂樂每天學習英語的時間有限,禁止樂樂超過設定時間,並告訴樂樂:「這是完成大人要求後才能得到的福利。」之後,樂樂每天都想方設法得到這個福利,學習興趣越發高漲。

  對於一個好奇心強的孩子而言,適當地採用「禁止法」去引導孩子反倒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經常用「不准」「不行」這樣的禁止詞去打擊孩子,反而是在「培育」孩子的叛逆心理。不妨換一種方式,用更多的激勵來給孩子自信的力量,幫助孩子改掉壞毛病,塑造完美人格。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