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邁爾斯教授講世界歷史:世界通史(下)> 第五十九章 三十年戰爭(1618—1648)

第五十九章 三十年戰爭(1618—1648)

2024-10-08 17:55:48 作者: (美)菲利普·范·內斯·邁爾斯

  637.戰爭的性質與起因

  漫長而悲慘的三十年戰爭是歐洲天主教和新教之間的最後一場大戰。它開始時是德意志新教王公和天主教王公之間的爭鬥,但是,漸漸地,它把歐洲大陸的所有國家都卷了進來,最終演變成一場爭奪權力和領土的可恥而殘酷的鬥爭。

  戰爭的真正起因是德意志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間的相互敵對。但是,更具體一點來講,就是著名的《奧格斯堡宗教和約》(第577條)中條款的內容造成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對和約里的條款有著不同的解讀,每一方對條款的侵犯都給了對方抱怨的藉口。新教徒最終成立了具有互保性質的「福音派聯盟」(Evangelical Union,1608),與之針鋒相對,天主教教徒則組成了「神聖同盟」(Holy League,1609)。整個德意志都在為宗教戰爭的最終爆發做準備。

  638.波希米亞階段(1618—1623)

  這把使德意志凋零了一代人之久的戰火首先在波希米亞點燃。波希米亞的新教徒發動了反抗他們天主教國王的起義,並將耶穌會士趕出了波希米亞。但是起義很快被剛剛當選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鎮壓——他為天主教聯盟所支持。起義的領導者被處死,波希米亞的新教信仰幾乎被完全清除。

  639.丹麥階段(1625—1629)

  德意志的新教教徒似乎正遭受著滅頂之災的威脅。不僅德意志的新教王公,甚至所有的北歐新教強國都對這樣的局面感到震驚。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Christian IV)在英格蘭和荷蘭的支持下,投入到戰爭中來——它仍以斷斷續續的方式進行——成為了德意志新教的捍衛者。而在天主教這邊,出現了兩位著名的將領——神聖同盟軍隊的統帥蒂利( Tilly)和出身于波希米亞富有的貴族、擔任神聖羅馬帝國軍隊統帥的華倫斯坦(Wallenstein)。三十年戰爭丹麥階段就此開始。

  戰爭對新教聯盟是災難性的,克里斯蒂安最終被迫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簽署和平協議並退出了戰爭。

  640.瑞典階段(1630—1635)

  本章節來源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

  就在此時,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Gustavus Adolphus)召集了16000名英勇善戰的瑞典士兵出現在了德意志北部,成為了這裡士氣低落、群龍無首的新教徒的捍衛者。瑞典國王參戰,有著多重原因:首先,他是新教教義的強烈支持者並對新教派抱有同情。另外,神聖羅馬帝國軍隊在德意志北部高歌猛進,威脅到了瑞典在波羅的海的利益——建立哈布斯堡家族的霸權(44)對把波羅的海看成是自己內湖的瑞典君主而言是個威脅。

  瑞典階段中的一個令人震驚的事件就是蒂利的帝國軍隊洗劫了馬格德堡(Magdeburg)城,成千上萬的居民悲慘地死去。蒂利寫給斐迪南的信中說,這是自從特洛伊和耶路撒冷陷落以來從未有過的勝利。他補充道:「我非常遺憾,尊貴的皇室夫人們沒有親眼觀賞這一壯觀的景象。」

  馬格德堡的悲慘命運令新教王公們極為震驚,布蘭登堡和薩克森的選帝侯們將自己的軍隊和瑞典國王的部隊聯合在一起。蒂利兩次被打敗,並在最後一場戰役中遭受致命傷(1632)。隨著蒂利的去世,斐迪南失去了最為信任的將軍。

  神聖羅馬帝國的事業似乎陷入絕境。現在,德意志只有一個人能夠扭轉瑞典君主的破竹之勢,他就是華倫斯坦,不久前被皇帝解除職務。皇帝現在只好向他求助。華倫斯坦同意招募一支軍隊,前提是他要有絕對的領導權。斐迪南被迫同意了這個宿將的所有要求。華倫斯坦又提高了自己的標準,他需要招募的不僅是德意志的,而是整個歐洲的冒險家。這是一群烏合之眾,他們不是因為愛國主義或信仰,而是因為華倫斯坦的名聲與威望而組織在一起。

  華倫斯坦招募了4萬完全聽命於他的軍隊,經過多次的進攻與撤退,最終在薩克森的呂岑(Lützen)與古斯塔夫決一死戰。結果瑞典人雖然獲得了勝利,卻失去了自己的首領和國王(1632)。

  我們可以用歷史學家金德利(Gindely)的話來總結古斯塔夫·阿道夫參加三十年戰爭的結果:「他讓新教避免了在德意志陷入絕境。」

  儘管他們偉大的國王和統帥陣亡,瑞典人卻沒有從戰爭中退出。隨著戰爭的繼續,新教聯盟取得了優勢。恰巧這個時候,斐迪南對華倫斯坦起了疑心。他堅信華倫斯坦背叛了皇室,因此派人刺殺了華倫斯坦(1634)。這一事件標誌著三十年戰爭瑞典階段進入尾聲。

  641.瑞典-法國階段(1635—1648)

  若不是法國出於自私和野心的干預,這場困擾德意志半代人之久的戰爭或許可以早點結束,因為交戰雙方都已經疲憊不堪,並且希望能夠展開和平談判。但是黎塞留不願意就此結束戰爭,因為奧地利還沒有完全屈服。因此,黎塞留鼓勵瑞典繼續戰鬥,並許諾法國軍隊會給予援助。

  這場戰爭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失去了最初的德意志天主教和新教王公之間的鬥爭的特徵,變成了奧地利王朝和波旁王朝之間的政治鬥爭,其中奧地利是為生存而戰,而法國波旁王朝則是為擴張而戰。

  所以,這場可怕的戰爭一年一年地持續進行,它已經成為了一場殘忍無情的掠奪戰利品的爭鬥。瑞典人抓緊控制德意志的河流入海口,而法國人則希望控制萊茵河畔的土地。戰爭大戲開始時的參與者已經退出了舞台,但是他們的角色又被其他人接替。

  642.《威斯特伐利亞和約》(1648)

  戰爭終於隨著著名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Peace of Westphalia)的簽訂而結束了。這一重要和約的主要條款可以分為兩個方面——領土和宗教。

  關於前一條,這些條款在三個方向縮減了神聖羅馬帝國實際和名義上的領土面積。瑞士和尼德蘭聯邦從中分離出來,儘管這兩個國家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已經取得獨立,但是並沒有得到任何正式的承認。法國對洛林地區(Lorraine)的梅茨(Metz)、圖勒(Toul)和凡爾登(Verdun)三個教區的管轄已經有大約一個世紀之久,現在得到了確認,整個阿爾薩斯地區(Alsace)除了自由城市斯特拉斯堡(Strasburg)外都落入了法國之手。

  已經是海上強國的瑞典,又獲得了德意志北部的領土——西波美拉尼亞(Western Pomerania)和其他地區,這讓她因為控制了德意志境內三條重要河流——奧德河(Oder)、易北河(Elbe)和威悉河(Weser)——的入海口,而影響力大大提升。但是這些地區並不是把所有的主權都給了瑞典,它們仍然是德意志的一部分,瑞典國王通過與這些地區的關係而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王公並在帝國議會中獲得了席位。

  帝國內發生了很多變化,其中一些變化是很重要的。布蘭登堡——未來一個偉大國家的核心——獲得了大量的土地。她獲得了東波美拉尼亞(Eastern Pomerania)和有價值的教會土地。

  德意志的不同邦國——算上帝國的自由城市,數量超過400個——在戰後變成了事實上獨立於帝國權威之外的存在。繼續存在的神聖羅馬帝國不過是一個鬆散的邦聯,德意志民族的統一被推遲到遙遠的將來。

  和約中關於宗教的條款比那些建立邦國邊界的條款更為重要。天主教、路德派和加爾文派都被賦予了相同的地位。每個王公都有權決定自己的宗教來作為自己人民的信仰,拒絕接受國教的人將被驅逐,這些不奉國教者有5年的時間用於移居國外。這樣的條款被稱作王公們的「宗教改革權」,而臣民們的則被稱為「移民權」。(45)

  這些就是著名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中最重要的條款。200多年的時間裡,它們成為德意志的基本法律原則,並且在歐洲各國之間實現了權力平衡。儘管法國的路易十四對這些條款有所異議,但是這些條款還是一直被維持到法國大革命時代。

  643.戰爭對德意志的影響

  三十年戰爭給德意志留下的創傷幾乎難以形容。戰爭開始的時候,德意志的人口有3000萬,戰爭結束的時候,只剩下1200萬。2/3的個人財產被破壞。很多曾經繁榮的大城市被削弱到只剩下軀殼。符騰堡(Württemberg)在戰爭開始時有50萬居民,而戰爭結束時只剩下5萬。曾經強大的漢薩同盟實際上已經解體。到處都是農民茅舍和貴族宮殿被燒焦的廢墟。大量地區由於沒有人居住而荒蕪不堪。很多地區的土地復為原始的蠻荒之地。貿易路線中斷,一些工商業和貿易被席捲一空。

  戰爭對藝術、科學、教育和道德的影響更加令人痛心。繪畫、雕塑和建築已經消亡,曾經作為藝術家家園的城市躺在廢墟中。詩歌不再發展,教育完全被忽視,整整一代人的生活完全被戰爭占據,孩子們根本沒有受教育的機會。道德法律被人遺忘,到處瀰漫的罪惡卻甚囂塵上。(46) 曾經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德意志文明遭受重創,久久不能恢復,而人們的道德觀念已經完全麻木。

  雖然如此,仍然有一個可以洗刷戰爭罪惡的好處。戰爭的暴行和恐怖激勵了傑出的荷蘭法學家雨果·格勞秀斯(Hugo Grotius,1583—1645)創作了他的偉大著作《戰爭與和平法》(The Laws of War and Peace)。這部法律著作被權威人士評價為「所有非宣揚君權神授的法律著作中最有裨益的一部」。其主要目的是改革戰爭法,減少戰爭的災難,限制戰爭勝利者的「權力」。這部法律著作對歐洲各國法律的發展有著如此深刻的影響,以至于格勞秀斯被認為是國際法的創始人。

  644.結論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是整個歐洲歷史的標誌性和約。它是兩個偉大時代的分界線,標誌著宗教改革時代的結束和政治革命時代的開始。從此之後,人們不再為了教義而戰,而是為憲法而戰。我們發現人們會對民主政府和政治權力問題比對宗教政府和宗教教條問題更加關注。我們不再看到一個國家或一個黨派因為宗教觀點的分歧而向另一個國家或黨派發起攻擊。(47)

  但是我們認為《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標誌著宗教改革時代的結束並不意味著人們開始接受宗教寬容思想。實際上,還沒有達到真正的宗教寬容,只不過是形式上的寬容而已。一個多世紀的衝突和權力擁有者的更迭使一個黨派今天是迫害者,明天就成為被迫害者,這迫使所有人得出了一個結論就是:他們必須相互寬容,任何一方不要試圖用武力來消滅另一方。兩個多世紀的教訓使人們至少在部分程度上看清楚他們必須做的事情也就是他們應該做的,那就是人們不僅要在外在行為上,更要在精神上保持寬容。

  接下來我們就要講述政治革命時代,這個時代的主要特徵就是君權神授思想的發展以及政府專制主義和自由主義的鬥爭。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