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新德意志帝國的建立

2024-10-08 17:54:45 作者: (美)菲利普·范·內斯·邁爾斯

  860.德意志邦聯的形成(1815)

  新德意志帝國的建立是19世紀歐洲歷史上最為重要的事件,儘管其重要意義直到後來一些事件的發生才被那些最有遠見的政治家們察覺出來。這個新的國家和帝國的建立,開始於維也納會議。這個機構將德意志組成了一個聯邦,而奧地利皇帝擔任這個邦聯的主席。德意志邦聯由奧地利帝國和四個王國——普魯士、巴伐利亞、薩克森和符騰堡,以及諸多的公國和自由城市組成——共有39個成員國。邦聯議會由多個成員國的代表組成,坐落在美因河(Main)畔的法蘭克福,解決邦聯成員國之間產生的各種分歧,並決定各成員國普遍關心的事務。

  本著向時代不斷增長的包容精神,邦聯條款規定基督教的所有宗派都享有平等的宗教寬容,每個成員國應該建立自己的政府代表機構。

  861.邦聯的缺陷和弱點

  邦聯各成員國之間的聯繫非常鬆散。在這一點上,德意志邦聯有點類似於最初按照《邦聯條例》(Articles of Confederation)建立的美國聯邦。該邦聯憲法的一個主要缺陷就在於其關於聯邦議會(Federal Diet)的條款。幾個成員國不願意交出其任何主權,最終導致達成了一個協議,即所有最重要的事件的最終決議只有經過全體投票通過才能被邦聯議會採用。這項條款所導致的不可避免的結果就是沒有一項重要事務能夠在邦聯議會獲得通過,這使得聯邦議會在整個歐洲成為了低效的代名詞。

  邦聯政府的另一大缺陷是就像最初的美國聯邦一樣,沒有有效的機制來執行邦聯議會的決議。這些決議僅僅等同於給這幾個成員國統治者的建議,而這些統治者對這些建議根本不予理睬,除非它們能夠和自己國內的政策和立場相同。

  而真正使邦聯體系無法運轉的是邦聯中存在著兩個強大而又互相妒忌的國家——奧地利和普魯士,雙方都不願意看到另一方在邦聯事務中占據絕對的領導地位。兩大勁敵之間,雖然普魯士起初在名義上讓奧地利居於領先地位——畢竟奧地利有著輝煌的過去,並在歐洲宮廷里享有極高的聲望,但是在現實中普魯士更強大一些。普魯士的強大,主要在於其民族成分的單一,都屬於日耳曼民族,這成為其人口的一大特點。而奧地利原本就脆弱,因為在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下,大部分領土上的人口都非日耳曼族,他們逐漸成為這個國家的一部分,使其民族成分比較複雜。奧地利的大部分土地都位於德意志邦聯之外,其中包括近2500萬斯拉夫(Slavs)、馬扎爾(Magyars)、義大利等非日耳曼人口。

  普魯士和奧地利帝國人口特點上的差異預示著他們截然不同的命運,奧地利逐漸走向衰落,而普魯士則逐漸在德意志事務上取得領導權。

  862.自由和統一雙重運動

  維也納會議後半個世紀的德意志歷史就是一部雙重運動的歷史,或許更準確地說是兩個運動的歷史,一個是民主運動,另一個是民族運動。第一個運動的目的是在邦聯各成員國建立代議制政府,而第二個運動的目的則是實現德意志的統一。這些運動在本質上與創立自由統一的義大利的革命運動是一致的。但是我們這裡要講述的是這些運動在德國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和如何實現它們的目標的。

  

  863.1830年革命:立憲政體的一些收穫

  在德意志統治者中,有很少幾個具備自由思想的開明君主,但是總體而言,大部分君主的眼睛都是向後看的——他們反對一切變革,反對人民參與政府管理,固守過去的政治秩序。我們已經看到法國波旁王朝和義大利獨裁者實施這些反動政策的結局。在德意志的情況,幾乎別無二致。當巴黎「七月革命」的消息傳到萊茵河畔時,整個德意志對其產生了極大的同情,在一些地方,自由派對反動統治者舉行了威脅性抗議。在幾個小邦國,憲法獲得了通過。自由政治運動可以說是小有收穫,不過在革命年代的震盪過去後,這些君主再次實行他們的反動政策,在梅特涅的影響下,他們對民主運動給予了限制和打擊,人民被排除在政府事務之外。在某些地方,通過的憲法被宣布無效或者憲法的條款直接被無視。

  864.關稅同盟的形成;德國統一邁出第一步(1828—1836)

  正是在這個革命的新時代,關稅同盟(Customs Union)成立了,它標誌著在形成一個真正的德意志國家上邁出了第一步。這是一種商業貿易協定,對加入的成員國具有約束力——到1836年,除奧地利外,幾乎所有德意志邦聯的成員國都加入了關稅同盟——同盟內部實行完全的自由貿易,也就是說,對於從同盟成員一國運到另一國的貨物不徵收任何關稅。

  關稅同盟的最大好處是它啟發了人民去思考更完善的國家統一形式。由於普魯士是貿易同盟的發起者,所以很多小邦國習慣於將普魯士看作是他們的領袖和代表。

  865.1848年起義;自由運動失敗的致命後果

  1848年,法國反抗路易·菲利普的反動統治的起義消息飛躍萊茵河。這個消息令整個德意志群情激動,德意志各地崛起的自由派人士要求建立立憲政府。在奧地利,事態更是發展到了十分危險的地步。(144) 梅特涅被迫出逃,人們反對他的情緒十分激烈。斐迪南一世皇帝(Emperor Ferdinand I)退位給自己的侄子弗蘭茨·約瑟夫。約瑟夫答應人民通過憲法。

  而在普魯士首都柏林,人民和軍隊在街頭發生了激烈的衝突,直到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Frederick William IV)答應人民成立立憲政府的要求,衝突才告平息。國王兌現了自己的承諾,通過了憲法——憲法規定成立兩院制議會,並宣誓要按照憲法的規定進行統治(1850)。

  1848—1849年革命,在德意志,人民對人民政府的要求上似乎取得重大的收穫。但是這些收穫,後來被證明只不過是暫時而又虛幻的。在革命運動的興奮過去之後,很多小國君主完全或部分地取消了憲法。奧地利憲法在1851年被取消。普魯士憲法雖然在形式上規定普魯士是立憲國家,但實際上還是絕對的君主專制。(145) 1856年,霍亨索倫王朝的腓特烈·威廉國王——就是他通過憲法——成為美國密蘇里州法庭上的原告。在案情陳述中,他對自己普魯士國王的地位發表了如下聲明:「原告聲明,他是普魯士王國擁有絕對權力的君主,也是這個國家唯一合法政府的國王;他不受任何憲法或法律的約束,他的意志,是這個國家的唯一法律,從而具備唯一的法律效力」(146)。

  1848—1849年民主革命運動的失敗和普魯士、奧地利獨裁專制事實上的勝利給歐洲帶來重大的影響。(147) 它造成了致命的分裂,它讓歐洲——一半是民主的,一半是專制的——成為一個內訌四起的大家庭。這種分裂預示著1914年擊垮歐洲的巨大悲劇。

  866.俾斯麥—德國的統一者

  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去世,他已經63歲的弟弟登上普魯士王位——註定在幾乎一代人的時間裡成為德國統一運動的中心人物,是為威廉一世(William I)。他很快任命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擔任首相和外交部長。俾斯麥能力出眾,但在思想和手段上都是極其專制和不擇手段的,而這一特點在他被威廉二世罷免後親自口述的《回憶錄》中有所揭示。他成為普魯士政府的首腦標誌著歷史的一個新紀元。

  俾斯麥認為普魯士的使命就是要促成德國的統一。他相信這個任務只能通過普魯士王室才能實現,如果允許普魯士王室的權力被削弱到英國王室那樣,那麼就會破壞德國的統一進程。而當普魯士議會和王室產生衝突時,這一信念決定了俾斯麥對待議會的強硬態度。俾斯麥公開藐視議會並踐踏議會的權力,因此而被稱為「議會馴服者」(Parliament tamer)。他被自由主義者所憎恨和不信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對奧地利和普魯士之間的棘手問題,俾斯麥有自己的定見——「鐵血政策」。奧地利的權力和影響必須被摧毀,而德意志在成為真正的統一國家前必須將奧地利排除在外。

  867.普魯士軍隊的改革;俾斯麥與普魯士議會的衝突

  改革和加強普魯士軍隊的權力一直是國王威廉的政策。他之所以選擇俾斯麥作為自己的首相,就是因為他知道俾斯麥在面對普魯士議會的反對時會堅決地執行他的改革政策。議會沒有為軍費通過稅收,俾斯麥認為議會有義務為軍隊籌措軍費,當議會堅持拒絕向軍隊提供經費時,俾斯麥憑藉王室和議會上院的支持,繞過議會下院直接為軍隊改革籌集資金。

  這是一個大膽而又危險的行動,可以和英國查理一世和斯特拉福德的改革相比。幸運的是,國王威廉和蠻橫的俾斯麥的政策被證明是非常成功的,令普魯士的軍事實力在德意志和德意志的統一中占據絕對的主導的地位,而俾斯麥和威廉也避免了查理一世與他的大臣被處死的命運。

  但是俾斯麥的行動還是出現了誰都沒有預見到的惡果。它確立了德意志帝國思想的專制特徵,而這成為了歐洲的禍根。不久之後,德意志帝國建立,普魯士的政府體制塑造了德意志帝國政府的模式。

  868.丹麥戰爭(1864)

  俾斯麥打造的戰爭工具被用在了三場戰爭中。第一場戰爭就是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戰爭或丹麥戰爭(Schleswig-Holstein War or Danish War)。丹麥和德國都宣稱對依附于丹麥王國的兩個公爵領地擁有管轄權。俾斯麥熟練地處理雙方的分歧,很快,普魯士和奧地利對弱小的丹麥王國宣戰。當然,丹麥王國很快就被擊敗並被迫放棄對兩個公爵領地的所有權。

  隨後,這兩個公爵領地又成為普魯士和奧地利之間爭奪的焦點。俾斯麥一心要將它們納入普魯士版圖,因為它們會成為普魯士未來擴張海上霸權的非常重要的領地,能夠讓普魯士獲得基爾港(Harbor of Kiel)和連接波羅的海與北海的運河通道的控制權。奧地利決心不讓對手得逞,除非普魯士能夠給奧地利某種補償——西里西亞的一部分領土,以及普魯士承諾在奧地利與自己國內一直製造麻煩的非德意志省份發生衝突時會幫助奧地利。

  在這件事情上,雙方發生了無休止的爭論。俾斯麥最終意識到如果要確保得到垂涎已久的獎品,就必須同奧地利開戰,而他也樂於冒這個險,因為戰爭不僅能夠解決公爵領地的歸屬權問題,還可以確認奧地利和普魯士誰才是德意志的主導力量。縱橫交織、難以打開的戈爾迪之結(Gordian knot)只有用寶劍來解決了。

  869.普奧戰爭或七星期戰爭(1866)

  奧地利和普魯士都開始為戰爭做準備。俾斯麥說服法國的拿破崙三世,如果普魯士通過戰爭獲得額外的領土,法國可以得到比利時或萊茵河流域地區作為補償,而條件是法國只需要在普奧戰爭中保持中立。

  俾斯麥還與義大利結成同盟,承諾義大利,一旦戰爭勝利,新成立的義大利王國將會得到威尼西亞作為回報(第856條)。俾斯麥還向德意志邦聯的一些小國許以類似的承諾或建議來取得他們的支持,但是所有這些小國都站在了奧地利一方。這樣,普魯士雖然有義大利作為盟友,但是她的人口還不到以奧地利為首的聯軍人口的1/3。

  戰爭在1866年夏初開始。7月3日,雙方在波希米亞進行了著名的薩多瓦或柯尼希格雷茨會戰(Great Battle of Sadowa or K?niggr?tz)。這是歷史上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會戰之一,它成了奧地利的「滑鐵盧」。普魯士軍隊逼近維也納,弗蘭茨·約瑟夫被迫求和,8月23日,雙方簽訂了《布拉格條約》(Treaty of Prague)。(148)

  奧地利和普魯士之間長期的鬥爭終於結束。按照《布拉格條約》的規定,奧地利同意將過去的德意志邦聯解體,並同意允許普魯士按照其意願對德意志邦聯進行重組。同時奧地利將威尼西亞割讓給義大利王國。一直以來,奧地利置於德國和義大利統一進程中的障礙終於被清除了。

  870.北德意志邦聯的建立(1867)

  很快,重組就開始了。在普魯士的領導下,美因河畔德意志北部的國家組成了北部德意志邦聯(North German Confederation)。總共有21個成員國,還包括漢堡、不萊梅和呂貝克三個自由城市。普魯士的領土隨著漢諾瓦、黑塞-卡塞爾(Hesse-Cassel)、拿騷(Nassau),以及自由城市法蘭克福和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的加入而大為增加。這些新納入的領土使普魯士國王增加了將近500萬新的臣民,並且將先前分散的領土統一成相對集中緊湊的統治區域。

  北部德意志邦聯通過了憲法,規定所有與公共利益相關的事務都要由邦聯議會決定,而議會下院成員需要由普選產生。普魯士國王是邦聯的世襲行政官,也是邦聯諸國所有軍事力量的總司令。

  這樣,德國的統一又向前邁了一大步。但是仍然還有許多工作沒有完成。美因河南岸諸國——巴登(Baden)、巴伐利亞(Bavaria)、符騰堡和黑森-達姆施塔特(Hesse-Darmstadt)等還沒與祖國完成統一。

  871.普法戰爭(1870—1871)和新德意志帝國宣言

  德意志在實現統一的道路上主要面臨兩大障礙:第一,南方各國反對加入由普魯士主導的聯邦政府;第二,法國皇室和軍隊對新崛起的普魯士懷有很大的敵意和妒忌,擔心她會威脅到法國在歐洲大陸一直以來的仲裁者的地位。法國過去對哈布斯堡王室的妒忌現在又轉移到霍亨索倫王室上來。

  俾斯麥消除南方各邦不願加入邦聯和克服法國對德意志在普魯士領導下完成統一的敵意所採用的手段就是直接和法國開戰。他對開戰利用的有利形勢是:1869年,西班牙王位空缺,提出由霍亨索倫王室的利奧波德(Leopold)繼承王位。對法國國王拿破崙三世來說,這似乎是霍亨索倫王室將普魯士和西班牙的利益聯結在一起的詭計,就像當初奧地利和西班牙聯合在哈布斯堡王室的領導下給歐洲和平帶來的災難後果一樣。即使後來利奧波德不想惹惱法國拒絕接受西班牙的王位,拿破崙三世仍然要求普魯士國王威廉保證霍亨索倫王室在沒有得到他的同意的情況下不得成為西班牙王位的候選人。

  這一要求是由法國大使貝內德蒂(Benedetti)在埃姆斯河(Ems)小礦泉療養地向威廉國王提出的。威廉禮貌地拒絕了這一要求,並給俾斯麥發了一封電報告知他所發生的情況,同時威廉批准俾斯麥可以隨意處置和利用這份電報來做文章。俾斯麥將電報編輯後,讓它在法國人看起來像是法國大使受到了威廉國王的侮辱和粗魯對待,而在德國人看來則是法國政府傲慢無禮地提出一個根本不可能答應的要求。隨後,俾斯麥將這封假電報公開了。現在,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了。(149)

  德軍在法國領土(第820條)的勝利在德國各地產生了極強烈的愛國主義自豪感,之前阻礙部分成員國統一的障礙在不可阻擋的民族熱情浪潮前被一掃而空。包圍巴黎的戰鬥還在進行,德意志南部各邦就派出代表前往凡爾賽宮威廉國王的司令部提出他們願意和渴望加入北德意志邦聯。隨後,巴登、黑森、符騰堡和巴伐利亞都被北德意志邦聯接納,而邦聯的名字也被改為「德意志聯邦」。

  幾乎在完成統一的同時,在巴伐利亞國王的建議下——在俾斯麥的授意下——已是德意志邦聯主席的普魯士國王威廉被授予「德意志皇帝」的頭銜,而且這個榮譽可以由威廉家族世襲。1871年1月18日,在凡爾賽宮——包圍巴黎的戰鬥仍在繼續——在熱情地簇擁下,帝國皇帝的稱號被正式授予威廉,德國從此成為了聯邦帝國。(150)

  872.帝國憲法的特點

  德意志帝國(151)通過了憲法。憲法看起來自由民主,但實際上其條款的起草卻巧妙地掩蓋了真正的絕對專制思想。憲法設立了由聯邦議會(Federal Council)和帝國議會(Imperial Diet)兩個機構組成的議會或立法機構。聯邦議會構成了立法機關的上院,由61名成員組成,這些成員由聯邦國家的君主們任命。而普魯士國王作為帝國皇帝可以任命17名代表。這些聯邦議會的成員按照其代表的政府或統治者的指示進行投票表決。

  而帝國議會構成了議會的下院,由通過普選產生的大約400名成員組成。最初選舉的比例是聯邦政府內各國按照每2萬人口選舉一名會議代表。

  我們看到的是議會制立憲政府的形式。然而,如我們所說,這些形式只不過是掩蓋了實際上皇帝的絕對專制權力。帝國皇帝可以任命和掌控聯邦議會的17名代表的投票權(除此之外,他還掌控著代表皇家行省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的3個代表名額的投票權),因此,皇帝掌控了聯邦議會所有真正重要的議題,聯邦議會體現的不過是皇帝的意志。

  而對於帝國議會的表面權力,憲法有條款規定的這些權力只不過是權力的表象而已。它確實可以發起議案,但實際上大部分議案,尤其是重要議案,都是由聯邦議會制定;帝國議會的實權很小,因為聯邦議會可以對帝國議會的任何提案都行使否決權,而這種否決權在憲法裡卻沒有任何限制條款。

  另外,帝國議會可以隨時遭到聯邦議會的解散,也就是遭到皇帝的解散。每當帝國議會拒絕按照帝國意志行動,其成員就會被遣送回家,進行新的選舉。這樣一個新的通常更容易被皇室駕馭的帝國議會就此誕生。

  再者,帝國議會根本不能影響政府政策或掌控管理事務。在地位上類似於英國首相的帝國議會議長要向帝國皇帝負責而不是向帝國議會負責。因為皇帝可以隨意決定他的任命和罷免。只要他的主人皇帝支持他,議長可以對帝國議會的投票不予理睬或對議案故意投不信任案,而不用擔心受到懲罰。

  最後,帝國議會對戰爭事務幾乎沒有任何控制權。皇帝更可以在沒有得到會議建議和同意的情況下宣布進行自衛戰爭,既然帝國政府根本不用顧忌事實真相,可以隨意將攻擊戰爭說成自衛戰爭,帝國議會在這個重要領域也就沒有任何權力和權威性了。(152)

  憲法的這些條款讓帝國議會只不過是權力的影子和官方辯論的一個俱樂部而已。按照俾斯麥的構想,憲法給德意志帝國創立(或者是永久保留)了「用民主飾物點綴的君主專制制度」,而不是一個真正具有代表性的議會政府。

  873.作為帝國議會議長的俾斯麥;三國同盟

  普法戰爭結束後將近20年的時間裡,新的德意志帝國的事務都由俾斯麥作為第一任帝國議長(Imperial Chancellor)處理。俾斯麥的外交政策,也是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在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Austria-Hungary)和義大利之間組建了三國同盟(Triple Alliance)。(153) 三國同盟是針對俄國和法國成立的防守同盟。三國同盟的建立是19世紀末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之一。在十幾年的時間裡,三國同盟成為促進歐洲和平的主要力量,但是後來隨著普魯士優勢和傲慢的增長,三國同盟成為了鄰國獨立自由的最大威脅,也成為了1914年世界大戰的決定性因素。

  874.威廉二世在德國的統治(至第一次世界大戰)

  1888年,威廉一世去世,終年91歲。他的兒子腓特烈繼位,當時腓特烈就患有致命的痼疾。僅僅在位三個月後,腓特烈就去世了,他的兒子登上皇位,稱為威廉二世(William II,1888)。

  威廉二世即位時29歲,普遍認為年輕的國王會完全在俾斯麥的影響下執政。但是很快,威廉二世就顯示了自己強硬的意志。他與俾斯麥的關係非常緊張,年老的俾斯麥突然被威廉二世罷免了議長職位。(154) 很多人覺得年輕的國王如此對待帝國的創建者和霍亨索倫王室的帝國財富的締造者是十足的忘恩負義。在罷免了俾斯麥後,威廉二世的統治完全成了他的獨角戲。(155)

  在1914年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帝國的商業和工業發展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再加上政府統治雖然受到了倡導社會和工業改革、實行更加民主統治的社會民主黨(156)的強烈反對,但是仍然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工商業的發展和政府管理的民主進步成為德國歷史上最令人關注的兩個成就。

  威廉二世外交政策的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發展德國皇帝與土耳其蘇丹的友誼。威廉的目的就是得到奧斯曼帝國的支持,令德國商人和定居者獲得特權,尤其是在德國建立的由君士坦丁堡到巴格達和波斯灣的鐵路的特許權。這些事件都是和德意志帝國皇帝的雄心壯志及普魯士的強大軍事實力密不可分的,而威廉二世的野心和普魯士的軍事力量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本因素,而關於這一點我們會在後邊的章節進行適當的闡述。

  875.1866年後的奧匈帝國

  薩多瓦(Sadowa)會戰的災難對於奧地利來說,就如同當初耶拿會戰對於普魯士的災難(第807條),帶來了它的政治重組。

  重組過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奧地利宮廷接受了馬扎爾人要求與占主導地位的德意志民族的平等權利。根據《奧匈協定》(Ausgleich),奧地利和匈牙利在重新建立的國家中的關係已被界定好。它使舊的帝國分成兩個部分,分別是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157) 兩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議會,一個在維也納,另一個在布達佩斯,每個議會對自己國家的內部事務都有著完全的掌控權。雙方都沒有相對另一方的任何優先權。

  兩國的共同利益所在——包括外交、軍隊和財政——都會由特殊的第三方機構做出裁決,這個第三方機構叫作「議員團」(Delegations),由分別來自兩國議會的60名代表組成。奧地利帝國的世襲統治者也是匈牙利的立憲國王。這一著名的協議經過匈牙利和奧地利兩國議會的批准通過,馬扎爾人和哈布斯堡王室長期以來的紛爭終告結束。同時奧匈協議達成,奧地利立憲政府獲得了自由憲法,而在1848年被中止的匈牙利憲法也得以恢復。從這時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雙方的分裂,奧匈帝國在形式上和理論上都是一個立憲議會制國家;但是其政府,在精神和脾性上,還是一個獨裁專制政府。

  《奧匈協議》並沒有對其他民族或種族的歷史、權利和自由予以認可。在奧匈帝國的東半部,馬扎爾人的人口不到匈牙利王國人口的一半,(158) 但是卻掌控著王國所有非馬扎爾人——除了克羅埃西亞(Croatia)的斯拉夫人,他們保持某種形式的自治政府——如同他們在1866—1867年未解放之前所遭受的政治奴役。

  在奧匈帝國的另一半,情況同樣如此。在那裡,居於少數地位的德意志民族掌控著波希米亞的捷克人(Czechs)和加利西亞的波蘭人(Poles),這種狀況類似於馬扎爾人控制著匈牙利的非馬扎爾民族。(159)

  此時,這些獨立的民族宣稱他們想要得到和德意志民族或馬扎爾民族一樣的自治權。容易預見的是,如果這些紛爭沒有造成兩個居於統治地位的民族對獨立民族正義訴求的認可和使二元君主政權使各民族能夠享受平等特權的聯邦共同體,那麼,這種局面的唯一結果就是在面對壓力的緊張時刻將造成政權的解體。

  奧匈帝國的問題幾乎和奧斯曼帝國的問題一樣牽動著歐洲人的神經。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君主專制政權內部居於從屬地位的少數民族居住區只不過是鄰國具有相同血緣關係的更大民族團體的分離區域,在這些少數民族中存在著一種加入這種更大的具有相同血緣關係同族的傾向。於是,的里雅斯特(Trieste)和蒂羅爾(Tyrol)的義大利人被義大利王國所吸引;特蘭西瓦尼亞(Transylvania)的羅馬尼亞人被羅馬尼亞公國所吸引;南部的斯拉夫人被塞爾維亞(Serbia)的斯拉夫人的國家所吸引。在後邊的一章中我們會討論這些民族問題如何成為1914年世界大戰的導火索,並成為影響奧匈帝國命運的決定性因素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