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軍事裡的中國史> 楚國何以淪為秦國的經驗包

楚國何以淪為秦國的經驗包

2024-10-08 17:01:16 作者: 冷兵器研究所

  在春秋戰國時代,楚國一直是一個大國,在戰國初期更是與秦國聯盟,很好地壓制了初期霸主魏國。那麼,秦楚聯盟是什麼時候破裂的?楚國最後又是怎麼成為秦國經驗包的呢?

  戰國中期,秦楚相繼開始變法,這段時期,早期的霸主魏國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後遭到重創,三晉的勢力有所減弱,這便為秦國的東出提供了一個有利的時機。與此同時,楚國趁機準備北上,在這過程中,秦楚兩國勢必會有利益上的衝突,矛盾也漸漸顯現了出來。

  此時魏國西部邊境的防守主力被殲滅。為了扭轉局勢,魏惠王趁楚威王逝世之際,出兵伐楚,並向秦國承諾若秦國不幫助楚國,那麼魏國願意將上洛割讓給秦國,企圖以此來「絕秦於楚」。所以魏國讓出河西之地,結束了與秦國的紛爭,在魏國的這波操作下,秦、楚之間已經出現了裂痕,但是秦國此時還不至於公然與楚國決裂。

  不久以後的陘山之役,魏國獲勝後食言,不肯割讓土地,於是秦惠文王只得再次與楚國聯合,藉助楚國的力量討回上洛。楚國也是在秦國贈以財幣的情況下才幫助秦國,這樣的舉措說明,秦楚的聯盟已經不會再像春秋末年那樣牢固了。儘管如此,秦楚表面的聯盟還在,所以就在魏國「絕秦於楚」的戰略構想破滅以後,魏將公孫衍於公元前323年策劃魏、韓、趙、燕、中山「五國相王」,企圖對抗秦、楚的聯合。

  同年,即位不久的楚懷王欲趁魏惠王年老、魏太子鳴在齊國為質,使流亡在楚國的魏公子高為太子。這一要求遭到了魏國的拒絕,於是楚國起兵攻魏,大敗魏國於襄陵,取得了八座城池。襄陵之役後,楚懷王一戰成名,使楚國在列國中贏得了極高的威望,此後秦國更加不敢與楚決裂。

  請記住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而楚國雖然在軍事上取得了重大勝利,極大刺激了秦國,卻也使得秦國明白,要想東出,必須先連橫三晉。於是公元前322年,秦惠文王派張儀相魏,排斥力主以魏合於齊、楚的魏相國惠施,而行以魏合於秦、韓而攻齊、楚的連橫之策。兩年後,為行張儀之計,秦假道韓、魏,進攻齊國,卻被齊國擊敗。張儀的連橫之策在魏失敗之後被趕回秦國,這也使公孫衍的合縱策略得以開展。公元前318年,公孫衍為魏相,合縱之勢遂在韓、魏、趙、楚、燕五國形成。因楚在五國中勢力最強,懷王被推舉為縱長。楚國此時的威望終於達到了戰國時期的頂點。

  但五國聯軍中,實際出兵與秦交戰的只有韓、趙、魏。三國攻到函谷關,被秦反擊而失敗。次年,秦、韓戰於修魚,韓欲與秦言和,楚卻揚言救韓。韓王大悅,遂與秦絕。秦興師伐韓,大敗韓師,而楚師還未出楚境。楚人的目的無非是想秦、韓兩敗俱傷,以削弱二國的實力,然而喪失的卻是楚國的信譽,以至於後來陷入了孤立的境地。

  公元前314年,秦人又取魏國的焦和曲沃。韓、魏終於被迫屈服於秦,公孫衍的合縱之策徹底被秦瓦解,張儀的連橫之策得以推行。在這種地緣形勢之下,顯然對楚、齊最為不利。秦聯合韓、魏,東向可以攻齊,南進可以伐楚。而合縱失敗的根本原因,無非就是各國有著各自的動機。

  當時,秦國的主要進攻目標是韓、趙、魏三國。燕國距秦較遠,秦國暫時威脅不到,所以態度消極。齊國始終靜待時機,以便趁火打劫,再加上齊國當時還不是秦國的主要擴張對象,是以秦、齊兩國間並未有多少衝突,齊國也不願意為三晉的利益而消耗自己的力量。

  至於楚國,一方面,有越人在楚國的東部邊境作亂,無法全力西向,另一方面,楚國更關心自己的處境,所以局勢稍有變化便想求和。五國戰敗後,魏國曾想求和,便派惠施到楚國,想由楚國送他前去秦國議和。當時楚臣杜赫認為這是在向秦國宣告楚國是主張攻秦的,魏國才是主張議和的,於楚不利,於是他向大將昭陽建議秘密派人與秦國講和。越人時時侵擾楚國,確實牽制了楚國的部分力量,但是以楚國的實力而言,這還不至於使楚國消極怠戰。從楚國兩位要臣的態度上可以看出,楚國在乎的是眼前的利益。當時秦國已經將楚國納入戰略目標當中,但是楚國的君臣尚未識破秦的計謀,因此並不熱心抗秦。但在這場合縱抗秦運動中,楚國公然站在了秦國的對立面,秦國對此很是不滿,以至於在藍田之戰前,秦人還記恨楚國「率諸侯之兵,以臨加我,欲滅伐我社稷,伐滅我百姓」。

  而秦要攻楚必須先要有足夠的國力,這個機會也終於到了。公元前316年,巴、蜀兩國相攻,各自求援於秦。秦國內部對此有分歧,但最終秦惠文王又採納了司馬錯的意見,吞併了巴蜀。從地緣上看,巴蜀位於長江上游,吞併巴蜀後,秦對楚就形成了居高臨下的有利形勢,既可以從武關沿丹江而下,也可以自巴蜀順江而下,可形成兩面合擊之勢。而在這個時間段里,韓、魏對秦的壓力大減,秦惠文王採納張儀「以秦、韓與魏之勢伐齊、楚」的策略,將進攻矛頭指向楚國。

  楚國為了應對秦國的攻勢,則選擇與齊國結盟,以聯合齊國對付韓、魏。這樣秦連三晉,齊楚合縱的形勢已經形成。雙方對峙之緊張,戰爭一觸即發。但秦國要伐楚,則必須設法瓦解齊楚的聯盟,從而各個擊破。於是秦惠文王派張儀使楚,張儀來到楚國後,以割商於600里地為誘餌遊說楚懷王。《史記·楚世家》對這次事件有明確記載。

  楚國客卿陳軫識破秦國計謀,向懷王進言,懷王不聽。張儀回國後,稱病不出,楚懷王以為秦國懷疑自己絕齊的誠意,還派人去侮辱齊王,齊王大怒。張儀這才對楚國派來受地的人說:「子何不受地?從某至某,廣袤六里。」楚懷王自知受騙,怒而發兵。公元前312年,楚國兵分兩路,一方面在北疆伐韓,圍攻雍氏,一方面在西境攻秦,爭奪商於。

  秦國則分兵三路進行反擊,東路由樗里疾率領,出函谷關對圍攻雍氏的楚軍實施反包圍;中路是由庶長魏章統領的秦軍主力,自藍田關始發沿武關道南下,迎擊屈匄的楚師;西路由甘茂率領,自南鄭引一偏師,沿漢水向東深入楚境,配合魏章一起攻取楚國漢中。

  魏章所率的秦軍主力首先在丹陽大敗楚軍,斬首八萬,俘虜楚軍主帥屈匄等七十多名將領,接著魏章率軍繼續向西進攻,與沿漢水東進的甘茂部會師,攻取了楚漢中地,設置漢中郡。楚懷王因此戰慘敗而怒不可遏,第二年便又「乃悉國兵復襲秦」,不僅收復了商於地區,還深入秦境,一直打到距離咸陽不遠的藍田關。秦國也幾乎動員了全國的兵力,雙方在藍田對峙一年有餘。

  見此情形,韓、魏乘機伐楚,襲鄧,楚師聞訊當即撤回。魏章追擊會合韓軍攻楚,取得上蔡。次年,秦又進一步奪取了楚國的北方重鎮召陵。至此,秦國已經將漢中、關中和巴蜀連成一片。

  而楚國在遭此重創後,外交上陷入孤立,軍事也遭到了嚴重的削弱。然而,秦國對楚國窮追猛打,也未必能穩操勝券。當年吳王闔閭與伍子胥、孫武攻破郢都,幾乎把整個楚國吞滅了,到頭來還是得退回吳國。楚國是大國,地域遼闊,一旦開戰,秦國要想速勝是不太容易的,而秦楚戰爭如果曠日持久,則必然有利於韓、魏,這個道理秦國君臣不會不明白。況且此時,秦國還需要拉攏楚國對抗齊國。於是秦惠文王遣使至楚,建議以漢中郡的一半換楚國黔中郡。

  秦人之所以提出這個條件,是因為秦國在巴蜀經營了五年,準備趁機襲取黔中,實現對楚國的戰略包抄。而相對於山高水遠的黔中郡而言,漢中更易取,所以秦國想用漢中郡的一半換取黔中郡。楚懷王卻言:「願得張儀,不願得地。」他一定以為張儀再也不敢到楚國來了,不料,張儀竟然向秦王自請使楚。張儀敢這麼做是因為他事先買通了楚懷王的寵臣靳尚,靳尚又說動楚懷王的寵妃鄭袖。楚懷王以國賓之禮款待了張儀,雖然最後沒有同意易地,但也自知此時的楚國已經無力攻秦,所以同意了與秦國的和親。

  不久之後,秦惠文王卒,秦武王繼位。這位新秦王為了繼續完成對楚國的戰略包圍,在公元前308年,派遣秦將甘茂率軍攻打韓國宜陽。宜陽位於洛水北岸,二周的西南方,是秦通三川西入中原的控扼之地。韓是楚之北鄰,秦不遺餘力攻韓的真正用意就在於占領宜陽以有效地遏制楚國,而秦國擔心楚國援韓抗秦,使馮章許楚以漢中之地,但此時楚懷王已經不那麼好騙,所以還是救援了韓國。只不過此時楚國的軍力還未從丹陽、藍田慘敗中恢復過來,救援行動最終也以宜陽失陷而告終。從此韓國明白了,楚國已經今非昔比,於是在日後的歲月里,韓國只能投入齊國或秦國的陣營,轉而與楚國對抗。楚國也在這次出兵與秦國對抗後很久的時間裡不再主動對秦用兵。秦國得到宜陽之後,楚國就處於秦之西據巴蜀漢中、北占宜陽的包圍圈中,形勢十分不利。此後楚國便不再為諸侯所倚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