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唐朝處心積慮要掃平淮西
2024-10-08 16:59:42
作者: 冷兵器研究所
要說唐朝歷史上危害最大的藩鎮,當屬淮西。那麼淮西為何會有如此之大的危害呢?那就得從地理上說起了。
唐元和九年(814年)閏八月,彰義節度使吳少陽死,子吳元濟秘不發喪,擅領淮西軍務,唐廷拒絕授予吳元濟職銜,「(吳)元濟不得命,乃悉兵四出,焚舞陽及葉,掠襄城、陽翟。時許、汝居人皆竄伏榛莽間,剽系千餘里,關東大恐」。次年一月,唐廷正式開始討伐淮西。
唐廷在吳少陽死後,迅速部署兵力,四個月後就正式對淮西宣戰。唐廷在淮西問題上之所以會迅速決策,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淮西鎮處於唐王朝的腹心位置,嚴重威脅到唐王朝的生存和發展。淮西鎮掌有蔡州、光州和申州之地,其形勢「逼近東都,中天下而持南北之咽喉」,既可以威脅以汴宋為核心的運河漕運系統,又會威脅轉道江漢水域的漕運系統,這對嚴重依賴江淮財賦的唐王朝來說,無異於被扼住了「咽喉」。為了保證漕運的安全,唐廷必須在汴宋周邊屯駐重兵,因此平定淮西成為唐代中期以來的重大軍政問題。
第二,淮西鎮從李希烈到吳元濟,屢有亂作。德宗建中削藩,李希烈反叛,侵占周邊十餘州,阻斷漕運通道,誘發了「奉天之難」。興元後李希烈稱帝,南侵江淮、江漢無果,方退回淮西。貞元十五年(799年),德宗調動十六道兵馬平定淮西吳少誠,兩年無果而終。因此淮西的割據幾乎是一個長期遺留的歷史問題,平定西川、鎮海後,對淮西用兵勢在必行。
第三,平定淮西的時機已經成熟。早在元和四年(809年)唐廷發動第一次討伐成德戰爭之前,宰相李絳就建議討伐淮西,但沒被憲宗採納。吳少陽死後,李吉甫認為「淮西非如河北,四無黨援,國家常宿數十萬兵以備之,勞費不可支也。失今不取,後難圖矣」。同時,經過數年的和平時期,唐廷也具備平定淮西的經濟基礎,因此這時唐廷平定淮西的時機已經成熟,條件已經具備。
吳少陽死後,唐廷立刻進行軍事部署,為平淮西做準備。元和九年(814年)閏八月十七日,唐廷以河陽節度使烏重胤為汝州刺史,充河陽、懷、汝節度使,治所為汝州,在蔡州西北部署了防線。九月七日,又以洛州刺史李光顏為陳州刺史、忠武都知兵馬使,從北面壓制蔡州;又調任泗州刺史令狐通為壽州防禦使,防範東南的光州方向。十三日,以荊南節度使嚴綬為山南東道節度使,從西南逼近淮西。用兩個月的時間,唐廷完成了對淮西的戰略包圍,部署極為嚴密。
十月,唐廷開始發動對淮西的軍事行動。《討吳元濟制》曰:「宜令宣武、忠武、太原、武寧、淮南、宣歙等兵馬合勢,山南東道及魏博、荊南、江西、劍南東川等道兵馬與鄂南計會,東都防禦使與懷汝鄭節度及劍南、義成軍兵馬犄角相應,同為進討。」
本章節來源於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另外,韓愈的《平淮西碑》則反映了當時軍事部署的執行情況。唐廷基本實現了從淮西鎮四個方向同時進討的計劃,其中陳許李光顏、宣武韓弘均是從北方進討,三鎮統轄唐軍主力,因此蔡州北邊為主戰場。只有山南東道節度使嚴綬及後來的隨唐鄧節度使李愬從西南方向突破,而壽州防禦使令狐通及後來代之的李文通則從東南策應。
關於戰爭雙方的兵力。元和十一年(816年)十二月之前,唐軍「討淮西諸軍近九萬」,之後多有增益,估計總兵力達到十萬以上。關於淮西鎮的兵力,據韓愈的《平淮西碑》記載:「合攻其北,大戰十六,得柵城縣二十三,降人卒四萬。道古攻其東南,八戰,降萬三千。再入申,破其外城。文通戰其東,十餘遇,降萬二千。愬入其西,得賊將,輒釋不殺;用其策,戰比有功。……師還之日,因以其食賜蔡人。凡蔡卒三萬五千,其不樂為兵願歸為農者十九,悉縱之。」因此共計淮西軍隊有十萬餘人投降,戰死者數量則不得而知,可見淮西的兵力也超過了十萬。
憲宗使用武力徹底平定西川、鎮海、淮西、淄青四鎮,而且山南東道、幽州、魏博、成德、宣武等鎮也望風歸附,使安史之亂以來的藩鎮形勢得以改觀,史家稱之為「元和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