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女孩對父親的依賴,弱化到合理範疇
2024-10-08 16:55:22
作者: 曉丹
對於很多有女孩的爸爸來說,用一句「把女孩寵上了天」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對於女孩從小到大的事務,很多爸爸都是親力親為,身體力行。
但是,父女關係過度親密並不是一種好現象,尤其是在女孩步入青春期後,爸爸若不能適時調整與女孩相處的模式,將會對女孩的成長產生一些不良的影響。
下面案例中的小雅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
小雅是一個活潑開朗、懂事乖巧的孩子,學習成績也很不錯。
對於這一切,小雅的媽媽卻是有「苦」難言。女兒看似一切都好,無可挑剔,可是她在家裡的一些行為舉止,卻讓人很是頭疼。因為爸爸經常在外出差,覺得對小雅有所虧欠,所以在家的時候就格外寵溺她,從小到大一有時間,就帶著小雅四處瘋玩。以至於小雅曾信誓旦旦地對爸爸說:「爸爸,我喜歡你,長大了一定要嫁給你。」
孩提時代的玩笑話,誰也沒有放在心上。之後的家庭教育,父母秉持著「黑白臉」策略的教育方式,媽媽唱黑臉,對小雅採取高標準嚴要求;爸爸唱白臉,充當老好人、「救火員」的角色。
久而久之,媽媽發現,進入青春期的小雅與自己的關係越來越疏遠,與爸爸的關係卻越來越親近,不僅大事小事都不與自己商量了,就連晚上看電視、睡覺也要和爸爸膩在一起。媽媽剛開始以為是父女倆不經常見面,導致小雅對爸爸極度依賴,可後來發生的一系列行為,卻著實讓人哭笑不得。
當媽媽與爸爸偶爾發生爭執時,小雅就會給爸爸幫腔,埋怨媽媽的不是,甚至指責媽媽不懂得心疼爸爸。
有一次,爸爸又要去外地出差,為期一個月。就在爸爸臨出門時,小雅突然一臉不舍,拉住爸爸的手不放,最後還是一旁的媽媽提醒小雅上學要遲到了,她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晚上放學回到家,小雅一臉怨氣,不管媽媽怎麼關心她,她都怒氣沖沖的,可在接到爸爸報平安的電話後,卻又立馬露出了笑臉,與電話那頭的爸爸聊得十分高興……
對於小雅的種種行為,媽媽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小雅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對小雅的種種行為表現稍加分析,不難發現小雅有一些「戀父情節」。「戀父情結」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認為「戀父情結」是一種典型的性心理障礙,這一障礙使得女孩對父親專注深情,視母親為多餘之人,甚至希望自己能取代母親的位置獨享父親,也可稱之為「戀父仇母」。
通常,具有「戀父情結」的女孩會有以下表現:不想與父親分離,渴望與父親形影不離;想要獨享父親的愛,即使是自己的母親也不行;對所有與父親親近的人心懷嫉妒。
以上種種,就是「戀父情結」的具體狀況,當自己的女孩具備以上任意一點,父母就要開始警惕了。根據心理學研究發現,「戀父情結」的產生主要源自以下幾方面:
第一,客觀原因,出自單親家庭或父女關係過於親近;
第二,個性原因,女孩內向且嬌氣,父親過於寵溺;
第三,教育原因,父慈母嚴,導致女孩更加依賴父親。
總的說來,「戀父情結」是女孩與父親無法實現真正的心理分離。這種情況若不加以糾正,久而久之,不僅會影響母女之間的關係,還會影響女孩的擇偶標準和婚戀觀。
就如案例中的小雅,因為媽媽長期扮演著嚴母的角色,爸爸扮演著慈父的角色,再加上爸爸對小雅的過分寵溺,使得小雅對爸爸產生了很深的依賴感,以至於疏遠媽媽親近爸爸,並對媽媽產生了絲絲不滿。
對於女孩的「戀父情結」,父母一定要加以重視,並採取必要的方法加以引導和弱化,把女孩對父親的依賴,弱化到合理範疇。具體怎麼做呢?以下方法可以幫到你:
(1)擴大女孩的交際圈。
父母可以鼓勵女孩多出去走走,多參加集體活動,以此來擴大女孩的交際圈,讓女孩多結交一些朋友,轉移女孩的注意力,弱化對父親的依賴。
(2)對女孩進行性別教育。
所謂性別教育,就是告訴女孩男女有別,與異性交往與親近時要把握一定的分寸,即使是自己的父親也不例外。此外,父母還要針對青春期女孩生理、心理的發育來進行性知識教育的講解,讓女孩意識到過分依戀父親是不對的,引導女孩早日從依賴父親的行為中走出來。
(3)在行為上予以配合。
既然「戀父情結」是源於女孩與父親太過親近,那麼作為事件的當事人,父親就要在日常的行為舉止中注意分寸,與女孩保持應有的距離,而母親則要奮起直追,在行為舉止上多多親近女兒。當然,父母雙方要在行為上互相配合,才能慢慢糾正女孩的「戀父情結」,讓女孩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家庭教育中,父親在女孩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對女孩性格的塑造,往往比母親更具影響力。但是,父親對女孩過於寵溺導致女孩對父親產生過度的依賴,卻並不是一種好現象,會給女孩帶來許多不利的影響。作為父母,要想方設法去引導和糾正這種不良行為,把女孩對父親的依賴弱化到合理範疇,這樣才是愛護女孩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