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天性矜持,不要給女孩過多的限制
2024-10-08 16:54:19
作者: 曉丹
中國式育兒普遍存在著這樣一種怪象:一方面,父母對孩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竭盡所能地提供最好的物質生活;另一方面,又不捨得放手,給孩子設定各種條條框框,控制孩子的一言一行。家有女孩的父母更是如此,他們總是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對女孩說:
「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都多,這事你必須聽我的。」
「我這麼做不是為了你好嗎?你為什麼就不明白呢?」
「你能不能聽話懂事一些,成熟一些?」
「你是我生的,我想怎麼教就怎麼教!」
什麼是控制型父母?如果這些你都能對號入座的話,那麼你很可能就是控制型父母。控制型父母最大的毛病就是對孩子提出各種束縛性要求,比如,女孩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女孩不要像男孩子一樣走路風風火火的」等,在父母看來,女孩就該有女孩的樣。
可是,父母一味地用自己的觀點去評判孩子的所作所為,限制孩子的行為,違背女孩的意願,最後的結果便是孩子叛逆,父母憂心。
小時候,父母覺得蘇芒膽子小,過於溫柔,便將她寄養在鄉下和幾位年齡相仿的堂哥們一起玩耍,後來上學後,父母便將蘇芒接回了身邊。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發現蘇芒在鄉下的幾年,膽子是變大了,可隨之而來的也沾染了一些習慣,比如,說話嗓門兒大,走路沒有女孩的樣子,不愛穿裙子卻愛踢足球,有時甚至還和男孩一起到河裡摸魚。
本書首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在父母看來,女兒已經14歲了,步入青春期了,應該有個女孩該有的樣子,要處處表現出淑女的風範來,說話要輕聲細語,走路要不緊不慢……總之,行為舉止不能像男孩那樣,否則這和「假小子」有什麼區別。抱著這種想法,父母對蘇芒的行為嚴厲制止,不僅沒收了她喜歡的足球,還整天這不許,那不許,用大家閨秀的行為舉止來要求蘇芒照做。
性格天生散漫的蘇芒,哪裡受得了父母的這般約束,在她看來,自己又沒做什麼犯法的事情,值得父母像對待犯人那樣要求自己嗎?
就這樣,雙方互不理解,互不退讓。在父母的過多限制下,蘇芒越發變得叛逆了,與父母的關係也越來越疏遠了。
很多父母常常埋怨孩子不理解自己,可你有理解過自己的孩子嗎?如果你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要求孩子服從你的決定,聽從你的安排,處處限制她的行為,你憑什麼要求她理解你呢?
曾有教育專家在做一個關於青春期女孩的講座時,問台下的女孩:「如果給你們一次重新選擇性別的機會,你們是願意做女孩還是男孩呢?」令這位教育專家沒有想到的是,台下約有3/4的女孩選擇了做男孩,而她們給出的理由都是受到的束縛太多了。
步入青春期之後,女孩的心理和生理開始發生了很多變化,她們希望脫離父母的掌控,擁有更多的成長空間與自由。可是,在父母看來,此階段的女孩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如果不能替她們把好關,她們難免誤入歧途。抱著這一想法,父母就這也不許,那也不許,對女孩的行為處處限制,這種限制就如一把沉重的枷鎖,限制了女孩的成長和自由,也束縛了女孩的天性。
女孩天性矜持,不要給女孩過多的限制,在教養女孩的道路上,過多的限制會泯滅女孩的天性,抑制其正常的發展。父母如果真的愛孩子,為孩子的將來考慮,就請敞開心胸,接納和包容孩子的一切,不再用條條框框去限制她們,讓她們在一種舒適、寬鬆、愉悅的環境下成長。
那麼具體來說,父母要怎麼做呢?
(1)不要用淑女的標準來限制女孩的發展。
很多父母覺得女孩就應該有女孩的樣子,所以踢足球、下河摸魚、瘋跑打鬧這些事都不應該參與,因為這些是屬於男孩的行為,女孩就應該表現得優雅大方、規規矩矩,一顰一笑都應該展現出女孩的儀態之美,這樣才是女孩該有的樣子。
抱著這樣的想法,父母對女孩諸多限制,可是只要女孩喜歡,又有何不妥呢?難道說,這樣做就不是女孩了嗎?相反,在諸如此類事物的參與中,對女孩的性格、膽量、見識、人際交往都大有益處,比如踢球可以強壯身體,摸魚可以提升樂趣,與朋友同學瘋跑打鬧可以增進彼此的友誼。
作為父母,請不要再用淑女的標準來限制女孩的發展,應鼓勵女孩釋放自己的天性,勇敢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唯有這樣,才是對女孩身心發展最好的方式。
(2)不要阻止女孩對世界的探索。
人生就是一場看不見終點的旅行,也是一個不斷探索、進取、奮進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所走的每一步,都需要女孩自己去感知,方能體會到生命的意義與美好。在此過程中,父母若百般阻撓,諸多限制,勢必會扼殺女孩的好奇心與探索欲,這樣無異於擊碎了女孩對美好人生的所有幻想。
這樣的結果,是父母願意看到的嗎?我相信任何愛孩子的父母,都不願看到這樣的結果。既然不願,那麼就不要阻止女孩對世界的探索,請讓女孩在不斷的探索和一路的奮進中,變得勇敢堅強起來吧。
(3)尊重女孩的意願。
步入青春期,女孩雖然在某些方面缺乏經驗與歷練,但至少她對自己心理的需求是非常清楚的,她也想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做事,也想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可惜的是,父母往往不願意給孩子創造機會和提供平台,久而久之,親子關係便不斷惡化,甚至走向破裂的邊緣。
最理想的親子關係是「我愛你,但你是自由的」,為人父母不僅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還要避免過多的限制固化孩子的思維,讓其變得只知服從不知思考。要尊重女孩的意願,並與她們一起商討其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以適當的幫助和合適的建議,去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最後,我想用黎巴嫩詩人紀伯倫詩中的一段話來告誡所有的父母:「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上,卻並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