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用」的人正當紅
2024-10-08 15:00:34
作者: 金文
專長的多樣,只是「好用」的條件之一,更重要的是態度。
把自己分內的工作做好、做精是員工的核心競爭力,那是不是說,我們只要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到位就萬事大吉了呢?對自己工作職責範圍之外的事是不是就可以採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漠然態度呢?當然不是。
柳博是一個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毫無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憑著深厚紮實的專業基礎和出類拔萃的文筆,他一畢業就進入一家出版社擔任責任編輯。專業能力強是柳博獲得社長賞識的一個方面,更難能可貴的是他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
當時,出版社正在進行一套叢書的出版,每個人都很忙。由於人手不夠,編輯在做好自己分內工作的同時,被主任派到發行部、業務部幫忙是常有的事。其他編輯被派去一兩次就怨聲連天,只有柳博每次都心情愉快地接受所有指派。
包書、送書、售書,柳博幾乎待遍了出版社的所有部門,與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都混了個臉熟。柳博踏實做事的風格、笑臉迎人的態度給每一位接觸過他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取稿、跑印刷廠、郵寄……只要他人開口,只要時間允許,柳博全都來者不拒。
一直在暗中觀察員工表現的社長暗暗點頭。後來,柳博的工作更忙了,但忙的卻是一些更重要的事情。比如出版社規劃的一些重點選題的討論,社長總是點名讓柳博參加;向知名作家約稿,也少不了柳博出面……
僅僅用了三年時間,昔日的同事依然在案頭重複著一成不變的工作,柳博的職業生涯卻一路順風順水,就算不能用「坐直升機」來形容,那也是坐上了高速電梯,從責任編輯到編輯主管,後來又躍升至出版社管理層高級管理人員。柳博實現了人生的三級跳,成為出版社獨當一面的大將級人物。
每一個人在公司中都有其特定的職位、明確的職責,這是社會專業化的結果。但這絕不代表每一個人只能做一件事,只要做一件事。在時間緊迫、任務緊急的特殊情況下,願意配合上司,毫無怨言、盡心盡力地完成額外工作的員工,通常是公司積極培養的對象。
抱怨分外的工作,不是有氣度和有職業精神的表現。一個勇於負重、任勞任怨、被老闆器重的員工,不僅會認真做好本職工作,也願意接受額外的工作,能夠主動為上司分憂解難。
日本知名財經雜誌《President》曾提出一個有關人才的「好用」的觀念。「好用」的人工作態度積極、學習能力強、可塑性強、願意挑戰新事物,也願意以公司的需要為己任,主動為上司排憂解難,而不是故步自封,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自滿自得。
事實也確實如此,通過觀察你會發現,但凡是活躍在各個企業內的「香餑餑」人物都有一項特質——「好用」。尤其是在21世紀競爭激烈的新經濟時代,職場人士是否具有「好用」的特質對其畢生事業起著決定性作用。
孫文是某汽車公司的銷售經理。一天晚上,公司發生了一件十分緊急的事,他需要發通告信給公司所有的營業處。時間之短和營業處數量之多使得他需要抽調一些員工協助。當孫文安排一個做速錄員的下屬去幫忙套信封時,那個職員老大不願意,一副為難的樣子說:「這件事與我無關吧。分外的事我不做,再說我到公司來不是做套信封工作的。」
聽到這話,孫文怒火驟生,但仍心平氣和地對那個速錄員說:「既然不是分內的事你就不做,那就請你另謀高就吧!」
就這樣,那個員工失去了工作。理由很簡單——她在公司是個不「好用」的人。不可否認,任何一個企業,即使像微軟那樣近於完美的企業,也會有很多漏洞。即便是最完整的人事規章、最詳細的職務說明書,也不可能把每一個人應做的每一件事都講得清清楚楚,肯定會臨時跳出一些事來,老闆當然也會臨時給下屬下達某個工作任務。上文提到的那個速錄員在公司急需用人時表現出的置身事外的態度,絕對與「好用」的原則相違背,被公司淘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作為公司的一名職員,面對公司的事務,我們不要以「這不是我的工作」為藉口,漠然不理,而應該抱著公司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的積極思想,從大局出發,為公司的前途著想。
其實我們無論做什麼,都是在為將來做準備。如果我們用提高自己能力的積極心態來對待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就能把工作當成機會,把指派當成鍛鍊。
想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想在不景氣的經濟環境中存活下來,請讓自己成為一個「好用」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