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有遠見的父親,越捨得孩子吃苦
2024-10-08 14:41:29
作者: 寧十一
最悲哀的父親,就是把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養成虛榮懶惰的「紈絝子弟」。南京師範大學酈波教授曾說:「真正的教育,是再富也要苦孩子。」真正有遠見的父親,捨得讓孩子吃苦,讓他親自去體驗一下生活的「不容易」。
曾經的體育冠軍,現在的當紅明星田亮曾在夜裡發了一條配圖微博,圖片上是一雙傷痕累累的腳踝,配文是「網球少女,除了承受了這個年紀不該承受的紫外線,也變得更加堅強了,老父親一邊心疼一邊欣慰……不說了,要給閨女送水去了。」
在大家都恨不得抱著空調不撒手的酷暑天裡,田亮的女兒「森碟」卻在室外頂著烈日練習網球,看到的網友都表示心疼,覺得田亮作為父親未免過於苛刻。
田亮作為一個曾經的運動員,沒有人比他更明白體育運動有多苦,受傷亦是在所難免。「森碟」四年前就已經開始打球了,每每看到女兒受傷或大汗淋漓,累得上氣不接下氣時,田亮雖心痛,卻只在一旁默默忍受。因為他明白,「森碟」現在學會了吃苦,才能長大,而現在她身上的每一處傷都會成為她人生道路上的勳章。
田亮無疑是一位非常有遠見的父親,他清楚自己不可能成為孩子永久的保護傘,總有一天孩子要學會獨立面對人生。若真到了那一天,作為父親,他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勇氣有能力承擔未來的一切是與非。
同樣捨得孩子吃苦的還有身價百億的富豪霍啟剛,他和妻子郭晶晶帶兒子霍中曦到農田體驗插秧。他在微博曬出一組一家人戴著草帽,挽著褲腿,站在滿是污泥的稻田裡插秧的照片,並配文說:「剛剛過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周末,跟老婆孩子一起去香港二澳村,體驗插秧,領悟農民伯伯的辛苦。現在的孩子們成長在幸福的時代,沒餓過肚子,挑食和浪費變成了習慣,他們更需要知道食物從哪兒來,學會珍惜,學會知足!」幹完農活後,一家人還一起享受了簡單的農家菜。
父親愛孩子是天性,但如果愛得太緊張,捨不得讓孩子吃苦,哪怕一點磕碰一點委屈都不忍心,不僅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還會使孩子養成過度依賴父母,只想坐享其成的壞習慣,進而影響他成長過程中必須積累的抗壓能力、抗挫折能力,以及抵禦各種誘惑的能力。
聞名世界的大詩人於戈曾說:「你什麼都可以給孩子,唯獨對生活的經歷,喜怒哀樂,成功挫折,你無法給孩子。經歷不到這些,他就沒有對生活的獲得感。」
本章節來源於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
2019年,一位湖南籍的高考學生悅悅被汕頭大學錄取。她的父親欣慰之餘決定兌現當初的約定,就是無論女兒考上了哪所大學,都和女兒一步一個腳印走著去報到。
從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起,父女二人便開始了籌劃,父親只負責制定路線圖,而其他的事都由女兒統籌安排,還要求必須精打細算。看著女兒生澀笨拙的規劃,父親只靜默不管。待準備就緒,父親便帶著女兒背起行囊拄著手杖從湖南益陽出發,這一走就是26天,1300公里。
當他們到達目的地時,二人已是滿面風霜,皮膚黝黑,腳底不知磨起又磨破了多少水泡,可悅悅卻沒有一丁點兒的埋怨。
記者問悅悅這一次行程學到了些什麼,悅悅說:「之前出行一般都是我還在學校的時候,父母先安排好了。所以我基本沒怎麼親自安排過路線什麼的。但是這次旅程,爸爸全程放手給我處理,讓我真正歷練了自己,學著訂酒店,找餐館,做景點攻略,設計路線,等等,所以真的學到了很多。這些學習是書本上沒有的,只能自己親自走這上千里路才能真正體會並掌握……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學會了適應很多不同的環境。在不同地點都能適當休息,不同的菜品都能吃。」
這一路不可能不苦,孩子卻深感「很值得」,悅悅很幸運,擁有一位有遠見卓識的父親。而這位父親產生的深刻影響將伴隨孩子一生,在未來的人生中,這個女孩會比同齡人走得更遠更篤定。
有遠見的父親明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道理,習慣享受安樂的孩子,不能吃苦也更害怕吃苦,反而會滋生出焦慮感。因此,必須從小讓孩子學會吃苦、習慣吃苦,在今後面對更大的苦難時,才能弱化苦難對孩子的衝擊,也讓孩子更有底氣去面對。
在一期《少年說》中,一位剛上初一的女孩登上高台後第一句話喊給了她的爸爸:「你真的太狠心了!」
主持人和同學們一臉不解。原來在這個女孩的暑假裡,她的爸爸給她制定了為期三個月的軍事化訓練:每天五點半起床,進行跑步、跳繩、投球等各種體育運動,家中一日三餐都由她來做,其間必須完成一定的課業量,爸爸還要進行考核……
隨著女孩的「控訴」,台下的同學紛紛向她的爸爸投去異樣的眼光。可這位爸爸卻只問了女兒幾個問題,他問女兒新學期已經開始了一段時間,學習苦不苦,女兒回答「不苦」;問她累不累,女兒回答「不累」;又問她快樂不快樂,女兒回答「快樂」。回答了這些問題後,女孩潸然淚下,仿佛明白了什麼。
這位爸爸說:「看似簡單的軍訓,卻是對人生的磨礪。你能堅持三個月,就能堅持初中的三年,就能堅持人生的三十年。」
美國教育學家芭貝拉·羅斯說:「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成功往往是與艱難困苦、坎坷挫折相伴而來的。」
每位父親總想把最好的或者更好的留給孩子,但我們能留給孩子的禮物絕不是金錢、房子或車子,而是應對一切困境的能力、面對一切苦難的心態,是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時,他們擁有能夠乘風破浪、披荊斬棘、在這個世界砥礪前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