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對與錯,聽聽孩子怎麼說
2024-10-08 14:38:49
作者: 范曉軍
當別人指責我們做錯了一件事時,我們會急切地想要去說。說些什麼呢?會說一說這件事情我們做錯的原因;會誠懇地說一句對不起,並保證以後不會再錯;會為自己辯解一番,說明這件事不是我們做的……所以,當別人或是我們自己指責孩子做錯一件事時,你會給予孩子說話的權利,聽一聽孩子的解釋嗎?
孩子犯錯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相反,犯錯可以讓孩子牢記犯錯誤的原因,並記住以後不會再犯。事實上,可怕的是我們父母,不管孩子做得對與錯,逮住孩子就是一頓訓斥,不給孩子說話的權利,也不聽孩子說一說原因。
如果孩子真的做錯了,溫和地教導一番也無妨,可若是孩子沒有做錯呢?那我們的訓斥無疑會像一把尖刀,扎在孩子委屈的心上。
丁丁是一個六歲的小男孩兒,他最喜歡的就是媽媽了,可就在前幾天,他哭著推了媽媽一下,並大聲地對媽媽說:「媽媽,你是個大壞蛋!我以後再也不喜歡你了!」於是接連好幾天,他都沒有再理媽媽。
丁丁媽媽當時以為孩子在耍脾氣,並沒有找孩子聊一聊。直到最近幾天,她發現孩子對她不理不睬,就算她主動上前與丁丁說話,丁丁也會跑開。
丁丁爸爸發現丁丁媽媽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後,就詢問丁丁媽媽那一天發生了什麼。
丁丁媽媽說:「那一天,我在廚房做飯,讓丁丁幫忙照看一下妹妹。也不知道丁丁是怎麼照顧的,讓妹妹一直哭個不停。我被吵得心煩意亂,就對丁丁說了一句:『你是不是欺負妹妹了?怎麼老是把妹妹惹哭?』然後丁丁突然大哭起來,跑回自己房間,並說以後再也不喜歡我了。」
本章節來源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丁丁那麼喜歡妹妹,從前也沒見他欺負過妹妹呀!」丁丁爸爸皺著眉頭說,然後又問丁丁媽媽,「你當時有沒有問丁丁為什麼老是惹哭妹妹?」
「這個倒沒有。」丁丁媽媽覺得,當時就丁丁和妹妹在一起,惹哭妹妹的應該就是丁丁了。
「我不否認妹妹是丁丁惹哭的,但他惹哭妹妹的原因是什麼呢?你有沒有聽他解釋呢?既然丁丁當時哭了,而且還說再也不喜歡你了,那丁丁一定是受了很大的委屈。我覺得,不管孩子做的事是對還是錯,我們都該聽聽他們那樣做的原因。」丁丁爸爸說。
丁丁媽媽聽後,覺得丁丁爸爸說得很有道理,也不禁後悔當時沒有聽一聽孩子的解釋。
當天晚上,丁丁爸爸給丁丁讀睡前故事,見氣氛不錯,丁丁爸爸就提起了前幾天發生的事。丁丁聽後,沉默了一會兒,他含著眼淚委屈地對爸爸說:「那天,妹妹老是將小積木放嘴裡,積木上有好多細菌,我怕妹妹吃了細菌會拉肚子,就將積木從她手裡拿走。可是我一拿走,妹妹就大哭。然後她又拿另外的積木含在嘴裡,我拿走後她又哭。就這樣連續哭了好幾次。」
「然後妹妹的哭聲引來媽媽,媽媽來了也不問原因,不分青紅皂白就訓斥了你一頓。你心裡覺得委屈,所以才哭,才說再也不理媽媽了,對不對?」丁丁爸爸問。
丁丁點了點頭。
「丁丁,我覺得媽媽經過這幾天的反思一定知道錯了。你看,媽媽不聽你解釋,你就那麼委屈傷心,現在媽媽知道錯了,你不聽她道歉,她也很傷心。」丁丁爸爸耐心開導。
丁丁覺得爸爸說得很有道理,第二天就理睬媽媽了,而媽媽也向丁丁道歉了,並保證以後不管什麼事都會聽他說一說。
當我們蒙受不白之冤時,內心一定會非常委屈、焦躁,恨不得能立馬向人解釋清楚。作為內心敏感的孩子,當他們遭受冤枉有口難辯時,內心的委屈與焦躁會放大數倍。這些負面的情緒像是有魔力,它們會操控孩子的思想,不是導致孩子說一些激烈的話,就是導致孩子封閉自己的內心。
就像事例中,丁丁的家庭有兩個孩子。丁丁的心裡有一個小天平,他會暗暗地掂量父母是喜歡他還是喜歡妹妹,當父母對妹妹的關注多過他時,他的內心會變得敏感而脆弱。所以,當他被冤枉且媽媽不聽他解釋時,他會非常焦躁和憤怒,甚至說出再也不喜歡媽媽這樣的話,可見他當時的內心活動有多劇烈。
在孩子心中,父母是與他們最親近的人,是他們的參天大樹,他們的心裡話最想告訴的也是自己的父母。而且,孩子是一個有思想且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說話的權利,有表達自己內心想法的權利。所以,當父母認為孩子做錯一件事時,先不要急著去訓斥孩子,而是要聽一聽孩子怎麼說。當別人指責我們的孩子時,也不要被他人的思想所操控,就不問緣由地訓斥自己的孩子,而是要保持理智,聽一聽孩子講述事情的經過,聽一聽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然後去判斷對與錯。
如果孩子做錯了,父母要鼓勵孩子主動道歉。如果孩子沒有做錯,那就要堅定地站在孩子這一邊,讓孩子明白只要他做的是對的,父母會無條件支持他。父母這樣的舉動,還可以加深孩子的是非觀,對孩子以後的成長非常有利。而這也是一個平等、民主的家庭該有的對待孩子的方式。
每一對父母都要有寬容的心,給予孩子說話的權利;每一對父母也該有耐心,聽一聽孩子怎麼說。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才會變得積極向上、樂觀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