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孩子當成易碎的玻璃和易化的糖
2024-10-08 14:37:52
作者: 范曉軍
在某一片戈壁灘上,生長著兩棵小樹。
一棵樹被主人照顧得十分精細,主人經常給它澆水、鬆土、施肥。為了更好地保護這棵樹,主人還在旁邊搭建了一個小亭子。而另一棵樹卻沒那麼幸運,主人只是隔三岔五地才想起來給它澆水、鬆土、施肥,並任其被風吹日曬。看起來,兩棵樹都長得還不錯,鬱鬱蔥蔥、枝繁葉茂。
一天夜裡,忽然狂風大作,整片戈壁灘都被大風席捲了,直到第二天風才停。這時候,兩棵樹的主人都來看他們栽的小樹。讓他們驚訝的是,兩棵樹居然有了非常明顯的差別:被精心照顧的小樹被大風連根拔起倒在地上,而另一棵小樹則依然挺拔地豎立在戈壁灘上,只是被風颳斷了幾根小樹枝。
請記住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看了這個故事,或許作為父母的你有些困惑:為什麼同樣枝繁葉茂的樹會有如此的不同呢?為什麼悉心照顧的樹木會更容易被摧折呢?
這是因為,被照顧得細緻入微的小樹,不用費什麼力氣就得到了水分和肥料,根就不會向深處扎。而那棵被照顧得「不那麼好」的小樹,為了生存下去,就只好把根扎得更牢固、更穩當,只有這樣,它才能得到足夠的水分和養分。這個道理,是不是也適合父母們對孩子的養育呢?
面對一個幼小的生命,從呱呱墜地到蹣跚學步,再到歡蹦亂跳以至自己上下學,作為父母,看著一天天長大的孩子,萬千欣喜縈繞心頭。帶著這份欣喜,我們愛孩子的心也越發「膨脹」起來,對孩子無微不至地照顧,冬天怕凍著,夏天怕曬著,凡事能不讓孩子動手就不動手,一切事情大包大攬……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然而這些父母不清楚,如此對待孩子已經遠遠超出了正常的愛的範疇,屬於溺愛了,這種養育方式只會讓孩子失去自己獨立做事的機會,各方面的能力得不到鍛鍊,是扼殺孩子生存本領的罪魁禍首。這就如同一棵永遠也長不大的嫩苗,經不起風雨,經不住考驗,更談不上成才和成功。
糰子是全家人的寶貝疙瘩,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媽媽營造的「蜜罐」里長大。糰子的衣服髒了,本來自己可以洗,而媽媽卻趕緊制止,並馬上幫著洗乾淨。就連糰子吃個蘋果,媽媽都要事先削好果皮,切成小塊放在盤子裡……看到媽媽每天忙前忙後,有時糰子也想幫幫忙,這時媽媽又會說:「你的任務就是學習,這些小事情,還是媽媽來做吧!」在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下,糰子過得非常開心。可升入小學後第一天,糰子卻哭鬧著要休學,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糰子上的是當地一所最好的小學,學校要求全部學生都要住校,糰子自然也是其中一員。在學校寄宿,每天早上疊被子、穿衣服都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糰子在家除了學習什麼事情都不做。沒有了家人的照顧,糰子一下子不知道該怎麼辦,被子疊得亂七八糟,衣服的扣子也扣錯了。同學們一看,笑著說:「哈哈,糰子是個除了讀書什麼都不會的智障,就是一個學習機器。」
面對同學們的嘲笑,糰子又氣憤又羞愧,一直哭鬧不止。老師及時通知了家長,媽媽急忙趕到學校,她也是第一次看到糰子的衣服穿得亂七八糟,嘴上一邊數落著,一邊伸手想幫糰子系扣子,可是糰子卻突然後退,對媽媽說:「都怨你,我什麼都不會做。是你害了我,害我被同學們嘲笑……」
聽到糰子的話,媽媽愣在那裡……
看完這個故事,再對照一下過度保護孩子的父母們,我們會發現,為孩子做得越多,對孩子越不放手,孩子越不領情,也越讓你操心。
這是因為,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他們的自我意識有所增強,就會渴望擺脫大人的擺布和干涉,並且希望像大人那樣承擔一定的義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成為一個自信而有力量的獨立自主的人。這個時期,如果對孩子過於溺愛,什麼事都替他做,反而會造成孩子的依賴性和叛逆性。
那麼,什麼是給孩子最好的養育?
義大利著名兒童教育家蒙泰梭利曾說過:「教育,首先要引導兒童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渴望「獨立」是人的天性,更是孩子成長的目的之一,也是成長的必要條件。所以,作為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壓抑孩子獨立性活動意向,更不必把孩子當成易碎的「玻璃」和易化的「糖」而小心翼翼地捧著,而應該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養他們的獨立自主性。
學會放手,鼓勵孩子「自己來」
一位西方教育家說過這樣一句話:「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做。」
培養孩子獨立自主性的要訣之一,是放手讓他們自己動手,根據年齡適當獨立打理自己的生活,如上幼兒園時自己刷牙、穿衣服、繫鞋帶等;二、三年級開始學做飯、整理自己的房間、洗衣服等。放開孩子的手,給孩子創造自己照顧自己的機會,形成一種「自己的事自己做,大人的事幫著做,不會的事學著做」的意識。通過實踐,孩子也能夠提高能力,積累經驗,同時也積累自信。
賦予信任,相信孩子能做好
很多父母雖然放手了,但仍舊不放心,這樣孩子也無法真正地相信自己,還是會依賴父母。所以當真正放手時,不要用懷疑的眼光看孩子,真的相信他,嘗試利用短語來鼓勵孩子,類似「你可以自己做到!」「我相信,你一定不會讓我失望」,來自父母的信任定能讓孩子放開手腳去做事,逐漸脫離父母。
比如,如果孩子要去洗碗,那麼不要擔心他洗不乾淨,或者弄濕衣袖,而只需在一旁觀察,給予鼓勵並加以指導,讓他自己練習就可以了。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鬆開保護孩子的臂膀,讓孩子用自己的腳去走路,用自己的翅膀去飛翔……你會發現,孩子實際上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脆弱,他們會自然而然地成為獨立、頑強、負責任的好孩子。那時,孩子肯定不是易碎的玻璃和易化的糖,而是一塊歷經磨鍊的「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