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偉人
2024-10-08 14:10:23
作者: (英)約翰·馬里奧特 格蘭特·羅伯遜
除了其中一個時期以外,在這些關鍵的形成時期到來前,都有一段衰退期。縱觀普魯士的發展史,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顯著特點:當普魯士需要一位能銘記教訓並善於探索的偉人扭轉國運時,這位偉人一定會出現,或者已經進入了普魯士的軍隊。
大選帝侯的父親無法擺脫布蘭登堡-普魯士萎靡不振的窘境,最終導致「三十年戰爭」。這時候大選帝侯出現,讓國家擺脫了這種困境。腓特烈大帝去世後,普魯士面臨道德、教育、財政和政治的全面崩塌,還在耶拿戰役中被法國大敗。這時候,施泰因和沙恩霍斯特出現,他們重建了普魯士。《奧爾米茨條約》的頒布,使普魯士在1815年贏得地位的努力付之東流。這時候俾斯麥登上了政治舞台。普魯士曾想過在德意志內部解體,它不願意成為一個新的、自由主義、民族主義祖國的領導者。在哈布斯堡王朝不自由的、非國家化的反動大潮下,他屈服了。這無論對希望消滅軍事容克的自由主義者,還是那些渴望為邊區時期復仇的容克而言,都是奇恥大辱。《奧爾米茨條約》是梅特涅戰勝普魯士的象徵,儘管普魯士是被施瓦岑貝格而非梅特涅打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