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貧窮並不可怕,也不是你的錯
2024-10-08 14:08:09
作者: 曉丹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一般來說,經濟狀況不好的家庭,孩子懂事一般都很早,因為他們都知道父母的艱辛,所以他們一般都不會把興趣放在玩樂或者其他事情上,只想通過好好學習來改變自己和家人的生存狀態。
但是,經過調查,我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在學校,尤其是在高等學校——如專科學校和本科學校,家庭貧困的孩子很明顯地出現了兩極分化,一部分吃苦耐勞,學習用功,成績優異;另一部分則厭學、逃課、迷戀網路遊戲和小說等,學習一落千丈,甚至不得不離開校園。
請記住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現象呢?教育心理學家分析說:一般來說,家庭貧困的孩子要比家庭負擔小的孩子承受更大的壓力。適當的壓力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好處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壓力可以轉變成為動力,現在流行的挫折教育就是一種有益的教育手段。
但是對於貧困家庭的孩子來說,他們肩上的壓力是不可抗拒的,他們在這種「壓力教育」當中,只能扮演一個被動的角色。如果孩子的心理素質好,能夠承受一定的壓力,那麼這樣的孩子就可以成為一個「早當家」的典範;如果孩子的心理素質差,或者經過一些感情的糾紛、居住地的變化、學習環境的改變等較大的衝擊,或者經濟上的壓力過重都可能會導致孩子無心學習。
高考失利的小吳無奈之下上了一所職業專科學校,為了給他湊學費家裡負擔了兩萬多元錢的債務。可是,只差一年就可以畢業的他卻面臨著失學的危險。
就在剛回學校沒幾天,小吳就接到了一則讓他坐臥不安的通知:凡是在9月8日下午6時以前未繳學費和住宿費的同學,按自動退學處理,清出宿舍。
一紙通知無異于晴天霹靂,不管最後會不會被責令退學,小吳都認為學校此舉「很讓人寒心」。
「我已經橫下一條心,學校真那樣做的話,退學就退學。」小吳嘆了一口氣,「沒辦法啊,為了我上學,家裡已經欠了兩萬多元的債了,都已經沒有地方借錢了。」對小吳來說,退學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他不知道父母將會怎樣面對這種殘酷的打擊。
因欠繳學費而面臨失學的巨大壓力,明顯改變了小吳這20多天的生活軌跡。他撕毀了曾經躊躇滿志寫下的學習規劃書,很少逃課的他經常不上課了,也不再像以前一樣去圖書館自習。集體活動能躲就躲,而以前,在同學眼中,他總是一位積極的參與者。
「現在隨便什麼時候去寢室找小吳,十有八九都會在。」同班同學小林說。他也是一位貧困生,和小吳常常一起逃課。他害怕上課的一個理由是,有時「一邊上課,一邊想著家裡的難處,眼淚嘩地就流下來了」。
隨後的一個星期,小吳的睡眠質量明顯下降了,上床以後常常要熬到深夜一兩點才能入睡,而早上五六點就醒來了。
幸運的是,學校做出了相應的讓步,最後在相關機構的幫助下,小吳終於可以繼續留在學校學習。可是家庭的債務和仍然沒有繳齊的學費一直是他心裡的一塊大石,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也沒什麼心思學習。
根據調查,因家庭貧困而厭學的孩子,大學的孩子要比中小學的孩子多,主要是因為大孩子比小孩子更「要面子」,也就是更有自尊心。自尊心越強的孩子在受到打擊以後,就越容易產生嚴重的自卑感。
貧困孩子的厭學,固然有家庭經濟狀況和孩子心理素質的原因,也有教育體制、社會風氣、現行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要想解決貧困孩子的厭學問題,僅僅從經濟方面著手是遠遠不夠的。
作為家長,除了在經濟上給孩子力所能及的支持以外,還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問題,不要一直在孩子面前反覆提醒家裡欠了多少債務,希望孩子努力學習,早點賺錢云云。一般來說,貧困家庭的孩子都能理解家庭的艱辛,他們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減壓。我們要讓孩子明白,出身貧窮並不可怕,也不是他的錯,進而克服自卑心態,重燃學習的熱情,成為自信快樂的人。
作為學校,應該儘可能地為貧困孩子在經濟上提供幫助。比如減免學費,提供勤工助學的機會,幫助貧困孩子聯繫助學貸款,等等。同時,學校還應加強對貧困孩子的心理輔導,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為貧困孩子的健康成長營造綠色通道。
社會方面,大家要對貧困孩子的現狀給予必要的關注,對他們的困難給予適當的幫助和支持,給予更多的經濟上的幫助和人文上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