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獨特的種子
2024-10-08 13:57:05
作者: 曉平
一直以來,我們普遍認為每個孩子出生的時候就像一張白紙,都是完全相同的,在長大以後才會有各種不同的性格,是後天環境和父母養育方式所塑造出來的。但相關研究表明,孩子在出生時已具有天生的特點,這些特點組成了不同的個性,並將影響到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方方面面。
比如,有的孩子活潑好動,喜歡與人交往,喜歡熱鬧的地方;有的孩子內向害羞,喜歡獨自玩耍、不愛表現自己;有的孩子好奇心強,喜歡冒險和挑戰,有的孩子處事謹慎,性子較慢,思考力極強……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
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個性,這正是生命的可貴之處。可惜,不少父母尚未認識到這一點,總是忽視孩子之間的差異,以既定的標準要求孩子,以死板的方式教育孩子,或者讓一個孩子向另一個孩子學習,結果導致孩子自身的創造性和優越感被扼殺,變相扼殺了孩子的自身潛力。
正上小學六年級的萌萌,性格大大咧咧,雖然她是一個女孩,但喜歡留短髮,還喜歡在操場上踢足球,猛一看就跟男孩子一樣,經常被同學們認錯。天性樂觀的萌萌並不認為像男孩子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相反,她認為這樣也不錯,讓她既可以和女生玩,又可以和男生打成一片。
可是,萌萌的媽媽卻認為女孩就應該有女孩的樣子,她強迫萌萌要像一個淑女一樣,安安靜靜,留長髮,而且不准和班上的男同學一起踢足球。
行不動裙,笑不露齒,學習繪畫……在媽媽的嚴格要求下,萌萌開始有了女孩子的樣子,可是這樣的她卻過得很不開心,漸漸變得不愛說話,愛發呆,學習成績也直線下降。
不得不說,萌萌媽媽的願望算是達成了,可是教育卻是失敗的。
從孩子出生起,就逐漸表現出自己的特質和優勢,任何一個孩子都是不同於其他孩子的特別存在,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思維、行事模式。
作為父母,我們的教育也要因人制宜,因材施教。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向孩子提出完全統一的要求,而要從每一個孩子的實際出發,承認並考慮不同孩子的個別差異,以不同的途徑、措施和方法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根據孩子的特質給孩子提供不同的機會和環境,幫助孩子發揮所長。
一位兒童教育學家曾這樣說:「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獨特的種子。」
對於養育孩子的父母來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認識到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獨特的種子。從一粒種子成長為大樹,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是澆水施肥,還應該是因材施教地澆水施肥。只有用對了肥料,種子的成長才會更加茁壯,才能長成富有特色的一棵樹,而不是一片森林中沒有一點特色的樹。
林琳是兩個小男孩的媽媽,老大和老二長得很像,但性格卻大不一樣。
老大貝貝相對來說喜歡追求完美,這也跟林琳的教育有關,因為林琳把貝貝照顧得太精細了,而且一開始就對他給予了厚望。這就導致貝貝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做事小心翼翼、一絲不苟,總是追求完美。比如,他寫作業時要求紙張特別乾淨,不能出現錯別字,不能有褶皺,如果有一點不滿意,就會重新寫整篇作業;跑步沒得第一不高興;考試如果得99分也要大哭一場……
而老二樂樂的性格完全不同,可能因為家裡所有人都照顧他、讓著他,他每一天都過得很開心。要完成一件事時,他會想很多辦法,一一嘗試,錯了就換一種方式,而且從不害怕失敗。如果憑自己的力量搞不定,他會請求身邊的人去幫忙搞定,而且對於結果如何,他似乎並不太關心。
對此,林琳經常鼓勵勸導貝貝要學會接受失敗,告訴他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做到十全十美,讓他減少對自己的壓力和要求,但不是說基本的要求不要了,而是讓他學會給自己減壓。對於樂樂,林琳則會強調要學會承擔責任。為此,她經常將一些簡單的家務事交給樂樂,讓他承擔完成任務的壓力。
朋友們見到這種情況有些疑惑,便向林琳請教,林琳回答說:「貝貝平日做事小心謹慎,所以我要鼓勵他;樂樂好勇過人,所以我要約束他。」
對待自己的兩個孩子,林琳採用了完全不同的策略。很明顯,林琳了解自己孩子的個性,並善於區別教育,這就是因材施教。試想一下,如果父母能夠看到自己孩子的與眾不同之處,並且慢慢地發掘孩子的優勢和長處,幫助和引導孩子將這些優點放大,孩子怎麼能不變得越來越優秀呢?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而教育的目標就是尊重孩子本來的樣子,包容他們各自的個性,因材施教,讓孩子的個性、能力等得到充分發展。如此,才能使孩子的自信心增強,潛能發揮到最大,進而獲得成功和快樂。
切記,每個孩子都擁有無限可能,我們只有儘可能少的限制他們,給他們足夠大的生命框架,他們才能盡情地探索和成長,走上屬於自己的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