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愛幻想的孩子很正常

2024-10-08 13:56:51 作者: 曉平

  同事周萍有個9歲的女兒,平時學習還算用功,但閒暇時總是喜歡幻想,而且腦子裡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比如,她幻想自己坐在風箏上週遊世界,幻想自己住在月亮上和小鳥唱歌,幻想自己是城堡里的公主……她在幻想世界玩得不亦樂乎,每次媽媽都要叫上好幾遍,她才回過神來。

  對此周萍感到擔心不已:「孩子滿腦子都是些不切實際的幻想,看來是作業太少,玩的時間太多了。我打算多給她報兩個興趣班,省得如此悠閒。」

  「大可不必。」我反駁道。

  「你說我家孩子正常嗎?」周萍心事滿滿地追問。

  差不多每個孩子都有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我要打個地洞到北極去看北極熊」「我要做一對漂亮的翅膀去飛翔」……儘管孩子們的幻想多種多樣,但大多都會受到父母的無情打擊,認為是胡思亂想,有些父母甚至以嘲諷的態度來應對,其實在我看來這並不明智。

  因為幻想不等於胡思亂想,它是孩子常見的一種心理活動,是孩子通過象徵法結合起來的創造想像,也是孩子面對世界的一種獨特方式,這包含了孩子對未來世界的嚮往之情,以及對當下境況的一種虛幻的本能反應。

  比如,孩子獨立處事的能力都相對薄弱,在集體活動中遇到了困難、受到了委屈,他們會用逃避現實的方法來化解,會躲進屬於自己的內心世界。比如,與人發生摩擦,就幻想自己變成了巨人,誰都不敢輕易欺凌;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就幻想自己是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想要什麼就變出什麼……

  在這個理想的、美好的「自我世界」中,孩子把現實生活中的壓力拒之千里,獲得了精神上輕鬆、愉快的滿足。如果父母無視孩子的內心活動,輕易戳破和打擊,就容易讓孩子的想像力折翼,失去童年本該有的快樂時光,並且對現在的生活產生悲觀思想。

  前面我們曾提到過,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需要擁有一個相對完整的、屬於自己的世界,這個隱秘的世界是他的自由王國,不希望有外人侵犯。

  本書首發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幻想就是孩子思想自由馳騁的過程,我們應該做的,是給孩子留一點自由的空間,讓他在自己的「世界」盡情舒展。古今中外的事例也證實,擁有想像力的孩子,大都有強烈的責任感和好奇心,有學習研究的熱情,也會表現出勤奮、樂觀的學習態度,還有頑強的意志力、較強的獨立性和智力。

  不過,這需要父母的積極引導。比如,讓孩子把想像的東西用畫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利用想像類作文表達自己的情感,也可以選擇一些能激發孩子想像的文學作品,閱讀故事後採用複述故事、續編故事、排圖講述等形式讓孩子講講故事,這些都可以把孩子的想像力發展為一種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我家的客廳,有一面牆是塗鴉牆,兒子想畫就能畫,我們從來不對他的塗鴉內容做任何限制,也不以大人的眼光進行評判,而是從孩子成長的角度給予真誠的傾聽和肯定。

  在畫畫的過程中,孩子展現出的想像力經常讓我們目瞪口呆。比如,看到孩子畫蘋果,畫了一個超長的蘋果把兒,我們可能會覺得有些長,但孩子卻說:「噢,氣球飛上天嘍!」在我們看來奇形怪狀的線條,在孩子的眼裡可能會變成正在吃飯的笨笨狗、被打掉耳朵的「一隻耳」……這些多彩畫面是在孩子的想像中構成的,這些有趣的故事也是在孩子想像的舞台中上演的。

  通過自由自在的塗鴉,兒子用自己的感覺來感受,用自己的頭腦來思考,這讓他養成了想像的習慣。就拿閱讀圖畫書來說,他會在心裡把書中的畫轉化為生動的故事場景,進而體驗故事中人物的心理,獲得豐富的感悟。有了這種體驗,這些年兒子的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都很不錯。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父母應該注意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幫助孩子一起展開想像,讓孩子的想像力插上翅膀。

  當然,如果孩子經常一個人坐著發呆,不想和別人一起玩耍,有可能他在經歷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或者在某些方面遇到了問題而讓他感到不安。這時,父母要及時和孩子談談心,試著問問他:「寶貝,你怎麼不說話呢?是不是有什麼事情?說給媽媽聽聽吧,媽媽幫你一起想想辦法,好嗎?」

  與孩子多進行心靈的對話,讓孩子感覺到你對他的關心和關愛,孩子才不會用幻想世界代替現實世界,才能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激發正向的想像。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