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別替孩子走路,別給孩子挖坑> 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讓孩子更合群

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讓孩子更合群

2024-10-08 13:49:13 作者: 陳文姬

  有些孩子在家裡還挺活潑的,可是一到學校就變了個樣,沉默寡言,不愛和同學交流,總是一個人在座位上發呆或是做自己的事情,從不主動參與集體活動,表現得與周圍的同學格格不入。案例中的媛媛就是這一類型的孩子。

  

  最近,媽媽發現媛媛有些變了,變得更喜歡待在家裡,不願意出去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了,剛開始媽媽還挺欣慰的,認為女孩子文靜點好,就沒有太在意。

  後來,媽媽發現每次去接媛媛放學的時候,她總是一個人從學校走出來,並不像其他孩子那樣三三兩兩、結伴而行,即使碰到同學也不和同學打招呼。次次都是如此,這才引起了媽媽的注意,媽媽連忙給老師打電話詢問媛媛在學校的情況。

  老師告訴媽媽,媛媛在學校確實有些不合群,從不主動參與集體活動,每次同學們在一起討論問題時,她都是一個人默默地在座位上看著,即使有同學主動邀請她,她也總是搖頭拒絕。

  聽完老師的話,媽媽不明白,媛媛在家還是挺開朗活潑的,為什麼在學校就不一樣了呢?最後,老師安慰媛媛媽媽說:「其實媛媛也沒什麼大問題,只是有些不太合群,可能過一段時間就好了。」

  看完上面的案例,你贊同老師的說法嗎?你也認為媛媛沒有什麼大問題,只是不合群嗎?正如案例中所說,老師是在安慰媛媛的媽媽,其實媛媛最大的問題不僅僅是不合群,而且適應能力也很差。

  一般來說,不合群的孩子性格都比較孤僻,他們不太願意也不知道該如何與他人相處,更不會主動地融入集體之中。久而久之,這一類型的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自卑,越來越不合群,即使將來步入社會也會因為適應能力差而失去競爭力。因此,父母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了不合群的現象時,一定要對孩子多加關注,不能讓不合群影響孩子各方面能力的發展,甚至影響孩子的將來。

  然而,現在有些父母不是過分地保護孩子、限制孩子,就是過多地關注孩子的成績和智力發展。他們認為,孩子只要聰明、學習成績好就行了,合不合群不太重要。所以,我們常常會見到以下情形:

  孩子上幼兒園了,父母忙著給他做營養早餐,忙著給他報興趣培訓班,卻沒有教他最基本的規矩和禮貌;孩子上小學了,父母忙著給他報各種培優班,忙著關注他成績是否優秀、有沒有得到老師的表揚,卻沒有教他怎樣與同學和諧相處,更沒有教他尊重老師、感恩父母;孩子上中學了,父母忙著操心他是否能考上理想的學校,卻沒有教他如何適應環境,使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強大……

  然而,社會才是檢驗一個孩子的最終舞台,在這個大舞台上,一個孩子是否畢業於名牌大學,是否多才多藝,都遠沒有孩子的適應能力重要。

  龍應台在《目送》中寫道:「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如果你愛你的孩子,那麼請在孩子離你漸行漸遠前,送給他一份可以終身受益的禮物——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讓孩子用自己的能力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

  那麼,作為父母,要如何幫助孩子,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呢?

  1.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每個人都是在集體中生活和學習的,孩子更是如此,因此人際交往能力是孩子適應社會的第一課。孩子在人際交往中不僅可以學習他人的優點,獲取有價值的信息,而且還能學會溝通的方法和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鼓勵孩子交朋友,鼓勵孩子積極參加學校的課外活動,告訴孩子同學之間要友好互助,即使偶爾發生衝突,也要學著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

  2.讓孩子知道社會也有殘酷的一面

  現在的父母都把孩子保護得太好,不想讓孩子受到任何傷害,因此,如今的孩子猶如溫室里的花朵,表面上鮮艷芬芳,可實際上卻無比脆弱,經不起一點風雨,可以說毫無適應能力。

  我們不得不承認,社會的殘酷和險惡不是你不提它就不存在的。有些父母認為只要把孩子放在安全區內就可以了,可是孩子終究會長大,父母又能保護孩子多久呢?因此,父母要適當地讓孩子知道社會也有殘酷的一面,培養孩子的心理適應能力,同時教會孩子愛,讓孩子認清社會殘酷面的同時擁有一顆愛心。

  3.告訴孩子基本的安全常識

  2017年7月14日,一則新聞引發了全國人民的熱議:一個985重點高校畢業的高才生,因找工作時被騙入傳銷,最後絕望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個年僅23歲、對未來滿懷希望的少年,就這樣離開了。

  類似的案件數不勝數,對此,人們無不感到悲痛和嘆息。為什麼堂堂高才生會被輕易地騙入傳銷呢?為什麼那麼多的大學生會輸給無良青年呢?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父母過度庇護孩子、保護孩子,致使孩子適應能力差,最後無法適應社會。總有一天孩子會獨立面對這個世界,雖然父母對孩子的保護是源於愛,但是如果你真的愛孩子,就不要把孩子保護得太好,而是應該把孩子放入人群中,讓孩子自己去摸索,提高孩子的適應能力。只有這樣,孩子將來才會更好地適應社會。

  所以,父母要告訴孩子基本的安全常識,讓孩子在脫離庇護的情況下也能適應社會、獨立生存。

  家庭教育的本質和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在羽翼漸豐的時候能更好地適應社會,而不是一直躲在父母的懷抱里,做一個長不大的孩子。聰明的父母永遠知道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孩子需要的是和世界相處的能力,需要的是獨立適應社會的能力。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