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一定「獨」嗎

2024-10-08 13:24:12 作者: 蘇瑜平編著

  獨生子女的「獨」是相對而言的,「獨」是指他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這主要取決於父母對他的態度和教育方法。如果從小就以他為中心,要什麼給什麼,一哭就抱,一鬧就依,這樣過度地溺愛,使他從有自我意識起,所感受的就是大家都在順著他,都在為他服務。這樣容易使他形成驕傲、任性、愛耍脾氣、不聽管教等不良性格,而且獨立生活的能力也差。

  寶寶的「獨占」行為也與家長的行為有關。3歲寶寶模仿能力強,經常模仿大人的某些行為。因此成人對寶寶的態度以及成人對他人的行為也對寶寶的性格有一定的影響。有的家庭比較強調秩序,嚴格區分家人的私有物品,嚴格區分寶寶的日用品,不允許別人使用,還有的父母自己就不願與別人分享,這些做法都會影響寶寶的行為,強化寶寶「我的東西誰都不許用」的獨占心理。

  「獨」的另一表現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沒有兄弟姐妹,缺少寶寶之間的互助、互讓和分享歡樂的體驗,也容易形成「獨」。但一個三口之家還是一個小集體,或者還有爺爺、奶奶、姥姥和姥爺等。家庭中如關係正常,互相關心、愛護、尊重、體貼,並以此要求寶寶,一樣可以使寶寶養成良好的不「獨」的品德。

  另外,寶寶到3歲左右應到託兒所去過集體生活,與小朋友交往,獲得與人交往的經驗,學會集體生活,並在其中充當角色。這樣就可以避免獨生子女的「獨」了。如果沒有條件去幼兒園,要讓他多和鄰居小朋友交往,共同遊戲,使他們在友愛中成長,也可避免「獨」。

  所以家長要從小培養寶寶喜歡與別人分享的意識,鼓勵寶寶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如果寶寶把自己的東西給其他小朋友時,家長要及時給予表揚。另外,吃東西時讓寶寶把食物先拿給爺爺、奶奶,並跟大家一起分著吃,把大的分給別人,小的給自己等。讓寶寶懂得共同分享,禮讓他人。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