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超級農業強國> 第37章 縱論(中)

第37章 縱論(中)

2024-05-06 00:09:23 作者: 凌煙閣閣老

  覺得自己被挑釁到的趙琪東於是直接對齊政道,「呵,不好意思,這位兄弟,你有點眼生,應該不是我們俱樂部的成員吧?」

  一下子很多雙眼睛,都移向了齊政。

  齊政倒是愣了一下,搖了搖頭,「我不是。」

  趙琪東哂然,「那你是覺得,我講的東西,有什麼不對?有什麼想法可以大膽說出來嘛,我們俱樂部一向鼓勵言論自由。」目光順便掠過齊政身邊清麗無匹的田雨唯。

  他身邊就有人「呵」了一聲,略有譏諷的意味。

  宋芯悅這才發現處於外圍的齊政和田雨唯兩人,對齊政即將面臨的窘境,更是幸災樂禍地捂嘴輕笑。

  

  也有一些人目含期待,想聽聽齊政有何高見。

  果然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摩擦。

  其實從齊政回來的那個年代裡,信息大爆炸,國家的實力有目共睹,關於此類崇洋媚外的觀點已經被多數人所反感,所以現在聽趙琪東說起來,齊政確實是有不以為然的。

  當然,他本沒有辯駁的打算。但趙琪東此時對他發難,齊政覺得,似乎還是說兩句比較好,免得心頭憋著,自己不太舒服不說,還讓人小看了。

  田雨唯沒有阻止齊政的意思,這小妮子甚至是一副躍躍欲試的表情。

  齊政心中好笑,於是平靜地開口了。

  「我是有些不同的想法,其實在我看來,你剛才所說的一切,是被西方媒體包圍下的坐井觀天,是對整個世界的認知殘缺。」

  這驚人之語一出,趙琪東臉色大變,現場一片譁然。

  不少人對齊政的不給面子瞠目結舌,四周圍著的人群越來越多,卻詭異地落針可聞。

  而齊政這邊反倒像是什麼都沒看到,聲音平和有條不紊地開口繼續。

  「謬論太多,一時都不知從哪說起。嗯,就先說說你口中『亞洲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吧。」

  「我敢肯定你沒有親自去過這個國家,不然就不會有這等可笑的推崇了。」

  「你應該不知道,印度是世界上蓄奴最多的國家——這是設在西澳大利亞州的國際廢奴組織Walk Free給出的結論。他們每年都會統計全世界範圍內的現代奴隸制,並給出一系列現代蓄奴國家排名。」

  「當然,在名義上,印度早在1976年頂著種姓制度支持者的強大壓力廢除了奴隸勞工制度。然而水面下的奴隸制度卻不會因為一紙法律文件而一夜消失。在現代印度,這種行為已轉變為通過債務關係來體現。」

  「在印度最為常見的一種情況是:一個低種姓的貧民,向地主借了一筆錢後,想以勞動償還債務。但債務的利息很高,而且還是複利,而對他的勞動報酬折價卻很低,以至於讓他沒有辦法最終償還債務。慢慢地,全家都會變成依附地主的新型奴隸。」

  「進一步調查發現,這些現代奴隸有3/4以上都是賤民種姓。由於種姓限制,奴役他們不會受到社會輿論的抵制。而為了避免惹出亂子,還經常被施以行動自由的限制,不准和外人交流。」

  「生活在種姓制度之下,或許從出生一刻起,就決定了你是踩人的還是被踩的。即使在今天,也還有超過4億的印度人掙扎在飢餓生死線上,有6億人沒有廁所;每年有百萬兒童亡於營養不良;超過4億印度人無電可用……自由民主在印度果然是散發著無盡的燦爛光輝和芬芳。」

  眾人面面相覷,實在不敢相信,趙琪東口中的「光輝民主大國」,瞬間就被齊政鋒利如刀的言語給剝落下外衣,盡顯其醜陋的本質。

  而齊政還在繼續。

  「至於印度人統治矽谷的說法,我倒是同意印度裔在美國商業界確實強勢崛起,但我喜歡從另一個角度看待這個現象。」

  「且先說說CEO的職權,CEO全稱是Chief Executive Officer,對現代企業制度稍有了解的人就會知道:一家公司,做什麼不做什麼,不是由CEO決定的,而是由董事會決定的,CEO是負責執行董事會決議的。說白了,CEO也是打工的。」

  「印度理工從誕生起,定位就是要培育精英。印度政府完全是不惜代價,傾其所有培養這些精英,但印度理工2/3的畢業生卻選擇到美國留學,闖蕩矽谷,幾乎很少再返回印度。」

  「但和印度精英遠赴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很多中國人在矽谷闖蕩一番後又回到中國:張朝陽看到美國矽谷突飛猛進,回國創辦了第一家中文門戶網站;98年他去矽谷挖人,回來了一名姓李的年輕人,他後來創立了中國的谷歌……」

  「最聰明的印度人移民到了西方,但移民去西方的中國人未必是最聰明的中國人。印度精英可能統治矽谷,而中國精英則建設自己的矽谷。這裡外的區別,顯而易見。」

  「印度的人力資源部部長就曾經大聲疾呼:我們希望看到人才增長,而不是人才流失。」

  印度裔CEO從來只是美國人搭建的企業平台上的一顆螺絲釘,他既不能擁有企業,也不能提升印度本土的IT水平,它們的標籤仍然是「美國公司」「矽谷企業」,而不是「印度公司」。

  事實上,全球範圍內創新能力最強的企業,絕少有印度人一手創建的,印度精英階層幾乎都在為歐美資本家打工。

  反觀中國,這幾十年來成了創業熱土,在BAT等IT巨頭之外,還有眾多垂直領域的佼佼者,細分起來有成百上千個,如雨後春筍般還在不停湧出。

  在齊政重生之前,後世年輕的中國精英已經更喜歡扎堆於中國本土科技企業。有調查顯示,在中國排名前25位的「最理想的僱主」中,近60%都是中國本土企業,其中有13家是網際網路公司。以往名校畢業生趨之若鶩的亞馬遜、蘋果、谷歌、微軟等美國的科技巨頭們,並未成為新一代中國精英們的最理想選擇。

  更有意思的是,最聰明的印度人去了美國,而有眼光的中國人卻悄悄進入了印度。

  中國科技巨頭們正在搶灘印度,我們完全沒必要妄自菲薄,不能看到有幾位印度人做了歐美跨國企業的CEO,就產生了「不如人」的感慨。

  趙琪東有些措手不及。關鍵是齊政的反駁中有詳實的數據,有確切的事實,以至於自己就算想倚老賣老利用自己權威厲聲訓斥對方,也無從下口。因此只能尷尬地陰鬱著臉不說話。

  齊政得饒人處不饒人,繼續窮追猛打。

  「再說到人民素質的問題,大家都在國外呆過,自然知道很多外國人的素質也不咋的:地鐵鐵軌里堆得滿滿的菸頭;節日慶典後到處是扔的餐盒、廢紙等亂七八糟的垃圾;甚至晚上十點以後誰還敢在外面嗨誰都是嫌命大……」

  「殘酷點說自由世界人民素質高,還不如說是自由世界違法違規的成本太高。文明素質的高下,與名聲無關、與身份無關、與是否來自所謂高素質的發達國家也無關,而是取決於規矩是否嚴格、制度落實是否到位。」

  「至於吃野生動物這點,我承認國人愛吃野味,雖然從生態意義和防疫安全方面考慮確實不值得提倡。但這不過是我們飲食文化的一方面,如果非要將其上升到人性啊、素質啊等人身攻擊,我也只能說,不過是老大笑話老二,半斤八兩罷了。」

  「要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鳥群,就是被美國人吃到絕種的!」

  「18世紀時,廣袤的北美大陸上,有兩種動物的數量令人瞠目。地上跑的美洲野牛,至少有6500萬頭;天上飛的一種鳥——北美旅鴿,數量約有50億隻。」

  「自從歐洲人移民到北美大陸後,這兩種動物遭遇滅頂之災。到1903年,北美野牛還好,能剩下二三十隻,被政府出面保護起來,所幸沒有滅絕。」

  「而北美旅鴿就沒那麼幸運了。這種鳥肉非常好吃,關鍵還特別傻。據說旅鴿大隊路過時,因為太容易捕殺,老人小孩扔塊石頭都能打幾個下來。於是人們想盡辦法捕殺北美旅鴿:用霰彈槍打;點燃硫磺之類的製造濃煙燻……旅鴿天性奇特,並不因為同伴死去就四散逃開,以至於死的如同雨點般落下,活著的依然保持隊形不變若無其事向前飛。」

  「美國建國後,捕殺旅鴿形成大規模的產業。每天有數不清的旅鴿被送往美國東部城市的餐廳。鴿肉也成為下層階級的食品來源之一。可是旅鴿實在太多,美國人根本是吃不完的。不過這並沒有減少捕殺行為,人們甚至把鴿肉做成豬飼料,以很便宜的價格大量銷售,以至於北美洲的豬都跟著開葷了。」

  「毫無節制的大規模捕殺進行了幾十年後,旅鴿數量大幅減少。到了1857年,美國東部的人們發現成群的旅鴿已經難以見到。有人向州政府建議立法保護。當時政府部門的人是大笑著說,旅鴿怎麼可能殺得完,你們去中西部繼續殺,那裡多著呢。於是針對旅鴿的大屠殺繼續進行。」

  「這樣又過了幾十年,全美境內都很少看見成群的旅鴿了。1914年,最後一隻人工養育的北美旅鴿『瑪莎』死去,這個地球上曾經最大的鳥群宣告徹底絕種。」

  「所以你們看,老外吃起野味來也不遑多讓,甚至更狠,那可是幾十億的數量啊。」

  「當然,美國人是不會承認這一點的。機智的美國科學家得出一個非常適合背鍋的結論,旅鴿種群遺傳多樣性非常低,從而導致輕易被滅絕。嗯,基因是個好東西,證明了旅鴿滅絕都是它惹的禍。」

  「這種自己的屁股都沒擦乾淨就指責其他民族殘忍、沒人性的行為,倒也符合歐美一貫的風格。睜眼瞎這種事情,老實講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如果再有美國人嘲笑華人愛吃野味,殘忍而又不近人情,你大可以回唾他一口,說誰呢?老子至少沒試過將幾十億的動物種群吃到滅絕,你們倒是試過了。」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