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生悶氣
2024-10-06 12:18:57
作者: 落花有意
謝大人此時此刻也是熱鍋上的螞蟻根本不該如何是好。
他和孫康銘可是姻親關係,雖然算不上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可這些年來他和孫康銘來往密切,有許多聯繫,若是孫康銘出了什麼問題,他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到時候徹查孫康銘做過的事,難免會牽連出謝家。
「謝卿以為呢?」
突如其來的聲音,喚回了謝大人的思緒,誠惶誠恐道,「啟稟陛下,微臣與孫將軍有姻親關係在,不管微臣怎麼說,都會有人覺得微臣內含私心,是以微臣不便回答。」
皇帝的臉色黑如鍋底,「那諸位愛卿都覺得永安王府的確有冤了?」
眾人面面相覷,方才他們已經儘量的挑出問題了,可是穆烽台的證據詳盡,他自己的口才又是極佳,完全可以把他們懟的說不出話來。
更何況還有那麼多支持穆烽台的人在,一個個跟打了雞血一樣,根本容不得他人置喙。
不知道的還以為永安王去了那麼多年,永安王府的勢頭仍在呢。
皇帝看著下面一片安靜的眾人,心頭也是堵塞的厲害。
當年他好不容易讓永安王從自己的眼前消失,還給了他那樣一個罪名,可是現在居然要他親口宣布一切都搞錯了,永安王本沒有罪嗎?
他拉不下這個臉,他也不能拉下這個臉。
而且,若是讓永安王府以前那些人知道永安王無罪,還不知道要怎麼鬧騰呢,怕不是要指著他的鼻子說他是一個昏君,是以不管怎麼樣,他都不能向眾人宣布永安王無罪,哪怕是永安王已經過世多年。
「穆煊,你的證據的確是很詳盡,可當時朕也是看了詳盡的證據才定了永安王的罪,如今又怎麼能出爾反爾呢?」皇帝微微沉吟,語重心長的看著穆烽台,「朕知道你不相信永安王做過這樣的事,這麼多年也是努力的去尋找證據,可是想要翻案,僅憑這些還是不能的,誰知道你的那些證據到底是真是假,萬一你是用了什麼手段呢,朕也不能稀里糊塗的就信了你。」
「而且事關永安王府,茲事體大,著實需要好好商量一下,並非是能夠現在得出結論的。你先回去吧,朕自會和眾位愛卿商量。」
穆烽台的眸色微微一變,「敢問陛下,當初定罪永安王府時,所用的證據便一定真實嗎?就沒有動用任何手段嗎?」
「放肆!」海公公立馬尖叫一聲。
穆烽台看都不看他一眼,表情淡淡,「的確放肆,可草民也是沒有辦法。」
「草民在官府門前站了那麼多光陰才見到陛下,還沒見到陛下時便不是鬥智就是鬥勇,見到陛下後又是字字句句都有人反駁,明明提供了詳盡的證據,並且說服了所有人,陛下卻還是要告訴草民,此事證據不可信還需商議。」穆烽台輕笑一聲,「草民實在不知還有什麼需要商議的,難道其他人的證據是證據,草民的證據就不是證據了嗎?」
「放肆,怎麼說話呢?」卿丞相頓時冷喝一聲,看著穆烽台的眼神也有些不善,「穆煊,注意自己的言辭,想要一個說法也不該這麼對陛下說話。陛下是九五之尊,心懷仁義之心,難道還會故意為難你一個永安王府舊人?陛下肯定會給你一個說法的,何必如此激進?」
卿丞相看起來是在幫皇帝說話,言語間卻又讓皇帝沒有辦法拒絕給出一個說法。
皇帝的臉頓時就青了,頗為不悅的看了卿丞相一眼,卻也是騎虎難下,只得道,「證據只有你一個人說,就算是有,也不能全部相信,朕自然要讓人去查證一下,如果卻是沒有問題,由諸位大人過目後,仔細商議才能出結果,當時也是這麼做的,你可還有什麼異議?」
穆烽台微微收回目光,心氣還是不順,但轉念一想,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皇帝是不可能直接承認自己的過錯的,總是要找藉口遮一遮,拖延拖延時間,看看能不能動什麼手腳,證明自己沒有過錯。
「陛下深謀遠慮,草民不敢置喙。」穆烽台低下了頭,終是沒有反駁,「只是陛下可否給草民一個期限,莫要讓草民一直苦苦等候。」
皇帝看著穆烽台,眸色深了幾分,卻不露絲毫,只道,「諸位愛卿覺得呢?多少時間合適?」
私心裡他自然是希望時間越長越好的,可是他並不想透露自己做過的事,只能故作大度的讓其他人決定。
皇帝的心腹立馬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提出了一個非常漫長的時間,並且表示都是陳年舊案,不好查證,耗費時間長也是正常的。
但是很快就又被人否決了,表示時間太長,並不合適。
兩伙人幾乎要吵起來,好不容易才定下一個勉強讓所有人都信服的時間——三個月。
皇帝的臉色還是很難看,畢竟三個月在他眼裡,還是稍微短了些。
而穆烽台的眼睛也是轉了轉,輕輕點了點頭,「那便依諸位大人的意思,三個月為限吧,三個月後,草民期待陛下的答案。」
「另外,煩請陛下派人調查一下草民被人刺殺一事,草民不想三個月期限沒到,草民就死於非命了。」穆烽台似笑非笑,話裡有話,卻又不直接說出來,「草民告退!」
皇帝看著穆烽台的身影,臉上表情難看至極,只是安排了接下來負責查證的官員,便準備退朝回去一個人生悶氣。
然而卻又在查證人員安排上出了分歧,皇帝自然看出了哪些人會幫助穆烽台,故意避開了他們,選擇一些對穆烽台不利的人,故而遭到了他們的劇烈反應。
經過好一番商量,這才定下了人選,不過皇帝還是退步了,多選擇了幾位大人一同查證,相互牽制,算是一個合適的答案。
沒辦法,皇帝權勢再高,也不能把朝堂變成自己的一言堂,怎麼還是要看重諸位大臣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