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宮內金錢鋪道

2024-10-06 05:13:46 作者: 商成勇、岳南

  以下的工作即由考古隊員去做。當大部分辛勤挖土勞作而沒有看到真正謎底的民工紛紛離去以後,揭開歷史沉睡久垂的帷幕的責任便由考古隊員來承擔,他們的心無疑是激動的。

  從第一級台階開始挖掘清理,他們順利地找出了第二級台階、第三級台階……這一級級台階形成一條踏步漫道。踏步漫道呈45度角向下向里延伸,就如一個長方體槽形甬道。

  從第二級開始,隊員們邊挖,專家們邊用尺子量,同時用筆記錄。第一級台階高16.5~19厘米,寬27~33.5厘米,長2米,由六塊方磚或再加一塊小條磚並排鋪成一層,每級約三層。

  也是從第二級開始,每一台階上都發現唐代的粗瓷油燈盞及撒滿了帶著翠綠色銅鏽的大大小小的唐開元通寶[1]、乾元重寶[2]、五銖[3]等各式銅錢,很像關中周原的榆樹上生長的榆錢[4],熟落一地。受石興邦所長委託,留在工地主持發掘工作的韓偉,作為考古專家,大半生考證發掘的古蹟不計其數,但也就是在今天,他才真正親眼見證了「金錢鋪地」的歷史原貌和壯觀風情。這幾十萬枚金錢撒地的浩大場面,在他記憶中,似乎只是兒時聽老人講神話傳說故事時聽見過。

  地宮隧道台階上金錢鋪道

  韓偉考慮起發掘的重大責任來。他立即與韓金科商量,命人火速就近趕製三十套只露兩眼兩鼻一嘴的全桶套式藍衣裝,亦即工作服。衣服全身沒有口袋,扣子則在身背,且必得本人穿而另一人給系扣子。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防止任何可能丟失——哪怕是一件古文物——的事情發生。

  衣服穿在了現場的每一個人身上。漫步平台也一級一級向下延伸。由於時間太久遠,有些錢幣發生了化學變化,幾近於成為灰粉,看上去形色還好,可一觸摸立即如麵粉一樣碎了。這使得馮宗游這位文物保護專家不得不慎之又慎,使出渾身解數,拿出「十八般兵器」,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保護現場。

  本章節來源於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除了大量的古銅幣,文物保護專家馮宗游又發現了數枚稀有的玳瑁幣[5],這使得發掘又多了一層耐人尋味的神秘。

  馮宗游五十多歲,是一位具有豐富的文物技術保護經驗的文物專家。對他的一舉一動,在場的每一位目擊者都是心悅誠服的。這位自始至終都強調「考古方面,人的素質很重要」的專家,對於不認真對待考古的人,是絕對看不慣的。今天,他全身心地投入,對每一枚錢幣的清理保護,都極其認真仔細。

  考古人員在隧道中清理金錢

  就在發掘完成的八年後,我們採訪了馮宗游先生。在他的辦公室,筆者對文物保護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認識,我們想,我們當代所有的文化人對我們民族古老文化大加讚頌褒揚的時候,實在應當對像馮宗游這樣的文物保護專家給予肯定和讚美。因為沒有他們艱苦細緻的工作作風和態度,就不可能有一件又一件絕美的民族文化精品實物展現於我們眼前。馮宗游對文物保護這一專業技術性極強的認識是很深刻的,他的言談使我們感動。

  「文物保護不光是技術問題,責任心強不強至關重要。責任心不強,分秒之間,就有可能留給歷史、留給人民以殘品。只有責任心極強,甚至需要時豁出命去,才能完成真正的發掘……馬虎不得!馬虎不得!!千萬馬虎不得!!!」

  地宮隧道直通藏寶中心

  對於文物保護,馮宗游感慨萬分,我們覺得,他對世界文物保護現狀,分析直陳得很獨到。在此,筆者特將他的原話摘錄於此,以表真情實感:

  「第一,技術上,國內外都在發展,可都沒有一個成套的東西,都是邊干邊摸索,幾乎在同一水準上。第二,我們國家在文物保護方面,條件很差,要啥沒啥。第三,保護人員奇缺,相當艱苦。總之,要是不具備對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責任心和責任感,文物瑰寶面臨的災難與不法分子的竊掘,同樣不可想像。」

  現場的人們都睜大雙眼,目睹著馮宗游將一枚枚古錢幣用特殊的保護手段妥善保護後收起來。人們同時也從他雙頰上直往下流淌的汗水中看出,馮宗游竭盡全力地投入,印證了他說的「發掘工作多苦多累都能忍受」並不是一句空話。

  從第十四級台階起,開元通寶銅錢越來越密。漫道北端的高浮雕[6]門楣已顯露出來,但為一塊巨石所封堵,當把填土清理出去後,才知道為第二十級台階。

  踏步漫道的第二十級台階下面是一平台。平台略呈方形,東西長1.95米,南北寬1.75米,由五排方磚鋪成,每排六塊,表面平整。平台表面上同樣撒滿了綠鏽斑駁的各式銅錢。緊接青石平台,人們發現一堆重疊有序的石塊,大家小心翼翼地搬開這堆雜色石塊,一數,共八塊。韓偉一下子頓悟:「這是封門石。」

  注釋:

  [1]開元通寶:古銅幣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廢五銖錢,別鑄新錢,錢文為「開元通寶」四字,簡稱開元錢。開元,意謂開闢新紀元,並非年號;通寶,意為通行寶貨。這是我國幣制上的重大改革。從此以後,銅幣不再以兩、銖等重量為名稱,而改稱寶、通寶、元寶等等。且開元通寶不標重量,每枚錢幣重二銖四絫(二十四銖合一兩,十絫合一銖),十枚重一兩,從此以後,我國衡制不再以銖絫計算,而改用兩、錢、分、厘的十進位法。另外,開元錢不但是唐代最通行的錢,而且在形制和重量上,也成為後代銅錢的標準。唐代兩百多年間,開元錢常常鑄造,版別很多。唐武宗會昌年間(841~846年)鑄造的開元錢,一般別稱為「會昌開元」,因為它在背面鑄有地名。

  [2]乾元重寶:古銅錢名。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御史中丞第五琦奏請改錢,以一當十,別為新鑄,不廢舊錢,錢文為「乾元重寶」。次年,第五琦入朝為相,再鑄重輪乾元重寶(其背面之周郭為重輪),以一當五十,並行於世。

  [3]五銖:古銅幣名。圓形,方孔,有周郭(古錢邊緣的輪廓),重五銖,錢上鑄有篆文「五銖」二字。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鑄,直至隋代七百多年間,各個朝代皆有鑄造,但形制大小不盡相同。

  [4]榆錢:即榆莢,榆樹的果實。榆樹未生葉前先生莢,形似錢而小,連綴成串,故稱榆錢,可食。

  [5]玳瑁幣:玳瑁為龜科類海生動物,其甲殼在古代與珠玉寶石等貴。玳瑁器物唯獨皇室可用,臣民不得使用。玳瑁幣並非通行貨幣,屬禮幣之一種,以作為賞賜。

  [6]高浮雕:浮雕的一種。浮雕是在平面的底版(泥、木、玉石、金屬板)上塑造或琢刻圖案,形體輪廓線近似繪畫,前後壓縮體積,系介於繪畫和立體雕刻(圓雕)之間的藝術形式。有的有背景,主要從正面欣賞。浮雕一般以壓縮多少、形體凹凸的高低厚薄程度,分為高浮雕、低浮雕,兩者系相對而言。凡壓縮後形體凹凸在圓雕二分之一以上的,稱為高浮雕;不到二分之一的,稱為低浮雕。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