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終結

2024-10-06 04:57:54 作者: 岳南

  當韓千秋、摎樂帶兵南下的消息傳到南越國後,呂嘉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決定孤注一擲,公開發動叛亂。在叛亂前,他首先造出輿論,說南越王趙興太年輕,摎太后是中原人,與漢人有姦情,不顧趙氏社稷,只求漢皇帝的恩寵。又說摎太后以入朝為名,要把先王遺下的珠寶都獻給漢帝,以討好諂媚,還說摎太后到長安後就會把眾多的南越隨員賣為奴僕,使他們有家不能歸。這些虛實結合的宣傳鼓動,加重了群臣以及越人對摎太后和趙興等人的反感,倒戈叛亂之聲占據上風,呂嘉見時機成熟,便迅速指揮其弟帶兵殺入王宮,殺死了南越王趙興、摎太后及安國少季等使者。隨後,呂嘉派專人通告蒼梧秦王趙光及南越王屬下郡縣,「為萬世慮之意」,起兵殺死趙興、摎太后和漢使者,並立趙嬰齊越妻所生的長子術陽侯趙建德為南越王。

  就在呂嘉發動叛亂,在南越國宮裡宮外大肆屠殺之時,韓千秋、摎樂已率兩千漢軍逾嶺進入南越,並攻下了幾個邊境小邑。呂嘉得知這一情報,心生一計,他命令南越軍隊佯裝不抵抗,並開道給食誘敵進入。韓千秋等不知是計,因此輕敵冒進。當他們進至離番禺還有40里的地方,呂嘉突發奇兵反擊,韓千秋、摎樂兵敗被殺,兩千名漢卒全軍覆沒。

  呂嘉見南越王趙興、摎太后及南征漢軍相繼被殺,有些得意忘形,他將漢使者的憑信——使節包好,連同一封「好為謾辭謝罪」的信,置於漢越交界的邊塞上,又發兵據守南越各個關塞,準備與南下漢軍決一死戰。

  呂嘉的行動,使漢武帝極為震怒,同時也認識到了南越國的實力。他一面撫恤死難者的親屬,一面下達征伐南越國的詔書。為了吸取上次人單勢寡的教訓,漢武帝下令調遣部分粵人及江淮以南樓船將士十萬人,於元鼎五年秋,分兵五路進攻南越。這五路大軍的進攻路線分別是:

  一路以衛尉路博德為伏波將軍,從長沙國境內出桂陽下湟水,從湖南經萌渚嶺而入連州一線,再沿江到石門;二路以主爵都尉楊仆為樓船將軍,出豫章,下橫浦,從江西大庾嶺入南雄一線;此兩路均取北江而下,直至番禺都城。兩路大軍共計六萬人馬,是攻打南越的主力軍。

  廣州皇帝岡西漢大槨墓出土的西漢船模結構俯視平面圖

  長沙第203號漢墓出土的帶釘眼的漢代船模示意圖

  三路、四路以歸義侯鄭嚴、田甲為弋船將軍和下瀨將軍,出湖南零陵,或下離水,或至蒼梧,沿西江而下,然後直通番禺;五路以馳義侯何遺率巴蜀罪人及夜郎軍隊下群柯江,取道西江,會於番禺城下。

  就在漢武帝派出十萬人馬分兵五路討伐呂嘉之時,原在建元四年借趙佗新喪趁機侵邊的閩越王被漢軍擊敗,後封為東越王的余善,藉此機會又想討好漢廷,主動請求發八千將士助漢攻越。東越王余善之奏很快獲得漢武帝同意,並要他即刻起兵。

  

  此前,余善本來就是發動對南越國襲擊的主謀之一,及至漢廷出兵,事情鬧大了,又殺其王兄以求自保,是個相當狡詐之人。這次當他接到漢廷的詔令後,原計劃由閩越進入揭陽一線,再經潮州水系由海路直抵番禺。但他又害怕受到南越的致命打擊,所以,當他親率八千將士到達揭陽後,以海風甚烈,難行舟船為由,就地待命。同時,余善又想討好南越丞相呂嘉,把漢軍的發兵之舉動,密派使者告於丞相呂嘉。他坐持兩端,再不進兵,企圖兩方討好,以獲漁翁之利。

  當漢朝五路大軍浩浩蕩蕩、殺氣騰騰地向南越國撲來時,呂嘉及其手下軍事將領憑藉嶺南的天險,指揮軍隊予以阻擊,雙方軍隊在嶺南地區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當戰爭持續到一年後的秋天,樓船將軍楊仆一軍首先逾嶺破橫浦關而入,順凌水入湞水,到韶關之後再轉入北江,並攻陷尋峽,繼而又攻破番禺城北30里的石門,繳獲了南越大批軍糧船隻,使漢軍的供給得到充分的補充。石門攻破後,楊仆不敢貿然對番禺城發動進攻,留下萬名將士扼守,等待伏波將軍路博德軍的到來,共同進擊。

  關於楊仆其人,司馬遷在《史記》中將其列入《酷吏傳》的代表人物,從這篇傳記和其他史料中,可知其人的大體經歷。

  楊仆是河南宜陽人,由千夫出身為吏,千夫是獎勵戰士武功的賞官,所謂武功爵之一。漢制爵分二十級,武功爵則分為二十一級,千夫是武功爵的第七級。他在河南郡出任吏職,擔任相當於五大夫的職位。由於他出色的表現,經河南守的推薦,升任御史。漢初的御史,除了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掌副丞相以外,御史中丞、侍御史以及臨時派遣外勤任務的繡衣御史等等,內舉刻按章,外督各部刺史,同時負責治大獄,討奸猾。他擔任了御史職務,奉派督剿山東盜賊,果敢善戰,成績昭著,再升遷主爵都尉。他的才能博得武帝的賞識,南越呂嘉作亂,才派他為樓船將軍,率師征伐。這五路大軍,當以路博德和楊仆這兩路為主力,其餘三路只是助攻的部隊,而路博德一路戰鬥力最強,因為他原是屯兵南越邊境,待命進攻的,在南越人的心目中,他的聲望也高出數人之上。楊仆是臨時拜命,由長安繞到豫章,然後率師出發,形勢上當然比較落後,可是經過了幾個月的部署整理,只有楊仆這一路先期攻入南越。

  為了造成出奇制勝的形勢,樓船將軍楊仆之軍由波滔洶湧的北江水上直搗番禺,立即占據番禺城之東南;伏波將軍路博德率步馬將士在後,到達番禺,占領了城之西北面,猛攻番禺城。

  番禺城依山面水而築,歷經秦尉任囂、南越王趙佗和丞相呂嘉的多次擴建加固,池深城高,漢軍雖攻城多日,無半點進展。

  後來,有謀士獻策,需用火攻,方可破城。楊僕從其計,遂號令將士聚集柴木,縱火燒城,大敗番禺守軍。因番禺守軍素聞伏波將軍大名,又不知漢軍殺來多少人馬,就紛紛從城西北而出,這些南越兵卒幾乎全部為路博德軍所俘獲。

  路博德見敵軍來降,立即遣使者好言招撫,令出逃士卒復入城內進行勸降。至此,守軍人心渙散,遂全部投降,番禺只剩一座空城。此時已是元鼎六年十月。

  南越王趙建德和呂嘉見漢兵攻之甚急,無力再固守下去,遂率其殘部數百人逃出番禺,乘船東去,抵達福建漳浦縣之太武山上。在山上倉促深溝高壘,築城以自守,並與跟隨的將士集體盟誓: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誓與此城共存亡。

  漢軍追來後,再度攻城,不久城破。無奈中,呂嘉裹挾趙建德率幾百人逃亡海上,路博德聞知立即派兵追趕,結果,伏波將軍的校尉司馬蘇弘擒趙建德,原是南越國的郎官孫都俘獲了呂嘉。

  呂嘉和南越王趙建德被擒後,南越國附屬郡縣不戰而降,諸王侯官吏紛紛向漢朝投降。蒼梧王趙光聞漢兵到來立即投降,揭陽縣令史定投降,原越將畢取率軍投降,桂林郡監居翁勸諭駱越40萬人一起歸漢。至此,南越國全部平定。

  戰爭剛一結束,漢軍將領便快馬將已擒獲呂嘉及南越王的消息,飛報長安朝廷。此時,漢武帝劉徹正出行至左邑桐鄉,欣聞南越國已破,傳詔天下,以左邑桐鄉改名為聞喜縣。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春,武帝劉徹行至汲新中鄉,又聞已得呂嘉首級送入長安,立即傳詔,以汲新中鄉改名為獲嘉縣。

  漢武帝劉徹為懲罰已被殺的呂嘉,回到長安後,傳詔將呂嘉的子孫宗族全部從南越遷至四川,並設置不韋縣,以彰其先人呂嘉之惡。

  至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歷史上存在了五世93年的南越國宣告終結。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