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帥說,沒有軍銜是不行的
2024-10-06 04:48:57
作者: 岳南
1979年4月9日,中共中央副主席、軍委副主席葉劍英元帥出現在秦俑發掘工地。這是中國領導人首次來到被譽為世界奇蹟的秦俑坑發掘工地視察。
儘管葉帥已是八十高齡,但從他行走的姿態和面露笑容的臉上看得出,仍有寶刀不老的風采。
此時一號坑大廳正在興建,陶俑被回填土覆蓋,無法參觀,在陪同人員的導引下,葉劍英直奔正在發掘和清理的二號坑。當他看到坑中有近百名解放軍指戰員在翻土、拉車時,不解地問博物館籌建組負責人楊正卿:「怎麼這裡還有軍隊?」
葉劍英在兵馬俑坑發掘現場參觀
「是駐軍的一個連在幫助我們搞考古發掘,他們在這裡已有一段時間了。」楊正卿解釋。葉帥轉過身對陪同前來的駐軍首長笑了笑:「想不到你們還參加了考古工作,幹得好啊。」
站在坑邊的一個土坡上,葉帥望著這支以步、車、弩、騎四個獨立兵種組成的地下大軍陣,心情複雜。作為一個身經百戰的共和國元帥,他是深知諸兵種如此組合排列後,投之於戰爭將意味著怎樣一種撼人心魄的力量和變化無窮的奧秘。他在為出神入化、栩栩如生的陶俑雕塑藝術所折服的同時,更為古代傑出的陣法和戰術思想讚嘆不已。假如在自己的戎馬生涯中能有這樣一個集古代兵法之大成的軍陣,也許會使自己的戰績再添榮光。可惜,戰爭結束了30年他才看到,不能不感到些許遺憾。
請記住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但是,戰爭雖在自己這一代人的努力下漸漸遠去,但還有可能在下一代中死灰復燃,只要戰爭惡魔沒有從人世間完全消失,戰爭時刻都會發生。能夠目睹這支古代大軍並領略其中的奧秘,對每個軍人都是有益的。
將要走下高土坡,葉帥兩眼放著激動的光芒,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對身邊陪同的軍隊將領們說:「我看這個秦俑坑是我國最大的古代軍事博物館,這裡面有學不完的東西,希望今後我軍的高級將領都要到這裡看一看。」
由於博物館尚未建成,籌建人員只好把一間破磚房當作臨時陳列室接待貴客。因屋子小、空間窄,陳列的文物也較簡單,除了幾件陶俑,就是十幾件兵器,葉帥來前,才又加了幾件陶馬、騎兵俑等文物。
葉帥走進陳列室,望著剛出土不久的刀、矛、劍、戟、戈、殳、弩機、銅鏃等完好無損的實戰兵器,禁不住嘆道:「兩千年的埋藏還這樣光亮,真是個奇蹟。」他順手拿起最引人注目的秦劍,反覆看了幾眼,又好奇地用手指摸摸刃鋒,輕搖了下頭,讚嘆道:「想不到古代的劍這般鋒利,冶金工藝如此發達,簡直像神話里說的那魔劍一樣,了不起啊,古人了不起啊!」
來到陶馬前,葉帥眯起眼睛瞅瞅馬頭,隨之打量了一下陶馬那頎長的身子,有些不解地問:「我和戰馬打過不少交道,這樣長脖子、長身子的馬卻沒有見過,這是什麼馬種?」
「從馬的形體來看,與當代甘肅河曲馬種有共同之處,由此可以推斷秦代馬多產自中國西北地區,俑坑的陶馬儘管不完全相同,但仍可肯定為甘肅河曲馬種。」陪同的考古人員回答。葉帥用手扶著鞍馬,接著問道:「什麼時候才有馬鐙呢?」
身旁的楊正卿回答:「從考古資料和歷史文獻來看,兩晉時才有馬鐙。」
葉帥點點頭:「這麼多良馬都來自西北,我們的西路軍卻很少得到它。要是西路軍配上這些良馬,肯定會是另一個樣子的。」他邊走邊說,聲音很小,只有近旁的幾個人聽清並隱約地感到這聲音的戰慄和葉帥面部表情的變化。
遙想當年,西路軍兵敗西北沙漠和河西走廊地帶,幾乎被馬步芳[1]的戰刀殺戮殆盡,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假如那時他們配有這精良的戰馬,誰能斷定不能成功?
可惜這個假設沒有成為事實,無數將士的熱血灑在無垠的沙漠戈壁上,作為共和國元帥,觸景生情,對那段歷史悲劇不能不扼腕嘆息。
葉帥在高大的陶俑前停下,指著鎧甲上明顯突出的花穗問道:「為什麼這件陶俑的鎧甲、裝飾和那邊兩件不同?」
「這是個將軍俑,鎧甲上的花穗是代表等級的。秦代軍隊不僅兵器精良、戰鬥力強,而且各種軍事制度也比其他六國完善,這代表等級的花穗就是一個例證。」楊正卿回答葉帥提問的同時,又做了簡單的補充。
「秦代軍隊有多少等級?」葉帥抬起頭詢問。
「據史書記載,有20個等級[2],這些等級在秦俑軍陣中已做了明確而真實的反映。」楊正卿對答如流。
葉帥將右手放在額下沉思片刻,輕聲說了個「噢」字,然後轉身走出臨時陳列室,面對高大秀麗的驪山山頂,自言自語道:「看來沒有軍銜是不行的。」
葉帥參觀完畢,上車時又似乎想起了什麼,他招招手示意楊正卿走到自己的跟前。
「秦始皇為什麼要用兵馬俑從葬呢?」葉帥問。
「他憑藉武力統一了六國,死也不忘兵馬,這就叫視死如事生。」楊正卿答。
葉帥點點頭又問道:「你們什麼時候開館?」
「今年國慶節。」
「好啊,可是要快!要快!要快噢!」葉帥一口氣說出了三個「快」字,看得出他對兵馬俑傾注了很深的感情。眼看葉帥就要離開了,楊正卿才想起了一件對博物館來說很是要緊的大事。原來,早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籌建組成立不久,楊正卿等人就開始琢磨請誰來題寫館名的問題。由於此前大家知道新中國成立後郭沫若對名勝古蹟的題詞、題名比較多,就提議找郭老題寫這個館名。此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雖年老體衰,又重病在身,但為了滿足秦俑館的願望,還是堅持在病中寫就了館名。1978年初,當博物館籌建處收到郭老的手跡後,從字裡行間已看出郭老病情已十分沉重,筆跡已失去了往昔的風采,只能作為珍貴的收藏品,不宜鐫刻並作為館名展出。1978年6月12日,郭老與世長辭,不可能再為博物館題名了,籌建處的楊正卿等人再度琢磨題寫館名較合適的人選。正在這時,聽說葉帥來工地參觀視察的消息,大家一合計,乾脆就請葉帥來題寫館名吧。於是楊正卿在這個時候急忙提出:「葉帥,我們想請您為博物館題寫館名。」
葉帥沉思片刻,謙虛地說:「我的字可是寫得最丑。」
「這是兵馬俑博物館,您是元帥,題字最合適。」楊正卿說著叫人拿來事先準備好的館名遞了上去。
葉帥戴上老花鏡仔細看了一下,讓秘書將紙疊起放入公文包內,說:「主席三周年前我不題字,這樣吧,三周年後我再寫好寄來好嗎?」說完握著在場工作人員的手同大家告別,隨後乘車而去。
注釋:
[1]馬步芳:1903—1975年。字子香,教名呼賽尼,甘肅河州(今臨夏)人,回族。馬家集團的父叔兄弟俱依附馮玉祥,分任西北軍政長官。1936年10月,馬步芳任西北第二防區司令兼第五縱隊司令官,曾率軍攔截中共紅軍西路軍,使其蒙受重大損失。
[2]商鞅變法時,曾將秦國官兵的身份劃為「二十等爵」。軍隊中地位最低的兵叫小夫,無爵位,往上則有二十等級,包括:公士、上造、簪裊、不更(以上四等相當於士卒)、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以上五等相當於大夫)、左庶長、右庶長、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駟車庶長、大庶長(以上九等相當於卿)、關內侯、徹侯(以上二等相當於諸侯)。秦國規定,不論官、兵,立了軍功,爵位就逐級遞升。按爵位的高低,可享受各種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