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天壽山
2024-10-06 04:42:21
作者: 岳南、楊仕
既然發掘明陵已成定局,身為考古研究所副所長並主管業務的夏鼐,責無旁貸地承擔起發掘的指導工作。他催促工作隊長趙其昌——也是他的學生儘快上路,去明陵調查。
1955年最後的一天,趙其昌偕同探工趙同海攜帶著考古專用的各種工具,走出古城北京,冒雪北上,來到十三陵這座昔日的皇家聖地。
寒風呼號,雪花紛飛。起伏的群山和荒蕪的陵墓蒙上一層慘白的葬衣,沉睡了幾百年的皇家陵園越發顯得死寂與淒涼。趙其昌踏著沒膝的積雪,越過祾恩殿[1],爬上長陵寶頂[2]。
十三陵神道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站在大明成祖皇帝這座輝煌、雄偉的寶頂之上,舉目四望,群陵棋布,高低錯落,黃瓦紅牆,掩映在綠松白雪之間,真是一幅絕妙的風景畫;俯首南眺,一條長達7公里的中軸線如同一道寬大壯美的銀鏈,從遙遠的天際橫空而降,直通腳下,巨石雕刻的文臣武將排列兩側,形成一條「神道」,顯示著威嚴而肅穆的皇陵氣派。狂風勁吹,積雪翻騰,樹枝撼動,嗡嗡之聲伴隨旋卷飄揚的雪片忽隱忽現,此起彼伏,遮雲蔽日,如戰鼓擂響,似萬馬奔騰。淒淒北國曠野,仿佛燕王朱棣正率領千軍萬馬,揮舞金戈鐵甲,再度高擎「清君側」的大旗,開始橫掃天下的征程……
請記住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南京西宮的御榻上進入彌留之際,他竭力睜大眼睛,望著皇太孫朱允炆,渾濁的眸子裡閃現著幾分憂鬱和惶惑。在七十一年的漫長生涯中,朱元璋由一個無家可歸的和尚成長為一個擁有八荒四海的皇帝,他經受了無數次刀光劍影的生死考驗,而每一次都憑藉自己傑出的膽略和才能,鋼鐵般的意志,正當的或卑劣的手段扼住了命運的咽喉,由勝利步入輝煌。而步入輝煌的他在權力的頂峰,又做出了一系列令世人震驚的事情。他廢除了中書省、丞相制,以六部為最高政務機關,直接對皇帝負責;廢除了行省制度,代之以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廢除了大都督府,設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大肆屠戮宿將元勛;頒布了一系列旨在防止後宮和宦官干政的禁令;借鑑漢唐時期的封藩制,將二十六個兒子封為藩王,又採取措施,限制藩王勢力……所有這些,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保證朱家永遠處於權力的頂峰而不被摔下。
傳明太祖朱元璋真像
既然這一切都安置完備,那麼,在撒手人寰之前,這位頗具文韜武略的皇帝,除了對自己即將離去的不情願,還要擔憂什麼呢?他動了下嘴唇,似乎要跟皇太孫朱允炆——這位自己權位的繼承人交代些什麼,但嘴唇抽搐了一陣,卻沒有說出話來。也許,朱元璋憑藉那種在酷烈的政治鬥爭中鍛鍊出來的敏銳直覺,他預感到有一個人,一個在相貌、性情、稟賦、才幹等各個方面都與自己酷肖的人,將在他死後掀起一場巨大的波瀾。這個人就是他的第四個兒子——燕王朱棣。
或許是出於更加複雜的考慮,朱元璋最終還是沒有對朱允炆說出這個可怕的預感,他只是把身邊一個心腹太監叫過來,有氣無力地悄悄叮囑了幾句秘語便閉上了眼睛,一代梟雄——大明江山的開國之君,就這樣離開了他親手創造的皇皇大業,走進了南京郊野、鐘山之下那座規模宏大、氣度非凡的陵墓——孝陵去了。
朱元璋駕崩的消息傳至北平後,一隊人馬立即馳出古城向京師飛奔,跑在隊伍最前邊的就是燕王朱棣。朱棣本是朱元璋第四子,封國在北平(今北京),北平為古燕地,故稱燕王。此刻,他心急如焚,恨不得插翅飛到京城,弄清朝廷虛實,掂量一下能否將那個誘人的夢化為現實。由藩王到皇帝,這個夢從洪武十三年(1380年)他被封北平藩王開始,已在心中埋藏了十八年。
當朱棣興沖沖地向南疾馳,快要抵達淮安時,突然碰到新皇帝朱允炆派來的特使。使者向他宣讀了太祖遺詔:「傳位於皇太孫朱允炆;諸王各守信地,勿到京師會葬;王所在地,所有文臣武將悉聽朝廷節制。」
聽罷遺詔,朱棣大驚失色。詔書的意圖很明確:不讓諸王接近京城這個權力中心,以免影響政權的順利更替。削弱諸王的政治、軍事實力,以確保皇權的絕對優勢。
朱棣強按怒火,率隊返回北平……
現在的朱棣已今非昔比了。從這個威風凜凜地雄踞於馬背上的中年漢子身上,很難再看到十八年前那年輕初封的藩王影子。十幾載寒來暑往、雨雪秋霜,無數次吶喊衝殺、拼死搏鬥,大大地改變了他的形象:在那金光粼粼的堅甲內,一身堅實而富有彈性的肌肉取代了昔日柔弱的肌膚,正隨著駿馬的顛簸而躍動。原先白皙而細膩的臉龐已刻上了深深的皺紋,古銅色的皮膚在陽光的照映下泛出暗褐色的光澤。細長而微微外凸的眼睛凝視著遠方,時而陰沉,時而熾烈,時而迷濛,時而豁朗。高鼻樑、鼻尖微微內勾,使人聯想到蒼鷹的利爪。往昔那帶著乳臭的唇髭,已變成漆黑而濃密的長髯,正同烈馬的雄鬃一道在風中飄拂。
明成祖朱棣像
當年的毛頭小伙子已接近不惑之年。39歲,這是成就偉大事業的黃金歲月。
長期的漠北征戰生活,賦予他一個古代優秀軍事家所需要的一切素質:深謀遠慮的戰略眼光,狐狸般狡詐的用兵方略,不懼死亡的勇猛氣魄,精湛的武藝以及邀買軍心的種種花樣。更重要的是朝中現狀對他十分有利,頗受朝野擁戴的太子朱標早已去世,勢力不在自己之下的秦王朱樉、晉王朱先後病死,當年那班富有文韜武略的開國元勛,幾乎被他的父親以各種罪名殺光了。現在聲威赫赫的父皇已命歸黃泉,新繼位的侄兒只有22歲,圍繞在他身邊的只是幾個貌似胸有城府、多謀善斷,實則只是拘法古人的迂腐儒生。所有這一切無疑給朱棣造就了一個奪取皇位的絕好時機。在經過漫長而焦慮的等待之後,潛藏在心底的夢終於不可遏止地激盪起來,催促他不惜生命去完成偉大而驚險的事業。
朱棣是朱元璋的兒子,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孫子。皇孫朱允炆已經稱帝,改元建文,而作為皇帝叔叔的朱棣篡奪侄兒的王位,於情理不通,於禮法不容。於是在朱元璋駕崩一年零兩個月後,燕王朱棣便以朝中齊泰、黃子澄等奸臣在皇帝面前撥弄是非為藉口,毅然打起「清君側」的大旗,宣布起兵,以靖「國難」。
大風起兮,猛士如雲。朱棣手執丈八蛇矛親率大軍離開北平,一路車騎交錯、戈矛並舉、刀劍迸擊、戰馬嘶鳴。燕軍過固安,渡巨馬河,趟白水溝,橫跨長江天塹……經過四年的征戰廝殺,終於攻克了南京城。
燕軍入城後,朱棣立即派出人馬,前往皇宮捉拿建文帝朱允炆。這時,皇宮突然起火,烈焰沖天,混亂中卻找不到建文帝的蹤跡。朱棣聞訊,急忙下令緊閉宮門、城門,派人四處搜尋。一連數日,一無所獲。把一些沒死的太監和宮女找來詢問,一位大膽的太監指著一具燒焦的屍體說這便是皇帝,其餘內侍也隨聲附和。於是朱棣命人把這具屍體當作皇帝盛殮起來。至於那是真皇帝、假皇帝抑或是一名太監宮女,卻無從證實。因為有的太監說,皇帝死於大火。一個當年服侍朱元璋後又服侍朱允炆的太監,在經受了一頓拷打和恐嚇後,又說出了皇帝朱允炆已經逃走的故事,並把逃走經過說得極為具體詳細——
當金川門失守的消息傳至皇宮後,建文帝長吁短嘆,徘徊前庭,打算自盡。這時一個老太監猛然想起了太祖朱元璋的遺囑,便急忙拿出一個鐵皮箱遞給皇帝,說是太祖臨終前交給他收藏的,太祖特意叮囑:「遇大難,啟之。」建文帝打開鐵箱一看,裡面有三張度牒[3],分別寫著「應文」「應賢」「應能」三個名字。有三副袈裟,僧靴僧帽,一把剃刀,十錠銀子。另外還有太祖朱元璋親筆朱書一封:「應文從鬼門出逃,餘人從御溝出走。」
剛巧建文帝身邊的兩個太監一個叫楊應能,一個叫葉希賢,兩人讀罷朱書,像是心有所悟,解開了「天機」,便自願與朱允炆一起落髮為僧,按朱書所示,分頭逃離京城。
關於建文帝的生死,眾說紛紜,難辨真偽。有人說他出逃後先到神樂觀暫避戰亂,之後三人相伴浪跡江湖,行蹤遍及雲南、四川、貴州、陝西、江蘇等地,並在國外度過了後半生……各種傳說已無確切文字史料記載,至今仍是明史上的一大懸案。不過,朱棣稱帝後,確實派出許多心腹查訪過朱允炆的蹤跡。大臣胡濙到處巡遊就領有這一旨意,後來鄭和也曾肩負這項重大使命,率船隊下西洋,其主要目的就是打探建文帝是否已逃往海外並建立新的政權。明成祖朱棣經過四年的血戰,終於用無數屍骨鋪成了一條通往皇宮的大道,當年那個輝煌的夢實現了。他在群臣的一片勸進聲中在南京稱帝後,改年號為永樂。由於他鎮守北平多年,深知它在軍事上的重要地位,便決定遷都北平,並於永樂四年(1406年)徵調工匠、民夫上百萬人,開始營建北京宮殿。今天的故宮、天壇、太廟(勞動人民文化宮)等規模宏大的建築,就是在此期間及以後陸續建造而成的,為後人留下了珍貴文化遺產。
鄭和下西洋圖
永樂五年(1407年),皇后徐氏死去,因為正在修建北京,所以朱棣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沒有在南京建陵安葬,而是派禮部尚書趙羾及江西術士廖均卿等人去北京尋找「吉壤」。他們遍訪北京四郊,足足跑了兩年時間,才找到幾處可供挑選的地方。最先是口外的屠家營,但因皇帝姓朱,「朱」和「豬」同音,皇帝認為豬家要進了屠家定要被宰殺吞刮,未能同意。另一處選在昌平西南的羊山腳下,羊和豬本可相安無事地各自生活,但山後有個村子叫「狼兒峪」,豬的旁邊有狼出沒危險可怕,也未被採用。再一處是京西的「燕家台」,可那位永樂皇帝感到「燕家」和「晏駕」是諧音,不吉利,又遭否定。京西的潭柘寺景色雖好,但山間深處地方狹窄,沒有子孫發展之餘地,亦未能當選。直到永樂七年(1409年),才在昌平黃土山下選中陵地,並由朱棣親自察看後決定下來。
這裡確是一塊最為理想的風水寶地,燕山余脈自西北高原逶迤而來,曲折環繞,成為一道天然的屏障。中間一片平原,廣袤寬闊,風景綺麗,泉水順山而下,沿平原兩側緩緩流過,真可謂山清水秀。更為奇特的是,在平原的東西兩側,有青山兩座,成守衛之勢,儼然是兩位頂天立地的將軍。在此處興建陵墓,不只風景美好,更主要的是這裡山勢如屏、易守難攻,一旦駐軍把守,既可護衛陵寢,又便於保衛京師。朱棣立即降旨,「圈地八十里為陵區禁地」,開始動工修建長陵,並派軍守護。
朱棣不愧是明代少有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對陵區的選擇和駐軍的守衛,再一次顯示了他非凡的才華,其苦心遠見,在他死後不久便可得到證實。無論是北方的瓦剌、俺答汗大軍,還是努爾哈赤的鐵騎,都把十三陵視為通向北京的咽喉和畏途,從而費盡心機、不惜餘力地進行攻打。即使在中原縱橫馳騁的李闖王,也是從柳溝先入德勝口,再下十三陵,只因居庸關守將投降,才使十三陵變得唇亡齒寒,導致北京陷落。
十三陵圖
自永樂皇帝圈地築陵的聖旨傳下,黃土山四周百餘里便成為禁地,凡在此住居的百姓,十日之內必須遷往外鄉。於是,一幅悲慘的帷幕隨之拉開。官兵們披掛整齊,手持棍棒,殘忍地毆打和驅趕著遲遲不肯離去的百姓。男人推車挑擔,女人抱著嬰兒,面對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家園頃刻間變為廢墟,不禁聲淚俱下,孩童的啼哭和老人的呼喊,在淒冷的曠野里迴蕩。其悲苦之狀,撼天地,泣鬼神。
有一叫李煥的白髮老者,面對烈焰升騰的兩間茅屋,撲臥在地,抓起一把黃土放在懷裡,死死不願離去。撕裂肺腑的哀號和頭上濺出的熱血,使執棒的官兵都為之動情,淚濕衣襟。最後,李煥老人口吐鮮血,一命嗚呼。永樂皇帝得知此情,感其對家園的依戀,特傳旨將他葬在天壽山旁側。至今,這座荒冢還和十三陵一樣默默地守在天壽山麓。
明長陵
長陵匾額
長陵祾恩殿金絲楠木柱
永樂七年(1409年),浩大的陵墓工程在黃土山下正式動工,所用軍工、民夫四十餘萬。據《太宗永樂實錄》等書記載,當年朱棣生日,在黃土山上飲酒作歌,百官上壽時為討他歡喜,稱此山為天壽山。朱棣聽罷大喜,即傳旨改黃土山為天壽山。
長陵的營建,先後用十八年時間方完成。朱棣的皇后徐氏,於永樂五年(1407年)去世後,在南京停屍六年,直到永樂十一年(1413年),長陵的地宮建成後,才由南京移來入葬,成為十三陵第一個入葬者。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第五次率大軍出征漠北,病死于歸途中。這位在歷史的中心舞台上活躍了二十三年的一代君王,終於走進了長陵的地下玄宮,尋找他的生前伴侶去了。
從成祖朱棣在天壽山下建造長陵起,到明代最後一個皇帝思宗朱由檢(年號崇禎)止,除景帝朱祁鈺因故別葬外,其他諸帝都在天壽山附近營葬,共十三處,成為明代中後期皇帝陵墓的集中區。陵區周圍因山勢築有圍牆,長達12公里,圍牆設垛口、城關、敵樓,駐軍守護。十三陵各陵建築自成整體,布局、形制與皇祖朱元璋的孝陵一脈相承。祭殿在前,寢宮在後,門廊、殿堂、明樓[4]、寶城[5]排列得層次分明,嚴肅整齊,從宮前莊嚴的神道、石橋、無字碑,直達寶城,一線相貫,地勢逐步升高,有曲有直,有高有低,遠山近水,連成一個氣勢宏偉壯麗的建築整體。十三陵的地上或地下建築,無疑是封建剝削階級的產物。但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又是中國古代人民非凡的智慧與才華的結晶,是一種文明與文化的創造。
遺憾的是,這筆財富大都沒能完整地保留下來。從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來自北方的瓦剌大軍在十三陵燃起焚燒殿宇的大火之後,這文明便開始了它悲劇性的毀滅。最能象徵十三陵各陵建築藝術與風格的祾恩殿,經過數次戰火之後,也只剩長陵的一座孤影自憐了。這座建成於宣德二年(1427年)的輝煌建築,歷經五百餘年滄桑而無恙。祾恩殿以六十根金絲楠木大柱形成構架,其中,中間四根高為14.3米,直徑1.17米。這樣高大的楠木柱,是我國古建築史上獨一無二的奇蹟,即使故宮的太和殿也不能與之匹敵。祾恩殿無論是形體結構、建築風格,都堪稱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典範,它的出現同樣反映了當時國家的富庶與強盛。
…………
風雪早已停歇,夕陽西下,餘暉灑在起伏的山巒上,翻起銀色的光芒。蒼涼的北國之冬,一片肅靜。趙其昌、趙同海兩人經過對長陵三天的勘察,沒有發現可供發掘的線索,倒是給他們以新的啟示:這個陵墓規模太大了,能否找一個較小的陵墓進行試掘,等積累了經驗再掘長陵?
三天之後的夜晚,吳晗家中不大寬敞的書房中燈燭明亮,長陵的照片、草圖、各種數據資料和幾塊填土標本擺滿了地板。吳晗和夏鼐靜靜地聽著趙其昌的調查匯報:
「我們在長陵的寶城、寶頂上上下下來回跑了兩天,找不到半點可供參詳的線索。在明樓後的寶城內打了兩個探眼。全是填土,沒有生土比較,打鏟已經沒什麼意義了。沒有線索,僅靠臆測,會使我們走向失敗……」
吳晗低著頭,拿鉛筆輕輕地敲打著桌子。夏鼐用放大鏡不停地檢查填土標本。書房中悄然無聲。一位小姑娘送來一大盤水果,幾碟小點心。她走後,屋子裡仍然一片寂靜。
趙其昌又提出一個建議,打破寂寞的氛圍:
「現在天寒地凍,調查中動土又很困難,能不能給我兩個月時間,查查文獻。十三陵的皇帝、皇后,無論生前建陵或死後建陵,總不會同時死去,如果不能同時入葬,就有個再次挖開二次入葬問題。類似的問題,他們又是怎麼處理的?我想帶著一些問題,再著重調查一下,多住些天。」
夏鼐一向重視調查,尤其注重結合文獻的調查,所以非常同意。他說:「十三陵的建造,前後延續二百多年,無論建築布局和形制,早、中、晚期總是有些變化的,應該普遍調查,再歸納一下,比較異同,總會提出些問題來,結合喪葬制度,相互參照、印證,可能會有些收穫。然後動工,才有把握,我看這樣好。」
吳晗也表示同意,對趙其昌說:「查文獻,好!我這裡講明代的書不少,你隨便拿去看,今天就可以帶走些。」他指了指書架:「再去調查,你打算住多久?」他轉向夏鼐:「作銘(夏鼐字),多長時間合適?」
趙其昌伸出兩個手指。夏鼐接下來:「兩個月可以,一個陵總要幾天,兩個月不算多。」
也許吳晗原以為兩個手指是指兩周,既然夏鼐說是兩個月,也不再說什麼了。他端起水果、點心:「來,嘗嘗,嘗嘗!」下一個步驟、時間大體有了眉目,緊張的氣氛鬆弛下來,話題又轉入閒談。
正吃著水果,也許是趙其昌感到肩上的擔子太重了,順口冒出一句:「吳副市長,長陵太大了,能不能找個小的,試掘一個?」吳晗一怔,轉身問夏鼐:「什麼叫試掘,哪個『試』?」夏鼐笑笑:「辰伯(吳晗字),考試的『試』!你考試得不及格的『試』。」吳晗也笑了:「那試掘與發掘又有什麼不同?」
夏鼐道:「試掘與發掘,其實方法程序上完全一樣,完工後整理材料沒什麼不同,照樣印出報告,只是沒有很大把握時叫法謙虛一些而已。國外也有這樣的先例。」
在試掘問題上,二人意見完全一致。至於是否試掘,要等調查後的結果再定,而且還要上報批准。
匯報結束,夜已經很深了,吳晗送到大門口,對趙其昌笑了笑說:「這次長陵之行很辛苦吧,天怪冷,住哪兒?」趙其昌如實回答:「十三陵沒有客店,我們是在山下一個農民小茶館裡,兩個人雙腿交叉睡在一條寬板凳上,過了兩夜。睡得晚,起得早,還不感到怎麼冷。」吳晗轉臉對夏鼐說:「目前昌平縣[6]還不屬北京市,屬河北省,以後可能要劃歸北京市,開工後我去看看,打個招呼,對工作方便些。」夏鼐也笑了:「田野工作很辛苦,吃不好睡不好是經常的事,我們考古所也是這樣,這不算什麼,年輕人都經得住……」
春天轉眼就要到來,十三陵的積雪開始融化。再次北上十三陵,他們將有什麼收穫呢?
注釋:
[1]祾恩殿:即享殿,是祭祀時舉行典禮的處所。
[2]寶頂:墳丘封土中央再堆一個小丘,常用灰土做成。
[3]度牒:亦稱「祠部牒」。中國古代僧尼出家,由官府審核發給的憑證,有牒者可免地稅、徭役。
[4]明樓:陵寢建築中的明樓建在方城之上,作用接近碑亭,方城與寶城連成一體,明樓四面各開一門,四出重檐,屋頂為十字形穹窿,樓內置豐碑。
[5]寶城:墳冢外圍之圓形城牆。
[6]因本書寫作時間較早,部分行政區劃如今已發生改變,為尊重作者原意,書中部分地名以作者寫作時的行政區劃為准。——編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