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秋胡戲妻》談談貞潔觀
2024-10-05 15:13:12
作者: 尹劍翔
女人身上最寶貴的什麼?在中國人的眼裡,貞潔是女人最重要的東西。
在各國婚姻法中,都規定了夫妻之間有對對方忠誠的義務,這是婚姻成立並存續的重要條件。這條法律在大部分國家都沒有異議,是被人類普遍認同的規律。
請記住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這種忠誠的義務,對於中國女性而言,就被稱作「貞潔」。可以說這是世界意義上普遍認同的價值觀。
貞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種是結婚前不能有性行為,第二種是結婚後只能與自己的丈夫發生性行為。《列女傳》中有個故事正是圍繞著貞潔這個話題展開的。
如果您是一個京劇愛好者,您一定聽過一段戲,叫《秋胡戲妻》,也叫《桑園會》。
這段的詞兒是這樣的:
「秋胡打馬奔家鄉,人行道上馬蹄呀忙,坐立在刁鞍用目望,見一位大嫂手盤桑,前影好似羅氏女,後影好似我的妻房,本應向前將妻認,錯認了民妻罪非常。」
以上的這段引用自一段較早的戲詞的本子,是王少樓和尚小雲唱的一段西皮流水的唱段(這也是馬連良先生的名段),就是著名的《桑園會》唱段。
這個故事就取材於《列女傳》。
不過,京戲裡邊表現出來的情節和《列女傳》中是不一樣的,《列女傳》中是這麼記載這個故事的:
秋胡娶了老婆五天後,就去陳國做官了。這一走就是五年,五年後回家的路上,看見一個採桑的婦人,秋胡看見非常喜愛,這男人有錢就變壞!
秋胡就想用手裡的金錢做誘餌調戲這個採桑的婦人。可這個婦人堅定地說:「我不稀罕你的金子,也請你放尊重些!」
討了個無趣的秋胡只好掃興回到家中,把剛才用來調戲婦人的金子拿出來給了母親。這時秋胡的妻子來到堂前,秋胡這才知道剛才調戲的婦人竟然就是自己的妻子。
秋胡妻也發現剛才調戲自己的人竟然是自己的丈夫,剛才調戲自己的金子實際是獻給自己母親的,所以又氣又羞,說道:「你告別親人,五年才回來,不趕緊回家看望母親,竟然在街邊調戲良家婦女,還要給金子。忘母不孝,好色淫泆,是污行也,污行不義。夫事親不孝,則事君不忠。處家不義,則治官不理。你是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你去娶別人吧。」
說完,秋胡的妻子跑出房門就投水自盡了。
這個故事中的秋胡妻用自己的死來控訴了丈夫的淫蕩和無恥。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秋胡的妻子五年不認識秋胡是很正常的,因為秋胡做官回來,肯定是花團錦繡,和當年的打扮不一樣。可是秋胡如果不認識自己的老婆了,恐怕只有一個原因,他壓根就沒把這個為自己侍奉母親的女人放在心裡,秋胡的老婆肯定也不是個長相一般的村婦,絕對也是個頗有姿色的女人,否則不會「秋鬍子悅之」。
可是就是這樣的妻子,也早已被他忘得乾乾淨淨,說明他在陳國做官的時候,不知有多少美女縈繞在他的左右。這種男人真的是禽獸不如。
但是,戲裡把這個原著的故事就給改了,剛才能聽懂我那段唱詞的聽眾,不難理解了,戲中被官兵抓去當兵的秋胡做了官,衣錦還鄉,他認出桑原里的妻子,半開玩笑的性質調戲自己的妻子,妻子知道是自己的丈夫調戲自己,提出「離婚」(休妻),後來經過秋胡母親的調解,秋胡的妻子終於原諒了丈夫,是個大團圓的結局。
當然了京戲後來為了提高「收視率」,把這個悲劇改成了喜劇的大團圓結局,把秋胡根本沒有認出來自己的妻子,變成了一個善意的玩笑。
我們把秋胡妻子的死,看作了一種對丈夫不忠的控訴,對自己貞潔的證明,當然這種方法有點太極端,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中看到作為女人的那種尊嚴。這種對自己尊嚴的抗爭是非常有先進意義的。秋胡妻子的行為,完全可以和民國時,末代皇妃文繡和末代皇帝溥儀的那次離婚的意義相提並論。
在這裡,我還要為大家擴展一下知識,就是京劇《桑園會》唱詞中的這句「前影好似羅氏女,後影好似我的妻房」,這裡邊的「羅氏女」到底是誰?
很多人認為這就是秋胡妻子的名字,後來的很多京劇演員也並不知道其中的由來,而給這個 「羅氏女」起了個名字叫羅梅英。這些理解都是不對的。
如果您看過早期在戲院門口的戲碼(GG)的話,您就會發現,如果是《桑園會》,上面就會寫著尚小雲扮羅敷女這樣的話。這個羅敷才是這位羅氏的名字。
羅敷女是因為一首樂府詩《陌上桑》而出名的。最早見於南朝沈約編撰的《宋書.樂志》,題為《艷歌羅敷行》。南朝徐陵編輯的《玉台新詠》也收載了本詩,題為《日出東南隅行》。趙宋時的郭茂倩編輯《樂府詩集》,將本詩收入《相和歌辭》,又題為《陌上桑》。
羅敷女其實並不是秋胡的妻子,她是戰國時的一個著名的女性,她也為自己的貞潔而抗爭過,只不過他抗爭的對象更為強大,是趙王。
據馮夢龍的《情史》記載,趙國的邯鄲住著一位叫秦羅敷的婦女,她的丈夫叫王仁,王仁是趙王的僕人。
有一天,羅敷採桑於陌上,趙王在高台上看見了採桑的羅敷非常喜歡,想要搶奪羅敷作自己的女人。羅敷會彈箏,作了首曲子,唱出了他們夫婦相愛,拒絕了趙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陌上桑》曲,趙王聽見這首曲子心裡很是慚愧,深深被羅敷的這個曲子所打動,放棄了霸占羅敷的念頭。
京劇的最早的曲詞的創作者實際是想用羅敷這樣的詞語,借代為了貞潔而敢於與權貴作鬥爭的秋胡妻(當然年代上存在差異,一個是春秋一個是戰國),後世很多的貞潔烈婦也都被稱為羅敷,羅敷這個名字後來簡直成了這一類女人的代名詞,比如《孔雀東南飛》中,「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此處即是代稱。
中國的貞潔烈婦,這種殉情、殉葬,終身守寡,立貞節牌坊這種行為,雖然有某種愚忠或者是封建的價值取向,但是中國自古就保有的這種貞潔的女性精神,卻是任何時代里都具有的普世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