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李坤泰到宜賓上學
2024-10-04 18:42:58
作者: 羅鳴
在鄭佑之的大力幫助下,李坤泰終於掙脫封建枷鎖,衝出家庭的桎梏,邁出了到宜賓的求學之路。
1926年元宵節後,李坤泰走在鄉間的土路上,她知道這是一條彎彎曲曲、跌跌宕宕的人生新路。但她步履堅實,鏗鏘有力,對前程充滿信心和美好希望。衝出樊籬,她覺得自己渾身充滿了無限的活力和無窮的力量。
李坤泰心裡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求學之路。為了嚮往外面的世界,她之前渴望爭取讀書求學的情景,浮現在她的眼前——
「大哥,我想到宜賓去求學。」李坤泰向大哥李席儒請求。
「不行,絕對不行,你就打消這個念頭吧!」李席儒拂袖而去。
「姑娘家家的,不安安心心待在家裡,出去讀什麼書?你有本事自己去吧,家裡沒有錢供你讀書的。」
那天,兩個姐姐同大哥的對話,她聽得清清楚楚,大哥的話還在耳邊迴蕩:「第一,她離開了家庭,我就不管她的吃穿用了;第二,她去宜賓讀書,上學的錢就要你們幫她出;第三,出門人的名譽要好,如她在外面有不好的名聲,就要拿你們是問;第四,她離開了家庭,就不許回家了。」
這幾年來為了自己爭取外出求學的權力,李坤泰多次同大哥商量讀書的事宜,不僅沒有得到哥嫂的同意,而且每次還被各種辱罵,令她十分的傷心。而這一次在黨團組織的精心策劃安排下,在大姐夫和二姐的鼎力幫助下,她終於從封建家庭中奔了出來。
李坤泰離家出走的那天,母親把手上的一個玉鐲子,取下來塞在她的手裡說:「端女兒,這是你外婆在我結婚的時候送給我的,本想等你結婚時給你,可你現在要走了,母親沒有什麼東西傳給你的,只有這個值錢了。」老人對坤泰說:「玉是避邪的,你就把它戴在身上,希望它能保佑你一生平安端女兒,要照顧好自己!你走了,母親就在家中吃齋念佛,保佑你。」
「母親,基本的家務我都會做,你不要擔心我。」李坤泰在母親的臉上親了親說,「母親,我走了。母親你要好好保重身體,女兒今後有出息了,就回來報答你老人家的養育之恩!」
離家那天,趁著哥嫂出門走親戚的機會,李坤泰只帶上了一點點簡單的換洗衣服就走出了家門,走出生她養她的伯陽嘴。她步履沉重地走下高高的石梯,走上官道,走向遠方。她一步三回頭,走得很慢,走得很沉重,頻頻回頭向母親揮手。
母親追著李坤泰走了兩步,但小腳走路蹣跚。她一隻手搭在房前的那棵大樹上,一隻手被貼身丫鬟攙扶著。藍明富眼巴巴遙望著官道,目送女兒漸漸遠去的身影,分別時的淚水,就像伯陽嘴山腳的那條小河的水,嘩嘩啦啦地流淌……
李坤泰走在路上,但她也傷心一路,淚水灑了一路。終於到了二姐的家她難過地、緊緊地握著二姐的手,動情地說:「母親今後就拜託你們照顧了你們要多回家去陪陪母親!我走了,白花場的婦女解放同盟會也交給你們了……」
二姐在家裡和李坤泰最親,一直無償地支持和照顧她。在和哥哥爭取讀書的權利中,二姐甘願自己承擔經濟壓力,也要送妹妹出去讀書。這個恩、這份情,李坤泰深深地藏在心裡,記在心田。
李坤傑和二姐夫蕭簡青,都是李坤泰的革命戰友,他們志同道合,經常一起參加工作,特別是為解放婦女的精神枷鎖,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住在二姐家的那一夜他們都沒有合眼。李坤泰擔心大哥追來,擔心母親傷心沒人陪伴。她幻想著到了宜賓城,憧憬著未來求學的情景……
這次求學夢想就要實現了,李坤泰心中最感激大姐夫。其實,大姐夫的命運多舛,大姐嫁他幾年後就不幸去世了。後來父母做主,又把五姐坤輿嫁他為妻,五姐又因難產而去世。大姐夫如今單身一人,可為了勞苦大眾的解放,他不辭辛苦,夜以繼日地進行革命工作。
李坤傑、蕭簡青夫婦,這晚也同李坤泰一樣夜不能寐。他們都在想著,為么妹外出求學準備哪些東西?細細盤算一期要多少學費、生活費?應該怎樣幫她籌集……
李坤傑送李坤泰到宜賓讀書,她們經過艱辛的三天路程,站在一座高高的山上遙望,仿佛能看到宜賓城的輪廓。未來的希望,新的生活就在前方,向她伸出了溫暖的手。
離開家的第三天傍晚,李坤泰同二姐終於到了宜賓城。但要進城還要坐岷江渡船過去。當她們急步走到,岷江江邊時,李坤泰看見了在那裡等待他們的鄭佑之的身影。她一步跨了上去,抱著久違的大姐夫,忍不住傷心、激動的情緒,哇哇哇地放聲大哭起來。
李坤泰這一哭,把想念、把委屈、把苦痛、把希望、把憧憬、把未來全部統統地倒進了大姐夫的胸懷,灑在了未來的路上。
「想不到原來的丫頭片子,現在都已長成大人了!祝賀么妹終於衝出了家庭的籠子,歡迎你來到一個嶄新的地方,開始新的學習和生活。」鄭佑之握著李坤泰的手說。
他們是親人,是師生,也是同志,更是革命戰友。他們因為有著相同的信念而走到了一起,在戰鬥中凝聚了多少深情厚誼。鄭佑之儼然是李家的智多星、主心骨,而李坤泰、李坤傑等人則是他的手和足,是他開闢革命陣地、進行革命活動播下的「種子」。
接到了李坤泰姐妹,鄭佑之懸著的那顆心終於放平了。他就招呼著倆姐妹立即坐渡船過河。
李坤泰到宜賓讀書的事,鄭佑之早已為她作了安排。鄭家大院是當時宜賓黨團組織集會、學習的聯絡站。天已掛起了黑色的幕簾,屋裡點上了桐油燈,火舌在閃爍跳動。這是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
「客人來了!客人請進!」在鄭佑之的帶領下,李坤泰他們走進鄭家大院。他們一進院子,就感覺到了主人的熱情。鄭家的幾個女子一擁而上,將兩個女客團團圍住。這時,鄭佑之就向鄭家兄妹介紹說:「這位是李二姐,名坤傑。而這位就是李坤泰,筆名李一超。」
早就聽說了李坤泰要來宜賓城求學,鄭家大姐鄭雙璧,特別是鄭琇石、鄭煥如,更是盼望了很久。相互認識之後,幾個姑娘就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你就是李坤泰?早已聽說你的大名。你的文章寫得真好。」
「想不到你這麼漂亮,真是賽過了城裡的女子。」
「你們城裡女子,就是會說話,說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其實你們比我好看,你們才漂亮。」
「你真了不起,又有學問又有智慧,又堅強又勇敢,不愧是一個女中豪傑!今後我們要向你好好學習。」
「我剛從農村進城,還有許多規矩都不懂,我才要向你們兩人好好學習。你們今後可要多多地幫助我喲。」
「我們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一陣寒暄之後,鄭家兩姐妹,就一左一右地拉著李坤泰,像多年不見的好友,親熱相處。
鄭家姐妹很喜歡聽李坤泰講述鄉下的風土人情,喜歡她講述農村女子的經歷,特別愛聽李講述在白花場,組織婦女解放同盟會的鬥爭故事。這些都令鄭家姐妹大開眼界,心悅誠服,打心眼地佩服她、尊敬她。
李坤泰雖然在老家讀了幾年私塾,但現在城裡的學校,教的都是新學,與她之前學習的內容差異大。根據她當時的學業水平,鄭佑之就建議她報考敘府女子中學的插班生。因而,他就請鄭家姐妹,先幫助李複習功課。
李坤泰尋求這個讀書機會是多麼的不容易,是用7年的抗爭最終才得以離家出走。因此,她一定要抓住這個讀書機會。她的語言表達能力強,國文不用複習,重點補習數學。在補習的過程中她十分用功,不怕困難,挑燈夜戰,徹夜不眠,認真演算,專心複習。如遇不懂的,她就虛心向鄭家姐妹請教,然後認認真真地演算,一直到徹底搞清弄懂、會解會做為止。
接到學校報考的通知,這次考試不考英語。李坤泰的功課複習的負擔一下子減輕了許多。加之她聰慧好學,讀書又十分用功,很快就將考試的內容全部複習完畢,熟記在心。
考試那天,鄭琇石、鄭煥如陪同李坤泰,來到宜賓市女學街的敘府女子中學大門口。李看著同學穿著女子中學校服,從學校大門進進出出,很是羨慕渴望。她相信自己很快就是女子中學的學生了。
李坤泰堅定地走進了學校大門,回頭衝著鄭家姐妹笑笑。鄭家兩姐妹也向她點頭,同時伸出兩指,向她做了一個「V」字手勢,預祝她考試成功。
李坤泰豪邁地走進了考場,參加敘府女子中學的插班考試,一舉通過,並收到了入學通知書。
李坤傑見李坤泰在鄭家生活得很愉快,況且馬上就要開學了,便告辭回去了。
李坤泰終於進入了夢寐以求的敘府女子中學讀書。她被安排插入初中一年級三班。從此,她開始了在宜賓的求學經歷。
女子中學實行的是住校制。李坤泰就同鄭家兩姐妹等7人,同住在一間寢室,並同鄭煥如睡一個床鋪。這個寢室的8個女生,都是團支部成員。她們在一起共同學習,彼此鼓勵,生活上互相關心,團結友愛。
在女子中學,李坤泰的數學和英語這兩門功課,相對要弱一些。特別是英文,她之前雖會背一些字母,但自學的英語發音不準確,學起來比較吃力。
為了儘快跟上學習進度,上課時,李坤泰總是坐得端端正正,聚精會神地專心聽講。在下課和休息的時間裡,她就抓緊時間重點突擊英語和數學。她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如果碰到難題,她非徹底地弄懂不可。
有一次,一道難題難住了李坤泰。下了晚自習這道題還是沒有做出來。回到寢室後,不認輸的她百思不得其解。為了能解這道題,她在寢室里點著蠟燭熬夜。為了防止被監學查夜看到,她甚至用自己深藍色床毯,把窗戶全部擋嚴實……憑著這股拼勁,她的數學很快跟上了班上大多數人的水平。
而英語學習,李坤泰則沒有捷徑,只有死記硬背。每天清晨一早起來,她就在學校的花壇邊讀英語。她隨身攜帶了一個英語單詞本,一有時間就拿出來讀。而對於每天學過的單詞,她都努力去讀、去記、去寫。
憑著一股子鑽勁,再加上鄭家兩姐妹的幫助,李坤泰的功課很快就趕上了同學們。上英語課時,她也敢於用英語回答老師的課堂提問了。數學老師有時也抽她上台演算習題,雖然花的時間長點,但也能正確地演算出正確答案來。
語文是李坤泰最擅長的。開學後的第一堂作文課,國文老師尹紹周,布置給學生的作文題目是《「不如歸去」與「炒米糖開水」呼叫聲誰更悽慘?》。這種題目完全不同於舊學堂里的八股文,更加貼近生活和現實,要求學生對社會現象進行深刻的剖析,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從鄉下來的李坤泰由於在白花場組織婦女會,與底層人民親密接觸,對社會底層的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對勞苦大眾所受的剝削和壓迫一直都很同情。她儼然已是底層人民中的一員。
李坤泰看過作文題後,只是略一思索,便奮筆疾書,很快就寫好了這篇文采飛揚,具有真知灼見的文章:
春天來了,杜鵑鳥一聲聲「不如歸去」地叫著。聽起來不免有些令人難過,所以古詩詞有「杜鵑啼血……」的詞句,形容其叫聲的悽慘。
「炒米糖開水」,是小販的叫賣聲。當夜深人靜的時候,遠處傳來「炒米糖開水——炒米糖開水」的叫喊聲,特別是風雨之夜,小販踏著泥濘的道路,一手提著開水壺,一手提著盛炒米糖的竹籃子,穿街過巷,叫賣炒米糖開水。
這種炒米糖開水的叫賣聲,並不像「不如歸去」的叫聲那樣感動詩人,但是聽起來實在是夠悽慘的。
有種人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自己不勞動卻過著所謂幸福的生活。可是,他們的幸福卻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廣大的窮苦人民,被壓在社會底層,苦難深重,掙扎在飢餓線上。他們為了求生存,被迫做小販沿街叫賣「炒米糖開水」。這種叫賣聲,深夜傳來,扣人心弦,比起「不如歸去」啼叫聲來,更覺悽慘,每每聽之而心情久久難以平靜,這種社會的不平等現象,我們年輕人、有志氣的人、有抱負的人,就要責無旁貸地去改造它打破它。
尹紹周老師是一位具有馬克思主義覺悟的中共黨員。他曾是老同盟會員老國民黨員。他先後作過報社的總編輯、中學校長、國文老師等。他經歷豐富,為了尋找一條適合中國人民的解放道路,付出了畢生的心血。
尹老師看了李坤泰這篇作文,連聲稱讚。在全班同學面前朗讀了這篇文章,誇獎這篇文章有深度有文采,思想性強,能聯繫當前的實際,提出改造社會的主張。
尹老師語重心長地對全班同學說:「老虎總是要吃人的,你不打它,它會吃掉你。因為帝國主義總是要向外侵略的。帝國主義、封建勢力,絕不會自動退出歷史舞台。我們必須喚醒人民大眾,團結一致,採取革命行動,發揮強大威力,才能打倒敵人,爭取勝利。」
經過老師循循善誘,同學們更認識到:要爭取自由解放,必須靠自己的努力。
李坤泰的文章,得到老師的表揚之後,同學們就改變了對這位鄉下姑娘的看法。她衣著樸素,但是談吐新穎,在同學中很快就有了威信、樹立了良好的形象。通過這篇文采飛揚的文章,同學們從側面了解她。她雖然從鄉下來,但是一點也不遜色於城裡的女子,她見多識廣、飽讀詩書,並且深深同情勞苦大眾,是一個有主見有理想的青年。
在女子中學讀書的學生,家境都較富裕,家族讓她們來此讀書,接受一些新知識,同時結交一些新勢力,便於尋找婆家。而像李坤泰那樣和家庭決裂來讀書的著實少見。黨團組織決定把女子中學作為一塊耕耘的苗圃,精心培育、發展壯大,著重在組織學生運動,傳播新知識、新文化、啟迪學生的覺悟方面,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
而李坤泰結合在鄉下革命鬥爭積累的經驗,以及她良好的稟賦,團結幫助同學,傳播和宣傳共產主義思想。課餘時間,她經常和同學們聯繫,常從這班到那班;從這個寢室轉到那個寢室,找同學聊天、擺龍門陣,向同學講述婦女解放同盟會的鬥爭故事。
「耳朵穿過沒有?腳纏過沒有?」李坤泰指指自己的耳朵,再踮起腳讓大家看。
「我的耳沒有穿。我的腳沒有纏,我是天足。」同學們都用驚奇的眼光看見了。
「女子要爭取在教育上、經濟上、政治上與男子平等的權利。女子要經濟獨立才不受男子的氣。」李坤泰的話語,像一縷春風吹進這些懵懂少女的心中,在她們的心湖中掀起漣漪,又似一縷陽光照進封閉無知的房門,讓女生們看到外面不一樣的世界。她像磁石一樣,把同學們吸引、團結在自己的周圍,進步思想在同學中迅速傳播。
李坤泰不時贈送進步書報給同學看,和同學交知心朋友。同學有困難、有急事,她都積極幫同學們出點子想辦法,並積極向同學宣傳進步思想,推薦進步書籍和雜誌。一大堆人常常將她團團圍住。
李坤泰對人誠懇、熱情大方,故博得別人的喜愛。女同學一般都心胸比較狹隘,容不得人,愛說俏皮話,彼此間不免常發生摩擦。遇著這種情況,她總是從中調解。如果別人有嚴重缺點,她也總是委婉地當面勸說,熱情幫助。漸漸地同學們都願意接近李坤泰,都很喜歡她。她在同學中的威望也越來越高。
由於李坤泰熱心助人,性情爽朗,作風正派,思想先進,再加上天生的善於與人溝通。因此,在學校成立共青團支部的時候,她被選為支部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