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馳騁高原疆土抒寫砥礪人生
2024-10-04 18:39:53
作者: 羅鳴
舒成坤,中等個子,在他那國字形臉上書寫出50多道時光,印證出他人生過往的激情歲月;寬闊的額頭上有對顯眼的「八字眉」,閃爍著智慧。他在西藏高原馳騁了35個春秋,抒寫著人生的砥礪篇章。
部隊「小秀才」
在重慶市豐都縣那個偏僻的崇興鄉,至今仍流傳著一個家庭貧寒又不忘求學的農村讀書郎的故事,他就是舒成坤。
在鄉親們的眼裡,舒成坤從小不僅是一個勤勞樸實的農村孩子,還是一個「小秀才」。
從小學開始,他的作文經常被老師作為範文向全班同學宣講,並張貼在學校的黑板報上和學習專欄里。上初中時,他像農村人種地一樣,認認真真梳理耕耘文字。那些幼稚的文字,從他手中一個個變成了鉛字,像農家人獲得一粒粒豐收的果實,令他喜悅激動,幹勁倍增。
從此,舒成坤更加用心地經營文字,不斷地向家鄉涪陵《群眾報》、《四川農民報》等報刊投稿,宣傳報導一些家鄉改革開放後的發展變化。其中他采寫的《走親訪友送果苗》就發表在1982年4月20日《四川農民報》頭版上。他采寫的稿件經常出現在家鄉的報紙上,並在豐都縣人民廣播電台播出,被報社、電台聘為通訊員。
1982年9月,正在豐都縣招待所參加全縣優秀通訊員培訓會議的舒成坤,遇上了西藏日喀則軍分區的接兵幹部,他的心一動,萌生了參軍的念頭。當他拿著厚厚的一本鉛印自己名字的剪報出現在接兵幹部面前,接兵幹部欣喜極了,當即拍板:只要身體沒毛病,立即錄取。於是,舒成坤成為一名光榮的西藏邊防軍人。
1982年10月,舒成坤從豐都縣參軍入伍。新兵集訓時,他就當上了新兵連文書。新訓還沒結束,軍分區後勤部得知他是一個「小秀才」,就提前下手,把他要到了軍人服務社當了一名勤務兵,整天與軍需物資打交道,使一向喜歡文學創作的他萌生了跳槽的想法。
1984年秋,日喀則軍分區司令部軍務科招收一名打字員。在一位首長的推薦下,一張調令就發到了後勤部,把舒成坤調到軍務科當上了一名打字員。
打字員雖然是一個兵,但在當時的軍營里,可算得上是一個令兵羨慕的崗位。舒成坤在打字員的工作崗位上,認認真真履行職責,很快能做到孰輕駕馭,工作出色。
舒成坤每天奔忙在分區大院裡,在機關里稱得上是一個「雜家」。部隊經常有緊急任務,他就只能捨身忘我,不分白天黑夜,不顧天寒夜冷,點著蠟燭加班加點是常態,竭盡全力完成好部隊首長交給的各項任務。
舒成坤在司令部工作期間,部隊還把他當參謀幹事使用,參與了大量繁雜的軍務管理工作,撰寫了大量的部隊公文、事跡材料。
舒成坤不僅主動積極地干好本職工作,而且單位的通訊報導重擔也壓在他的肩上。這讓他如魚得水,很有成就感。
作為農村青年來到部隊,可以這樣說人人當初都想跳出「農門」。在那時要想跳出「農門」,道路只有兩條:一是報考軍校,當上一名軍官;二是在部隊有技術特長,才可能有機會轉為「志願兵」。
舒成坤也是帶著跳出「農門」的理想,才踏上世界屋脊的軍旅之路,來到西藏部隊參軍。他想報考軍校,可部隊擔心「秀才」流失,就不讓他參考,承諾到時把他轉為志願兵。
當時舒成坤雖然在思想上有點情緒,但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只能正確對待部隊的決定。作為一個農村兵,若能轉為志願兵,今後轉業了回到地方能安排工作。於是,他振奮精神,每天樂哈哈地愉快工作,盡心竭力地把首長安排的各項工作干好,為農村青年的理想——跳出「農門」而拼搏奮鬥。
1985年12月,舒成坤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他牢記入黨時的誓言,踐行一個共產黨員的職責義務,高標準、嚴要求,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把特長譜寫在行動上,為部隊建設、黨的事業添磚加瓦,貢獻力量。
舒成坤鍾愛文學,被戰友稱為「文學熱血青年」。他在工作之餘,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特長,積極采寫通訊報導,把邊關軍人熱血灑在雪域高原哨卡的事跡,寫成詩歌、散文、報告文學、通訊報導,頻頻地發表在各級報刊上。
一次,舒成坤在海拔5300米的查果拉哨所,採訪班長呂永喜的先進事跡後,寫成一篇6000多字的報告文學——《查果拉哨卡之魂》,刊登在1987年第3期的《解放軍生活》雜誌上,標題上了封面,文章被評為《解放軍生活》雜誌年度好作品。
這篇報告文學,是日喀則軍分區成立以來,部隊官兵創作發表文章級別最高、篇幅最長的一篇佳作,開創了日喀則軍分區文學創作成果的先河。隨後,他又撰寫了《哨卡強兵》電視專題片解說詞,被中央電視台《人民子弟兵》節目播出。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60周年之際,呂永喜班長懷揣《查果拉哨卡之魂》這篇報告文學,邀請到首都北京,光榮地登上了人民大會堂做演講,報告查果拉哨卡戰士為保衛祖國邊疆,屹立在喜馬拉雅雪山之巔,讓青春之火在哨卡燃燒,抵抗缺氧、迎擊風沙、戰勝冰雪,在科學家斷言「人不能生存」的惡劣環境裡,創造出一件件人間奇蹟……
中央電視台用15分鐘的時間,播放了呂永喜在人民大會堂做的先進事跡演講報告。由此,呂永喜被授予「全軍優秀班長」的崇高榮譽。
在繁雜的工作之餘,舒成坤利用業餘時間,閱讀了魯迅的《野草》、泰戈爾的《飛鳥集》、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等大量的中外名著,滋潤了他的文學素養。
部隊火熱的生活,使舒成坤萌生了很多靈感,激發了創作衝動,喜愛上了散文詩創作。他用《祖國,用信任通知我》、《換裝》、《啟程》等散文詩篇,記錄下他參軍入伍的情懷,並刊發在軍內外各大報刊上。
舒成坤的散文詩,曾引起中國著名女詩人王爾碑的關注,她在《青年散文詩人》雜誌上,撰文評論他的散文詩章:「西藏的舒成坤是起點較高、較有個性的作者。他在散文詩創作中不斷探索,敢於標新立異,借鑑現代派的表現手法,力求獨樹一幟。他的作品較為耐讀,有的作品別具一格」。
《西藏日報》也專版發表評論文章:《談舒成坤同志的散文詩創作》……一時間,舒成坤聲名鵲起。1987年,他順利加入西藏作家協會,成為西藏作協里最年輕的會員之一。
由於舒成坤在部隊的卓越表現,日喀則軍分區在1985年至1987年連續三年,給他榮記三等功。
公安「筆桿子」
1988年4月,舒成坤在部隊已超期服兵役快兩年了,離轉志願兵規定時限也只有半年時間。
正當這個時節,日喀則地委主辦的《日喀則報社》、日喀則地區公安處紛紛向軍分區發來公函,請求部隊為地方輸送人才,挑選優秀退伍士兵,充實到地方工作。
經過艱難抉擇,舒成坤選擇了到日喀則地區公安處工作,於1989年2月被西藏自治區組織部公開招錄為公安幹警。他戀戀不捨地脫下了身穿近5年的軍裝,換上了嶄新的警服。
從此,舒成坤邁著英姿颯爽的步伐,一路前行在公安戰線上……
為了從一名軍人儘快轉變為合格的公安民警,舒成坤選讀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公安管理專業,學習掌握了公安業務。在公安戰線,一干就是16年。他擔任過偵察員、辦公室副主任、主任、西藏自治區警察協會特邀研究員等職。主持編撰出版《日喀則地區公安志》,制定案件偵破方案和高級別的警衛方案,積極參與執勤破案。
2002年7月19日,扎什倫布寺發生一起特大文物盜竊案,舒成坤積極參與案件偵破,並迅速破案,受到了日喀則地委、行署表彰。
憑著實戰經驗,舒成坤連續撰寫《當前盜竊犯罪的特點原因及其對策》、《公安基層基礎工作若干問題的思考》、《促進社會長治久安必須在維穩工作上有新舉措》等多篇公安論文公開發表,為預防打擊犯罪,促進社會穩定,提供了較好的防範依據。
與此同時,舒成坤又把公安戰線上的典型經驗寫成文章,在各種媒體上頻頻發表,大力宣傳公安戰線上的感人事跡。他不忘初心,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利用業餘時間潛心寫作,勤奮筆耕,收穫頗豐。西藏人民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了他的《雪魂》詩集和《舒成坤文集》兩部專著。他的不少作品被一些書刊選用。
16年的公安生活,舒成坤揮灑心血、真情付出,演繹許多喜人成果,公安幹警稱讚他是寫公文材料的快手、好手,被譽為「西藏公安一支筆」。
「這支筆桿子,要讓他在更大的舞台上發揮更大的作用。」日喀則地委的一位領導如是說。
2002年10月,舒成坤被組織調到了日喀則地委工作,一干就是10年,服務了4位地委主要領導,都稱讚他是「文武雙全」的人才和「筆桿子」。他服務過的4位領導,都走上了省部級領導崗位。
2003年6月,舒成坤被任命為日喀則地委副秘書長,協助地委領導聯繫農村工作、社會穩定等方面工作,分管地委辦公室秘書科、調研室、農工辦、地方志編纂等工作。
在這個崗位上,舒成坤深感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不敢忘記肩負的使命,緊緊圍繞地委的中心工作、地區發展穩定大局建言獻策,盡服務之力、求務實之效,恪盡職守,躬行負責,勤奮工作,充分發揮承上啟下、溝通聯絡、協調各方、推動落實、服務大局的參謀助手作用。
在這個崗位上,舒成坤在經濟、黨建、穩定等方面的綜合素質,得到整體鍛鍊提升,綜合協調能力、駕馭全局能力、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他說,地委副秘書長就是一個「參謀」。圍繞地委的中心工作,去看問題、出主意、想辦法、抓落實,為地委決策的形成、制定、實施做好服務工作。寓謀於文、寓謀於會、寓謀於事。
舒成坤在分管秘書、調研工作、農村工作以及穩定工作期間,圍繞事關農牧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社會穩定的重大問題,協助地委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組織並參與了經濟社會發展、特色產業發展、農牧民增收、城鎮化建設、邊境防控等問題進行專項調研,形成了一批專題調研報告。
2008年,拉薩「3.14」事件發生以後,舒成坤承擔了地區維穩一線指揮部辦公室的日常工作,及時制定了各種維穩方案,提出了各種維穩措施,督導實施。
舒成坤在分管地方志編纂工作期間,組織力量完成了200萬字的《日喀則地區志》的修編工作。
舒成坤主持創辦了《日喀則調研》雜誌,為地委主要領導起草了《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解決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問題》、《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淺談傳統農牧業向現代農牧業轉變》等多篇理論文章,在《西藏日報》、《西藏通訊》等報刊發表。
舒成坤參與了三屆地委班子對地區工作思路、發展戰略的制定,提出了「抓兩頭、帶中間,抓典型、帶全面,抓重點、促成效」的地區工作方法;在日喀則經濟強區建設上提出了「處理六個關係、解決三個難題、增強三個互動、實現五大跨越」的工作思路和「邊貿旅遊經濟帶、牧礦經濟帶、城郊經濟帶」的區域發展戰略,得到地委、行署領導的認可。
在地委副秘書長的崗位上,舒成坤驅車跑遍了日喀則地區的18個縣區,開展廣泛調研,主持起草了仲巴縣工作意見、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意見、新農村建設意見、處置群體性事件工作方案、奧運火炬登頂珠峰安保方案、軍警民「雙擁」共建共保實施方案、推進地區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意見等重要文件和活動方案,為地委科學決策和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指導發展、維護穩定做了大量具體工作。
舒成坤牽頭完成了地區一系列重要會議的文稿準備服務工作,不少文稿寫出了較高質量,受到領導和同志們的認可。組織制定了秘書工作制度,嚴把公文行文關、政策關,保證了行文的嚴肅性,確保了公文制發嚴格、流轉有序、辦文質效並重。建立完善了秘書科辦會規則,做到會前部署周密細緻、會中服務萬無一失、會後工作紮實有效。
他說,地委副秘書長就是一個「助手」。地委辦公室日常工作頭緒多,涉及面廣。舒成坤在為地委日常工作服務時,早思考、多商量,善謀劃、快節奏。盡力把問題思考在前、把工作準備在先,抓早、抓細、抓實、抓好。
在分管科室的工作安排上,舒成坤既注重統籌兼顧,又注重把握重點,確保大事不誤、小事不漏,為地委工作的正常有序運轉,提供了及時有效服務。
無論是辦文、辦會,還是組織一些大型活動,舒成坤都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沒有出現差錯。在抓落實上,對領導交辦的事項和領導批辦、交付的工作,認真思考,悉心梳理,根據輕重緩急,抓好落實,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他說,地委副秘書長就是一個「協調」者。舒成坤按照地委決策和領導意圖,本著實事求是、維護團結的原則,協調左右、聯繫內外、溝通上下,協調地區農村工作領導小組30多個成員單位,以及地區維穩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完成了涉農工作和維穩任務。特別是在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動中,強化地委辦公室的牽頭作用,形成統一協作的工作格局,發揮了綜合協調作用。
在地委副秘書長崗位的7年裡,舒成坤務實求新,注重從基礎工作做起,把為領導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建立在深鑽細研上,把提高服務質量的基礎,落實在抓好每項工作的細節上,把推動工作落實的切入點,放在調動和發揮分管部門、分管科室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上。對各項工作全程把控,求深、求細,高標準、嚴要求。
舒成坤吃苦勤奮,事事以工作為核心,不以分工畫線,不以八小時為限,既當好分管工作的組織者,又當好急難險重任務的排頭兵、戰鬥員。他嚴謹規範,嚴格按原則、按程序、按制度辦事。在規範中求優質,完善分管科室資料專項積累、文稿起草會商、重要事項結果點評、重點工作全程負責、逐項工作責任追究等工作制度。使每個人的行為有章可循,每項工作有序可依。
2010年7月,舒成坤被任命為日喀則地委政策研究室(地委農村工作辦公室)主任。剛擔任政研室主任時,正值政研室組建之初。他根據政研室的工作特點和性質,提出了「出口碑、出精品、出人才」的「室訓」,進行自我鞭策,激勵幹部職工。
他說,服務大局出口碑。舒成坤在工作的著力點上,堅持從大處著想、小處著手,組織帶領全室幹部,克服人員少、任務重等困難,緊緊圍繞地委、行署確定的中心工作,深入基層一線開展調查研究,參與梳理了「抓住一個優勢、運用兩種手段、打造三個經濟帶」的區域經濟發展思路,組織撰寫了打造發展穩定先行區、項目建設、園區經濟、招商引資、城鎮化建設、旅遊經濟、礦產經濟、災區重建、拉孜西部中心等方面的調研報告,為地委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在農村工作方面,舒成坤組織編寫了《西藏日喀則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研究》一書,為日喀則現代農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他帶領全室同志,以嚴謹的工作作風,追求卓越的工作態度,出色完成各項工作。受到地委、行署領導和各縣市、地直部門領導的廣泛褒獎讚譽,為政研室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口碑。
他說,精益求精出精品。舒成坤作為政研室主任,始終身體力行,率先垂範,並嚴格要求政研室的同志,對待文字工作必須認真再認真,仔細再仔細。以嚴謹細緻的工作態度,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來對待工作,及時準確把握地委領導的意圖,確保了在全地區總體工作謀劃中敢於創新,在政研室工作落實上務求實效,在重大文稿起草中精益求精。
在每一次重大文稿起草任務面前,舒成坤不只是單純地給政研室幹部派任務、交工作、壓擔子,更重要的是善於指方向、教方法,每次都提出具有創新性、有價值的意見,並腳踏實地,盡職盡責,確保了各類文稿質量。
尤其是在地委重大文稿起草時,舒成坤主動提建議、理思路,並與同事探討、交流,每篇文稿經過推敲再推敲,研究再研究,斟酌再斟酌。在政研室工作期間,參與並具體負責起草了各類文稿1000多篇。這些文稿對統一思想、指導工作、激發民眾積極參與發展穩定事業,發揮了積極作用。
經過艱苦努力,求真務實和開拓創新的精神,在政研室蔚然成風。政研室的同志干起工作都向高標準、高質量上努力,得到了地委領導的一致好評。
同時,本著「宣傳援藏政策、展示援藏成就、交流援藏經驗、謳歌援藏人物、溝通援藏信息、搭建援藏平台」。舒成坤主動承辦了《援藏日喀則》。他從組稿、修改、編輯,到出版各個環節都嚴格把關,再三檢查,力出精品,受到了廣大幹部職工,尤其是援藏幹部的廣泛讚譽。
由舒成坤組織主辦的《日喀則調研》,被評為全國優秀黨刊。創辦的《政研通訊》及時為地委、行署領導,提供了各類決策信息服務。
他說,嚴格要求出人才。舒成坤在工作中,嚴格要求政研室幹部職工必須提高四種能力。即:提高理性思維能力。強化理論學習,進一步更新觀念,活躍思維,突破定勢,開闊視野,以理性思維能力的提升,促進政研工作的創新。積極開展政策理論的系統學習,倡導深入細緻研究政策背景、歷史沿革、當前態勢和走向趨勢的務實學風,努力成為政策研究的行家裡手,提高了把握政策的能力。
舒成坤堅持理論聯繫實際,重視調查與研究的有機結合,克服重調查輕研究的平庸化傾向、重研究輕調查的務虛化傾向,提高了調查研究的能力。加強政研室幹部職工的綜合文稿寫作能力鍛鍊,不斷提升經濟、社會、穩定、黨建和農村工作等綜合文稿的撰寫質量,提高了綜合文稿寫作能力水平。
同時,舒成坤為地直部門和各縣市培養了大批文秘人才。政研室組建3年時間裡,共推薦選拔了2名副縣級領導,1名正縣級領導,同時培養選拔了一批科級幹部,使想幹事者有機會,能幹事者有平台,干成事者有地位,營造了人才輩出的良好環境。
31年的秀才路。舒成坤在清苦中品味甘甜,在耕耘中感悟收穫。從應徵入伍那天起,他幾乎都是被稱為「寫手」,是大家公認的最苦最累的差事。在高寒缺氧的西藏,有人說這個活不是人幹的。在地委辦公室、政研室每年要撰寫各種文稿300篇以上,每篇文稿要經過幾次修改,全部加起來每年的文字量超過1000萬。真正會寫材料的同志也就幾個人,平均每人每年要寫50多篇文稿,100萬字左右。
為寫好一篇文稿,舒成坤要查閱大量資料,有時還要思考幾天。而且材料的內容包羅萬象,涵蓋政治、經濟、文化各個領域。遇到陌生領域的材料,至少要拿出半天時間來學習,這麼大的工作量不加班根本干不完。所以加班成為常態,也是工作中的重要標誌。
舒成坤記不清在辦公室里熬了多少通宵,看過多少次日出,有時睡覺也成了他的第一生理需求。常年超負荷工作,使他不斷透支健康。在大樓里看到灰頭土臉的人,基本都是寫材料的同志。一夜熬下來的人,臉是青的,像得了一場病。很多時候來不及補覺,洗把臉又投入新的工作,10年下來體質明顯下降。
在地委工作隨時可能有材料,一年到頭沒個淡季。即使沒有材料,也不敢懈怠,必須始終保持臨戰狀態,無形中增加了心理的疲憊感。舒成坤一直堅守孤苦,耐住寂寞,做到衣帶漸寬終不悔。
他說,干文字這一行,沒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的精神,整天心浮氣躁,是不可能寫出好文章的。面對紛繁的時代,面對精彩的世界,要保持寧靜的心態很難。晚上加班的時候,大樓里一片漆黑,只有舒成坤的辦公室亮著燈;節假日加班的時候,大樓里一片寂靜,只有他坐在辦公室里。有時候站在窗前看著萬家燈火,看著滿天星斗,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最讓他難過的是,由於長年加班,根本顧不上家,欠了很多的親情帳、感情帳。
舒成坤是快五十歲的人了,事業上處在爬坡階段,家裡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期,負擔很重。都說養兒防老、嫁漢穿衣,可是做兒子、做丈夫、做父親應盡的責任,都沒有盡到、沒有盡好。不僅沒有照顧好家人,反而還需要家人來照顧。
面對清苦的條件,舒成坤也有怨,但從來沒有怨氣;面對繁重的工作,他壓力很大,但從來沒有被壓倒;面對精彩的世界,他心裡也不平衡,但從來沒有失衡。有人講:「人的工作有三種境界,第一種是強迫的感覺;第二種是講職業精神;第三種是快樂的工作,把工作當成一種享受。」有時候他也在想,是什麼動力讓他這麼努力工作。
舒成坤不否認這其中有功利的因素,想通過自己的奮鬥拼來一份前程,也算是對社會和家人有一個交代,對自己有一份安慰,這也是人之常情、人間正道。但是如果僅僅是為當官,那麼當上官動力就應該沒了。
事實上,無論舒成坤任地委副秘書長,還是政研室主任,都始終不倒樁,始終保持著進取精神。他走上領導崗位了,但工作的勁頭沒有減、心態沒有變、鬥志沒有褪。所以為前程而戰,只是前進的一個動力,但不是最根本的動力。他覺得,根本動力有三個:
第一個是價值的體現、人生的追求。舒成坤總覺得,人這一輩子,應該做幾件對社會有貢獻的事,要有點成就感,不枉此生。很多人都認為地委辦公室、政研室就是寫材料的,其實材料只是一個載體,他們是通過文章來表達思想、研究問題。他們的文章有決策建議,資政諫言、經驗總結。他們從事的工作是謀劃、是策劃,所以人們都稱他們是「智囊團」、「參謀部」。他們的一個建議,可能會變成領導的一個決策,轉化成發展的一項成果,帶給群眾一份利益。
每年確定全地區發展大計的地區工作會議的報告都出自他們手裡,很多事關全局的重大調研也出自他們手裡。他們向地委、行署提出的建議,很多都得到了推廣運用。
古人講「文以載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舒成坤認為,他們的工作是在探索求新、是在釋放知識儲備,是在挑戰智慧極限。當他們的建議被領導採納、轉化為地委決策的時候,他們感到很欣慰、很自豪,感覺自己活得挺有價值。受的那些苦、遭的那些累,跟這份成就感相比,都拋到了九霄雲外。
第二個是環境的影響、榜樣的力量。一個部門是有氣質的,這種氣質是這個部門工作性質和工作環境決定的,是這個部門每一代人精神品質鑄成的。地委辦公室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奮鬥、辛勤耕耘,鍛造和樹立起了任勞任怨、甘於奉獻的精神,淡泊寧靜、清廉自守的精神,善於學習、勇於創新的精神,敢於競爭、奮發進取的精神。
這四種精神就是地委辦公室的氣質,培養著、影響著、激勵著每一個在這裡工作的同志。政研室提出「出口碑、出精品、出人才」的團隊精神,每個人不是一個天生能吃苦的人,但在這個團隊中,感覺有一種氣質在推動自己去拼搏、去奮鬥。不少同志都是公認有能力、人品好、敬業精神出眾的人。在這些同志身上大家看到了什麼叫「敬業精神」,什麼叫「天道酬勤」,什麼叫「不須揚鞭自奮蹄」,什麼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些都潛移默化地引領著、感染著、觸動著政研室的每位同志。
第三個是奮鬥的心態,戰鬥的意志。舒成坤覺得,做人也好、做事也罷,憑的是一口氣,靠的是一股勁。其實材料是最能檢驗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和精神狀態。是應付著寫,還是用心去寫,透過文章一眼就能看出來。小時候他們農村有一句諺語,「人糊弄地皮,地皮糊弄肚皮。」意思是說人不好好種地,地就不好好長莊稼,人就得餓肚子。
干工作也是這個道理,糊弄著干雖然少受累,但會失去領導和同志們的信任,最後把自己耽誤了。有些新同事問舒成坤「怎麼才能寫好材料?」他說「寫文字材料,具備初中水平也行。但要寫好材料,需要有足夠的知識和閱歷儲備,有比較強的理論功底,善於領悟、分析歸納、提煉總結的能力,特別是要有激情、要有責任心。」
在舒成坤眼裡,文字是有生命的、是鮮活的。寫公文也像創作文藝作品一樣,充滿激情、全身心投入才能出精品。很多同志經常會為寫一篇材料,吃不下、睡不著。有的同志晚上睡覺想起一個好建議,馬上爬起來記下來。他總覺得,寫材料橫豎是個苦,既然幹了就得拿出精氣神,干出樣子來。
在地委辦公室、政研室工作雖然很清苦,但苦中有味,苦也有收穫,苦也有快樂。在地委辦公室、政研室工作過的同志,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這裡特別鍛鍊人、磨礪人、提高人,有了這段人生經歷,到什麼單位、幹什麼工作都不打怵。從地委辦公室、政研室走出去的同志,很多都是各行各業的英才。
地委辦公室、政研室近10年來,出了近20名處級幹部,不少成為縣委書記、縣長或市直部門的主要領導。一個小部門能培養出這麼多領導,應該說是一個奇蹟。所以,地委辦公室、政研室有出人才的美譽。在不同的崗位工作,收穫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在政研室工作忍受的是清苦、付出的是辛苦,但收穫的是知識、是思想、是能力,這些收穫可以受用一生,驕傲一生。
地區成立重點工作推進組,都願意抽政研室的人,這說明他們這些人太有才了。政研室這個部門,為什麼能出這麼多的人才?因為「政研幹部不是領導,但要站在領導角度想問題;不做決策,但要拿出決策的建議。」這種特殊的工作性質和要求,促使他們不停地學習、不停地調研、不停地創新、不停地思索。
日積月累,素質和能力自然就提升了,看問題的視野也開闊了。還有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他們離決策中心近,能最直接、最清晰、最快速地聽到、學到、領會到高層領導的思想脈絡、工作方法、領導藝術。領導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是經過長期實踐積累起來的,是在處理無數次重大問題中鍛鍊出來的。就像一位將軍,他的作戰思想、指揮藝術,是身經百戰打出來的!這些是在任何一個學校、任何一本教科書上都很難學到的,這是他們的偏得,也是他們最大的收穫。
縣委「好書記」
2013年4月,日喀則全地區城鎮化建設現場會在亞東縣召開。此時正值亞東「9.18」地震災後重建的關鍵期。舒成坤調任亞東縣委書記。從此,他從綜合部門的「智囊」角色轉換為「封疆大吏」,肩負起「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發展,富一方百姓」的重任。
2013年5月15日下午,舒成坤在履職大會上說:「儘早儘快適應新環境,盡心盡力做好新工作,盡職盡責履行新任務,絕不辜負地委和亞東幹部群眾的期望。」
舒成坤從小生活在農村,在日喀則地委工作時兼任農村工作辦公室主任,分管農村工作長達10年,深知農牧民群眾疾苦。他到任後的第二天,就把調研的第一站,選擇在離縣城最遠、條件最艱苦、海拔最高、群眾生活水平較差的吉汝鄉,掌握民生民情,把號發展脈搏。
舒書記囑咐吉汝鄉黨委要「一套班子抓發展、一套班子抓穩定、一套班子抓黨建」,把鄉里的各項工作往前推進,走在北部鄉鎮前列。至此,拉開了他在亞東調研的序幕。
舒成坤每年進鄉村、入農戶、到牧場、到寺廟、入學校、上哨卡,訪軍營、問民情、解疾苦,走遍了亞東的所有單位和駐軍部隊,走遍了亞東的村村戶戶,走遍了亞東的山山水水。他對亞東的資源稟賦、發展現狀、工作基礎了如指掌。
亞東老百姓經商意識濃厚,與印度、不丹邊民進行傳統邊貿往來頻繁,邊貿優勢明顯;亞東有茶馬古道、多情亞東的人文景觀,豐富的自然生態旅遊資源;有人口居住集中的城鎮優勢,有軍民聯防聯動共守邊疆的融合力量……舒書記剛到亞東任職的一段時間裡,輾轉反側、夜不能寐,深入思考亞東的發展問題。
2013年5月16日至6月10日,舒書記帶領縣委辦公室、組織部等部門負責人、各分管縣長組成的調研組,馬不停蹄地深入全縣7個鄉鎮25個行政村,縣直部門、企事業單位、駐軍部隊。採取實地走訪、聽取匯報、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就縣域經濟、城鄉建設、民計民生、邊境穩定、黨的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深入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
在隨後的幾年裡,舒成坤都對每項工作進行專題調研,解剖麻雀,解決問題。對一些重大問題,在反覆調研後,做出正確決策,解決了大批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2013年8月2日,舒書記在全縣幹部大會上,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亞東城鎮化建設緩慢、城鄉規劃滯後、亂搭亂建突出,縣域經濟缺乏產業支撐、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他擲地有聲地提出了把推進亞東城鎮化建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牛鼻子,抓好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在黨建方面抓基礎、抓規範;在邊境穩定方面抓輿情、抓防範、抓管控,確保亞東長足發展和長治久安。
通過深入思考,舒成坤向全縣幹部群眾提出了「突出一個抓手,把握兩個關鍵,打造三個重鎮,發展四大區域,實現五大突破」的工作思路(即:突出城鎮化建設這個抓手,把握好城鄉基礎設施尤其是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產業支撐這兩個關鍵,打造三崗、帕里和下司馬這三個重鎮,發展好帕里物流商貿區、三崗農畜產品生產加工產業區、下司馬和下亞東旅遊邊貿服務區、康布溫泉療養區等四大區域,在城鄉建設、產業發展、民生改善、邊境穩定、黨建工作等五個方面實現突破,力爭把亞東建成特色鮮明、經濟發達、城鄉協調、人民幸福、環境優美的小康亞東、和諧亞東、美麗亞東的城鎮化典範),明確了「亞東城鎮化建設、產業發展、民生改善、邊境和諧、黨建保障」五大任務,採取了「抓建設、促民生,抓穩定、促和諧,抓作風、促黨建」的「三抓三促」工作方法,實施了「城鎮塑縣、產業富縣、生態立縣、民生穩縣、改革興縣、法治治縣」六大舉措,助推了亞東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邊境局勢和諧穩定。
在這些年日喀則市的年終考評中,亞東的財政收入、黨建工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均排在全市的前三名。2016年,全縣生產總值達6.06億元,比2012年增長8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05億元,比2012年增長257.7%;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8275萬元,比2012年增長129.9%;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12.36元,比2012年增長118.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3億元,比2012年增長142.9%。
舒成坤經過多崗位鍛鍊,又長期在綜合部門工作,經常在基層調研,對縣裡的工作得心應手。他把發展作為解決亞東一切問題的關鍵,提出了「抓規劃、抓建設、抓產業」的經濟發展思路,把城鎮化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牛鼻子,結合「9﹒18」災後重建,全力推進城鎮化建設,形成了「規劃先行,整合資金,集中打造,突出重點,先易後難,分步實施,確保質量」的城鎮化建設格局。
舒書記親自部署,派人前往上海等地選擇實力強、資質好的規劃單位,對亞東的城鄉建設和產業進行全方位規劃,與規劃單位一起商討亞東的發展前景和功能定位,把他的想法和思路融入規劃中。
他們遵循「生態環境優、山水特色明、文化品位高、聚合能力強、宜游宜居宜業」的理念,科學規劃城鄉規模和布局,加強綜合規劃與專項規劃的銜接;科學規劃城鎮的產業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加強總體規劃與控制性詳規的銜接,彰顯城鄉個性和特色,凸顯城鄉品味。
2013年12月16日,舒成坤組織縣四套班子,充分討論亞東縣總體規劃,經過與規劃設計單位反覆交涉、反覆論證、反覆修改,順利通過了日喀則市、西藏自治區對亞東縣城和帕里鎮總規、詳規的評審。隨後,完成了全縣7個鄉鎮和25個村居的規劃,有力地指導了亞東的建設發展。
2013年春節前夕,亞東下著大雪,窗外飄著雪花,舒成坤組織分管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圍坐在火爐邊,逐一研究梳理亞東縣城鎮化建設的具體內容,形成了《關於推進亞東城鎮化建設的總體方案》和實施方案,提交地委進行了專題研究。
同時,建立了「一個縣級幹部牽頭,一個責任單位負責,一個工作方案推進,一個專門班子落實」的「四個一」工作機制。實行縣級幹部包鄉包村,推進城鎮化和產業發展的工作方法,形成了縣委統一領導,政府牽頭落實,人大政協監督配合,部門鄉村參與的城鎮化建設和產業發展工作格局。形成了以國道562沿線為主軸、重點鄉鎮為骨幹、重點村居為節點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局面。
為開拓幹部眼界、快速推進亞東城鎮化建設,舒成坤親率發改等部門前往四川、重慶交流考察,派出業務骨幹前往上海、江蘇、玉樹和其他兄弟縣區考察學習城鎮化建設和城鎮管理經驗,極大地激發了全縣幹部推進城鎮化建設的工作熱情。
2013年以來,舒成坤先後召開城鎮化建設項目推進會議近20次,對城鎮化建設規劃、建設內容、項目儲備、項目前期、項目推進、項目質量、項目管理等問題進行了逐一部署,並親自督辦。
2014年3月,在帕里鎮召開了亞東縣城鎮化建設現場會議,加快推進了全縣城鎮化建設步伐。
在推進城鎮化建設中,舒成坤以「先易後難、突出重點」為工作原則,帶領縣四套班子主要領導和援藏幹部,靠前協調指揮,親力親為,及時解決城鎮化推進過程中的難點問題,並整合國家投資、財政資金、援藏資金23億多元,集中打造了三崗、帕里、下司馬鎮為代表的新型城鎮,以夏日村、多慶村為代表的美麗鄉村。
2016年,舒成坤掛帥成立了「六城共建」工作指揮部,啟動了文明城市、衛生城市、生態城市、雙擁城市、邊貿旅遊城市和小城鎮建設示範城市的創建工作。
三崗新村是「9﹒18」地震後,整合資金近3億元,實施上亞東鄉嘎林崗、汝丙崗、崗古三個行政村整體搬遷,在地震廢墟上崛起的新型城鎮。一排排漂亮整齊的民居樓房,一棟棟公共服務的基礎設施,在青山綠水間閃爍著耀眼的光彩,成為全市、全區災後重建的典範。
為了讓三崗群眾儘快住進新房,舒成坤多次親臨三崗召開協調會、專題會,派出分管領導吃住在現場,倒排工期,監管質量。使三崗新村成為亞東縣高質量、高標準城鎮化建設的縮影。
2013年12月25日,在三崗村舉行了隆重的入住儀式。這天,讓「9.18」地震兩年後的三崗村,415戶居民搬出了帳篷、住上了新房。村民們個個身穿節日盛裝,人人載歌載舞,興高采烈地搬進了嶄新的房子。那一面面五星紅旗飄揚在每戶居民的家門口,飄出了他們感謝黨恩的情懷。
2014年3月2日,是藏曆新年初一,舒成坤走進三崗新村,只見極富藏式風格的連體小別墅,一棟挨著一棟,一條一條乾淨的小路通向每一戶人家,居民沉浸在幸福祥和的節日氛圍里。他帶著哈達去結對幫扶的占堆家中拜年,給占堆送去了年貨和新年祝福。
三崗居民在「9﹒18」地震兩年後,過上了一個喜遷新居的幸福年,過上了一個最隆重、最喜慶的藏曆新年。舒成坤目睹村民們的歡慶場面,由衷欣喜自豪。
帕里是1964年成立的建制鎮,有高原第一鎮之稱。西藏和平解放前,帕里是亞東的宗政府所在地。改革開放30多年過去了,帕里鎮的基礎設施較為滯後,一直是壓在舒成坤心中的一塊心病。
為了儘快改善帕里鎮的公共基礎設施,舒書記組織縣四套班子主要領導,相關部門負責人實地踏勘,確定項目建設內容,成立項目指揮部,整合資金1億多元。對帕里鎮下水管道、大小巷道、路面街面、太陽能路燈、飲水設施、農貿市場等公共基礎設施進行全面升級改造。
看到帕里鎮舊貌變新顏之後,居民們都奔走相告鎮裡的變化,帶來的幸福生活,讓這個嶄新的高原城鎮,屹立在神女峰下訴說著變遷的情懷。
舒成坤經常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雪域高原,一個動人的故事它口口相傳,那是王子的訴說那是神女的思念,多少回讓人們都深深地迷戀,可是現在的我們到底怎麼了,誓言掛在嘴邊三天就是永遠,愛了恨了痛了讓人輕易就忘了,還在夢裡呼喚什麼愛的誓言。」
一次舒成坤路過帕里時,受到這個故事的啟發,凝望著這些年帕里的變遷,他突然產生了靈感,深情地寫出了《帕里姑娘》——
神女在花兒身旁
王子在雪山遠方
多情湖泛著波浪
愛的故事在帕里傳揚
雪山在靜靜守望
情歌在白雲下飛揚
太陽雨在盡情飄灑
彩虹掛滿愛人的眼眶
帕里姑娘
牽來滿山的牛羊
讓痴情的人兒
在夢裡歌唱
帕里姑娘
喜馬拉雅的天使
我願一生為你
遮擋風雨和烈陽
這首歌后來在雪域高原廣為傳唱,真實反映了舒成坤對帕里的熱愛和憧憬。
在城鄉建設方面,亞東縣先後整合4.34億多元資金,對下亞東、堆納、吉汝鄉政府所在地進行了集中打造,對康布溫泉違規搭建進行了專項整治,解決了20多年久拖未決的歷史遺留問題。投入2223多萬元資金,對康布溫泉進行了升級提檔改造,打造後的康布溫泉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八方來客。
目前,亞東縣正在著手規劃建設亞東邊境小康村。在城鎮管理方面,舒成坤責成相關部門組建了三崗、帕里、下司馬城管和環衛隊伍,配備了環衛設施,制定了城鎮管理辦法,在縣城和帕里鎮修建了公共廁所,並將城鎮環衛以政府購買服務形式,交由企業管理運行。
對下司馬鎮的打造問題,是舒成坤到亞東後最揪心的問題。他反覆思考把下司馬鎮打造成一個獨具特色的園林式的邊陲重鎮。經過反覆論證,他想到的,首先是完善城市功能。為了解決政府想干而不能幹的事情,他組建了亞東瑪曲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這個公司,在以後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通過企業運作,吸引社會投資2.3億元,在花園酒店旁邊的廢墟上,崛起了亞星大廈;在供銷社即將垮塌的危房的地盤上,崛起了瑪曲大廈;在下司馬居委會破爛不堪的招待所的場地上,崛起了南亞大廈;在濱河大道的空地上,崛起了卓吉大廈。
同時,以土地入股的方式,盤活了亞東縣城的五宗土地。目前,亞東有了大型的商場、咖啡廳、高檔住宿等功能,解決了遊客住宿難的問題,較好地滿足了幹部群眾的生活需求。
針對亞東縣城城市品位不高、年年泛洪災的問題,投資近億元,對縣城二三十公里的河道,實施了防洪堤和人行道工程,既提升了城市形象,又解決了城市防洪和居民休閒的問題,深受居民擁護。
在此基礎上,亞東縣又投入資金4168萬元,對下司馬鎮房屋的外立面實施了風貌改造;投入2500萬元,對縣城道路、建築物實施了亮化工程;投入近5000萬元,實施了縣城道路的升級改造;投入5500萬元,實施了縣城「三線」入地工程,大大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城市旅遊形象。
目前,亞東縣城花箱林立、生態廊道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綻放在道路兩旁。代表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和茶馬古道的三匹駿馬大型雕塑,作為亞東的城市地標,聳立在入城口,象徵著亞東騰飛。
這些年,舒成坤對亞東的熱愛無以言表,正如他寫的《卓木姑娘》的歌詞一樣——
每一朵浪花都映照朝陽
每一片白雲都飄逸嚮往
澗水間跳起歡快的鍋莊
山峰縈繞著聖潔的花香
我的亞東變成格桑花一樣的姑娘
我的亞東我的卓木
你在雪域妖嬈綻放
我的亞東我的卓木
我願為你永遠歌唱
每一條古道都譜寫華章
每一抹陽光都照耀吉祥
踏馬路叩響皎潔的月光
風馬飄揚著幸福的夢想
我的亞東變成太陽花一樣的姑娘
我的亞東我的卓木
你在雪域嬌嬈綻放
我的亞東我的卓木
只為美麗的卓木姑娘
舒成坤到亞東任縣委書記以來,帶領全縣幹部群眾,經過4年多的努力,今天亞東的交通、水利、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來過亞東和現在來亞東的人,無不為之感到驚嘆。
一直以來,對發展產業壯大縣域經濟、讓群眾脫貧致富是舒成坤一直在努力解決的問題。
2016年2月18日至3月16日,舒書記帶領縣委辦公室、組織部和縣財政局、住建局、國土局、農牧局、旅遊局、扶貧辦等單位負責人,在康布鄉黨委書記、鄉長,村黨支部書記、主任,駐村工作隊長及相關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走村串戶,採取聽取匯報、座談詢問、實地走訪等方式,對康布鄉產業發展、扶貧攻堅等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同時組織8個縣級幹部帶隊的工作組,深入各鄉鎮對扶貧和產業發展進行了廣泛調研。他深入分析了康布鄉乃至全縣貧困人口的貧困原因、居住條件和收入來源。
舒成坤對亞東的脫貧攻堅工作反覆思考後,進行了多次專題部署。他說,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前提。
對亞東縣的脫貧工作,舒書記講必須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對象,以精準脫貧為抓手,以扶貧項目為平台,以產業培育和轉移就業為重點,以政策、專項、行業、社會、援藏扶貧為手段。實施產業扶持脫貧一批、轉移就業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信貸扶貧脫貧一批、醫療救助脫貧一批、扶貧項目脫貧一批,確保貧困對象「三不愁」、「三保障」和「三有」(即: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義務教育、基本醫療、社會保障,有技能、有就業、有錢花)。
通過這些脫貧措施,到2016年底,全縣年均收入3311元以下的763戶、2506人貧困人口中,有742戶2484人,自願申請退出貧困線,脫貧目標任務完成率為111.3%,貧困發生率控制在0.2%以內,貧困人口人均收入達7545.8元。脫貧攻堅工作首戰告捷,在奔小康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亞東縣於2017年,順利通過了國家脫貧摘帽驗收,成為西藏首批全面脫貧、整縣摘帽的五個縣區之一。
在亞東城鎮化率達到73.75%的時候,舒成坤深知產業對城鎮化的支撐作用還不夠,必須通過發展產業,壯大縣域經濟。2016年2月,他在產業調研中發現,亞東產業發展存在規劃不到位、市場定位不到位、管理不到位、規模不到位、企業介入不到位、營銷不到位等突出問題,制約了亞東產業發展。
2016年4月22日,舒書記主持召開了全縣產業發展動員部署會,提出了「建立基地、培植龍頭、壯大規模、帶動農戶」的產業發展思路,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計量經濟研究所規劃亞東產業,並多次與規劃編制專家交換意見,召開3次評審會進行論證,最終編制完成了《亞東縣產業發展規劃》,制定了《亞東縣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繪就了亞東產業發展的美好藍圖。
亞東縣立足優勢資源,整合項目資金,打造了一批縣級產業基地,實施了「基地+企業(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形成了突出一個特色、打造一個基地、壯大一個龍頭、帶動一片發展、富裕一方群眾的產業發展格局。
從2016年開始,整合資金7.6億多元,以邊貿旅遊、亞東鮭魚、亞東木耳、帕里氂牛、康布溫泉「五大」特色優勢產業為重點,以邊貿旅遊業、特色農牧業、溫泉療養業「三大產業」為支柱,著手開展綿羊養殖基地、氂牛擴繁養殖基地、草業基地、生態休閒基地、蔬菜生產基地、亞東鮭魚養殖基地、邊貿基地、邊境旅遊基地、溫泉療養基地、綠色食品生產加工基地等10大縣級產業基地建設。
為推動亞東產業發展,在亞東瑪曲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旗下,又組建了西藏洞朗氂牛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等6家國有全資或入股合作公司,負責亞東特色產品的精深加工、物流運輸、市場營銷。
目前,亞東木耳、帕里氂牛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認證,農畜產品正從「產品」向「品牌」轉變。亞東鮭魚、亞東木耳、帕里氂牛在央視農業頻道作了專題報導,反響較好,特色產品供不應求。
同時,舒成坤對亞東的旅遊發展問題也進行了深入思考。他說,必須圍繞邊境品牌、生態品牌、溫泉品牌、民俗品牌,規範、打造、包裝、推介「茶馬古道、多情亞東」全域旅遊產品。
舒成坤認為邊境旅遊與邊境貿易密不可分,旅遊與邊貿要融合發展,才會有「1+1﹥2」的共贏效果。他說,要發揮亞東面向南亞的重要通道和橋頭堡作用,鞏固中印邊境貿易,不斷拓展對不丹邊境貿易。
2014年6月16日,舒成坤引導邊民成立了邊貿商會,實行亞東邊貿商會對印度邊貿商會的邊貿協商機制,解決了我方邊民與印度商會長期存在的邊貿價格問題,維護了邊民權益,促進了邊貿有效提升。2015年亞東邊貿總額達到1.83億元,比2010年增長131.6%。
舒成坤指出,要在做好堆納、帕里、阿桑邊境互市貿易的同時,重點做好仁青崗(切瑪村)的邊貿工作,以旅檢樓、邊貿市場為重點,構建貿易市場、倉儲、停車場等功能完善的邊貿經濟區(邊貿基地),形成「邊貿特區,境內關外,自由貿易,封閉管理」的運行模式,做大做強邊貿業。
亞東是中國最具戰略地位的邊疆名城之一,是國家安全戰略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舒成坤對亞東維穩工作在國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有著清醒認識,始終把維穩這根弦繃得緊而又緊。
舒成坤在深入了解轄區維穩工作情況、深入分析維穩形勢的基礎上,針對亞東地處反分裂、反滲透、反偷渡、反蠶食的最前沿的問題,提出了「抓輿情、抓防範、抓管控」的維穩工作思路,完善了統一高效的軍警民聯防聯控維穩指揮機制和工作機制,團結帶領全縣幹部群眾,全力落實「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重大不穩定問題掛牌督辦機制、重點對象教育疏導轉化機制、涉穩情報信息收集研判預警機制、社會穩定形勢分析機制、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涉穩案(事)件輿情應對機制、維穩工作協調聯動機制、維穩工作考核獎懲機制、維穩工作保障機制」十項維穩措施,以軍警地聯防聯控為抓手,確保邊境和諧穩定。
同時,整合各方資源,掌握社會輿情,做到耳聰目明、有的放矢;調動軍警地的一切力量,對邊境一線、重要路段、重點部位、重點人員實行嚴防嚴控,確保不發生問題;對社會面、單位內部和自然災害頻發的地段和安全生產、矛盾糾紛易發的領域,採取措施跟進,防範在先,消除隱患,確保安全穩定。
舒成坤組織指導維穩部門,對危害邊境穩定和社會治安的問題,露頭就打,快查快辦,維護了社會大局穩定;深化駐村駐寺、網格化管理和「雙聯戶」工作,落實惠民惠寺政策措施,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夯實了維穩根基。
2014年4月,舒成坤對邊民出境採挖蟲草的問題,組織力量進行了專項整治,遏制了多年來堆納等鄉鎮邊民出境採挖蟲草的問題。
是年10月8日,舒成坤專題部署了印度香客入境朝聖事宜,確保了2015年6月22日,首批印度官方香客經乃堆拉山口來藏朝聖安全順利。
2014年5月和2015年6月,舒成坤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對邊界進行全方位勘察,熟悉和掌握邊境情況,為做好邊境防控奠定了基礎。
舒成坤經常引導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教育幹部群眾珍惜相識相處相知的緣分,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他多次深入東嘎寺、吉汝拉康等寺廟開展調研、座談,與僧人交朋友,並教育引導他們愛國愛教。
為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工作,舒成坤積極發揮便民警務站、公安邊防派出所、檢查站點、駐村工作隊、「雙聯」戶長、民兵、護邊聯防隊員的作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強化邊境防控和社會面管控,構築了軍民融合、共保穩定的堅固防線,確保了邊境和諧穩定。
在2017年6月18日至8月28日,印度邊防部隊非法越過中印錫金段已定邊界進入亞東洞朗地區,形成中印邊境對峙期間。舒書記組織力量,全力開展邊境防控工作,維護邊境和平穩定。正如他寫的《向前》歌詞一樣,表達了他的心境——
我們撥開雲霧
腳步穿越泥濘
向前向前
一切為了前線
我們披星戴月
馱著信念前行
向前向前
一切為了和平
向前向前
為了祖國的尊嚴
向前向前
為了正義與和平
舒成坤作為縣委書記,是全縣黨建工作的第一責任人。他在黨建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精力、花費了不少心血,全縣的黨建工作實施方案,他都要親自起草。
2014年5月,舒成坤用一個月時間,走遍了全縣所有鄉鎮村居,在督導調研黨建工作的基礎上,結合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要求,起草了《中共亞東縣委關於做好2015年黨建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了「突出強基固本這條主線,發揮好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兩個目標,抓好強組織、強班子、強隊伍三項基礎工作和黨建責任體系、經費投入體系、制度建設體系、組織運行體系四大保障」的黨建工作思路和「抓教育、抓管理、抓建設、抓作風、抓特色、抓廉潔」(即:「六抓」)的黨建工作措施,解決了基層黨建工作抓什麼、怎麼抓的問題。
通過召開推進會,舒成坤與各級黨組織書記個別談話,開展季度督查、互查互評、交叉考核等途徑,推動「六抓」措施的落實,推進了黨建規範化、標準化建設。
抓黨建首先從縣委抓起。舒成坤說,亞東縣委就像軍隊的一個班,書記好比班長,要把這個班帶好不容易。縣委不僅要定政策、把方向,還要定正確的工作方法,如果方法上疏忽了,那麼工作的成效將大打折扣;縣委要發揮好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必須依靠縣委一班人,充分發揮大家的作用。2013年7月,他主持制定了縣委議事規則。
2013年9月,舒成坤針對幹部隊伍中存在的不思進取、不敢作為、無所作為,執行力不強和工作效率不高,思想保守、因循守舊,紀律觀念不強,幹部在崗率不高等問題,在全縣範圍內開展了紀律作風專項整治行動,剎住了歪風,提振了幹部的精氣神,重塑了幹部在群眾中的良好形象。
對此,舒成坤說一個單位強不強主要看班子,班子是推動工作任務落實的核心力量。他堅持好幹部標準,全力推薦了一批擔當作為的縣級幹部,大膽使用了一批實幹肯乾的科級幹部,這些幹部在關鍵崗位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村居幹部實行考核獎勵,村居幹部每年最高待遇突破7萬元,極大地調動了村居幹部的工作積極性。
2015年4月10日,舒成坤主持制定了《亞東縣鄉鎮黨建規範化建設實施方案》,堅持以先易後難、成熟一個規範一個和示範先行、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為原則,從黨建工作制度、陣地、活動、管理、保障等基礎工作入手,對鄉鎮黨建工作進行規範化建設,規範鄉鎮機構運行,有效提高了鄉鎮工作效能,湧現出了一批鄉鎮黨建規範化示範點,輻射帶動了其他鄉鎮和村(居)黨建規範化、標準化建設。
2015年5月,舒成坤深入各村居調研,發現村居黨組織制度不健全、黨員教育不經常等情況後,立即責成相關單位健全和督促執行黨員經常性教育、黨員聯繫群眾、民主評議黨員、黨員服務承諾、民主管理等制度,推動村居工作規範運轉。同時,投入專項經費,為每個村居統一製作了黨務、村務、財務公開欄,規範了村居運行。
2015年7月,舒成坤責成縣委組織部印發了《亞東縣發展黨員工作規範性材料彙編》,對發展黨員的每個階段和每個環節逐一具體化、標準化,嚴格黨員發展程序,嚴把黨員發展質量。同時,組建了縣鄉村三級黨員志願服務隊34個,按照「月月有活動、次次有主題」的要求,圍繞搶險救災、維護穩定、環境衛生等任務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志願服務活動,擴大了黨員在群眾中的影響力。
2016年10月,舒書記親自修訂了《中共亞東縣委工作制度》,並在廣泛徵求意見後,提請縣委常委會研究,完善了縣委「三重一大」議事制度等各項規章制度,構建了「正職監督、副職分管、集體領導、民主決策」的權力制約機制,提升了縣委工作制度化、科學化、規範化水平。
舒成坤指出,抓好黨建工作是各級黨組織和主要負責人的最大主業,是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些年,各級黨組織在黨建工作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各級黨組織書記,尤其是鄉鎮黨委書記在其位、謀其政,履行了第一責任人職責,使黨建工作有思路、有方法、有措施、有成果。
各級黨組織把黨建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與經濟發展、維護穩定等中心任務同部署、同督促、同考核,推動了黨建工作目標任務的落實,以黨建工作帶動了全局工作。
舒成坤高度重視基層組織建設,先後成立了瑪曲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帕里鎮第一社區黨總支、邊貿商會臨時黨支部、雙聯戶單元黨小組等黨組織,擴大了黨組織覆蓋面,形成了在亞東邊境,有人的地方都有黨員,有黨員的地方都有黨組織,有黨組織的地方都有黨的活動。
2017年3月,舒成坤在全縣基層黨建工作動員部署會議上,首次提出了開展「支部主題黨日」活動,要求每個支部每月開展一次以繳納黨費、重溫入黨誓詞、集體誦讀黨章、開展集中學習、志願服務、民主議事等為主要內容的「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有力推動了黨內政治生活在廣大黨員中落地生根。
2017年8月11日,舒成坤在參加亞東縣機關第一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時指出,要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確保理論學習到支部、工作任務到支部、紀律要求到支部。
舒成坤注重黨建示範點和品牌建設,充分發揮示範點的帶動作用。2015年以來,累計投入2000餘萬元,先後打造了多慶村、夏日村民俗旅遊黨員增收示範點、曲美雄谷黨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帕里一居委社區黨建規範化示範點、下司馬鎮黨員便民服務基地、仁青崗村軍警民黨員共建聯保平安等基地建設、縣直機關黨建示範點、亞東縣黨員教育基地、帕里鎮便民綜合服務中心、機關黨群共建規範化示範點,豐富和拓展了「綠色邊境·紅色堡壘」黨建品牌,推進了基層黨建規範化、標準化建設。
各鄉鎮圍繞中心工作,創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黨建品牌,形成了各具特色、亮點迭出的黨建工作格局。全縣黨建工作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幹部群眾的精氣神得到顯著提升。每名黨員是一面旗幟,鮮艷的黨旗映紅邊疆,引領廣大農牧民群眾保穩定促發展、脫貧致富奔小康。
亞東邊境的老百姓普遍反映,這幾年,是亞東邊境最和諧、最穩定、最幸福的幾年,是亞東邊境發展最快、變化最大、成就最亮的幾年。
亞東的黨建工作,近幾年受到了中組部工作組、西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日喀則市委領導的充分肯定。
2017年,西藏自治區黨委在全區廣泛開展了「四講四愛」(講黨恩愛核心、講團結愛祖國、講貢獻愛家園、講文明愛生活)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舒成坤身體力行,竭力組織開展這次「四講四愛」活動,在全縣進行了「大教育、大宣傳、大感恩」的教育活動,提出了打造「三書三碟三基地」建設,以打造東嘎寺和清朝亞東海關遺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亞東感恩教育基地為重點,構建大教育格局;以繼承和弘揚「堅貞不屈、陽光奮進、包容開明、感恩向上」的亞東精神為主題,營造大宣傳氛圍;以新舊西藏對比宣傳教育為載體,深入開展大感恩活動;以編撰出版「三書」(《東嘎故事》《亞東風雲》《亞東魂》)、製作「三碟」(圍繞「三書」拍攝專題片)、打造「三基地」(東嘎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清朝海關遺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亞東感恩教育基地),推進了亞東的精神文明建設。
舒成坤在亞東縣委書記的崗位上,豪邁堅定、腳踏實地即將走過5年光景。他說:亞東風亞東雲,和我們親切遇見;來匆匆去匆匆,一切值得紀念;是遊子是過客,相逢必定有緣;亞東山水風情,讓我們留戀……
舒成坤深有感觸地寫下了——
亞東我告訴你
一段故事
我從古道走來
策馬在時光里
遠去的馬蹄聲
就像西邊的月影
亞東我告訴你
一個生命輪迴
一生眷戀
亞東我告訴你
一次遇見
我已相守千年
高山開滿雪蓮
飄落的花瓣啊
就像風吹過經幡
亞東我告訴你
一段清澈思念
一生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