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模特有了「二次生命」
2024-10-04 18:18:02
作者: 吳景婭、魯克、黃定坤、孫涵彬等著
用廢棄模特進行裝置藝術創作,是梁明玉始於2020年的新嘗試。她以一年一件的進度,陸續完成了《2020涅槃》、《阿芙洛狄蒂Aphrodite的閱讀》、TREE 3件作品。
「《2020涅槃》源於對疫情有感;《阿芙洛狄蒂Aphrodite的閱讀》希望探討碎片化的知識能否成為整體精神的支撐;TREE則象徵生命之樹,試圖為人類的未來生活尋找新路。」
她翻出3件作品的照片,放大了局部讓我細看。介紹它們時,她就像在聊自己的孩子。
很難說這些象牙白的人體模型經過重組之後是不是好看,然而那些看似無序的組合邏輯,確實恰到好處地成就了一種抽象的美感。
「有人說看不懂,有人拍手稱讚。無所謂的,它們本來就是很當代、很觀念性的,有了衝動,我就表達,純屬一種自然流露。它們的誕生自有道理,非要講清楚反而顯得畫蛇添足。」
至少有一點可以明確:之所以用廢棄模特為創作材料,源於梁明玉對環保的持續思考。
「環保是世界性議題。這屆北京冬奧會倡導的節能、環保理念深入人心,其實各行各業都該如此。比如服裝業的廢棄模特,它們由玻璃鋼製成,無法降解,大量堆積,污染環境,這問題已困擾我多年。怎麼辦?幾年嘗試下來,我想我做到了,用創意賦予它們『二次生命』。」
不僅僅是模特的「重生」,要理解梁明玉的藝術軌跡,一定繞不開變廢為寶和環保主義。
早在2010年,她首次大規模使用服裝工業廢棄面料,推出了以時裝藝術為基礎的裝置作品《零庫存》;2014年的《來自天邊》,旨在探討人與動物、與地球關係以及生物多樣性;2016年的《再生牛仔》,則又大聲疾呼要關注牛仔褲生產造成的全球污染。
「服裝依然是設計者和製作者表達理念與情感的載體,雖然也用了模特演繹,但服裝作為穿著的實用性被消解,核心在於表現人類對青山綠水的嚮往,是反叛的觀念性設計。當年做出來,還驚到了不少人。」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她用軟雕塑來定義這些明明是服裝,卻又不太具備日常穿著功能的非典型「服裝」。「它們本質上是一種藝術語言,能夠更生動傳遞我的某些難以企及的對生存狀態的思考和表達。」
所有的思考和表達在2018年的《馬賽馬拉》得到進一步升華。她曾受邀赴非洲馬賽馬拉考察野保工作,內心受到極大震撼。以此為靈感,她徵集到200多條牛仔為基礎材料,1 :1 還原了一頭非洲母象和它的幼仔形象。繼續呼籲減少牛仔材料消費的同時,更強烈譴責了對野生動物的屠殺,強調保護生物多樣性。
這件徹底突破了意義「服裝」的裝置,為梁明玉贏得了廣泛的國際聲譽。在受邀亮相北京展覽館、英國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之後,如今作為常規陳列回到了梁明玉藝術庭院。
「每晚關門前,我都會跟象媽媽和象寶寶說晚安。每天跟它們見面時,光線不一樣,心情不一樣,我眼裡的它們也不一樣。我知道,世界上還有很多人跟我一樣心疼它們,它們靜靜地立在這裡,堅定了我以藝術介入環保的決心,給我以力量。」
現在,越來越多朋友和藝術粉絲被梁明玉打動,紛紛捐獻廢舊牛仔褲以供創作,重慶市人大生態委還專門組織了市、區生態環境局官員、專家到梁明玉工作室觀摩研討,點點滴滴的各界力量匯聚在梁明玉身旁,為生態環保事業注入了藝術之光。
「關注環境就是關注人的命運,關注人類命運就是當代藝術的核心。」梁明玉記得,當年德國藝術家博伊斯的作品《7000棵橡樹》,就是在柏林的市政廣場上種7000棵橡樹。當時很多人不理解,如今卻已成為德國最美的生態。「身體力行做環保,我希望盡全力而為,能做多少是多少,如此也可以使當代藝術真正成為一種社會生產力。它可以直擊人心,對人們進行感召,只要每個人都攜起手來拯救生態,保護環境,這顆藍色的星球就能美麗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