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事,欲說還休
2024-10-04 18:14:08
作者: 吳景婭、魯克、黃定坤、孫涵彬等著
關於釣魚城,關於760年前在此發生的釣魚城保衛戰,關於死於釣魚城下的蒙哥大汗,目前可以查到的史籍資料紛繁複雜。僅蒙哥大汗之死的說法起碼有20種以上。
央視版的《天神折鞭之地——釣魚城》,我看了好幾遍。老實說,該片在我看到或聽到的官方說法中算最靠譜的。光沖該片的片名——「天神折鞭之地」,就知道製作方求實的態度。4集紀錄片拍得很認真,採納了一些主流史料但也沒把話說死,也承認釣魚城之戰因缺乏一些關鍵實證和史料而顯得迷霧重重……
但是,該片仍然不能完全解答我心中關於釣魚城的疑問。
我也想試析一下釣魚城之戰。準確地說,忍不住,想說。
發生在當時世界中心,蒙古帝國的首都哈拉和林,並影響了整個世界的大事件是蒙古帝國的第二任大汗窩闊台之死。
1241年12月,蒙古帝國第二任大汗窩闊台突然死亡,此時正值蒙古帝國發動的「長子西征」(第二次西征)的高峰。蒙古帝國的長子們所率蒙古鐵騎橫掃俄羅斯及東歐,全殲匈牙利國王率領的軍隊。距離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維也納僅10多公里。就在這一年,窩闊台去世,西征的諸位長子需要趕回鄂爾渾河畔去選舉新可汗。「長子西征」因此結束。
「長子西征」的結束讓水深火熱之中的歐洲長舒了一口氣,但也是蒙古帝國分裂的開始。在西征就為喝酒的事和拔都統帥差點打起來的窩闊台長子貴由,在母親的精心策劃下得繼汗位,第二年就發兵攻打手握重兵的拔都,可是還沒走攏就一命嗚呼了。結果蒙哥在拔都的支持下登上了汗位。
蒙哥汗繼承的是一個已顯分裂端倪的蒙古帝國。向西是不太願意承認他汗位的窩闊台汗國和察合台汗國。往歐洲方向看,就是橫亘在他面前的拔都的欽察汗國(俄羅斯及東歐),再向西亞方向,就是正在進行第三次西征的旭烈兀。這些汗國的兄弟們一個個都是強悍無比、建功立業的蒙古統帥。因此,自尊心極強並急於建立功勳證明自己的蒙哥汗只能把征服的目光瞄準南方的南宋。
1257年底,蒙哥汗在六盤山成吉思汗行宮祭旗,先派忽必烈率軍10000繞行四川攻下雲南,再派勇力過人的猛將紐磷率軍10000先行入川,擊敗宋軍蒲擇之,拿下成都,平定川西川南各州。然後,在1259年初蒙哥汗集結的40000大軍分成東西兩路,東路由他的堂兄弟塔察爾率領經河南進攻襄樊,西路則由他親自率領御駕親征四川。
本章節來源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關於這次西路軍的兵力,各種史料所述相差甚遠,說多的達幾十萬,說少的只有5000人。多數史料認為是40000。綜合上述分析,蒙哥最初所率兵力應該不超過10000。沿途匯集如汪德臣、紐磷等先入川或在川經營多年的蒙軍,再加上一路勢如破竹降服的宋軍,抵達合州(即今合川)釣魚城時的兵力應在兩萬左右。
我去過石子山標為蒙軍大本營駐紮之地,那裡與釣魚城所在的釣魚山中間隔著一條深澗。那是一處很小的山凹處。當時那裡是一座養家禽的飼養場,各種雞鴨鵝隊隊排成行,耀武揚威,喧鬧非常。而且山凹處與釣魚城同一江岸,不遠處便是嘉陵江。
1259年初,蒙哥由漢中沿嘉陵江順江直下時,同時有另一支蒙軍走米倉道進攻夔州,召紐磷率軍在涪州建浮橋阻斷下游宋軍援助之路,想一舉攻下合州和重慶,再沿江而下與忽必烈(此時進攻襄樊的蒙軍統帥已換成他了)、兀良合台等在鄂州合兵南下拿下臨安滅亡南宋。
蒙哥南下的川北地區歷來都是貧困地區,人口、出產、糧食都支撐不起雙方太多的軍隊。有資料顯示,自劍門苦竹隘以下,大獲城、得漢城、大良城、青居城、釣魚城、重慶城、白帝城等堡壘城寨的南宋駐軍,人數少得可憐。軍隊多一點的就是釣魚城4600人和重慶的14000人以及成都附近的雲頂城的7000—8000人。此時的川西應該已被蒙軍占領,整個四川僅剩下 1/3的地方掌握在南宋軍手中。相對而言,蒙哥的兩萬人馬的確是大軍了。難怪勢如破竹,無人可擋。根本就是沒人去擋。
釣魚城保衛戰,可以總結為以下過程:即1259年農曆二至五月圍繞南水軍碼頭和一字城,宋蒙展開的激烈爭奪戰鬥。蒙軍攻占南水軍碼頭,宋合州水軍全軍覆滅,釣魚城徹底成為孤城;農曆7月蒙軍悍將汪德臣挖地道攻破馬鞍山下的外城牆,守衛此處的馬軍寨鄉兵全部戰死。守軍主將王堅率軍在外城與內城之間的狹窄窪地展開生死廝殺,王堅身負重傷;眼看蒙軍將要攻破內城,此時卻突然停止了進攻並迅速撤離,蒙哥大汗死了。
關於釣魚城保衛戰,我認為前面提到的央視4集紀錄片《天神折鞭之地——釣魚城》演繹得很精彩,儘管有些地方稍嫌戲說,缺乏一些關鍵依據,但仍然是目前能夠找到的較客觀完整的敘述,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