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沙鍋問到底
2024-10-04 14:48:26
作者: 上官雲飛
沒有什麼比事實更能讓人服氣的了,凡事都要實事求是。然而掌握事實不是那麼容易的,很多時候,真實的情況就在我們眼前發生,但是粗心大意會讓它在我們面前溜走。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事實是解決問題的最重要的依據。
晚唐時,李勉任鳳翔太守,其轄區發生了一件奇案:
有個老農,在開荒種田時挖到一隻大罐。他就招呼鄉親們一起將大罐抬到田邊,打開罐蓋一看,大家驚得目瞪口呆,只見罐里竟是黃澄澄的馬蹄金。這可不是件小事啊!眾人都議論紛紛。老農暗自琢磨了一會兒,決定請本村的兩個壯漢將這罐金子,原樣送到縣衙,請縣官發落此事。縣令非常高興,忙令衙役將金罐嚴密藏好,第二天再向州府上交。
次日一早,縣令就命人打開罐蓋檢查一番。這一看,驚出一身冷汗,罐里竟是馬蹄金狀的黃土塊!這可怎麼辦?縣令心想:「這罐黃金從田裡挖出抬到縣衙,此事遠鄉近鄰無人不曉,現在卻在我眼皮底下變成土塊,這讓我如何交待?就是變賣我所有家產也還不起呀。」無奈,只得硬著頭皮趕到州府,講明事情經過。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金子在縣衙變成土塊的事,很快就傳遍四方。大家都認為是縣令財迷心竅,欺上瞞下,將金子私吞了。州府審訊縣令,也沒有結果,只得暫且將他收押在牢。待上報太守後再定案。縣令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太守李勉看過案卷,又親自審問了縣令,也無良策查出金子的下落,不禁心煩意亂,就召集其他官員們商議此案。眾官員聽後都沉思不語,唯獨一名叫袁滋的官員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李勉便問他有何良計。袁滋道:「這件案子,縣令定然含冤。」李勉便命袁滋審理此案。
袁滋先審閱了案宗,又仔細將案情從頭至尾推敲了一番,忽然想出一計。只見他命人將罐中土塊取出,共計三百餘塊,當即又將銀庫中的大小相仿、數量相等的馬蹄金取出過秤。馬蹄金剛秤到一半時,就累得兩個差役抬不動了。袁滋見狀暗自點頭,果然不出所料!他問差役當初是幾個人將金子抬來的?差役回答說是兩個壯漢用扁擔抬來的。袁滋聽後,讓人計算了一下金塊的數量,又找來扁擔抬馬蹄金,結果扁擔抬了一會兒就斷了。眾人都恍然大悟,馬蹄金肯定是被那兩個壯漢半路調包了。於是,立即派人將那兩個人捉到州府,經審訊,他們都如實招供,並將金子原數交出。縣令對袁滋感激不盡,叩頭謝恩。袁滋因此得到李勉的賞識和重用。
事實擺在了眾人面前,狡猾的人狡辯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所以這兩個犯罪者很快就承認了自己的犯罪行為。袁滋的用事實說話的辦法,不但挽救了縣令,也為自己贏得了發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