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文治
2024-10-04 14:23:55
作者: 上官雲飛
1)、辛酉政變
咸豐在熱河病死後,朝廷主要分為三股政治勢力:其一是顧命大臣勢力,其二是帝胤勢力,其三是帝後勢力。三股政治勢力的核心是同治皇帝,哪股政治勢力能夠同帝後勢力相結合,它就會增加勝利的可能性。
本書首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十八日,宣布咸豐靈柩於九月二十三起靈駕,二十九日到京。
九月初一日,同治上母后皇太后為慈安皇太后、聖母皇太后為慈禧皇太后徽號。
初四日,鄭親王端華署理行在步軍統領,醇郡王奕任步軍統領。先是,兩宮太后召見顧命大臣時,提出端華兼職太多,端華說我只做行在步軍統領;慈禧說那就命奕?做步軍統領。奕?做步軍統領就掌握了京師衛戍的軍權。不久,奕?又兼管善捕營事。
二十三日,大行皇帝梓宮由避暑山莊啟駕。同治與兩宮皇太后,奉大行皇帝梓宮,從承德啟程返京師。兩宮太后和同治只陪了靈駕一天,就以皇帝年齡小、兩太后為年輕婦道人家為藉口,從小道趕回北京。
二十九日,同治奉兩宮太后回到北京皇宮。因為下雨,道路泥濘,靈駕行進遲緩。同治奉兩宮皇太后間道疾行,比靈駕提前4天到京。兩宮皇太后到京後,即在大內召見恭親王奕?等。
三十日,發動政變。
這次政變,因載淳登極後擬定年號為祺祥,故史稱「祺祥政變」;這年為辛酉年,又稱「辛酉政變」;因政變發生在北京,又稱為「北京政變」。其時,「辛酉政變」的三個主要人物——慈安皇太后25歲,慈禧皇太后27歲,恭親王奕?30歲。
同治皇帝在辛酉政變後,內有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外有議政王奕?主政,從而開始了同治新政。
2)、同治新政
同治朝遇上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在國內處於「太平天國」與「義和團」兩次重大社會動盪之間,在國際處於英法聯軍與八國聯軍兩次入侵之間,如同處在兩次大風暴中間的緩衝期。同治之前的道光、咸豐,之後的光緒、宣統,都沒有這樣的有利條件。這就給同治朝實行新政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日本明治維新也正在此時。兩宮太后垂簾聽政、議政王奕主持政務,互相配合,推行新政。在奕集團的主持下,新政的主要措施是:成立總理衙門、設立同文館、辦新式學校、派人出洋、辦廠開礦、修築鐵路等,實行學習西方近代化舉措,開始走向開放、進步。
A、設立總理衙門
全稱為總理各國通商事務衙門,一般稱作「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於咸豐十年(1861年)十二月初十日正式批准成立。它的實際職能是總攬新政的中央政府機構,是面對世界局勢、完全創新的機構。它不僅掌管清廷與各國間的外交事務,而且包括對外貿易、海關稅務、邊疆防務、海軍建設、新式工礦業,以及建新式學校、興修鐵路、礦務等,實際上它相當於清廷的內閣兼外交部。這是二千年來第一個專門處理外事的中央機構。
B、出洋考察
西方國家兩次破門而入,清朝才被迫開門而出。中國走向世界,世界也走向中國。清朝向西洋考察,開始於同治五年(1866年)。這年的春天,總稅務司赫德要回國結婚,向奕?請6個月假,順便建議清政府派人到西方去考察。這正合奕?的心意,於是上奏請派員出國考察並獲准,從而有了清政府派斌椿等人走出國門的破天荒事件。
C、培養洋務人才
開辦外國語學校、實業學堂、近代軍事學校、派遣留學生等。同治朝新式學校最早者是京師同文館。該校在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併入京師大學堂。它培養了一大批通「西學」的人才,其中僅駐外公使就培養出28人。
同治朝開設的新式學校,還有江南製造局附設的機械學堂、福州船政局附設的船政學堂等。福州船政學堂又稱「求是堂藝局」,是同治五年(1866年)由左宗棠主持福州船政局時附設。這所學校是近代較早開設的一所以學習自然科學為主的新式學校,同時又有軍事學校的性質,以培養海軍和造船人才為目的之一。
D、派留學生出國
同治十一年(1872年),首批30名「幼童」奔赴美國留學,史稱「幼童出洋」。同治年間留學之風興起,與容閎分不開。從同治十一年到光緒元年(1875年),每年出國一批,每批30人,共有四批120人赴美國留學。幼童們到了美國,成為美國新聞中的轟動事件,美國總統還接見了他們。中國留學生給美國人留下「聰明能幹,彬彬有禮」的印象,並說他們是「中國的榮譽」。容閎提出並把他們分別安排在美國平民家庭中生活。美國的教師、醫生、紳士們紛紛把中國幼童領到自己家中,每個家庭對幼童都關懷備至,為他們提供較好的吃住條件,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他們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