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中國時代.卷二> 台北在擴充空間

台北在擴充空間

2024-10-04 12:26:40 作者: 師永剛

  對於台北的政治精英來說,情景又是鬱悶地相似:又一個以前的好友——這一次是韓國——收拾了其大使館的行李物品,同中華民國斷絕了正式的外交關係。對於李登輝的政府來說,7月份西非的尼日政府另闢蹊徑,同這個亞洲的島嶼建立外交關係,但這並不能彌補韓國帶來的損失。並非偶然的是,今天在台北設有大使館的國家的名單念起來就像台灣對外慷慨援助的光榮榜一樣:諾魯、吐瓦魯、馬拉威、伯里茲。像日本、英國和美國這樣的主要貿易夥伴同台灣官員都保持著相當的距離。

  但是,表面現象是具有欺騙性的。正當北京政府在外交代表的數量上占了上風,台灣作為世界上第13大「貿易國」的實力——擁有880億美元外匯儲備——使得它在其他舞台上成為一支越來越重要的國際力量。除了正式外交以外的任何層次,台灣實際上是在贏得優勢。一位在台北的西方外交分析家說:「他們本可能會輸掉這場鬥爭,但是台灣人實際上是在取得進展。」

  

  儘管北京強烈反對,台灣還是在最近幾年中成功地獲得了加入諸如亞洲發展銀行、亞太經合委員會以及太平洋經濟合作大會等重要的地區性團體。更重要的是,台灣加入關貿總協定的進展順利。關貿總協定是一個擁有107名成員的自由貿易俱樂部。儘管台灣可能會等到與中國同時入關,但是有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近1萬美元的台灣將以發達地區的身份加入,而人口眾多的大陸(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325美元)將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為伍。

  台灣也已經利用其穩定增長的財富來促使工業化國家重新考慮對其保持距離的態度。去年,台灣行政院長郝柏村透露了一樁價值3000億美元、為期6年的基礎設施發展計劃。這個計劃可以為外國公司提供超出700億美元的合同。但是,暗含在參與這項計劃之中的代價就是,隱晦地提升雙邊關係,歐洲和北美的各國政府注意到了其商業團體要求政府表現出更大的靈活性的呼聲。法國派出了一個內閣級別的部長讓·諾艾爾連同一行10人的代表團於1月份抵達台灣,進行官方貿易會談。今年9月,來自加拿大的一個資深部長將在20多年來第一次應邀到台灣討論商貿問題。一位駐台北的西方外交官說:「我敢打賭一旦美國大選結束,我們就將在這裡看到內閣成員。而且北京也沒有能力阻止這種事情的發生。」

  美國也可能在準備一改以前1O年中不向台灣出售戰鬥機的禁令,台灣老化的F-5E和F-104戰鬥機的失事頻率實在令人擔憂。據說,布希政府正在暗中考慮一宗180架F-16戰鬥機的採購合同,由於中國購買了諸如蘇-27截擊機等俄羅斯飛機,可能會給這次對台軍售提供口實。但是,這一價值90億美元的交易能夠保住德克薩斯州通用動力公司的6000份工作,而得州在美國總統大選中又是關鍵一環。與此同時,法國已經明確宣布,它將不顧北京的抗議,向台灣運送其先進的幻影-2000戰鬥機。

  台北正在擴展的、非官方的聯繫可能也會受到影響。國民黨政府正在增加的金融影響力應該使台灣能夠同北京從實力地位出發進行談判。台灣「外長」稱:「在後冷戰時代,經濟比政治或軍事同盟更為重要。」

  無疑大陸同台北進行某種談判宜早不宜遲。台灣商人和旅遊者已經在過去的5年之中大量地湧入大陸。據統計,台灣海峽的雙邊貿易已超過80億美元,而台灣對大陸的直接投資也達到30億美元。現在台灣島內強大的商業政治說客正在要求台灣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海空直航,而不是像現在一樣繞道香港。

  國民黨官員在公開場合對這些壓力採取了強硬立場,堅持直航式的聯繫只有在北京放棄使用武力作為統一手段並結束其在外交上孤立台灣的政策,才有實現的可能。但是,實際上台北的政策變得越來越具有靈活性。現在,台灣的國航得到允許可以繼續同中國共產黨國有航空公司合作向來往於兩地間的旅客出售機票,儘管直航仍然遭到禁止。這種靈活性連同台灣的經濟實力將最終意味著,台灣同大陸覺得聯繫會變得越來越緊密,不論海峽兩岸的稱謂如何都不會對此產生影響。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