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八、
2024-10-04 09:36:54
作者: 納川
作為李淵父子的發跡之地,竟然旦夕之間陷落,李淵禁不住驚呼:「晉陽強兵數萬,食支十年,興王之基,一旦棄之。」
十月,宋金剛攻陷晉州後,李淵方寸大亂,發出了放棄河東之地,堅守關中平原的戰略。
秦王李世民和李靖、房玄齡、杜如晦等人商量後,覺得這樣不妥,於是勸諫李世民上書李淵,堅決出兵,收復失地。
李世民於是上表說:「太原,王業所基,國之根本;河東殷實,京邑所資,若舉而棄之,臣竊憤恨。願假臣精兵三萬,必冀平殄武周,克復汾、晉。」
李淵同意了李世民的建議,命他再次出征,並且親自送行到長春宮。
十一月,正是隆冬季節,天寒地凍,黃河上結了厚厚的一層冰,足有一尺厚,人馬可以在冰上渡河。於是,李世民帥軍在龍門渡河,紮營於柏壁(今山西新絳西南),並同固守絳州的唐軍形成犄角之勢,進逼宋金剛軍。
當時黃河以東的州縣遭搶劫後,沒有糧倉,老百姓懼怕侵擾,紛紛聚居在城堡中,大軍徵集不到東西,軍隊缺糧。
李世民發布公告曉諭百姓,百姓聽說李世民率軍前來,紛紛前來歸順,由近及遠,絡繹不絕。隨著歸附的老百姓越來越多,唐軍逐漸也能徵集到糧食了,軍糧因此充足。
李世民和李靖商量之後,仍然決定堅守不出,於是休兵餵馬,不時派出小股騎兵四處襲擾宋金剛大軍的後勤運輸隊伍,大軍則深溝壁壘,養精蓄銳,堅壁不戰。
曾經有一次,李世民親自帶輕騎兵去偵察敵情,隨從的騎兵四下分散,李世民只和一名穿鎧甲的士卒登上山丘,他們見四下里沒有人,李世民感到有些瞌睡,於是就躺在草地上睡覺。
不久,宋金剛的士卒就發現了李世民這支小股部隊,於是就派騎兵從四下里包圍了二人,開始兩人毫無知覺,繼續鼾聲如雷。
恰好此時一條蛇追捕老鼠,碰到了李世民衛士的臉,衛士驚醒後,一看周圍的情況,立即喊醒了李世民。
二人飛身上馬,才走了百餘步,就被宋金剛的騎兵追上,李世民不慌不忙,他本來就是個射箭高手,臂力驚人,使用是特製的三百斤的硬弓,威力很大。
李世民在馬上張弓搭箭,特製的大羽箭嗖的一聲射出,對方領頭的一員驍將應聲落馬,李世民箭不虛發,對方的騎兵一看對手如此厲害,只好退去。
十二月,為了配合李世民軍作戰,李淵又命令永安王李孝基攻打夏縣的呂崇茂。呂崇茂不敵,只好向宋金剛求援。
宋金剛於是派出自己的猛將尉遲恭、尋相率兵潛往夏縣,接應呂崇茂。
面對尉遲恭這樣的猛將,唐軍哪裡是他的對手,尉遲恭與呂崇茂裡應外合,夾擊唐軍,唐軍大敗,李孝基、獨孤懷恩、於筠、唐儉及行軍總管劉世讓全部被尉遲恭生擒。
消息傳來,李淵大驚,為救回被俘的諸將,李淵特意派遣使者到夏州招降了呂崇茂,拜為夏州刺史。同時還讓呂崇茂暗中除掉尉遲恭,尉遲恭聞訊後,將呂崇茂殺死。
在此說一說牛人尉遲恭。
尉遲恭,字敬德,朔州善陽人,年少時以打鐵為業。隋煬帝大業末年,在高陽(今河北高陽)參加了朝廷的軍隊,隨之討伐各地的農民起義軍,作戰以勇猛聞名。
他武藝高強,力大無比,擅長使用馬槊,有萬夫不當之勇,是一個可以於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人物,因為軍功,他被隋煬帝一直提拔到朝散大夫。朝散大夫是從五品下的官位,相當於現在的副廳級幹部。
大業十三年(617年)三月,馬邑鷹揚府校尉劉武周殺太守王仁恭,起兵反隋,並遣使歸附突厥。劉武周聽說尉遲恭作戰勇猛,便將他網羅到自己麾下,擔任偏將,屬於劉武周手下最重要的將領之一。
殺死呂崇茂之後,尉遲敬德和尋相就領兵回澮州,秦王李世民得到消息,就召集眾人商量。
李靖建議可以趁機偷襲尉遲敬德,他們得勝之後,志得意滿,肯定不加防備,此時偷襲,出其不意,肯定能大獲全勝。
於是李世民派兵部尚書殷開山、總管秦瓊等人帥軍在美良川(今山西聞喜縣南)截擊,大敗尉遲敬德,斬殺二千多人。
此戰秦瓊立功最多,不知道秦瓊和尉遲敬德這兩個超級殺手當年在戰場上交沒交過手,戰績如何。如果二人在戰場上較量一番,這就是真正的高手對決了,但歷史上沒有他們兩人決鬥的記載。
戰報傳到長安,李淵大喜,立即下旨賜給秦瓊金瓶,並讓使者傳聖旨慰勞秦瓊說:「你不顧妻兒遠道而來投奔我,如今又立下這樣的大功,我的肉都可以割下來給你吃,更何況是賞賜一些僕婢和財帛呢。」於是拜秦瓊為秦王府右三統軍。後來平定宋金剛後,又賞賜秦瓊黃金百斤、雜彩六千段,加封上柱國。
唐代的勛級分十二等,最高等級是「上柱國」,其次是「柱國」,從士兵到將領都可以獲得各種勛級,只看你在戰鬥中的表現和貢獻。榮獲「上柱國」勛級的人,不論官職多大,都可以享受正二品的待遇。生活待遇相當於現在的副國級領導人。
尉遲敬德和尋相逃走後,不久又秘密率精騎前往蒲坂,準備救援王行本。
李世民得到情報後,就親自率步騎三千連夜從小路趕到安邑,截擊尉遲恭、尋相軍。
尉遲恭這次敗得更慘,除自己與尋相隻身脫逃外,部下全部被唐軍生擒。
唐將獨孤懷恩也乘機逃走。
獨孤懷恩是隋文帝文獻皇后、唐世祖元貞皇后侄。從血緣關係上,他是李淵的表弟。
他自小生活在隋宮中,後仕為鄠縣令。李淵入長安後,拜為長安令,後來官至工部尚書。
當時獨孤懷恩本欲反唐自立,唐儉聞訊後,恐獨孤懷恩反唐,便說服了尉遲恭允許他派人給李淵報信。
李淵得到情報後,遂將獨孤懷恩誅殺。由此可看出尉遲恭此時已有歸唐之心。
李世民又帥軍回到柏壁。
接連獲勝,唐軍士氣正旺,大多數將領紛紛請求與宋金剛決戰。
李世民和李靖商量之後,李靖認為目前仍然要堅壁清野,決戰的時機還沒有到來,繼續耐心等待。
李世民同意他的意見,於是就對眾將說:「宋金剛孤軍深入,麾下集中了精兵猛將,劉武周占據太原,依仗宋金剛為屏障。宋金剛的軍隊沒有儲備,靠掠奪補充軍需,利於速戰。我們堅守不出,養精蓄銳,可以挫敗他的銳氣;再分兵攻汾州、隰州,騷擾他的要害之地,他們一旦糧盡,軍心動搖,自然會不戰而退。我們應當耐心等待這個時機,目前不宜速戰。」
武德三年(620年)正月,唐將秦武通擊降王行本。二、三月,唐將王行敏、李仲文分別在潞州、浩州擊退劉武周軍的進攻。唐將張德政襲斬護運糧餉的劉武周部將黃子英,占領張難堡,切斷了汾水東側的宋金剛軍糧道。
四月十四日,與唐軍相持約五個月的宋金剛軍終因糧秣斷絕,被迫以尋相部為後衛,向北撤退。
情報匯總到李世民的指揮部,李世民召集大家商議,李靖建議,機不可失,全軍立即投入進攻。
於是,李世民和李靖親自率領兩千騎兵作為先鋒,日夜兼程跟蹤追擊,大部隊隨後掩殺,追到呂州(今山西霍州)終於追上了尋相,大敗其軍,並乘勝追擊逃敵,一晝夜走了二百多里,打了幾十仗。
到高壁嶺(今山西靈石縣南),總管劉弘基抓住李世民的馬韁繩規勸道:「大王打敗敵人,追擊逃敵到了這裡,功勞也足夠了,不斷深入,就不愛惜自己嗎?況且士兵們飢餓疲憊,應當在此停留紮營,等到兵馬糧草都齊備了,然後再進擊也不晚。」
李世民說:「宋金剛無計可施才逃跑,此時他軍心渙散。功勞難立,失敗卻很容易;機會難得,失去卻很容易。一定要趁此機會一鼓作氣消滅他。如果我們滯留不前,讓他有時間考慮對策加強防備,就不可能輕易打敗他了。我盡心竭力效忠國家,怎麼能只顧惜自己的身體呢?」
於是打馬追擊,將士們也不敢再提飢餓。個個奮勇爭先。
唐軍在雀鼠谷(今山西介休西南)又追上了宋金剛大軍,雙方一天交鋒八次,唐軍最後都取得了勝利。宋金剛大軍兵敗如山倒,已經喪失了抵抗能力,又被唐軍殺死、俘虜了幾萬人。
當夜,唐軍在雀鼠谷西原宿營,李世民已經兩天沒有吃東西,三天沒有脫下盔甲了。
李靖也是一樣,此時此刻,他累得從馬上剛一下來,立即就躺倒了。身體雖然極度疲憊,已經達到生理上的極限,但心內里李靖卻感到前所未有的痛快,這一仗才真正是痛快淋漓,幾十年了,他李靖等待的就是這樣的戰場。老天終於給了他這樣的機會。他可以在李世民面前,把自己的才華和對戰場深刻的洞察力,貢獻出來,為全軍取得最後的勝利,做出自己獨特的貢獻。
躺在草地上,仰望著漫天的繁星,李靖感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他想起舅舅的預言「可與論孫、吳之術者,惟斯人矣」。
李靖在心裡默默地祈禱說:「舅舅,感謝你當年那麼高看我,給了我莫大的精神鼓勵,使我過去的幾十年,雖然鬱郁不得志,但是我從來沒有否定過自己,我不信自己沒有表演的舞台,我只是默默地準備著,從來沒有放棄過讀書、思考,一刻也沒有荒廢自己寶貴的時光,現在老天開眼,我李靖終於有了用武之地,大丈夫能夠馳騁疆場,為國家效力,即使馬革裹屍,也是死得其所,此生無憾矣。」
當天晚上,全軍只有一隻羊,李世民與將士們分吃了這一隻羊。
四月二十三日,唐陝州總管於筠從宋金剛手下脫身逃回唐軍中。告訴李世民,宋金剛大軍已經膽寒,軍心即將崩潰。
李世民和李靖商量後,李靖建議,兵貴神速,立即進攻介休。大軍追擊到介休城下,宋金剛此時還有二萬人,他看到唐軍到來,只好放手一搏,於是帥軍出西門,背對城牆排列戰陣,南北長達七里。
李世民派李勣、程咬金、秦叔寶當其北,翟長孫、秦武通當其南,李勣出戰不利,稍稍退卻,宋金剛乘機反撲,李世民和李靖帶領三千精騎從宋金剛背後襲擊,宋金剛大敗,唐軍斬殺對付三千人。
宋金剛見大勢已去,只好打馬逃走,李世民帥軍追出幾十里,來到張難堡(山西平遙西南)。
唐浩州行軍總管樊伯通、張德政占據堡壘自衛,李世民摘下頭盔示意堡內,堡中守軍見後歡呼雀躍,高興得流下眼淚。
隨從立即告訴守軍秦王還沒有吃飯,守軍於是獻上濁酒、粗米飯,給秦王食用。
尉遲敬德收拾剩下的殘兵敗將正在堅守介休,李世民判斷他有投降的意思,於是就派任城王李道宗、宇文士及前去勸降,尉遲敬德於是和尋相以介休、永安二縣降唐。
李世民對尉遲敬德這員猛將仰慕已久,現在看尉遲敬德果然來降,高興不已,親自帶領眾將到轅門外迎接,立即任命尉遲敬德為右一府統軍,並讓他仍然統領自己的八千舊部,和各營相雜在一起。
屈突通擔心尉遲敬德會反覆,屢次向李世民提醒,但李世民不聽,對尉遲敬德信任有加。
劉武周聽說宋金剛大敗,驚慌失措,於是立即決定放棄并州,率五百騎向北逃竄,自乾燭谷逃亡突厥。
而宋金剛卻還想收攏潰散的軍馬來抵抗,最終因無人響應,只得帶百餘騎也逃往突厥。
李世民隨後進軍并州,盡收故地。
過了一段時間,宋金剛背棄突厥想要逃回上谷,被追趕的騎兵擒獲後腰斬。
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劉武周圖謀逃回馬邑,事情泄露後也被突厥殺死。
當初,劉武周決定南下犯唐的時候,他的內史令苑君璋勸諫說:「唐主以一個州的兵力,直取長安,所向無敵,這是上天有助,不是人力。晉陽以南,道路狹窄險要,孤軍深入,後無援軍,假如進軍攻戰不利,怎麼回軍?不如北面聯合突厥,南面與唐結交,在此一方稱王稱霸,才是良策。」
劉武周不聽,留苑君璋守衛朔州。
等到大軍失敗後,他流著淚對苑君璋說:「我後悔沒有採納您的意見,以至於到了現在這種地步。」隨即共同逃往突厥。
突厥殺死劉武周后,就任命苑君璋為大行台,統領劉武周的餘部,仍然令郁射設督兵協助鎮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