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到英國去> 名校就像LV的包

名校就像LV的包

2024-10-04 06:20:47 作者: 趙剛著

  名牌與名校的示範效應,實實在在地影響著崛起中的中國中產人群。

  社會精英階層的沽名釣譽,是上流社會有意無意的暗示。這個幻象搭建了中國高考之外的另一座獨木橋——留學去名校。

  英國華威大學前任中國首席代表鄭文強老師曾說過,對於中國市場來說,英國大學大致分為兩類:一類叫牛津、劍橋,另一類叫其他(或者非牛津、劍橋)。這個概括很風趣,其內涵也很豐富。

  當然,英國的名校並不僅僅是「牛劍」,但畢竟是少數,在美國、澳洲、加拿大,道理也是一樣。

  名校就像LV的包,質量上乘,在綿延的歷史中,散發出經久的魅力。

  牛津、劍橋,還有被歷史塵封的巴黎大學、博洛尼亞大學等,都有著近千年的宗教和歲月傳承,像手持斧鑿的匠人,從中世紀前夜就開始千錘萬擊地打磨。

  

  那個時候,全世界範圍里,大學還是個罕物,鳳毛麟角。即使在今天,英國的大學總數也不過一百二三十所,迎合了人們匱乏感的心理需求,於是教育中的名牌漸漸誕生了。

  當然,品牌的傳播還是會受到地域和時代的影響。據說,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留美學生容閎,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回國,拜見當時清政府的封疆大吏曾國藩時,大談自己在美國名校的經歷,曾國藩對「耶魯」不以為然(很可能是毫不知情),對這個誇誇其談的所謂「名校」畢業生並無好感,不過鑑於當時去過美國的中國人還不多,便讓容閎跑跑腿,督辦引進美國技術、建造兵工廠(這就是後來的江南製造局)。

  要知道,曾國藩的時代,中國正處在被迫對外開放的初期,先進國家的教育品牌也才剛剛進入。

  最近四十年來的主動開放時期,中國人對國外「名校」和「名牌」的認同感大大提升,而這種認同很快變成了揮之不去的誘惑。

  國內名牌的匱乏和名校的貶值,很大程度上導致對LV們和「牛劍」們的神話。

  同時,名牌與名校的示範效應,實實在在地影響著崛起中的中國中產人群。

  我在諾森比亞大學的英國同事Jamie曾說,「雖然我不會漢語,但我能感覺到,你們中國領導人的口音是多種多樣的。而聽一聽英國歷屆首相的演講,你會發現,他們的口音都一樣。為什麼?他們都是英國貴族學校出來的。」

  毫無疑問,社會精英階層的沽名釣譽,是上流社會有意無意的暗示。這個幻象搭建了中國高考之外的另一座獨木橋——留學去名校。

  我個人對教育之外的名牌沒有太多概念,後來聽我愛人說,LV的材質竟然不都是全皮的,有革的、有帆布的,於是我這個比較看重「質地」的消費者,立刻對LV產生了懷疑。

  這就好比對學校的選擇,品牌固然重要,但還需要深入到肌理,看看是否符合自己的真正需求。

  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沒有選擇斯坦福,而是去了里德學院(Reed College)。

  把賈伯斯的理念化作實實在在的iPod、iPad、MacBook、iPhone、Apple Watch的大設計師喬納森·艾維(Jonathan Ive),當年也沒有去名校,而是選擇了工業設計方面很有影響力的英國諾森比亞大學(Northumbria University)。

  名校就像LV的包,萬眾矚目,有檔次,有面子,但如果名校成為迷信和神話,我擔心就會像撫摸一件不是真皮的LV的包,產生失落和尷尬。

  當然,更實在的問題是,我們是否能承受名校的壓力?據說美國的一些名校開始驅逐成績不好、表現不佳的中國學生。靠金錢、權勢、手段通往名校令人不齒,不齒於教育的庸俗化。美國名校的舉動,讓世界看到了教育名牌真正的價值和底線!

  名校和名牌傲立在那裡,而我們的解讀可能會不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