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借書到借人
2024-10-04 06:04:38
作者: 聶震寧
「書非借不能讀」,我對古人的這句讀書名言一直特別喜歡。因為此話說得微妙真切,引人回味。
在我們的文化傳統中,借書是有佳話流傳的。最著名的是宋濂借書。明代重臣宋濂,一代文豪,著述頗豐,主纂《元史》,他少時家貧,全靠借書、抄書而讀,後人演繹出宋濂借書守信的故事。故事在《弟子規》上能讀到。
對於借書,從短缺經濟年代和書荒年代走過來的人們會有不少故事。那時候我家很窮,有時候吃飯都成問題,書是斷然買不起的。母親愛讀書,只能從縣圖書館借。我就跟在後面瞅著空讀一點。母親只有一本借書證,一次只能借一本書,借期很緊,為此不少書我只看了一半就被還掉,放學回來尋書不得,心下很是失落。有時候我也從同學手上借,儘管借期緊迫,因為是獨自享受,還是有偷著樂的感覺。到了20世紀70年代,我在廣西山區農村插隊勞動,知青們時不時會走村串寨互相借書,一本好看的書在五六個村寨傳看是常有的事情。知青們是讀閒書以消磨孤寂時光,那時我們就喜歡說「書非借不能讀」這句話,但並不曉得出處。似乎當時想表達的意思是:借書有理,不借不對。這當然不是此話的原意。
《烏鴉:艾倫·坡詩選》插圖|[法]古斯塔夫·多雷 繪
「書非借不能讀」這句名言出自清代詩人、詩論家袁枚(子才)。袁枚,杭州人氏,在我的家鄉南京住了50年,置有宅院名「隨園」,人稱隨園先生。隨園先生在其散文名篇《黃生借書說》中講述了自己對閱讀的體驗和感想。他說,少年時自己家境貧寒,無錢購書,鄰家藏書甚豐,前往借閱而遭拒絕。這使自己對書的興趣越發濃厚,以後偶爾從別處借到書便孜孜不倦地攻讀。後來當了官做了知縣,有足夠的薪俸購書,家中的藏書也日漸豐厚,卻來不及去讀了,灰絲蒙卷,生了書蟲。對此,隨園先生深有感觸,並對前來借書的黃生說:書非借不能讀也。
總之,私人間借書是有趣的。只是此類古樸有趣的事情現在已經不多見了,人與人的關係比起當年來要矜持得多。現代社會裡人們借書的途徑主要是圖書館服務,業務用語為借閱。
眼下,公共圖書館的借閱正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近幾年,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得到重視,政府經費投入增加不少。人們都希望公共圖書館在全民閱讀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可據我們所知,許多城市公共圖書館現在都在發力,在服務讀者方面用了不少心思,但還是有不少圖書館借閱業務至今還開展得不尷不尬,究竟是何緣故,不得而知。
2011年7月去香港參加書展,卻聽說香港的公共圖書館借閱服務深得港人喜歡,為此專門做了一點了解。
香港特別行政區有70多間公共圖書館,由坐落在商業鬧市銅鑼灣的香港中央圖書館作為中樞系統聯網統領。永遠在匆匆忙碌的香港人,如何得閒去往安逸的圖書館讀書借閱?統計數據回答了這個疑問。全港公共圖書館館藏項目2008年超過1200萬項,近年來每年增添約70萬項,可一年當中就能借出約6000萬項,其借閱量之大,比例之高,令人吃驚。可想而知,為此圖書館員工要做多少努力。在香港公共圖書館裡,你可以看到館員們的服務是罕見地主動而快捷,讓人感覺到像是圖書館急著要把藏書出借似的。中央圖書館的兒童借閱區布置得像一個五彩繽紛的卡通世界,孩子們在這裡享受讀書的樂趣;成人閱讀區設計得優雅溫馨,讀者有柔軟的沙發可供竟日讀書。全港公共圖書館一年中安排各種講座、讀書會和展覽活動都在萬場以上,目的都是為了吸引、幫助讀者多讀書、讀好書。為了藏書出借便捷,全港公共圖書館為讀者提供全港通借通還、網上續借、夜間還書箱等便利服務。圖書館內還會安放一種自動借書機。讀者選出書來,只需把借書證或用以註冊圖書借閱服務的智能身份證插入讀卡器,然後把圖書的條形碼做一次掃描,幾分鐘完事,免除了排隊借閱的麻煩和勞頓。
這就是一心要把藏書借閱給讀者的公共圖書館。
聽說香港還出現了一項圖書館創新業務:借人。
原來,這是10年前起源於歐洲的「Living?Library」(可譯作真人圖書館或活人圖書館)活動,去年香港也有了開展。所謂「Living?Library」,簡言之,就是借人,以人為書,用以出借。借書是為著讀書,借人則是與人交流。根據一位讀者或一組讀者的需要,這樣的圖書館可以借出跟某書有關的人,也可以借給跟某些主題相關的人,譬如作者、專家、名人以至於各行各業各色人員。借人的主題很豐富,有公民權利、當代中國、香港教育、人類能源、全球信息化、國際政治等,也有就業和職業輔導、養生保健、心理衛生、預防犯罪、道德探討等。這樣的圖書館將一批准備出借的人員做好編目,讓讀者選擇。讀者可以預約,像預約借書那樣。限定借閱時間一般為45分鐘。倘有人問,酷愛周星馳《大話西遊》的人要借周星馳,酷愛相聲的人要借郭德綱,行不行呢?不是說絕對不行,那得看這些名人在不在圖書館的編目里。所有在編目里的人員都必須是志願者。
據說這項活動已經在50多個國家、地區開展。此舉順應了當今時代更多對話和交流的需求,有利於促進人際的了解和寬容。此項活動倘若做精做好,應當能幫助讀者把書讀得活一點,把社會人生這部大書讀得透一些,給大家常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收穫。
從私人之間借書到圖書館藏書出借,再到圖書館借人,人類社會的閱讀文化走過了多麼長的一條發展之路!
當然,據我所知,現在大多數真人圖書館與圖書並沒有直接關係。這似乎不太好。既然稱為圖書館,還是要以書為本,讀者應當以讀書為要,借人與借書要多一點結合。畢竟,與人談話不能代替讀書,聽說書不能代替讀歷史書,聽《論語》心得不能代替讀《論語》,觀看電影電視劇《紅樓夢》也代替不了讀小說《紅樓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