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為何被稱為「東方藥物學巨典」
2024-10-04 05:45:28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編著
《本草綱目》是我國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一生心血的結晶和經驗的總結,該書對中國16世紀以前藥物學的經驗和成就進行了梳理,豐富了中國藥品種類,對我國乃至世界藥物學的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本草綱目》不僅是對古代藥物學的總結,更是中國醫學史上的一次創新。例如,它採用了先進的藥物學分類方法,依據藥物的屬性和功用,採取動物、植物和礦物科學分類。植物類藥物又採取「析族區類」的方法,將植物分為草、谷、菜、果、木五部;部下分不同的類,類下分不同的種,對每種植物的形態、顏色、氣味、產地、生長習性、藥用價值及使用方法,都作了詳細記載。這是世界上首創的最為科學、完整的植物學分類方法,200多年後西方植物學家林奈才在其著作《自然系統》中提出了類似的植物分類學方法,並沿用至今。
《本草綱目》全書共50卷,190多萬字,分為16部、62類。記錄了包括動物、植物和礦物等藥品共1892味,比之前最好的藥書多374味;記載藥方11096個,比前人的醫書約增加了4倍。此外,還繪製了藥物形態圖1100多幅,是醫學史上真正的一部鴻篇巨製,也是我國醫學寶庫中一顆閃閃發光的明珠。直到今天,《本草綱目》在植物學和藥物學上依然有著難以替代的地位,它以收錄藥物之多、著作規模之大、內容質量之高,在古代藥學史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被稱為「東方藥物學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