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劇:見證上帝的奇蹟
2024-10-04 05:00:15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中世紀是西方封建專制統治的時期,思想文化以天主教為主,基督教神學幾乎影響了所有的藝術形式,戲劇的生存與發展同樣受宗教文化和封建制度的控制,產生了許多宗教色彩的戲劇,戲劇的創作和演出成為宣傳宗教理念和道德說教的工具。許多學者認為「中世紀戲劇不是羅馬戲劇的延續,而是從教堂儀式中發展起來的全新的戲劇形式」。這些宗教戲劇大體被分為神秘劇、奇蹟劇和道德劇。
在英國,奇蹟劇是神秘劇的早期名稱,可以泛指所有的宗教題材劇。在法國則指聖母或聖徒事跡相關的有「奇蹟」出現的宗教劇,也可以稱為「聖母奇蹟劇」。《狄奧菲爾奇蹟劇》是在當時的法國非常流行的一部奇蹟劇,講述了一名教士狄奧菲爾和魔鬼簽訂契約,最終被聖母解救的故事。劇中的主人公是浮士德在戲劇形象中最早的雛形。
雖然中世紀的文化生活很是單調,但人們看戲的熱情卻並沒有因此而降低,有關資料記載:「在一個中古時代的城市裡演戲是一件萬人空巷的盛事。地方官告示各商店關門停業,一切有噪聲的工作全部停止,家家戶戶都鎖上門,街上一片靜悄悄,只有巡哨來回巡邏著——所有的人都到公共場所看戲去了。」這是卡爾·曼切尤斯記載的一段話,說明了當時戲劇在民眾間的受歡迎程度。
神秘劇又被稱為「聖體劇」和「受難劇」,大多根據《聖經》里的故事改編。「神秘」一詞用英文表達為「Mystery」,在中世紀有「買賣」和「手藝」的意思,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工會,工會會有演出,後來人們就把這些工會演出的戲劇稱為「神秘劇」。
這些神秘劇中,最出名的還屬《第二個牧羊人》。它以耶穌誕生為背景,講述了牧羊人們之間發生的故事。劇作中的故事發生在寒冷的冬天,三個牧羊人依次進場,抱怨著生活。麥克是個名聲不好的傢伙,趁著牧人們睡著的時候偷走了一隻肥羊,回家後麥克將肥羊交給了妻子吉兒。第二天牧人們發現丟了一隻羊,猜到是麥克偷走的,便到他家中搜尋。吉兒早就料到牧人們會來找羊,便將羊偽裝成新生的嬰兒,假裝剛剛生產,眾人見此只得離開。此時牧人們想到應該送給嬰兒禮物,便回到了麥克家中,堅持要親吻嬰兒,以示祝福。牧人到嬰兒床前一看,原來是那隻丟失的羊。為了懲罰麥克偷竊和撒謊,眾人將他放在毛毯上拋上拋下。最後牧人們前去朝拜,歡唱歌曲。
此劇劇本的每行行尾都押韻,前四行的中間有一字押韻,文字結構非常整齊,朗誦起來極其美妙。在故事的題材上,作者將民間故事和《聖經》中的故事大膽地融合在一起,成功地取得了寓教於樂的效果。
在偷羊這一情節上,可謂此起彼伏,充滿了幽默感和懸疑感。為了躲過牧人們,吉兒發誓說:「假如我欺騙了上帝,我寧願吃掉躺在搖籃中的這個孩子。」吉兒是聰明的,她賊喊抓賊,還繞著彎說話,來騙取牧人們相信。劇情在麥克被裹在毯子裡拋上拋下時達到高潮,在這個情節中將鬧劇發揮到了極致。故事有著豐富的寓意,劇中有天使報佳音、牧羊人去伯利恆朝拜聖嬰的情節,這一情節有著濃厚的宗教色彩。出生在馬槽的耶穌與躺在搖籃中的羊,兩者之間有著巧妙的隱喻,似乎是一種交錯的角色。
《第二個牧羊人》運用了誇張、誤會、雙關等手法,喜劇特徵非常鮮明,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現實,表達了作者對英國社會底層人民的同情。劇作中有大量的宗教典故,非常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