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給孩子的中國繪畫史> 正統大家「四王」

正統大家「四王」

2024-10-04 04:49:51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中國清代畫史上有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四人,他們的畫風均受董其昌的影響,畫技非常精湛。四人愛好臨摹古畫,又因皆姓王,所以被稱為「四王」。

  「四王」是一個著名的繪畫流派,其中又按地域分為「虞山派」和「婁東派」。他們給清代山水畫帶來的影響甚廣,之後又出現了「小四王」和「後四王」等流派。

  「四王」的山水畫傾向於摹古,有受傳統拘束、不能推陳出新的弊端,但他們一直秉承「摹古逼真便是佳」的觀點,作畫時不添加個人特點,有時讓人難辨真偽,這也說明了他們高超的畫工。

  王時敏,字遜之,號西廬老人,江蘇太倉人。他出身於官僚家庭,家中收藏畫家名跡眾多,因此在臨摹古畫上比別人更有優勢。年少時期的王時敏「每得一秘軸,閉閣沉思」,潛心研究宋元兩朝的名跡。他一心臨摹黃公望的山水,後又受董其昌的影響,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傳統畫作的研究上。

  王時敏是「四王」之首,也是「婁東派」的代表。他的畫作在構圖、布局、運筆、用線、設色等方面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他能把古人的筆墨技法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被譽為「蒼秀高華,奪幟古人」。同時,以他為首的「婁東派」也在畫壇中占有一席之地。

  《南山積翠圖》就是王時敏用古人之法創作出的作品。從題款來看,該圖是王時敏為人賀壽之作。近景為幾株青松屹立山坡,意為「壽」;中遠景為層層連接、峰巒重疊的山脈,山腰輕煙環繞,山林茂盛,白色瀑布飛流直下,消失在山谷,茅舍庭院掩映在山林中。這蒼松配高山,可見「壽比南山」之意。

  王鑑,字玄照,後改字元照,號湘碧,江蘇太倉人。因與王時敏同為太倉人,所以也屬「婁東派」。

  

  王鑑出身於書香門第,是明代文學家王世貞的曾孫,家中豐富的名跡收藏,為其摹古學畫提供了便利。他作畫師法於黃公望,並吸取董源、巨然、吳鎮等眾多前輩的優點,風格上與王時敏極為接近,但筆鋒比王時敏略顯樸實,再融入沈周與文徵明的清潤畫風,所作青綠山水清淡典雅而不失嫵媚,細密潤澤而不失清朗,是超凡脫俗之作。

  王鑑的作品多為摹古之作,主要有《長松仙館圖》《仿王蒙秋山圖》《仿董源秋山圖》《仿趙大年春景》《仿黃公望煙浮遠岫圖》等。

  王翬,字石谷,號耕煙散人、清暉主人等,江蘇常熟人。他出身於繪畫世家,祖父、父親都愛繪畫。受家庭薰陶,王翬從小與繪畫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在傳承家學的基礎上,師法於「四王」中的王時敏和王鑑,畫藝出眾。因其為常熟人,而常熟有虞山,王翬的畫派也被稱為「虞山派」,他還有「清初畫聖」之美稱。

  王翬作山水畫博採眾家之長,既能沿襲南方風格,也能兼顧北方技巧,他學黃公望與王蒙的書法運筆,再鑽研巨然、范寬的構圖,將這些名家的特長完美地結合起來,創造出一種筆墨潤澤、畫面生機勃勃的山水畫風格。

  雖然王翬的摹古之作得到很多稱讚,但也有人說他的作品「只得摹古之功,而未盡山川之真」,說明他過於沉醉於學習古人,已經被古人的技法束縛,但有些畫作還是能體現其長處的。王翬的代表作有《康熙南巡圖》《秋山蕭寺圖》《虞山楓林圖》《秋樹昏鴉圖》等。

  王原祁,字茂京,號麓台,江蘇太倉人,屬於「四王」中的「婁東派」。王原祁在「四王」中年齡最小,成就卻最大,有一首詩是這樣誇讚他的:「百餘年來寫山水,三王之後推司農(王原祁),千秋絕藝一家擅,獨辟畫苑開榛叢。」

  王原祁沿襲黃公望與董其昌的畫風,還受到王鑑的指導與點撥。他常臨摹五代和元代的繪畫作品,作畫時喜歡先用筆由稀疏至濃密勾畫,再用墨從清淡向濃重層層暈染,畫面乾濕相間,皴、點、擦並用,有天然渾厚之感。他認為作畫「不在古法,不在吾手,而又不出古法吾手之外。筆端金剛杵,在脫盡習氣」。

  王原祁的作品多以臨摹為主,傳世作品有《仿黃子久設色山水》、《仿高房山雲山圖》和《仿黃公望山水圖》等。

  王原祁不但擅長作畫,還在任書畫譜館總裁期間與王銓、孫岳頒、宋駿業等人耗時三年,共同編寫完成大型書畫書籍《佩文齋書畫譜》100卷。該書堪稱中國第一部繪畫寶典,為後世學習書畫提供了很多珍貴的資料。王原祁也因此受到康熙皇帝的賞識,名氣越來越大,很多學生都追隨他,逐漸形成獨立的一派。

  西方繪畫之初體驗

  清代宮廷中不設翰林圖畫院,而設置畫院處、如意館等場所,進行宮廷繪畫事務的管理。

  清代宮廷也吸納了一些外國畫家,如郎世寧、王致誠、安德義等,他們不但學習中國傳統繪畫,也把西方畫藝帶到中國,留下了很多「中西合璧」的作品。他們也帶出了一批「學生」——宮廷畫家焦秉貞和他的弟子就學到了郎世寧繪畫中的透視法與光線處理法,在作畫過程中能著力體現房屋透視感與物體明亮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