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給孩子的外國文學史> 「但丁最年輕的繼承者」艾略特

「但丁最年輕的繼承者」艾略特

2024-10-04 04:43:58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年9月26出生於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一個富有文化氣息的大家庭里,他的祖父是華盛頓大學的創辦者,母親愛好文學。受家庭環境的影響,艾略特從小接觸文學,從中學時代就開始了詩歌創作,這些練筆之作帶著明顯的浪漫主義特徵。1905年進入哈佛大學後,他攻讀哲學和英法文學,又廣泛涉獵了文學、宗教、歷史甚至東方文化等領域。後來,他又到巴黎大學學習柏格森哲學,到牛津大學學習希臘哲學。豐富的文化底蘊,特別是深厚而廣泛的哲學基礎影響了艾略特後來的詩歌創作。

  艾略特的早期作品仍具有象徵主義風格,但他的哲學思想已經有所表現。如在1915年的詩集《普魯弗洛克的情歌》中,詩人寫道:「我該不該擾亂這個宇宙?我還有一分鐘來決定和修改決定,過一分鐘又推翻決定。」這首詩講的是一個膽怯的男子求愛前的矛盾心理,它仿照的是法國象徵主義詩人拉福格的文體風格。此外,這個矛盾的中年男子對自己的懷疑,實際上代表了20世紀初歐洲資產階級青年內心的迷茫和幻滅感。

  

  1919年艾略特發表的第二部詩歌集《詩集》中,同樣可見他對那個時代人們精神狀態的關注及引發的思索。《詩集》中的代表作《小老頭》講述一位老人回顧自己的一生,尋找一種類似信仰的東西時,發現自己亦如所處的世界一樣空空如也,沒有愛情也沒有信仰。

  《小老頭》中老人的悲觀和失望實際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西方知識分子的寫照。艾略特早期的其他詩歌也多具有這種表達傾向,如《一個哭泣的姑娘》寫一個人在美的幻象消失以後的無奈和悲哀,《獻媚的談話》和《窗前晨景》揭露了現代人的空虛乏味。這些作品的風格和基調都趨於統一,奠定了艾略特的詩歌的創作方向。它們,尤其是《小老頭》,被認為是通往艾略特代表作《荒原》的前奏曲。

  《荒原》是艾略特1921年開始創作的作品。彼時他因為妻子精神病加劇而備受折磨,住進了瑞士一家療養院,同時寫作《荒原》。1922年,他回歸社會,創辦了具有國際影響的文學評論季刊《基準》。同年,著名詩人、意象派代表人物艾茲拉·龐德將《荒原》由原來的800多行刪減到434行,並將其發表在《基準》上。

  《荒原》分為5章,在此之前,艾略特的詩歌以象徵主義手法描寫現實問題。《荒原》沿承了這一風格,但象徵意義更加隱晦,表達的主題也更加深刻。從這首長詩的引言可見《荒原》的整體特徵和表達的主題。引言只有短短的幾句:「是的,我自己親眼看見古米的西比爾吊在一個籠子裡。孩子們問她:『西比爾,你要什麼?』她回答說:『我要死。』」西比爾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女先知,她曾向日神祈願長生,卻忘了補充說「不老」。她活了幾百年又幾百年,而且還要一直活下去,然而年老的痛苦和醜陋卻折磨著她,她並不快樂。

  西比爾不生不死,猶如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一片荒原。艾略特以她的這種狀態比喻他所處時代的人們的狀態,展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人們的精神危機及西方文明傳統價值觀的沒落。然而,如果不懂得「西比爾」是何人,就很難理解這個引言的寓意。這幾句引言運用了神話典故,採用了象徵手法,表現出了詩人獨特的冷靜的寫作風範,即不直接在作品中顯露自己的思想感情。這幾個特徵,正是《荒原》所具有的藝術特色。

  雖然《荒原》發表時幾乎無人能懂,然而迷住了很多人。艾略特後來給詩歌附上了50多條注釋,但讀者覺得注釋也是深奧的,請求艾略特給注釋也做注釋。但艾略特認為詩歌不是供詩人發泄感情的場所,也不是讓讀者尋求某種意義的寄託,而是一種讓讀者無意識地獲取智慧的「智性活動」。所以,他不再對《荒原》補充注釋。艾略特在《荒原》中表現出了一種鮮明的反傳統創作傾向,他的創作改變了英美詩歌的傳統風格,他被稱為「但丁最年輕的繼承者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艾略特晚期的作品卻回歸了傳統。他寫作於1935年至1942年間的《四個四重奏》沒有了《荒原》的晦澀和造作,而是以相對樸實的語言描寫一個皈依宗教的人尋找真理的精神歷程。詩歌雖然仍運用象徵主義手法,但讀起來自然流暢,語言節奏性強,跳躍性弱。《四個四重奏》被認為是艾略特登峰造極的詩作,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高峰的作品。

  1948年,由於「對當代詩歌作出的卓越貢獻和所起的先鋒作用」,艾略特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關閉